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控制点》经典观后感1000字

《控制点》经典观后感1000字

《控制点》是一部由哈里纳·雷金执导,卡里斯·范·侯登 / 马尔万·肯扎里 / 玛丽·梅·范祖伦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点》观后感(一):男、女主人公应该都属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本能》,二十多年前,美国就有这么一部同名电影。那部美国电影主要通过故事惊险和人物魅力取胜,而这部荷兰同名电影则从心理和精神上深入剖析,表现了心理和精神问题所导致的行为矛盾与错乱,惊心动魄,令人惊叹,发人深省。这个发生在精神犯罪中心里的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超出职业与角色范围的故事,两个人物的刻画当然是重点。那位患者显然是在刑事审判中由于精神疾病方面的原因没有入狱,而转到这所精神犯罪中心治疗的。他似乎情商挺高,善解人意,更能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交对方人性方面的弱点,调动并操纵对方的情绪。他在无监控外出时向大海伸出双臂的一幕,那种要拥抱大海的情怀确实令人动容,然而这与他的变态、他的凶恶并不矛盾,前者使后者更具有欺骗性。世道险恶也是因为存在这许人也。 再说女主人公,从她母亲的行为做派看,从她自己的工作及其个人生活情况看,她是个很情绪化的人,上去一阵子难以控制自己,有点事就会拎得起、放不下,有这方面遗传基因的原因,发展至甚,还有性暴力幻想等精神方面的问题。一波波的孤独感,一阵阵的情绪波动,都让那位男患者看在眼里,谋在心中。而他更善于把控事态,掌握双方互动的主动权,让对方产生精神折磨和自我悔恨,最后身陷其中而难以自拔。此时此刻,女治疗师已经丧失了职业操守和个人自信,毫无办法,只得任随事态自行发展。从本质上讲,男、女主人公应该属于同一类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他们碰撞到一起,往往不是相互关照,而是相互较劲、相互陷害。

《控制点》观后感(二):男、女主人公应该都属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本能》,二十多年前,美国就有这么一部同名电影。那部美国电影主要通过故事惊险和人物魅力取胜,而这部荷兰同名电影则从心理和精神上深入剖析,表现了心理和精神问题所导致的行为矛盾与错乱,惊心动魄,令人惊叹,发人深省。这个发生在精神犯罪中心里的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超出职业与角色范围的故事,两个人物的刻画当然是重点。那位患者显然是在刑事审判中由于精神疾病方面的原因没有入狱,而转到这所精神犯罪中心治疗的。他似乎情商挺高,善解人意,更能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交对方人性方面的弱点,调动并操纵对方的情绪。他在无监控外出时向大海伸出双臂的一幕,那种要拥抱大海的情怀确实令人动容,然而这与他的变态、他的凶恶并不矛盾,前者使后者更具有欺骗性。世道险恶也是因为存在这许人也。 再说女主人公,从她母亲的行为做派看,从她自己的工作及其个人生活情况看,她是个很情绪化的人,上去一阵子难以控制自己,有点事就会拎得起、放不下,有这方面遗传基因的原因,发展至甚,还有性暴力幻想等精神方面的问题。一波波的孤独感,一阵阵的情绪波动,都让那位男患者看在眼里,谋在心中。而他更善于把控事态,掌握双方互动的主动权,让对方产生精神折磨和自我悔恨,最后身陷其中而难以自拔。此时此刻,女治疗师已经丧失了职业操守和个人自信,毫无办法,只得任随事态自行发展。从本质上讲,男、女主人公应该属于同一类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他们碰撞到一起,往往不是相互关照,而是相互较劲、相互陷害。

《控制点》观后感(三):《控制点》与《红心女王》:人性的幽微

《控制点》与《红心女王》展现出相似的叙事逻辑:即一个处于优势地位的女性在陷入情网后,屈从于不齿的欲望,最终再借优势地位毁灭欲望的故事。两部电影的结尾是同一个结尾,当事情败落,为了自我的利益,两位女性都选择了将对方推入法网。《控制点》里的尼柯林伪造了一场性侵事件,《红心女王》里的安妮扬言是古斯塔夫勾引了他,当然事实相反。

这是两部探讨女性欲望与权力关系的好电影。不轨的情欲只能在暗中潜行,一旦被暴露或受到侮辱,如同飞蛾扑火那般,最终只会走向毁灭这条末路。好比神秘的大他者,虽然暗藏在所有现象背后,但无法被摸透,也无法被揭示。你知道它在那儿,就是无法揭露它;一旦触碰,只会生死俱焚,引发严重的精神危机。

两部电影丝毫不在揭示女性的邪恶,而是展现人性的幽微之处。自我保护和追逐自我的利益,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目的是求生存和发展。这样也就不能再以道德标准来评判电影里的人物。《色戒》里的王佳芝因为动情放走了汉奸,从家国的角度看,她犯了大罪;但作为人,她何罪之有?而且她屈从于身体,成就真正的自己,反而应该引来赞赏的掌声。

如果随时随地拿着“三观”这个可笑的装备来检验电影,那便失去了看电影的意义,也遑论看电影有啥乐趣了。但可悲的事实摆在眼前,不少人正是以三观正不正为标准评判一部电影。一旦不符合他所认定的三观,电影就是糟糕的。搞得好像他才是合法的道德审查官,手握“代表月亮消灭你”的生杀大权。可笑至极。

《控制点》观后感(四):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想充分了解一个人,就会深入地接触,深入地探究,有时一探究,就会被他离奇并不符合自己的想象的一切所吸引,越陷越深,最后不能自拔

女主来到一个犯罪人员的心理康复中心,专门帮助一些暴力犯罪人员进行心理康复,然后经过评估回归社会。她遇到的第一个病例就是一个暴力强奸犯,她与这个罪犯接触后,对他的评估意见是此人喜欢迎合考察人员,表现不真实,建议加长考察期,这个评估与大家的大相径庭。

越来越对这个病患深入了解,越希望深入地了解他。生活中他也有温情的一面,饲养着一只大白兔,还喜欢去大海边享受自由的空气,竟然还有和孩子,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女主,因为有和她一样喜欢旅游,喜欢自由的一面,还有女主渴望得到的,比如有只宠物,有个孩子,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女主。一开始这种吸引让女主感到害怕,她想通过给自己负责的病患更换辅导人员的方式远离他,但是几次尝试下来,自己还是在关注他。一次男子外出,在沙漠中对女主实施了控制,甚至将沾有小便的手放入女主的嘴里,女主都没有反抗……紧接着,男主开始躲避女主,这招欲擒故纵着实厉害,女主开始欲罢不能,被爱火折磨地寝食难安,虽然她极力地掩饰,但是还是无济于事。终于在一次病患被放出的时机,病患利用女主的犹豫,闯进了女主的家,虽然情形一度尴尬,但是病患对女主的执着控制,还是让女主缴了枪,被迫与病患发生了关系。

但是事情发生后,女主又开始顿诱惑,悟,自己对病患的判断是准确的,只是自己没有坚持,对于病患对她的控制她也感到极度不适,最后女主利用身体的诱使病患就范,然后报警,实现了最终的控制……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想充分了解一个人,就会深入地接触,深入地探究,有时一探究,就会被他离奇并不符合自己的想象的一切所吸引,越陷越深,最后不能自拔。女主算是很自我,很警觉的一个人,所以才可以最终站到控制的一方……

红发女好像有点老了,还是因为比较沮丧、颓废的缘故,感觉颜有点垮,不过身材还是不错,另外那深蓝色的眸子真是勾魂摄魄,魔力还在……海边的景色很美,竟然还有沙漠,这到底什么神奇的地方……

《控制点》观后感(五):欲望与权力:得不到的就让它毁灭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有恃无恐。”这句歌词形象地阐释出爱与权力关系。爱者,心甘情愿让自己为被爱者掌控,并称这种感觉为爱。于是,爱与被爱,描画出臣服与被臣服的关系。爱上一个人,即将自己奉献于对方,对方处在高位,自己处于低处,愿为其一笑一颦牵动心肠。这是为何爱总是和欣赏、仰慕、崇拜等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对于《控制点》里的尼柯林而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伊德里斯是她的病人。两人的身份关系一目了然:伊德里斯依附于尼柯林。但事实上,打见第一眼起,尼柯林便被伊德里斯的自信与强势所慑服,从而被激发出内心柔弱的一面。这使得她时常无法继续推进工作。

为了抗拒这种关系带来的分心,尼柯林求助于专业心理学家的身份,抗拒伊德里斯对自己的吸引,并试图在尼柯林的缓刑期上施压,获得优势地位。但这只能是一种徒劳,尼柯林越是抗拒和压抑内心欲望,欲望反弹的可能性就更大。最终,是尼柯林屈服了。尼柯林献身于伊德里斯,无论就尼柯林的工作还是人格而言,都是违背常理的举动。

伊德里斯深谙这种性别权力的游戏。他知道尼柯林对自己有着深层次的欲望,他只需让这种诱惑维系,猎物便会自动上钩。伊德里斯一旦主动了,他在尼柯林身上激发的欲望便会被破坏。因此,他采取若即若离的手段: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唯一原则是绝不涉及性事。最后,缴械投降的当然只能是尼柯林,尼柯林彻底屈从于欲望。

但此时,狡猾的伊德里斯以医患之间的伦理要求断然终止了性事的发生。对于尼柯林而言,这是致命的打击,让躲藏在强硬外表下的柔弱暴露无遗。唯有一种办法才能让她不至奔溃,那就是报复。结尾,尼柯林来到伊德里斯的房间,主动勾引对方,在对方上钩后按下报警器。她借助医生的身份再次占据了强势位置,得不到就让它毁灭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