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100字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100字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是一本由[美] 格里高利·祖克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一):读《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有感

在读《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之前看过电影《大空头》,也读了《大而不倒》,建议对金融危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电影《大空头》,电影讲得很好,有很好的普及作用,不过电影中缺失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本书的主角John Paulson。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以保尔森为主线,其中还穿插了其他几位在这场危机中看空房市的投资者,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背景与职位,在这场交易中,在进入时机、性格上都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这场交易中的不同结局。

读完这本书,有几点感触特别深:1.保尔森和佩莱格里尼从数据与图表中找到趋势,并先于其他参与者去了解、发现CDS这种可以帮助他们赢大、亏小的投资方式,这点对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大家大量交易的东西很有可能大家其实并不了解,或许现在的比特币/狗狗币等加密货币也是类似;2.保尔森后来发现自己交易的对收盘竟然就是创那些造出CDO的银行,这些CDO最后也在危机中成为他们账面上的“有毒资产”,作者在章节开篇写到的“永远不要沾染自己贩卖的毒品”真是太点题了。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二):一面地狱,一面天堂

金融危机来临前,华尔街的次级房贷市场一片繁荣,即使是投行和金融专家都不曾认为房价会下跌,然而当危机真正来临之时,一切都轰然坍塌。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曾经声名烜赫的金融巨头们被淹没在滔天骇浪中,而作为次级房贷债券门外汉的约翰·保尔森却能逆流而行,赚取了梦幻般量级的利润…

本书的作者格里高利·祖克曼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专栏作家,通过对这场伟大交易的主要参与人员长达200多小时的采访,以约翰·保尔森在金融危机中进行的交易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当时华尔街虚假繁荣中的种种细节。

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伟大的成功从来不会被某单一因素所决定,而是各种因素和抉择的综合。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谋取巨额利润,需要太多的条件: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有果敢的性格;要有充足的资本;要有说服别人的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要低调含蓄…即使分析出金融泡沫即将破裂,谁也不能确定究竟何时会破裂,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即使选择了正确的买入卖出时间,以何种类型的交易去做空房贷市场也十分重要;即使选对了交易类型,选择做空的市场类别依然要谨慎…每一个抉择都至关重要,而本书的主角约翰·保尔森却都恰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使得他在这场风暴中青史留名。2007年,他的个人年收入将近40亿美元,日收入逾1000万美元,这实在太不可思议。

抽象的数字往往不能令人有切实感受,作者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为视角铺展开来,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他们对市场的认识,他们所做的抉择…资本市场就像巨大的漩涡,没有人能永远保持成功,在金融风暴过后的一片狼藉与废墟之下,究竟还有几人可以举杯欢庆…犹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描述令我印象深刻,令我仿佛置身于那场近乎梦幻的风暴漩涡之中。

“2007年秋,市场突如其来的恐慌令德意志银行内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银行的一角,李普曼所带的25人团队可谓日进斗金,而银行大厅中约100名其他交易员则愁云满面,因为有时他们持有的投资刚好是李普曼所做空的。他们共存于一个奇异的金融世界,一边是处处碰壁的交易员,一边是做得风生水起的李普曼团队。”

作者以故事性的笔触对这场伟大的交易展开纪实描述,将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华尔街市场的繁荣,次级房贷市场肆无忌惮的发展,深陷其中的人们对房贷市场的盲目看好,以及看清局势的少数人的行动缓缓铺展开来,让我们看到了当时资本市场真实的面貌。作者以浅显易懂的笔触讲述着很多金融交易背后的道理,何为次贷,何为房贷债券,何为信用违约掉期,以及房价的变动为何可以影响房贷市场的表现等内容,读后不仅可以了解在那场金融风暴中各类金融专家、交易员的实际处境与抉择,也对08年金融危机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同时具备故事性、写实性与知识性,是本书最为珍贵之处。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三):一部杰出的非虚构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关于2008年那场次贷危机,我们如今都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相关的金融科普也不再新鲜。

即便如此,如果把这本《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当成小说作品来读,依旧是过瘾的阅读体验。它讲述了极少数有前瞻性眼光的投资家,如何利用那场危机,顶住压力获得巨大回报。

*第一男主角的献身

电影《大空头》里没有出现的JohnPaulson,才是那场金融风暴里,真正赚的盆满钵满的人。

JohnPaulson1955年出生的美国投资家

JohnPaulson是本书的第一男主角。次贷危机前他还只是个没名气的对冲基金公司负责人。但他利用大量购入CDS(信用违约交换),一种在资产下跌时能获得保险赔付的金融商品,在危机爆发后替他的公司赚得150亿美金。

除了JohnPaulson,其他的大赢家还包括他公司里的下属佩莱格里尼,以及他曾经的好友,房地产大亨格林。

*眼光决定一切?性格与格局才决定了命运。

这些大赢家的共同性在于他们当时都50岁了,经验让他们比年轻人更了解经济周期规律。(其中关键人物,佩莱格里尼更是在45岁遇到失业离婚,从基层重新出发)。

他们有乐观精神,曾在大型机构任职,人脉资源丰沛,在遇到机会时懂得坚持,遇到挑战时保持自律。

还有另外一群人,比如《大空头》的原型,迈克尔伯利,虽然他有眼光洞察到投资机会,但他的性格阴沉,无法激励他人更不知道怎么圆融应付质疑他的投资者,所以迫于压力无法坚持到底,只能获得有限的回报。

电影《大空头》里,ChristianBale饰演迈克尔伯利,RyanGosling饰演李普曼

再比如,任职于德意志银行的李普曼,他受限于自己做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的格局,只能在公司体制下带领团队做空次贷。

讽刺的是,而那些被他做空的次贷,很多又是德意志银行出售给无数投资人的。

即使李普曼本人聪明过人,口才横溢,但最后获得的好处,也只是公司发给他的巨额奖金,和Paulson,格林这些人的回报小巫见大巫。间接说明了格局大小决定了回报大小。

*总结:一本深入浅出的杰出金融小说

总结来说,这是这本书独到之处,不在于它深入浅出的讲述相关金融知识,而在于它交代清楚每个书中出现人物的性格和成长背景。

我们可以从他们不同的眼光,技术能力,资源,人脉和心理素质,一窥那场风暴下,性格决定命运的众生相。从一本非虚构小说的标准来看,《史上最伟大的交易》是本值得推荐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