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代狂想曲》的读后感大全

《古代狂想曲》的读后感大全

《古代狂想曲》是一本由[日] 池泽夏树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5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狂想曲》精选点评:

●作者以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展品为契机寻访相关国家,所以体例上来看更象游记,这是我喜欢的调调。日本人的记叙方式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只是一开篇作者就以“男人”替代“我”,觉得颇为别扭,看下去也慢慢习惯了,到书末才发现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以“男人”这一称谓来区隔“我”与“第三者”。

●这种幸福不是得到国王的煲赏,或是声名远扬等世俗的理由,而是因为创造出美的东西,创造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本身就是幸福。 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幸福。生命的意义在于质量,而不是长度。现代社会使长寿成为可能,但其内在却空洞无物。人们单纯地相信,只要能击退不幸之源就能获得幸福,而缺乏追求幸福的积极性。人被眼前的诱饵驱使着去工作,被满足感和饥饿感交替诱引着去购物,仅此而已。这是一个没有人创造美的东西的时代。

●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一件引发思索的艺术品,接着就动身前往其被发掘或创造地探寻和感受 ...... 作者真有钱。

●这一本“环中国”描述文明、文物、古迹的书,这一点很让人想不明白。作者的经历真是让人羡慕。“中国台湾”的描述真是多余,不知是不是译者自己加上去的,让文化作品泛意识形态的做法真是愚蠢;书名起的太糟糕了

《古代狂想曲》读后感(一):离开了故土,博物馆藏品的感染力要失去一半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风土的产物,一旦离开了故土,它的感染力要失去一半。

因此,作者从大英博物馆出发,回到了那些让他感动、惊叹、迷茫的展品的故乡,去探究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历史、风土和文明。

关于文明,作者认为:

文明在世界各地都体现为大型建筑物遗迹。金字塔、波斯波利斯、吴哥窟,支撑这些巨大工程的是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统治机构。这首要有能够集中社会资源的体系,将财富集中到城市。在此背景下才能诞生有闲暇进行思考而不是整天忙于耕作的社会阶层。

在这种思考过程中,产生了有组织性的宗教和哲学,构成能够覆盖所有城市居民的精神世界,最终拥有了能让人为了未知的死后世界或者神灵而奉献一生的力量。

因此,大型建筑遗迹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力量的彰显。

而另一种文明则不需要这些力量感、物质化的建筑遗迹来证明。正如史前岩画中所展示的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幸福气息的人和动物,他们在精神层面的丰饶并不逊色于文明的产物。他们或许已经从物质中解放出来,可以享受只有精神世界的生活。

如果以幸福为终极目的的话,我们堆石头又是为了什么?文明究竟又是什么?

旅程的终点,作者又回到了大英博物馆,反思博物馆的价值。

关于博物馆,他说:

博物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尤其大英博物馆这样广聚天下珍品的博物馆,直观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人们曾经到过哪里,做过什么。

世界上需要有这样的地方,一处能够集中展现全世界文化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让人们能够大致了解全貌再向各地分散的枢纽,就好像各国都会向联合国派遺外交官一样,各种文化也需要有一个能够向全世界展示“样品”的场所。

博物馆的使命是保存和展示,通过保全文物来保存历史,或者可以说是保存文物所附带的历史记忆。

新建的仿古遗迹让人感觉不像遗迹,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生活感和物品经过长期使用留下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里的藏品更令人感到亲切,因为上面还残留有曾经的使用者的体温。

最后,非常喜欢关于旅行的这句忠告:

来这里请扔掉照相机。别通过相机镜头,而是通过自己的眼晴来看。

这样你才能明白这里不是单纯的岩石,而是自古以来栖居着灵魂的场所。

拍了照片又能怎样呢?

《古代狂想曲》读后感(二):书中的图片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纯文字书,图片只有20多张,就是每一个章节开头处的一张文物图片,这些图片来自大英博物馆,原书作者和原书出版社并没有清理world rights, 所以中文版,我需要自己去清理版权。

然后我就登陆了大英博物馆的图片库,WOW!!!! 简直像是进入了一个宝库,图片都超级精美,整理得也都很有序,当然价格也非常吓人><

我就照着大英图片库网上留的 contact 信息给对方的工作邮箱写信,也一直得不到回信。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只好给Janet写信寻求帮助。(Janet 是英国一家非常棒的图文书、艺术类图书出版公司Laurance King的资深版权经理,不过已经退休了,70多岁的老太太,人非常好,有机会我一定要撰文专门写一写她)Janet 耐心地听我讲完 前因后果,她首先指出,这是日本权利人方面的不对,他们要卖这本书的版权,肯定要清理好图片才能卖呀。让我别做这本书了。我说,不行呀,现在书都翻译好了,不出不行呀。她说那好吧,我给大英做图片授权的部门发邮件或者打电话帮你问问,稍后又追了一封邮件来,说算了,下周我进城的时候,直接去一趟吧——I think I need to go and see this person as doing it by e-mail is probably harder than having a face-to-face meeting. 真的太让我感动了。

Janet 跟大英联系之后,我很快就收到回信,而且报出的价格就比网站上的温柔多了,报价是75英镑一幅,如果购买超过20幅,可以打8折,最终我以60英镑一幅的价格买了23幅图,虽然也不便宜,但是也是相当reasonable了。

而且 我才发现,除了我们用搜索引擎能搜到的大英图片库之外,其实对方给了我另外一个图片库的入口,因为:They might not be the BM Images website as they are not of commercial quality but you will be able to find them on Collection Online.

花了一周时间在那浩瀚的图片库里搜索要用的那23幅图,因为原书是日文,没有精确的英文名称,所以只能用一些关键词去搜索,感觉就好像做侦探,我也还是蛮佩服自己的耐心,同时也再次感叹一下 大英的图片库做得太完善了。太赞了!!!找到每一幅图,记下图片的 museum no. 然后出合同、出发票、付款,拿到图。

过程很曲折,但好歹结果是好的。之后,又经历了很多波折,现在,终于把这本书送下厂了。终于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了~~

《古代狂想曲》读后感(三):古代or现代

书看到一半,我忍不住在网上搜索作者池泽夏树,原来是位戴黑框眼镜穿休闲西装的老人家,眼睛有些斜视,一副花白胡子,显得和蔼又严肃。我想象这样一位先生,头顶礼帽,手持文明杖,漫步徘徊,身影出现在巴比伦、波斯波利斯、维多利亚湾、博拉戴尔山……这便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一个异域的现代人,前往文物的故乡,思考究竟什么是“文明”。

主人公的旅程开始于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论馆藏丰富,当属首屈一指,然而其中不少是来自殖民时代。这些文物有些被英国公民或殖民地当局直接带回英国,有些本身来自其他列强殖民地而历经辗转倒手,最终都被陈列在岛国的玻璃展柜中。曾有一种辩护的声音,它们宣称这些被宗主国掠夺的文物若留在当地,会因为保护意识淡漠或考古能力低下而遭到破坏,而被带往发达国家让这些文物得以避免这些厄运。但如本书所说,“一旦离开了故土,它的感染力要失去一半”。文物一旦脱离其诞生的土地,失却产生时的文化氛围,断绝和周围建筑与工艺品的联系,就只剩下单纯的观赏价值。

一件来自吴哥窟的佛首,孤零零地存放于博物馆中,除了引发观众对其独特造型和微妙表情的感叹外,不能引发更特别的感受。而当它被安放在佛教遗迹的千佛万塔之中,与建筑、壁画、浮雕和信仰共同作用,发挥宗教与文化功能时,会激发观众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的文明,怎样的工匠创造了这样的工艺品呢?作者对藏品故乡和创造者产生的好奇,也是对彼处人类过去的生活形态的好奇。在他看来,“这些物品是土地以人为媒介的一种自我表现”。

怀揣着这种目的,主人公选择了25件属意的文物并前往它们的诞生地一探究竟。这25件文物被巧妙地分为13组,每组对应一个国家,即便如此,在寥寥25万余字中要介绍25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和13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必然不能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所以除了简要介绍古迹和沿途见闻,主要的篇幅聚焦在对两组矛盾的思辨上:古代与现代、此处与彼处。

本书题为《古代狂想曲》,英文是paleo和mania的合成词(书中因为日语发音翻译成了pareomania),字面意思是古代狂热者,也就是热爱古代甚于现代的人。主人公既是这样一位古代狂热者,认为穿越时间留存下来的古代工艺品,远甚于今人创造的只为表达自己的艺术。这趟文物故乡之旅自然也就是主人公的古代理想国之旅。当主人公终于站在古代文明遗迹之中时,他是否感觉到离理想国又近了一步?

有些是的,有些却不是。像波斯波利斯和吉萨大金字塔这一类,仅为了显示统治者的富有和威仪,便征调民夫,役使奴隶,耗时数十年修建的巨大的纪念碑,并不入主人公的法眼。在他看来,这与现代的生活形态没什么不同。

现代的生活来自城市,城市来自于农耕带来的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城市的繁荣造就了帝国的兴起,也引发了“进步”。所谓进步的逻辑,就是不断用新代替旧,加倍地用新代替旧,通过不断生产来扩张和更新物质世界。新旧迭代的速度大大加快,过时的便会被遗弃,因此几乎不会有什么东西能够流传后世。而另一方面,人类在精神上却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渴望着幸福,也依旧互相争执发起战争。那么,对于追求精神的人,现代又有什么益处呢?或许还是有一项益处,倘若没有现代的技术和社会条件,想在博物馆中一睹远古风物,恐怕就不可得了。

主人公想必也清楚这一矛盾。在关于创造文字的思考中,尽管他认为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放弃了发展记忆能力,但也只得无奈的说,人类既已做出选择,就只能带着文字一起生活了。文字,是人类发明的各式工具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的代表,现代生活也许有诸般不足,但也来自人类自己的决断。现代化的逻辑也许野蛮,却是当代人类生活的基石。这一矛盾同样存在于古代的文化活动中:如果没有农耕提供的剩余产品,不事生产的工匠与思想家或许也没有机会存在。无论是古希腊的少女柱,还是阿兹特克的神庙,若是没有物资,都无法完成。主人公抱着这样的疑问继续旅程,所幸在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绘画艺术邂逅时解开了心结,找到了理想中的文化形态,而这一文化正借助现代技术焕发新的生机,这也许是对于古代或是现代的最好回答。

本书开始于伦敦,也结束于伦敦。书中出现的文物来自全球,脱离了原本的文化土壤,对于英国来说是异域文化;而英国对于作者,也是异邦,作者作为一个双重异邦人,会如何看待收藏珍品的此处与创造文物的彼处?

《古代狂想曲》读后感(四):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出于对现代社会的种种不满,日本作家池泽夏树带着他敏锐的神经和富于幻想的心灵,从大英博物馆出发,踏上了寻访“古代”之旅。光看博物馆里的藏品还不够,他决定动身前往文物的故乡,去解开一个个萦绕于心的谜题。作为一个好奇心旺盛的门外汉,他的这一段段看似毫无用处、心血来潮的旅行背后,还藏有一个宏愿:以大英博物馆里的展品为线索,重新思考文明。

何为文明?现代文明又将往何处去?这样的思考贯穿作者的每段旅程和每次漫无边际的遐想。他采用了一种不同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或博物学家的视角,用充满感官体验和抒情意味的语言,邀请读者加入他的精神漫游。每趟旅行的开端往往只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以及作者在注视它们时脑海里浮闪而过的小小疑问——只需一个问号就够了,便足以驱使人们踏上旅程。然而,跟着他跑了几趟便会发现,解谜的过程只会不断创造更多新谜题,他的思绪跑得比身体还快,我们也不得不随之陷入“狂想”。因此,看似浅尝辄止的旅行实则一点也不轻松。作者随时都有能力把你从游客、旁观者的位置拽进他的思考漩涡,让你一边陶醉于古代文明的璀璨,一边为现代文明面临的危机驻足叹息。

当作者从宽敞的博物馆走向藏品所诞生的故乡,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当地人,看过不同土地上活生生的日常风景后,他发现,在几千年岁月里,人类精神世界的基本形态和人类生活的本质并无多大变化。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捕捉到古希腊少女雕像那健美的肉体所散发的情欲;仍会为赴死的提洛青年脸上悲伤的表情而动容;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所做的事情,似乎和如今的人类所为也并无多大差别……那么,过去就是现在吗?漫长时间的流逝,究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什么?很遗憾,作者对人类自以为是的“进步”深感怀疑:

时间的累积只是极大提升了文明的数量级,但在所谓“内容”“质量”方面,现代比之古代甚至倒退了。现代人失去了心灵的余裕,不再有充足的精力去从事美的创造,精神世界日趋狭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力也逐渐单一、枯竭。“整个社会已经化作一个过热的市场,让人难以平心静气地生活。”

正是因为身处这样浮躁的时代情绪里,池泽夏树的旅行才有了更重要的意义。他以追随博物馆文物为开端的13趟旅程,看似造访了过去,其实最终都通向了未来——来自不同文明的人类所能畅想的共同未来。我们终日被商品化市场、消费主义、过于物质化的现代文明所包裹,已逐渐失去了对人类未来更为丰富的可能性的想象力。而池泽夏树的旅行,带我们领略了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的生活形态:过去并未消亡,“古代”(与“现代”相对)仍保留在如今地球上的某些角落。只有看到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丰富的差异性,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位置才能有更立体、丰满的体认,才会对异己者抱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文明”“进步”的标准保持警惕,时刻反思我们平时深信不疑的“常识”,并且清楚认识到:未来的路远远不止一条。

看着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岩画,作者感受到了不依赖于物质的游牧生活在精神层面的丰饶。他们每日所需的物品全都驮在身上,从不被物质所束缚,自由享受着海阔天空的精神生活。作者想象着南部沙漠地区的原住民女子的日常生活图景:“将婴儿架在腰上,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挖掘棒,头上顶着树皮做的容器,在宿营地附近转悠,看到能吃的根菜就用挖掘棒挖出,放进头上的容器里。”他那想象的触须已能穿透渺远时空,伸进如此具体琐碎的生活细节,并从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一种平实的喜悦,而这种想象并非毫无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另一种可能性。

结束了这场穿梭于古今之间的旅行,一个巨大的问题在我们心上投下阴影:人类是否已经陷入歧途?又是在哪里走上歧途的呢?

《古代狂想曲》读后感(五):好东西的重逢

《古代狂想曲》是作者以大英博物馆的13件藏品为线索,展开探索其源头的旅行。我用其中「在雷鸟的指引下」的一章,跟着作者的旅行线路,用GoogleEarth及网络资讯,模拟作者所见所闻,以辅助文字不能尽释的场景。

雷鸟,北美原住民的神话主人公之一。这个雷鸟木雕高约一米,20世纪初诞生于加拿大阿勒特贝岛。这张图片来自2017年大英博物馆一个关于「神奇的野兽」的主题展。

阿勒特贝岛是一个很小的岛屿,长约5公里。前往阿勒特贝岛,需从温哥华坐渡轮两小时到纳奈莫,再驾车往北约400公里到麦克尼尔港,然后坐渡轮半小时抵达阿勒特贝岛。温哥华岛遍布高大的针叶林,驾车全程都在森林湖泊中穿行。

从登陆阿勒特贝岛渡轮码头开始,独具风格的色彩斑斓的木雕图腾便随处可见了。

在岛上游走,路经一个海边墓地。墓地里立着很多图腾柱。柱子从上到下,刻画着各种神话动物,雷鸟、双头蛇、持枪战士、逆戟鲸、海怪……不同组合不同含义。

阿勒特贝岛的文化地标是这个名为「U'mista 文化中心」的博物馆,里面展陈了阿勒特贝岛木雕文化的精华。在这里,作者获得了想要寻求的答案,了解了这种文化艺术在印第安原住民传统生活中承载的意义。

这张照片是「U'mista 文化中心」官网首页的图片。“Potlatch 曾经是我们社会的基础,是确定我们种族的身份、亲缘关系、出身的仪式。我们继承先祖的姓名、登记所属的阶层、结婚和给孩子命名时,都会举办Potlatch,通过跳舞、演讲和赠送礼物来得到在场人们的认可……这些木雕的面具,就在Potlatch上使用。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首先表现在图腾柱上,然后通过Potlatch的假面舞蹈表演出来。”

「U'mista 文化中心」在官网中说明:我们最珍贵的面具和礼仪物品一直掌握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博物馆中……经过多年努力,许多宝藏被成功归还给合法所有者,并被小心地安置在这里。

所以,这个博物馆的名字叫U'mista,它的意思就是“好东西的重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