绿林网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精选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精选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是一本由何偉(Peter Hessler)著作,八旗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600,页数:2020-1-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精选点评:

●语言、汽车、小人物,还是熟悉的配方,但是读不腻的是他永远能把这些底层人物写得淋漓尽致,在一个充满混乱的环境中,我们却分明能感受到每个人充满了生命力,你会在合上书的那一刻,希望不管是同性恋翻译、捡垃圾的,他们一定都要好好的生活着,因为何伟总有办法让你对“人”产生感情

●何伟在埃及与在中国一样,先是从学习埃及阿语开始,随着他精妙的叙述,你会发现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心灵的钥匙。 何伟这本书从几千年前法老的考古分析一直写到今天埃及各色人等的生活现状,力求探寻埃及的历史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让读者感受到埃及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艰难与受到历史桎梏的宿命般的悲哀。他语言平易,力求客观、克制,却又饱含感情,在埃及最后离开前与垃圾收集者萨伊德一家告别,看得出他对这块土地与人民有了一种家国般情怀,他既迷茫又有一点淡淡的希望。 我记住了他两个双胞胎女儿的名字,一个叫爱丽儿,一个叫娜塔莎。

●熟悉的何伟三式:从身边的底层人展开人际网,学习语言时引申到国民性和文化,开车寻路扩大素材范围。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他偶尔提到的家庭生活,跟太太张彤禾精神的高度契合,两人都从年轻时怀着对世界的探索和好奇,人到中年仍然期待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学一门新的语言;本来也一直不在乎形式没有结婚,为了签证不被刁难才在出发前一天领了证,在埃及的暴乱动荡中一起抚养双胞胎女儿,并在家里用相邻的两个房间作为各自的办公室,各自写关于埃及的书。神仙眷侣莫过如是。

●没想到读的时候最无趣的就是讲那些政治人物的章节,像一篇篇时政报道。这也说明了对于任何国家的人来说,政治人物毫无任何魅力而言,真正有魅力的人是那些学会在垃圾堆中寻找生活、担忧自己同志身份活生生、具体而微的人。

●何伟让阿拉伯之春不为人知的历史活了过来,以别具匠心的方式,将他对开罗岁月的回忆与埃及百姓私密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还是熟悉的何伟,只可惜我对埃及不是太感兴趣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一):结合谷歌地图,也算去埃及旅过游了。

对“清场”两个字的概念居然最先来自埃及,其次才是广场上的那次运动。八年前还在上高中,依稀记得新闻联播里面声音的什么穆巴拉克 穆尔西 穆兄会然后就是:死了很多人。 一如之前《寻路中国》的手法,又是单词卡 交叉叙事,简直成了套路。不过还是巴不得这个洋鬼子去环游世界,二百多国家一个来一本。 最出彩的莫过于扎伊尔德和妻子瓦希芭的感情纠葛,比《婚姻故事》里的德赖弗和斯嘉丽有过之无不及。丈夫切断妻子经济来源,妻子故意发短信给不识字的丈夫羞辱短信-她知道他一定要找人帮他才能知道自己是怎样被羞辱的。更甚的是用两次指控把丈夫送进拘留所。丈夫出来之后家庭矛盾居然奇迹一样的化解,作者将其归咎为“这有用”。 伊斯兰社会下的同性恋马努遭到钓鱼执法之后在故乡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成功申请到了德国难民庇护。德国真好,德国真坏。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二):黄沙,阿拉伯,金字塔

何伟在离开中国以后,与妻子和孩子一起定居在埃及的开罗,古埃及的文明历史有着长达7400年的历史,在黄沙漫布与孕育生命的尼罗河的两岸,何伟有在以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这个古老的国家。

对于何伟比较幸运的是在中国经济刚开始突飞猛进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而在阿拉伯之春蔓延到埃及的时候,他又去到了埃及,在这种快速到肉眼可见的变化中,他向我们呈现的是不加修饰的埃及,就像在中国一样,有可能是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美国,在埃及置身其中却又超脱于西方视角之外,这正是我喜欢何伟的原因。他在中国经历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到了埃及则是政权的更迭,阿拉伯之春将revolution带进埃及,从结果来看,似乎这并没有给埃及带来一个好的结果。而从这个结果延伸出来的一些问题却能引起一些思考,就女性地位而言,国内的情况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而埃及的女性却不想着改变这种现状,或许是几千年的压迫让她们已经不敢想着去挑战传统。读到书中的女性地位相关的内容不禁让人联想到这几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女性的地位尤其低下,但是中国的革命让妇女们翻了身,中国的女性努力让自己翻了身,或许,埃及缺少的是这样一场革命。同样的是情况同理于埃及的LGBT群体。

但是埃及的人在何伟笔下是可爱的,他们开朗,乐于助人,身在其中的何伟不免有时会拿他长时间居住的中国来相比,在他时不时的幽默的笔触下,在他以小见大的行文中,金字塔考古遗迹,阿拉伯语课程,炙热的沙子,与被掩埋于黄沙之下的古老文明,让我对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国家有了浓厚的兴趣。

文本结构上,此书与《甲骨文》很像,几条线索同时展开,叙述得却也不乱,从身边的小事讲起,以小见大,能窥见这个国家的全景,非常值得一读。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三):时间和尼卡布

一本读起来让人放不下来,读完让人厌倦长叹的书。何伟还是那个何伟,作为他者,他努力生活其中,然后和几个当地人深入地交往。夫妇俩的阿拉伯语老师,社区里的收荒匠一家人,同性恋向导,埃及卖情趣内衣以及利用塑料垃圾回收原材料的中国人。何伟关于埃及历史的考察结合了现实中革命的发生和余波一同展开。源自过去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犹如儿童,每一天都是循环进行,“永恒”像一个诅咒一样笼罩着国家和人,暴力和意外的发生都毫无预兆。五年的生活如此漫长,何伟却精心梳理了其中的细节,并且灌注了希望。 书的结尾部分,卖情趣内衣的中国人纷纷走了,阿拉伯语老师里法阿特去世了,那位同性恋向导马努通过难民的身份移居德国,何伟说他累了,或者病了(同一个阿语词),他觉得应该是到离开的时候了。可是即便是这样让人疲惫的国家,还存在一些希望,收荒匠萨义德一家缓解了矛盾,还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离开之前何伟一家带萨义德一家去了后者从来没有去过也没想过要去的博物馆(尽管离他们家非常近),包括萨义德的夫人瓦希芭,那位始终围着尼卡布(只露出眼睛的黑色罩衣)但坚毅的女性。这里的观察可谓全书的高潮,瓦希芭竟然在博物馆的场合取下了尼卡布,理由是太显眼了。 尼卡布只是一个象征,重要的在于女性在埃及的地位,埃及的女性随时都要衡量尼卡布的重要性,不同的时机和场合,它的穿戴和取下都代表不同的涵义。涵义本身是一种重压,来自传统、信仰和权力的,埃及的女性谨小慎微,不断被要求和强制,这甚至内化成了一种生存的惯性。何伟认为这是“革命最严重的的失败之一”。革命没有改变女性的地位,也没有改变社会结构,甚至还加剧了更加彻底的无序,结果是等来了军事独裁——如此往复,势必循环。这似乎是宿命的涡轮,让人厌烦现实。何伟的这种厌烦和疲惫同样来自于对每一个接触个体的感同身受。

何伟离开了,萨义德一家留在他们的国家里,他提到一年后看到一家人新的照片,照片上有刚满月的婴儿,还有自豪的母亲和快乐的父亲——这样的描述更像是一种希望,希望埃及如同这家人一样,艰难地能够做一些改变。在德国的马努第一次对未来有了计划,这同样是希望。希望是在时间的叙述中始终动人的部分,终究,我们作为人,不能够陷于这无可更改的洪流之中的。这希望孕育在每一个有着机敏、乐观与纯粹的人格里。 书中提到何伟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以及那只和穆尔西同名的猫。上次去他家小区看到她们带着一只猫出去遛弯,不知道是不是那只穆尔西了。(估计是。纽约客上的文章说明,穆尔西顺利到了美国科罗拉多,所以应该后来也顺利到了成都吧。)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四):♪真主保佑

何伟就是有一种本事,在这乌糟的世界里挖掘丝丝温情。蛛网就像是丝线,连接着过去的主人与现在的客人,连接着拜访此处的客人与远走他乡的故人,连接着那片或这片土地上、同一片天空下星星点点分布的有缘人。

之前在写中国的书里,何伟的非虚构文学里很少流露感情,总是保持客观的叙述,但在埃及这部书里他不时表达出一些感情,一些他称之为应然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岁月,也许是因为有了莱斯利和双胞胎,也许是因为人情和谐,无疑一些记忆已经深刻进血液,成为了“何伟”的一部分。

我知道他不是中国人,可是他对中国无疑带有特殊的感情,这是比某些华裔华人的血缘更实际的,十一年来的沉淀。何伟就像刚到中国时会下意识的去想美国一样,在埃及时会下意识地去想中国,意识层面他也会用数据和逻辑进行思考和比较。在埃及,一个在中国待了11年的美国人,沿着尼罗河寻找中国商人用汉语攀谈聊天,这些中国小店成了他在埃及沙漠中的绿洲,让他感到放松和怀念。这个美国人会屡次和埃及人进行一些他认为的中国式讨价还价,并嫌弃对方的渣数学,真是莫名其妙。而当他用中文念叨起一些我所熟悉的东西,一种名叫归属感的东西在蠢蠢欲动……为此我感到五味杂陈。

我很喜欢看两个青年作家写现代中国,如果说王小波是基于爱意对这片土地和同胞进行恨铁不成钢的鞭策,那何伟则为读者开辟出一个比较礼貌但切中要害的特别视角。他以尊重与友善待人,尽量不戴滤镜地平视观察,进行原汁原味的记叙,从注释和致谢看还有各种“售后联系”,我觉得真的很有趣。

想起上部作品看完有种离别感,然而不到几个月又看了他的新游记hhh。或许是为了某种目的,我感觉他在作品里会留一线(即使是《甲骨文》),我猜是为了今后仍然能无碍造访。很多时候他没有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身份抽离于他所观察的人事物,而是参与进来、构成了他所观察环境的一部分:他是涪陵学生的老师,是三岔村房东的领居,是各种面馆饭馆租车店老板的常客,是雅宝路维吾尔人的朋友,他无法脱离环境,因为他自己构成了他所观察环境的一部分。与其他观察与写作现代中国,书籍出版便老死不相往来的外籍作家比起来,他不是冰冷的写作和观察机器;而与其他倾向明显恰爱国流量的外国博主或up相比,他没有逢迎拍马扭曲事实,他只是观察-攀谈-记录。

希望早日再见到我们这位有趣的作家老朋友出新作。♪真主容许的话。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读后感(五):读后感

深夜,一鼓作气的完结了何伟的《埃及革命考古学》的最后几章,之前还自不量力的下了英文版,以为会和“中国三部曲”一样轻松搞定,起了一章就放弃了,当你面对不一样的文化的时候,就我的小破英文水平,理解还是非常的难的,哪怕还是同一个作者,用的是相同的纪实手法,为了更好理解,只能换成台版。由此可见,何伟用英语这个语言,去描述另外一种文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艰辛,但他做得相当的出色。在我看来,“三部曲”中《寻路中国》对于描绘的出来的浙东沿海在经济发展中遇到问题和文化的冲击,作为一名身在其间的“土著”,优秀得不像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用母语写作的中国人,通篇都是那种,即便是翻译过来的深刻和对于人性的洞见,足以打动人心,你除了感叹天赋异禀之外,可能唯一能够抱怨就是,在中国不允许这样的写作存在。

在美国长大的他,在中国呆了十年,从一个全镇只有一两个外国人的涪陵写起,把一个善良且改变的古老的中国告诉了这个世界,然后又去了埃及,同样的,把一个受到传统所压制得疾病重重的埃及摆在世界的面前,在他的文字里,你看不到太多的意识形态,他只会记录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有趣的事,但在这些背后,是对这个国家深刻的“洞见”,就像这本书所说的,他觉得,埃及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最严重的失败是之一,

他在用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人去证明这个说法,而不是“泛伊斯兰主义”,“白人的负担”这样的大话题。

何伟是讲故事的高手,总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他的人生实在太过精彩了,去了那么多地方,遇见那么多的人,你能想到在他书中,美国一个叫阿尔伯特的读者在NewYorker专栏上认出,何伟在埃及住的房子是他的祖宅写信给他,从而牵出一段犹太人在埃及的往事吗?更奇妙的是,他也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也曾经住在那间老宅(何伟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爱丽儿和娜塔莎)

真是太过奇妙了,而这段家庭的历史又完美的嵌入了埃及开放殖民再到封闭的历史,你感叹历史循环,人如草芥,世事无常,而转换成文字时,就是一个个家庭和个人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的自我的痕迹。这是一个恐怕小说都编不出来的回环动作,何伟遇到了,把它写了出来。

对于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异族文化充满了渴望的人而言,没有再比这个还要好的工作了,这是我的Dream Work。它会让你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和希望,即便是深陷危险。它能让你结识了解不同的文化,并看到文化之下的影响,并不是所谓的“上帝视角”,而是让你看到一种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的作为和印记,或好或坏的,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作为“人”这个个体,如何在文化的好与坏之间闪转腾挪,展现作为人的人性和喜怒哀乐。即便这些,都是铅字,或者是些上百千年的故事,但是,这些一直都在时间的长河里以“人”的名义流淌着的时候,予人以光辉和希望,就像这一条大河的尽头一定是开阔无比的,而尽头总会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