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1000字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1000字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是一本由【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 马克·卡沃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一):有趣的灵魂

如果让我选通过读书认识的有趣灵魂,我第一个选老舍,第二个就选道格拉斯亚当斯。 上大学时初读《银河系漫游指南》,三观完全颠覆了:居然有这样的书,居然有人这样写书?!英式幽默居然这样黑色、无厘头又有点温情。前几页地球就被银河拆迁队毁灭,海豚飞离地球时说“再会,谢谢所有的鱼”,你常常突然被惊到,又忍不住咧嘴笑起来,这就是亚当斯的本事。得知他49岁因病突然去世,真让我为这有趣的灵魂过早离去而遗憾悲伤。 这本消失世界漫游指南,是在逛所抓鱼旧书店时完全不经意间看到的,此前甚至不知道他还写过这本书。书名译法有点蹭小说热点,但也很贴切,全书都是亚当斯到世界各地,印尼、马达加斯加、中国,观察、报道濒临灭绝珍惜动物的经历。虽然是纪实性的,但亚当时还是禀性难易,有点尖酸刻薄的(印尼航空公司雇员拖沓,办着机票“突然回三年未去的雅加达看望母亲”),但又去赞美、去理解科莫多龙、白鱀豚、蝠鲼、叶猴。也许在他看来,自己和人类同伙常常是不可理喻、举止怪异当然有时也勇敢善良,但大自然却总是令人敬畏和热爱的。 今天俄乌局势又恶化了,世界总是这样充满被赋予各种意义的纷争,但像道格拉斯亚当斯这样有趣的灵魂,却总能发现这星球上可笑的蹩脚事,一边偷笑一边写进小说里。真好,真好。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二):与毛巾无关

由于作者被广为熟知的作品是《银河搭车漫游指南》,于是这本英文名为Last Chance to See被翻成了《消逝世界漫游指南》,都是《指南》,但这部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部寻找地球上濒危动物的纪实文学,D.A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此项调查,从马达加斯加岛开始,足迹遍布非洲、亚洲、大洋洲,寻找到的濒危动物有艾艾狐猴、科莫多巨蜥、非洲大猩猩、北部白犀牛、白鳍豚、红隼......等,随D.A出没在热带雨林、非洲大草原、新西兰岛屿、中国扬子江的环游历险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上世纪80年代的京、沪两地自行车盛况在他笔下还是能会意到),另外,最最不可错过的就是D.A的幽默文字,并且去GET他那叫人脑洞大开的思维与想象力。

下面一段的描述,会有一只呆萌呆萌的胖鸟,跃然纸上。

一种及其肥胖的鸟,约有六七磅重,它的翅膀只有感觉自己快绊倒的情况下扑扇几下,但要飞起来是完全不可能的。悲哀的是,鸮鹦鹉似乎不只是忘了如何飞翔,也忘了自己已经忘了如何飞翔。显然,一只忧心忡忡的鸮鹦鹉有时会跑上一棵树,然后纵身一跳,像块砖头似的飞落,狼狈地跌在地上。

还有很多笑点,比如偷鸡吃的蜥蜴、白犀牛根本不白、第一次见中国皮蛋(千年老蛋)、非洲官员敲竹杠......很多很多,译文很顺畅,老少咸宜,如果家长比较保守,那就把在上海买橡胶套的几页撕了或涂了,还有p251那只心理扭曲的红隼。

20多年过去,D.A当时寻找到的生物有些已拯救过来,有的已绝迹。

从此再无。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三):消逝世界漫游指南

20210802,打卡p142,我对自己所属物种感到相当不自在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自作主张地区分所谓的善与恶。我们是一群胆小怕事的理性主义废物。

在读到中国人对白暨豚的保护那里,我竟然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动。

真正明白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的人,正是那些愤怒地四处奔走,努力拯救仅存之物的人。

野生动物保护一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探索新区域,在物种灭绝前匆忙记录它们的存在,就像有人匆匆穿过一座着火的图书馆,拼命记下一些将永远读不到了的书的标题。

当然,数百万年来灭绝一直在发生: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很久之前,动植物就开始消失了。但是,发生变化的是灭绝速率。数百万年里,平均每个世纪有一个物种灭绝。但是,自史前时代以来,大多数的物种灭绝都发生在过去三百年里。

而过去三百年间的大多数物种灭绝,都发生在过去五十年里

而过去五十年间的大多数物种灭绝,都发生在过去十年里。

这是非常可怕的绝对加速度。如今,每年有超过一千种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从这个星球上消失。

天越黑,我们开得就越快。

关心它们还有最后一个原因,我认为再没有其他因素能够如此重要。当然,这肯定也是有这么多人一生致力于保护北部白犀牛、回声鹦鹉、鹗鹦鹉和白暨豚这些动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它们,这个世界将变成一个更贫乏、更黑暗、更孤独的地方。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四):如果没有意外,我应该能爱道格拉斯亚当斯一辈子

发言之前,先表白:没有意外的话,我应该能爱道格拉斯亚当斯一辈子。

这位大爷实在是太有趣了,最早沉沦还是那部著名的《银河系漫游指南》,还有后面的脑洞越来越大的全系列的几本(此处也应感谢各版翻译,能够想办法保留他的英式幽默风格)。可以说他是个奇妙细节控+英式幽默讽刺的集大成者,而这两大特点在《消逝世界漫游指南》中仍然得以了保留(当然后来才知道这其实也相当于是一档广播节目的整理成卷,所以也就理解了这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看之前曾经担心过,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放飞自我会不会因为不再写小说,而是写纪实文章就会落在地上,变得束手束脚或者严肃刻板。然而只翻开两页就会发现,他依然是他。在他和马克沃尔丁追寻濒危动物的旅途中,他照旧用英式幽默去记述沿途遇到的问题和曲折,用道式视角去重新审视着一切遇到的人和动物,洞察别人可能不曾留心的独特细节,并用道式思维去重新赋予这一切灵魂。比如写鸮鹦鹉这种不会飞的鸟,别人会说它笨拙的体态或者奇怪的身体结构,而道格拉斯写的是:鸮鹦鹉是一种跟不上节拍的鸟。极其肥胖的它们似乎不只是忘了如何飞翔,也忘了自己已经忘了如何飞翔。一只忧心忡忡的鸮鹦鹉有时会跑上一棵树,然后纵身一跳,像块砖头似的飞落,狼狈地跌在地上。在这样的描写下,你可能在还不知道这种鸟长什么样子的时候,它不会飞和笨拙这两个属性就会深入你心,以至于下次当你看到一种鸟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你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是不是鸮鹦鹉。

而对于所在地的介绍,他也不是单纯去讲这段的历史。在讲到马达加斯加曾经被法国统治并且根据法式读音修改了当地地名的写法的时候,他写的是:一九六〇年,他们一脱离法国的统治,便立刻恢复了之前所有有的拼写方式,只有烹饪和官僚作风保留了下来。怎么说呢,不愧是英国人,乳法才是日常啊!

就是这样小中见大却让人过目难忘的语言风格中,他讲述的却是一个认真严肃的课题:濒危动物。他以他独特的视角,去记述着与这些神奇动物的发现旅程和相处故事,每一种生物经过他的文笔折射,都从纸上跃然站立,以一个或者多个奇妙的记忆点深深地刻在你的脑海中。因为鲜活,因为有了记忆,所以读者会对这种动物产生奇妙的向往与好奇,就像这本应是你触手可及的伙伴。而有了这感触之后,得知它们已然濒危的时候,才会更有共鸣。而书中的清晰配图(纸质版),又辅助着让这些生物的形象更加真实。

如果你是喜欢动物或者喜欢生物,那这可能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科普读物;如果你是想找一本文笔风趣的休闲读物打发光阴,这本也是很容易就一见钟情的午后伴侣;而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粉丝,那你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了,毕竟道格拉斯亚当斯自己都说: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消逝世界漫游指南》是我最真爱的一本。

《消逝世界漫游指南》读后感(五):令人冷淡的指南。

1

98页说动物学家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对动物粪便贪得无厌的热情。说实话,这种行业内的冷幽默,不太适合中国普通读者。特别是被翻译压榨了一遍之后。

在阅读的时候除了冷知识(比如123页犀牛角根本不是春药),你得不到什么更多的知识,这是一种很尴尬的事情。因为这本书的写作本来就是一个幽默牛人,写来在科学界炫耀的。这个家伙对什么人都敢打趣,我觉得他的刻薄说明了他是个犹太人。看第3篇你就知道了。

这些科学探索本身虽然很有趣,比如说到巴厘岛看科莫多龙,讽刺一下来前来参观的人类游客。或者是到扎伊尔(刚果)去看白犀牛(事实上只是深灰色的)。但是你知道吗?不仅是非洲北部,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也有白犀牛啊(虽然126页有提到)。

在首都金沙萨,作者不跟你谈当地的美食,鸡肉棕榈果酱饭,香蕉叶烤鱼,+非洲雀眼椒,刚果红豆香蕉饭(我的最爱),木薯粽子,夫夫(用玉米或木薯粉制成的主食,是现在甜品店里大福果的样子),还有咖啡黄葵(205页居然跟你提到的北京烤鸭)。却非要跟你谈一个坦桑尼亚的傻女孩,不给她坦桑尼亚货币,她就是不卖,结果什么也没卖出去。

当然92页说现在一些收藏家只想要山地大猩猩的头骨和手掌,我也真是惊呆了。只有让我想起了当地领导部门把豹皮做成礼帽的事实。

当然这本书还在于已经严重过时了,第211页,居然说中国的道路系统不太发达,不是到处都通火车。看了全书最后一页,才知道这已经是1990年的书了。所以吐槽中国人也很古早了,第一是说中国到处都能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第二到处都在吐痰,你能看到很多房间里都有一个痰盂甚至是酒店大堂,第二是你能听到中国自行车的铃声。当然后面更爆料的说,当时在中国买避孕套难,他们在上海的南京路616号才买到。

天哪,当时还写到了到南京住金陵饭店的事情,我作为南京人眼前一亮。还讲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开亚教授。评价我们的长江是一片垃圾场,第228页。 2

因为本书出版比较早,所以里面相当多的知识已经过时了。

仅仅一例,书上浓墨重彩地写到了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巨蜥。大家都知道他是有剧毒的。被他咬到的猎物很多都会衰弱而死。书上说,是口腔中的细菌引发了败血症,然后这些猎物逃走以后,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丧命,科莫多巨蜥可以慢慢吃掉他们。

而在近年的研究发现,科莫多巨蜥咬猎物的时候,会把防止血液凝固的毒素注入猎物的,体内被咬到的猎物会血流不止。也就是说早年的结论说是细菌引发败血症是个错误的结论,事实上是从下颚的5个毒腺中放出的毒素,一直防止被咬动物的血液凝固。

让对方的血小板不起作用。那么如果血液无法凝结,它就会一直流血,最后丧失生命。所以科莫多巨蜥跑得很快,能够很快的追到猎物,咬上一口。他经常捕食鹿和猪。但是也会找尸体上的肉来吃。

当年的细菌论已经被扬弃,现在就是血液防凝固论。

此外在2006年的英国动物园证明,科莫多巨蜥居然是极为罕见的单性生殖,也就是雌性单独生孩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