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精选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精选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是一本由( 美 ) 南茜·威拉德 文 ; ( 美 ) 爱丽丝·普罗文森 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一):首部同时获得纽伯瑞大奖和凯迪克大奖的神奇作品,一生难得一遇的想象力绘本杰作

这本诗集既可以深读,也可以浅读,它表现着纯真,也蕴含着深刻。成年人可以从中感悟布莱克的声音和思想,小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诗歌的启蒙和想像力。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敬慧

这本书永远是我的最爱。南茜·威拉德将布莱克诗作中的著名角色进行了巧妙变换。这是一首优雅的诗歌,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成年人读起来也非常有趣。正如南茜所言:诗歌是最好的良药。

——A.霍根

一本书能在同一年囊括儿童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纽伯瑞奖和绘本领域最高奖项凯迪克奖两大奖项,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本书对于人们的想象力极具挑战,同时还可以激发新的想象力。

——R.D.艾莉森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二):媒体评论

★1982年度纽伯瑞金奖

★1982年度凯迪克银奖

★向英国伟大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致敬之作

★ 一部欢乐、优雅迷人、充满想象力的赞美诗集

★ 首部同时荣获美国儿童文学最高奖项纽伯瑞金奖与儿童绘本最高奖项凯迪克银奖的神奇作品

★ 跨越时间与国别的经典之作,激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

★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敬慧女士鼎力推荐

同时获得纽伯瑞金奖和凯迪克银奖的神奇作品。书中描绘了一家充满想象力的旅馆,它属于伟大的诗人威廉·布莱克。那些光顾旅馆的客人令人印象深刻,而旅馆的服务生更胜一筹。本书尤其适合4—8岁的儿童阅读。

——《出版商周刊》

老虎、猫、熊……众多角色组成一首首欢乐的想象赞美诗。

——《儿童文学》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三):1982 南希•威拉德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写给天真和老成的旅人们的诗》

1982 南希•威拉德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写给天真和老成的旅人们的诗》

王敬慧(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作家介绍

南希•威拉德(1936-)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她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七岁时首次发表了一首诗,在高中时代就出版了一本儿童书《孩子的星星》(A Child’s Star),她不仅写了书中的内容,还自己为该书配了插图。《威廉•布莱克旅店的一次访问》是有史以来纽伯瑞奖首次颁给了一部诗集。该诗集也获得了凯迪克银奖(Caldecott Honor Award)。她在大学任教的同时,也写了很多作品,包括诗歌和小说。她的读者不仅仅是儿童,也有成人。她的两部作品:《前往塞西拉》(Sailing to Cythera)和 《草王之岛》(Island of the Grass King)曾分别获得路易斯·卡罗尔书架奖。到目前为止,在纽伯瑞评奖历史中,只有两部诗集获过奖,除了本部诗集以外,另一部是保罗•福雷斯曼(Paul Fleischman)的《快乐的喧嚣:两个声音一起读的诗》(Joyful Noise: Poems for Two Voices),1989年奖项得主。

二.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诗集,它的灵魂缔造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因为他是作者的灵感来源。在诗集的介绍章节,南希·威拉德用散文的形式介绍了她是如何受到威廉•布莱克的影响的。在她七岁时,一次生病中,她请照看她的阿姨给她讲个有关狮子和老虎的故事,那位阿姨给她朗诵了一首威廉•布莱克的诗:“老虎”:“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燃烧着的火焰,/是怎样的手眼如此巧夺天工/造出了你这样惊人的匀称?”两天以后,她又收到了这位阿姨以威廉·布莱克名义寄来的一本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扉页的赠言是:“诗歌是最好的药物。祝你早日康复,你的威廉•布莱克”。于是诗人进入了威廉•布莱克的世界。该诗集采用短诗配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威廉•布莱克旅店”里的奇妙故事。 这个旅店的主人就是威廉•布莱克先生本人,旅店里面有两条龙负责做糕点,天使负责铺床,将旅客送到该旅店的车子长着翅膀可以飞,司机带着条纹状绿帽子,兔子会将客人领到他们的房间,房间里面的床可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一只熊,它任你躺在上面。旅店的房客不仅仅是人类,还有动物和植物:除了有讲述故事的的小男孩,还有猫,向日葵和老虎等等。

该诗集包括15首诗和一首后记。诗的标题分别是:

为天真和老成的旅人开放的威廉·布莱克旅店

布莱克神奇的车子将我们平安送达

兔子将我领到我的房间

太阳与月亮马戏团为睡不着的旅客表演

带着果酱帽子的人来到

猫王叫了一份早餐

聪明的的牛喜欢云朵

两只向日葵搬到黄色房间

聪明的牛让路、让地方、假装

布莱克带领大家行走银河

回家后,布莱克让生起火

带着果酱帽子的人跳舞引领我们前行

猫王给他的妻子写了一个明信片

老虎请布莱克讲一个睡前的故事

布莱克给老虎讲了一个裁缝的故事

将这些标题联贯起来阅读,似乎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实际上,各首诗之间并没有很很紧密的逻辑性,或者说完整的故事性,完全可以将每首诗作为单独的个体来欣赏。该诗集已经被美国作曲家Dale Lyles配曲为联篇歌曲。

三.评论

不朽的威廉•布莱克

评论这本书,不得不说一位伟大的诗人——威廉•布莱克。该书从头至尾都可以找到威廉•布莱克的影子。首先,从标题说起。这位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主要诗作就是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而本诗集的题目是《写给天真和老成的旅人们的诗》。 威廉·布莱克是想象力的先知和经验的忠实记录者,他把自己所感悟到的一切用绘画和诗歌表现出来。而南希•威拉德则是从威廉·布莱克世界走出来的一位优秀的学徒。她的诗集让人不禁联想到威廉·布莱克的《小男孩的迷路》《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赞美诗》等等。该诗集的一个特点是与布莱克的诗歌有很强的互文性,充满了和布莱克诗歌作品有关的意象,正如最后诗人在后记里面说:“当你开始了你的旅程,/如果你来到了一个可爱的旅店,/如果是兔子为你铺床垫,/两条龙为你做面包,/请为我在那里歇歇脚,/并向威廉•布莱克转达我对他的爱戴。

关于诗歌的互文性,布鲁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提出过诗人创作中“影响的焦虑”理论。他认为诗人有“强与弱”之分,而所谓的强势诗人在开始创作时,可能会遭遇一种俄狄浦斯情结。他可能觉得伟大的前辈已经把他所有要表述的重要内容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因此他必须通过进入这个表述文本内部,通过对前文本进行修正、位移和重构,来为自己的创造想象力开辟空间。南希•威拉德正是从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文本内部走出来,这部诗集的主人公似乎就是威廉·布莱克诗歌《男孩的迷路》中的那一个:“父亲、父亲,你往哪儿去? / 啊, 别走得这么快呀。/ 说话呀,父亲,跟你孩子说话呀/ 要不我就要迷路啦,/ 黝黑的夜晚找不到父亲,/ 孩子被露水淋得湿透。/ 泥沼又深,孩子在呜咽/ 雾气向四处飘游。”南希•威拉德诗集中的小男孩冲除了迷雾,在奇幻的空间旅行。这部诗集不仅是在内容上与布莱克的《天真与经验之歌》有很强的互文性,在插图的使用上也与威廉•布莱克对插图的态度一致。仔细阅读该书,读者会发现,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不论构图和色彩都带有一种梦幻般的神秘感。这也继承了布莱克的《天真与经验之歌》的创作手法。在发表该诗集时,布莱克用自己发明的方法,把自己的诗和诗配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给它们涂色。细读布莱克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两者都需要解释性或推测性的阅读。在这一点上,该书的插图作者做得很成功,她的配图不仅仅表现了原文,还启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和想象。

诗人是威廉·布莱克的高徒,她不仅继承了他的天真和瑰丽的想象力,她本人对文字和文字的音乐也同样有着一种非凡的创造性。在该诗集的扉页有这样一首诗:

“Will you come?” said the Sun?(“你能来吗?”太阳问。)

“Soon,” said the Moon. (“马上”月亮说。)

“How far?” said the Star. (“多远?”星星问。)

“I’m there,” said the Air. (“我在那儿,”空气说。)

这短短的四行诗用词非常简单,但是足见诗人的功底。她以一种巧夺天工的语言组合形式,优美地描述了自然中常见的意象:太阳,月亮,星星与大气。她的创造性在于一种即兴的韵律之中。那些本来简单的意象经由她的锤炼和锻造,通过朴素而又优美、凝炼的语言,形成了一种奇妙深沉的诗意。诗人不仅成功地向读者表达她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表述方式很容易让小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复原他们对自然的经验,加深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和认知,给他们带来阅读的喜悦、兴奋与陶醉。

威廉·布莱克不仅启发了南希•威拉德,他也是很多艺术大家的灵魂领袖。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诗歌方面,还弥漫在歌曲、绘画和很多其它艺术领域。他的很多诗歌被后代的歌手改编和演唱;他的绘画被众多的艺术创作者借鉴,甚至出现在电影的海报中。“红龙与沐浴在阳光中的女人”(1806-1809)给著名作家托马斯·哈里斯以灵感,让他创作出动人心魄的“汉尼拔三部曲”的第一部《红龙》(Red Dragon),而书的封面就是威廉·布莱克所绘制的那条红龙。布莱克的关于:“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启发了达利,让他能够在《柔软的时间》和《西班牙内战的讽喻想象》中,用天才的画笔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认同与赞美。

布莱克在《天真之歌》中的序诗中曾写:“我折下一根空心的芦管,/用它做一只土造水笔,/在笔中注满清清河水,/我用它写下快乐的歌谣,/孩子们都能高兴地听到。”同样他在《经验之歌》的序诗中让我们:“听吟游诗人之声!他看到现在、未来和过去。”同布莱克的诗集一样,这本诗集既可以深读,也可以浅读,它表现着纯真也蕴含着深刻。成年人可以从中感悟布莱克的声音和思想,小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诗歌的启蒙和想像力。笔者更是强烈建议仔细欣赏该诗集的插图,如果可能,可以找来威廉·布莱克的绘画相对照,小读者可能会更加容易走进诗歌狂想的世界。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四):献给所有天真者和老成者的理想之歌

罗巨浪/文

1.一本向偶像致敬的作品

威廉·布莱克一定没想到,自己生前寂寞,身后却声名鹊起。他被后人视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第一位伟大诗人,甚至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6位诗人”;其作品跨越时空,被不同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诵——譬如那首名作《老虎》之歌,单是在中国,就惹得郭沫若、卞之琳、宗白华等众多名家为之倾倒,并推出各自的译本。

他更不会想到,就是这首《老虎》之歌,会在200年后引起一位因患麻疹而卧病在床的7岁小女孩的无限神往:那像暗夜一样厚重的森林,那有着火一样辉煌皮毛的美丽猛兽……正是从这首诗歌开始,小女孩成了布莱克穿越时空的崇拜者。长大后,她成为诗人和儿童文学家。为了向偶像致敬,她创作了一首首想象奇异的瑰丽诗歌,并与一对插画师夫妻合作,将这部致敬之作变成了一本辉煌的图画书。

这个小女孩叫南茜·威拉德。

这本图画书是《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

2.我们所有人的理想国

虽然书名叫“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但布莱克生前并未开过旅馆——所谓的“威廉·布莱克旅馆”,其实是作者南茜·威拉德用想象创造出的一个场所。与其说它是旅馆,毋宁说是一个与布莱克相关的理想国。

要理解“威廉·布莱克旅馆”这个理想国,我们得先了解布莱克这位“店主”。

如果我们理解了布莱克的贫寒与苦难、悲悯与同情,理解了他神秘的幻觉,就能理解《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理解书中那色彩瑰丽、人世间所不存在的旅馆,理解旅馆里洋溢着的富足、欢乐、温暖的氛围,理解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理解那些超凡的店主、侍者、房客,理解那奇思妙想的漫步银河之旅……这座有着温暖橙色外墙的“旅馆”,就是俗世中的一个理想国啊,这是布莱克的理想国,也是南茜·威拉德的理想国——就像书中献词说的那样,更是我们所有“天真和老成的旅人”的理想国!

唯其天真,我们才能幻想出这样一个理想国;

唯其老成,我们才知道这个理想国弥足珍贵。

3.富足与欢乐的颂歌

虽然,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威廉·布莱克是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但他活着的时候,在人们眼里,他只不过是一名贫苦的版画匠人。

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小针线鞋袜商家庭,14岁那年,跟随一位叫巴塞尔的雕版匠人学习制作版画。他曾一度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但不为当时的院长——这位院长,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就是亨利·托马斯在《大画家传》中所描述的那位“就像日晷只记录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雷诺兹的笔下永远只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日子”的艺术界领袖——所看重。他与一位花匠的女儿结婚,二人终身陪伴,一边以制作版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一边共同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诗画合集《天真之歌》,由布莱克在铜版上雕刻自己的诗歌与画作,妻子则负责压印、上色、装订。他们曾在英国塞撒斯郡的一个村庄居住,因为布莱克喜欢那里“灿烂广阔的海景”;然而,一位醉酒的军官诬告说,布莱克曾向民众宣称,当拿破仑的军队打来时,最好选择投降,否则只能断头。尽管法庭当庭判决撤销指控,但布莱克还是搬离了那带给他精神创伤的地方,住进英国伦敦斯特拉喷泉街一所简陋的公寓。在伦敦,他结识了一些年轻学者,这些人尊敬他,倾听他,这是他晚年生活的一种安慰。70岁那年,在他多次盼望之后,死亡终于如愿降临……

或许正因为布莱克的一生在贫寒中度过,南茜·威拉德才在这本致敬之书中创造了一间充满富足与欢乐气氛的旅馆,“旅馆属于布莱克,属于他驯服的野兽,以及他命名的星辰,还有南来北往客,共享休闲好时光”。

这个旅馆里有丰盛的食物,“酿美酒,烤面包”,“穿一串,转三转,烤炉香气惹人馋”,而客人们——比如那位肚儿滚圆的猫大王——正在快活地大吃大喝……

这个旅馆里有温暖的炉火,而布莱克正用他那充满魔力的声音召唤火苗:“火,你这标致的精灵,闪耀,翻腾。请用你那跳动的火舌,把炉膛舔舐成温暖的家吧,嘶嘶有声,烁烁如春……”

这个旅馆里有欢乐的表演,你看那太阳和月亮马戏团,“月亮正在天上悬,一双舞鞋穿脚尖”“太阳开始做表演,弓下身子跳一圈”……

这个旅馆里有奇异的旅程,“布莱克带领我们漫步银河”“今夜寒气重,旅程将开启,朝发为孩童,暮归成老翁”……

更重要的是,这个旅馆里有深沉而温柔的爱意,在那“烛火尽,夜色寒”的时分,那只老虎居然像个孩子似的,要求布莱克给他讲一个睡前故事,而布莱克真就给他讲了一个裁缝的故事。在布莱克温柔的讲述声中,老虎沉入甜蜜的睡眠,“卧高台,风盈怀,熊羊鸟儿身边挨,小兔陪我等梦来”……

布莱克去世时,他那几位年轻朋友守在他身边。他们记录下当时的情景:“他死于星期日晚6时,神态极其庄严。他说他会到达他一生所求的国度。就在他死亡前一刻,他的面色美好,眼睛发出光芒,高歌他在天国中所看见的一切……”想来,南茜·威拉德创造的这个旅馆,这个富足而欢乐的旅馆,会是布莱克美好的天国吧。

4.瑰丽的幻觉与想象

阅读《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大概很多人都会为书中种种瑰丽的想象折服吧。

在“威廉·布莱克旅馆”这个人世间不存在的理想国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

在这里,有着神奇的店员。两条龙——我们不要忘记,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的形象,而布莱克本人也有一幅画名叫《伟大的红龙与日光蔽体的女人》,画中的红龙正要吃掉女人分娩的婴孩——在勤恳地烤着肉;长着翅膀的天使在为客人们洗刷被褥;一只温和乖巧的兔子侍者引导着客人;而有着又长又软皮毛的熊则是客人舒服的枕靠……

在这里,有着神奇的客人。大吃大喝的猫大王,它写信给妻子,叫她不要胖成“厨房猫”;帽子上有着橙酱的男子,一到旅馆就把这里搞得热闹非凡,“敲起锣!打起鼓!快叫店员和旅人,橙酱帽先生已驾到”;而两朵向日葵则向店主布莱克抱怨“天天跟着太阳转,晕头转向真疲倦,可否安排一间房,视野开阔赏景观”……

在这里,有着神奇的经历。太阳和月亮的表演吵得房客难以入睡;聪明的牛则把云朵当作早餐;一架飞天车不但接来各种可爱的客人,而且还载着客人们飞上太空,漫步银河——银河可真美啊,“匆忙赶到地平线,白天黑夜分两边,小星星,真调皮,蹦来跳去绕脚底”……

作为一本向布莱克致敬的作品,书中种种瑰丽的想象,或许可以从布莱克本人身上去探源。布莱克本人有神秘主义倾向,常宣称可以看到各种异象,如“满树站满天使”“一个裸体白发老人在用一个巨大的圆规测量深沉的黑暗”。有一次,一位朋友去拜访他,却看见他正对着一个空座位画画。“不要打扰我,”布莱克说,“有位客人坐在我身边。”客人惊异地问:“有位客人?他是谁?我怎么看不见?”布莱克回答:“我能看见,先生。他就坐在那里,我正在为他画像——他的名字叫诺亚……”而在弟弟罗伯特去世时,布莱克也曾说自己看到过罗伯特的灵魂穿过屋顶,冉冉上升,“欢乐地拍着手”……

布莱克的幻觉与《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的奇妙想象之间,到底有多少意味深长的关联,实在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

5.关注大地的悲悯

布莱克并不只在神秘的天国幻象中飞翔,他还以悲悯的目光注视大地。虽然他极具宗教热情,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天真之歌》和《老成之歌》中揭露宗教机构与政府勾结起来摧残青少年和童工,批判宗教机构虚伪的禁欲主义;在《法国革命》和《亚美利加》中赞美平等,抨击殖民主义;在《四天神》中更是描写工人日夜劳作,为剥削者建造了象征一年12个月的12所黄金的房子,剥削者在这黄金房子里白天发起战争,鞭打劳动者,晚上则朝拜来历不明的妖魔鬼怪……

这样看来,《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中的很多故事似乎有着不一般的况味。尤其是布莱克讲的那个关于裁缝的睡前故事,更有深意。为了造一所房子,裁缝和妻子“偷完这个抢那个”,以至于“蝙蝠丢了毛,鼹鼠没衣裳”,还要“设个陷阱捉鸟忙。飞鸟翅、知更膀,做成床儿梦黄粱”。可是,结果呢?“虫儿哀哀鸣,鸟儿啁啾唱,吵得裁缝和妻子心发慌”——看来,这个裁缝和他的妻子,毕竟比《四天神》中的剥削者好很多,毕竟“带着深深的悔恨和忧伤,裁缝承认欠思量”。最后,他们“还不如去威廉·布莱克旅馆,要上一间房”,布莱克接纳了他们,而裁缝也“变成了一个聪明的好工匠”……

更有意思的是,书中布莱克的这个睡前故事是对老虎讲的。关于那首《老虎之歌》,很多人的解读是对当时资本主义革命力量的赞美——这种关于老虎的象征意义的解读,如果确实符合布莱克的本意,那么这个故事就更值得玩味了——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布莱克晚年时认为:人之脱离罪恶,最主要的是依靠自我灵性的觉醒……

6.天真和老成的阅读

我忽然觉得,这篇文章对《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解读得是否过于深沉了?这种深沉是否符合作者的初衷呢?

但读到扉页上的那句献词,也就释然了——“献给所有天真和老成的旅人”。

如果威廉·布莱克旅馆是为所有天真和老成的旅人而准备,那么这本《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不同样是为所有天真和老成的读者准备的吗?

当我们天真时,可以把《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当作一本有趣的穿越之书;当我们变得老成,再来读这本《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我们会有一种沧桑历尽的微笑……

《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读后感(五):家家有本难念的绘本(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绘本(1)

编辑按:

给孩子们读的绘本有的轻松,有的奇幻,有的童趣满满,有的幽默爆笑,有的感人催泪,有的经典精致……鲜有高高在上,无法解读的。无论大人孩子,几乎都是顺手拈来,即使不是专家高手,目光如炬,可以细数其中的门道和隐遁,但至少读懂都不会成问题。可是您遇到过天书一样的绘本吗?

森林鱼童书馆陆续给大家介绍童书界那些难念的绘本。也欢迎大家在文后留言,分享您家中那些难念的绘本。或者大开脑洞,在您心中,攻克不下来的绘本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本能激发灵感与想象力的好书

王敬慧(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教授)

阅读一本书,未必是因为它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或合乎常理的故事情节,许多阅读是收获读书的愉悦,享受对美的体验。《威廉·布莱克旅店的一次访问》就是这样一本书,文字优美,意象丰富,就像《鹅妈妈》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当然,相比《鹅妈妈》,这本书在语言上更有深度。从内容上赏析,这本书又比苏斯博士的书更丰富,它囊括了英国伟大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与生平,可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的家长觉得这本绘本文字量大,其实在纽伯瑞获奖书单中,这本书的文字相对来说是最短的。该书作者南茜·威拉德于2017年去世,享年81岁。她在美国瓦萨文理学院英文系工作了47年。为了写作,她曾辞去教授职位,只做讲师,教授学生创意写作。她的丈夫仍旧在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摄影师,摄影作品在世界多个城市的美术馆里展览过。

这是一本母亲写给孩子的书,作者在40岁左右写给她的孩子。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母亲和孩子分享经验的书。她要给孩子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南茜·威拉德7岁时,一次生病躺在床上,她请照看她的阿姨给她讲个有关狮子和老虎的故事,那位阿姨给她朗诵了一首威廉•布莱克的诗,《老虎》: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烧着的火焰,

是怎样的手眼如此巧夺天工

造出了你这样惊人的匀称?”

两天后,她收到了这位阿姨以威廉·布莱克的名义寄来的一本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扉页的赠言是:“诗歌是最好的药物。祝你早日康复,你的威廉•布莱克”。南茜由此进入了威廉•布莱克的世界。其实,如果读者了解布莱克的生平,知道他的奇思怪想,超常的想象力,更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奇妙之处。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是强大的艺术和美学体验,以及创造性的经验。但是,要欣赏它的美,中国的父母们需要放下很多既定的期待,如功利的教育目的,或有逻辑性的故事等。家长们需要空杯心理,扔掉头脑中固有的过去经验,才可能发现这本书的美。

想读懂这本书,最好先了解书中的主人公,旅店老板——威廉·布莱克。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诗人兼版画家的威廉·布莱克。儿时的布莱克个性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教条与规矩,拒绝上学,所以他没有经过正规的中小学教育。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10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3年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他本有机会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考虑到家庭负担及弟妹的前途,就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14岁,他拜雕版匠人巴塞尔为师,学了7年,还曾被派往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制作墓碑雕刻。可以想象,他很早就对人的生死概念有很深刻的体验。尽管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博览群书,甚至潜心于洛克和博克的哲学著作,很早便对这个世界有了深刻的认识。22岁,学徒期满出师,他成了一个自由的手艺人,靠当一名雕刻匠谋生。后来,他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继续实现自己的画家之梦。

诗与画是布莱克生活的重要内容。25岁,他和花匠的女儿凯瑟琳·布歇结婚后,他教妻子读写。这对年轻的夫妻以独有的书画结合的方式,携手出版了一本名为《纯真之歌》的诗画集。出版从头到尾全是他们亲自动手:布莱克在铜版上刻上自己的诗和画,凯瑟琳则负责压印、上色和装订。可惜,夫妻二人的努力并没有在当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这本诗画集没有卖出去几本。而现在,这本书的复制品都可以随便卖到上千英镑。除了教妻子,布莱克也教弟弟罗伯特画图、涂色、雕刻。后来,罗伯特不幸生病去世。悲痛的布莱克看见弟弟的灵魂穿过屋顶冉冉上升,“欢乐地拍着手”。他相信罗伯特的灵魂会继续来看他。这个情节在这本绘本中也有体现。细读布莱克的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也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两者都需要解释性或推测性的阅读,需要互作呼应。

阅读《威廉·布莱克旅店的一次访问》,也需要文图呼应。不能否认,对于较小的孩子,该书文字确实很多,家长可以先和孩子欣赏插画,然后再逐渐欣赏文字。我当时和孩子读这本绘本也是这样的步骤。实在觉得读得不顺畅,就借由这本书和孩子讲讲伟大的布莱克吧。

布莱克确实是一个“远离尘世”的疯狂天才。想理解他,大家可以联想一下画家梵高。一次,有人看到布莱克和妻子一丝不挂地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读《失乐园》,因为他们想象着自己是亚当和夏娃。一位曾经和他出席过同一聚会的女士在日记里这样描述他:“一位不太出名的艺术家,名叫布莱克。他不是一个常规的职业画家,而是一个酷爱艺术、以追求艺术为幸福的人。他充满了美的想象力和天赋。布莱克先生显然已经抛弃了世俗世界的所有关注。他看起来忧郁而温和,但在谈到他热爱的艺术时,他的脸上放出夺目的光芒。”“虽然他具有如此的天赋,但显然缺乏……世俗技能,即在世俗社会获得成功的才能。他所谈到的每一个词显示出他的艺术思想完美而深刻,对这个世俗世界的事物他是完全隔离的。”

从童年时代起,布莱克就属于我们说的那种比较奇特的孩子。他的头脑中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无数的幻想。他说他曾看见过缀满天使的大树,曾见到过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的多位古圣先贤,并给他们画过画像。他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用绘画和诗歌表现出来。他有一副特别难以忘怀的是名为“怜悯”的画。画中一位充满慈悲的仙人,骑着一匹飘逸的白马,悄无声息地掠过夜空。大地上躺着一位刚刚生产的虚弱的母亲, “怜悯”关切地俯下身去,张开双臂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在“怜悯”的身后,有一个夜的使者,正张开手臂飞翔着,静静地掠过夜空。整个画面显得那样宁静而深沉,充满着夜的神秘感和博大的包容性。“无边的夜幕,掩盖着无数的罪恶、不幸、欢乐、忧伤、生命和死亡、温柔与狰狞…… 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包容下沉寂,构成了深不可测的神秘内容。”

1809年,布莱克举行了一场个人画展,在画展目录的前言中他写道:“难道绘画仅限于单调乏味地摹写真实,仅仅表现濒死和死亡的对象,不是像诗与音乐那样有它自己的创造与梦幻?不!不是那样!绘画也像诗与音乐一样,在不朽的思想中存在与狂喜。”

布莱克的一生,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要不是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世上曾经有一位如此虔诚与深刻的艺术家。威廉·布莱克不仅启发了本书的作者南茜•威拉德,他也是很多艺术大家的灵魂领袖。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诗歌方面,还弥漫在歌曲、绘画和很多其它艺术领域。他的很多诗歌被后代的歌手改编和演唱;他的绘画被众多的艺术创作者借鉴,甚至出现在电影的海报中。“红龙与沐浴在阳光中的女人”(1806-1809)给著名作家托马斯·哈里斯以灵感,让他创作出动人心魄的“汉尼拔三部曲”的第一部《红龙》(Red Dragon),而书的封面就是威廉·布莱克所绘制的那条红龙。布莱克的关于:“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启发了达利,让他能够在《柔软的时间》和《西班牙内战的讽喻想象》中,用天才的画笔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认同与赞美。

布莱克在《天真之歌》中的序诗中曾写:

“我折下一根空心的芦管,

用它做一只土造水笔,

在笔中注满清清河水,

我用它写下快乐的歌谣,

孩子们都能高兴地听到。”

同样,他在《经验之歌》的序诗中让我们:“听吟游诗人之声!他看到现在、未来和过去。”

同布莱克的诗集一样,《威廉·布莱克旅店的一次访问》既可以深读,也可以浅读,它表现着纯真也蕴含着深刻。成年人可以从中感悟布莱克的声音和思想,小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诗歌的启蒙和想像力。笔者更是强烈建议仔细欣赏绘本中的插图,如果可能,可以找来威廉·布莱克的绘画相对照,小读者可能会更加容易走进诗歌狂想的世界。

40年前,这位18世纪的英国伟大诗人穿越时空影响了一位美国教授南茜·威拉德,给她灵感写出了这本获得纽伯瑞奖的书。10年前,我读到这本美丽绘本的英文版,曾写文章介绍这本书,因为它示范着想象的力量,也会激发更多的灵感。所以,我一直希望这本书可以被更多中国读者读到,现在非常高兴地看到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将要开始它在中国的文化之旅,它还会影响多少中国的孩子?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灵感?我充满期待地等待着,相信它会激发更多的想象力的小宇宙爆发。Believe me, it will open yourkids’ eyes to something outside their usual world,something magical will happen to them.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