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1000字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1000字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是一本由[法]罗兰•勒乌克 / [法]文森特•博滕斯著作,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精选点评:

●读了三分之一,果断弃。完全不是大众科普,讲述顺序混乱不堪,物理部分主要罗列信息,哲学部分多半自我陶醉。两者以不明确的规则交叉出现。旁征博引和思维游戏本不拒人千里,没有考虑一般读者才是根源。特别备注:原书名直译为《黑色的物理思想》,严重怀疑本属专著。

●在物理学中,黑色有特殊的意义。黑体并不一定是个色的,黑洞也和颜色无关:它只是无法被看到。黑被归类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这个特点因现象而异—天空的黑和暗能量的黑不同,但是观察的难度也会严重影响归类的结果。

●惊喜大于期待的书,完全符合我的趣味:作者对于爱伦·坡和巴什拉的爱和鄙人完全一致,时不时来点特别受用的鸡血——“黑色的夜空提醒着我们死亡的不可抗性,它告诉我们如何让生命像恒星一样发光。”插图和小卡片也很喜欢。

●黑色自是一种永恒。生命只是火柴擦亮的一瞬。在所有的颜色中,唯有夜的渗透是如此,呼吸是鱼缓缓吐出的水泡,以致白色的身体在黑暗中带着一种隐秘,还有我的好奇。读《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我开始想念夜空中那些透明的黑,属于你的身体内部的黑,迷之漩涡中令人晕眩的黑,还有随着时间慢慢沉淀的黑,不再幻想的黑,可以哀悼的黑。

●在宇宙学的尺度,人类的思想,特别是哲学,还跟得上吗? 黑暗中隐藏的未知,吸引人类的探寻脚步,这一点无疑是壮丽的。 除了光明,黑暗自有格外的诱惑。 漆黑的夜里,乌鸦在飞翔。~~这就是黑暗的魅力,无法看见,也无法描述。

●法国学者的著作,基本就是炫技,展现了良好的哲学知识,以及对于思辨的热情。

●作为一个物理外行人很难把它归类为一本物理学的书 没有逻辑和章法的信息堆砌比起隔壁逊色了太多...

●每一种黑色形象都投其特殊性:布满星星的夜空的透明的黑,身体内部的黑,漩涡令人眩晕的黑,炼金术士在黑暗中完成的作品所包含的可变的黑,黑暗中隐藏的神秘的黑……我们是与物理学的遐想和几百年来文学家、哲学家对“暗黑”概念始于文学素材的遐想之间存在共鸣。当然我们不会仅仅局限在这种共鸣中,我们将探索我们的文化带来的所有相关启示。

●读过以后就会觉得,爱因斯坦这么牛逼是有原因的

●强烈推荐。无论从哲学还是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都非常易于理解。由罗兰·勒霍克(Roland LeHoucq)提出的天体物理学,作为哲学思考的一部分。在书中提到的领域中,涉及到“黑色”的心理和解释。真的能读进去!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一):挺好翻的小书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第一满足好奇心,第二有趣味,它是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哲学家写的。

语言很生动,翻译也翻得相当不错。当它描绘一些天文学的前沿理论,说得很清楚,难得连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想明白。

“黑”是一种视觉的盲区,在天文学上,它早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颜色。

“黑”总是能引发无穷的神秘感,激起人的探索欲。

黑体、黑洞、暗物质、暗能量,还有虫洞等等书中描述的天文学概念,来自于科学家们对他们一些天文发现的巧妙定义。

因为这些定义,这些概念走出了专业的科学领域,引发了普罗大众的兴趣。

大量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也对其大做文章。

但也引发了很多的误解,比如黑洞,并不像很多虚构作品里所呈现的,它并不是一种“洞”,更不是什么神秘通道。

这本书从语义学、认知心理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综合探究了这些宇宙问题,探讨了我们对事物的定义,如何影响着我们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原本混沌、多义,而我们的语言符码,有时候会是对我们认知的误导。

有句话说,世界上最神秘之物,一是当我们抬头仰望广袤的夜空,二是我们低头俯视自己的心灵。

这二者,《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兼而有之。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二):眼前的黑不是黑

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哲学家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是理性与感性的驴唇不对马嘴,还是跨界知识交融的盛宴?《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里,物理和哲学的双双联合,为我们展示了文理思维碰撞的精彩。

书中,两位作者从我们所熟悉的黑色夜空开始,到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听过很多却了解很少的黑体、黑洞,及至我们完全未知的暗物质、暗能量,追溯了这几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演变,让我们对物理学中黑的概念有了一段历史性的旅程。而这段旅程的结束,是我们对“黑”这一形容词颠覆性的认识,我们知道了“黑”和 “暗”在物理和人文领域分别代表什么,以及相关概念的科学含义和文化隐喻。物理学里的黑,已经不是真的黑。太阳作为黑体,我们时常可见,黑洞也与颜色毫无关系。

夜空的黑,是天空的背景和巨大的宇宙空间,是无穷大的形象和情感上无法估量的美学体验,是我们为了安放焦虑、恐惧、平静、冥想的主动选择。黑体的黑,是因为它会吸收电磁光所有的光频,是类比和借用的结果,是一种完全的吸收,与之类似的,是我们的意识——“我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和事物有精神接触,但同时意识也与这些事物存在距离;因此,它总是能够将自己与自己所照亮的东西区分开来,而无法照亮自己。”黑洞的黑则是吸收了所有的物质和光,是从空想的思辨变成天文学的现实状态,是一种不可逾越的引力,禁止一切与外部的交流,它是湮灭的象征。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黑,既是认知缺乏的隐喻,又是纯粹否定定义的思辨,它们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探测和认知的界限,但诸如炼金术中的点石成金,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黄昏,以及宇宙加速膨胀、测算质量超出实际的真实存在,又不得不让我们对于它们心怀谨慎。

夜晚的天空净化了大地的黑色,黑体的黑色超越了色彩的光谱,黑洞的黑捆住了所有的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黑是否定之中的潜在和丰富。物理学中的“黑”,已经改变了惯例之中作为形容词的“黑”的本义,是对一些现象黑化后所产生的物理概念及其特殊性的反思。物理学赋予了黑更多的定义:无法观察、保持谨慎。这是一场语义的革命。

而在这场革命之中,物理学并非作为单一的对象,孤独的存在,艺术、诗歌、哲学、炼金术、神话体系都与它相互勾连。

对于头顶的这片黑暗,既然我们所见的黑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黑,那么就应该保持一份敬畏。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三):两个领域的对照(附一些问题)

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分 A、B 两节,其中 A 是物理,B 是哲学。本质上,这本书可以称为是“论物理学中‘黑’概念在哲学与文学中的对应”,B 部分的哲学才是重点。只是因为前提知识太过专门,所以需要 A 部分大幅讲解,才能展开讨论。(但我觉得除了一些概念引用,B 部分和 A 部分没什么特别的联系,它只是被 A 限定了范围而已,内容则是各种文学、心理、文献方面的论述。)

另外在阅读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一列出如下:

■ 第 4 页:关于宇宙恒星总亮度的讨论,书中写得非常含糊。

首先是“同心圆”这个说法,如果就是二维的圆,那么从前提上就错了。但原文写到“圆的容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固定的圆环厚度”,可以认为应该是“同心球壳”(球壳的容积等于 4π 乘以半径平方再乘以球壳厚度)。而下一句“一颗恒星的亮度会随着这个圆半径平方的增大而减弱”没有说怎么减弱。从结论上看,这句话应该是“一颗恒星的亮度会随着这个圆半径平方的增大而呈反比减弱”。这样,这里的半径平方倒数与球壳的半径平方抵消,才有“所有的圆以相同的方式给地球提供光亮”。

■ 第 5 页:接上一页,“恒星呈现出的亮度与它和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亮度减弱得更快。”这里是要解释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圆以“更弱”的方式给地球提供光亮,但“和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前一页的结果是一样的。

■ 第 34 页:“剩余的乳汁从她的嘴里流了出来”,应该是“他”。

■ 第 41 页:“斯特凡”在物理中通译“斯特藩”。

■ 第 44 & 45 页:“为了获得一个不可逆的性能”“在这一年有两组实验人员研究了在低频转速中的黑体光谱性能。”

怀疑应该为:为了获得一个不可逆的方程;在这一年有两组实验人员研究了在低频辐射中的黑体光谱方程。

■ 第 53 & 54 & 129 页:“2725 开尔文”

应该为:2.725 开尔文。

■ 第 78 页:“这个逃逸速度与行星的质量和半径的商的平方根成正比,一个比地球大 4 倍或小 4 倍的行星的逃逸速度会是地球的两倍。”

这句话有好几处问题。① 比地球大 4 倍,是直径大 4 倍、体积大 4 倍还是质量大 4 倍?② 两种情况的逃逸速度不会都是地球的两倍。③ 这里假设密度不变,那么逃逸速度 v ∝ (质量 m/ 半径 r)^0.5,而 m ∝ r^3,那么 v 正比于 r。需要直径是 2 倍,或体积是 8 倍,或质量是 8 倍才能得到速度是 2 倍。

实际上,逃逸速度 v ∝ (2gr)^0.5,这里的 g 是地表重力加速度。在 g 不变的情况下,r 变为 4 倍,v 才是 2 倍。所以这句话应该是:一个地表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相同,半径是地球 4 倍或 1/4 的行星的逃逸速度会是地球的两倍或二分之一。

■ 第 83 页:“中子恒星”

一般只称“中子星”。

■ 第 91 页:“在无限小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有可能借用一定数量的任意能量,也就是可能违反质能守恒定律,前提是能够很快偿还这些能量,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转瞬即逝的虚拟微粒可以与真实的粒子进行相反的作用,比如改变它们表面的电荷。”

这段话语无伦次,还有两处问题。它要说的是,根据不确定性原理,时间和能量是一对不能同时精确确定的量,它们满足 ΔE×Δt~h 的关系。所以真空可以凭空“借到” ΔE 的能量,并在 Δt 内“归还”,真空用这些能量生成虚粒子对,整个过程无法观测。原文所说的“(与真实的粒子进行)相反的作用”不知是指什么,而“改变它们表面的电荷”则是错的。原文下一段也明确说了“电荷的守恒却始终保持着”。

■第 103 页:“然而在黑洞视界以外”

应该是“以内”。

■第 108 页:“……亚里士多德所著的小专论《问题×××》……”

这个《问题×××》待查。

■第 122 页:“这个方法只能达到星系光线的边缘,而这个边缘距离星系中心还有好几万光年。”

这个“星系光线的边缘”不知道指的什么。原文的意思是我们需要计算到星系星盘外,尽量涵盖整个星系物质。而这个方法只能算到一部分。所以“距离星系中心还有”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

■另外书中多次出现的“频次”应该改为“频率”,更为规范。页数较多,没一一记录。

以上使用的是 2018 年 9 月第 1 版。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读后感(四):从五个概念窥探“暗黑”宇宙

美术馆里,这幅油画面前,是人们驻足时间最长而眼神最迷离的。色彩点点块块,层层叠叠,仿佛不知该从哪一点开始理解。蹙目,凝神,想象。像是原始的黑暗中浮现出彩色的星云,密密交织在一起。奇怪的力量在气云中升起,恒星在气云中杂乱地生长。色彩的层叠和交织,让星体之间产生无法测量的距离,忽远忽近……宇宙的曼妙景象让观察者目眩。

260 x 130 cm / oil on canvas © Germain Caminade

法国作家热尔曼·卡米纳德的《星系》系列,折射出了整个宇宙。

要是想象力不设防,你还可以认为,它是一首落阳残血的诗,是哲学上某种潜意识的暗意识,是隔壁尔晴的璀璨下场……

现代人常常面对复杂的天体物理学望而却步,黑体黑洞暗物质,叫得出名字,说不出一二。文科生也会时常地认为,两种不一样的思维如何互相理解?物理学中那些听起来玄而又玄、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的知识点,只能让人觉得“悬”而又“悬”。

事实上,在理解头顶上的星空这方面,物理学从来不孤独,它与艺术、诗歌、哲学之间的勾连,也远超我们现代人的认知。两种如今分道扬镳的文、理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并非如此这般割裂。换一种视角去思考头顶上的星空,你会发现物理学不一样的浪漫或暗黑表现。

那么,该从哪一点更好地去认识呢?

从认识概念开始。

正如罗兰·勒乌克和文森特·博滕斯的跨界联谊,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哲学家,为现代人书写了一本《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围绕着当今宇宙科普中五个格外吸引人的主题:黑夜、黑体、黑洞、暗物质、暗能量。为什么物理学家这么爱用“黑/暗”来形容这些晦涩的科学发现呢?

通过追溯这几个物理学概念的发展演变史,你会知道“黑/暗”在物理和人文领域分别代表了什么,这些概念有什么样的科学含义和文化隐喻。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是我们所知、所学过的,但不曾想,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这样奇妙的关联。

说到黑色的夜空,这有什么疑问?可能会有人第一反应会这么想。把目光放到夜晚的星空点点,你看到的是所惯常理解的黑色吗?再想想有着无比明亮的月光普照的夜晚,那种光辉不亚于太阳给人的感觉。物理学上有奥伯斯著名的“黑夜佯谬”,古人的记述中也多有彩色的夜空,而对黑夜的固化认知,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黑色是夜晚高空的颜色,是宇宙背景的半透明色,而不是覆盖在景象上的障碍,诗人和画家对这样的黑夜赋予了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夜晚必须是黑色的。只有这样,才能在黑暗的最深处安放焦虑或恐惧、平静和冥想,从而忘记每天的烦恼。夜对黑色的选择,让人获得一种充满魅力的、深刻的、情感上无法估量的美学体验,以及一种基本的存在感。

“黑夜佯谬”

黑体和黑洞,两个听起来深邃而不可知的概念。物理学上讲,黑体辐射的研究孕育了之后的量子革命,黑洞理论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此种讲法,听者继续坠在云雾里。如果说太阳也是一个黑体,你肯定大吃一惊,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尽管这和形容词“黑”的普通含义完全联系不起来。黑体里的黑,是类比和借用,因为黑体是一种完全吸收剂。它的黑暗不再是表面的黑,而是它吸收一切光线而不反射任何光线,它内化、吸收并转化,从而作为自己的光热辐射出去。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说:“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不同,由水构成的雪是黑色的。”在浪漫主义诗歌和版画中,经常出现“黑色的太阳”,被描绘成一种忧郁的星体,能吞噬一切,往深处讲,人的意识,是一个绝对的“黑体”。因为意识是吸收一切的东西,却不能显现自己的光。保罗·萨特对此作如下解释:我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和事物有精神接触,但同时意识也与这些事物存在距离;因此,它总是能够将自己与自己所照亮的东西区分开来,而无法照亮自己。通过黑色的辐射,意识与源自无意识深处的黑暗力量达成新的平衡。

黑洞,原本叫“封闭星体”“引力完全坍缩的星体”。这个名字传达出了它是一个星体,但却表达不出它的不可探测性及强大的自然力。因为这颗星体已经发生了坍缩,它被称作“洞”;因为它会吸收物质和光,它被称为“黑”。黑洞是一个理想的判断,它的概念也从空想的思辨变成了天文学的现实状态,它的独特属性又使其成为科幻小说的中心主题。如一些电影中常出现的时空旅行,它最早来源于黑洞。黑洞提供了我们去往“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绝妙方法,为我们的“硬科幻”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刺激物的想象途径。甚至在日常语言和普通文化中,黑洞也日渐渗透。

黑洞的旋涡

暗物质和暗能量,时至今日,仍是当代宇宙学里最神秘的假说。它道出了我们所知世界的不正常一面:它们居然构成了整个宇宙的95%。在这里,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它既是隐喻性的——表示探测的难度,认知的缺乏,也是思辨性的——表示纯粹否定定义的黑暗。

暗物质并非离我们遥不可及,一无所知。作者在文中用炼金术来做了形象的比喻。炼金术作为一项不纯粹的科学,起初有着点石成金、变贱金属为贵金属的期待,但其实结果并不是那么可控,它渴望着寻找某种不可知的东西。巴什拉在《土地与对静息的遐想》中写道:“现代诗人重新发现了炼金术士关于黑色的古老遐想,炼金术士们在寻找一种比黑色更黑暗的黑。”关于这项秘术的文字勾勒出无数与物质、神秘和黑暗相关的形象,这些文字通常用来描写被炼金术士称作“暗物质”的东西。暗物质的炼金术形象也许与暗物质的天体物理学假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提供了一条可理解的途径。

暗能量更加神秘,赋予这种能量以黑暗,正是反映了它超强的探测和认知难度。它假设了一种能够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能量成分的存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辐射,其密度约占宇宙内容的68%。这种假设也经历了从以太到太一到第一物质,再到“幽灵能量”的提出,诞生了诸如“黑小说”这样的文学素材,凸显黑暗的两种形式——梦幻和罪恶之间的结合。这种能量还会让人们联想到诸如饕餮怪兽的恐怖故事,北欧神话中的诸神黄昏,希腊神话中的黑夜女神倪克斯。这些形象都是是创造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它们与天体物理学上的暗能量多少有些相似之处,虽然仍不足以描述暗能量的强大与可怕,但对于解释暗能量,提供了一种可靠近的依据。

黑暗的未知

这本书中,针对黑夜、黑体、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并没有做一项事实上的理论推演研究,而是对这些“当代物理学的神秘假设”的多视角反思,穿插了大量的遐想和梦幻。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好奇不已,又恍然大悟,而后又陷入深思。“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作为哲学家和天文学家的康德,对这样的探究无有停歇。人们对这些神秘发现的探究,抱持的仍是未来的拨云见日,破除“黑暗”的束缚。这本书所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相关的、互补的思考角度。于物理学如此,于人的认知也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