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部:伟大的工匠》读后感100字

《局部:伟大的工匠》读后感100字

《局部:伟大的工匠》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部:伟大的工匠》读后感(一):《局部:伟大的工匠》书评

本书是《局部》第三季的文稿,陈丹青说:“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话是没错,可是我每次登山到峰顶,总会若有所失,私心想念沿途的胜景。这也是我总喜欢讲述“次要作品”的初衷,其实是它们构成了一座座山,并不次要的。”艺术并不是一条进化链,在艺术发展的路上不是谁击败了谁,谁留到现在就是最伟大的,这适用于艺术发展每个时期,我们被太多的教条所教化了,面对名作,没有人敢提出异议,这不是艺术该有的方式,用安迪沃霍尔的话说就是话语权的迷恋。陈丹青试图破除这种权力迷恋,在他看来在文艺复兴前期的未能熟悉透视法工匠们的绘画体现了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具现代性。

捷克作家昆德拉提出“上半时”和“下半时”的概念。他说,现代人对小说的认知大致来自18世纪和19世纪,即所谓的“下半时”传统。他认为,应该回到17世纪之前的“上半时”传统,窥望并借鉴乔叟、薄伽丘、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文学。

绘画同样如此,陈丹青在书里带我们走进文艺复兴,回顾绘画的上半时,回顾15世纪的湿壁画传统。杜尚认为一件作品的出名程度取决于他的谈论次数,湿壁画不同于油画它没有传统的四边,所以鲜少有专门的画册,大家也就无从了解,他们便被公众忽略。海明威谈到写作的传承时说“前辈的毕生写作不及后辈几行”,看了书和节目,在文艺复兴的前辈中我分明看到了后辈大师难以继承的品质—他们满脑子只有画画,他们的才华来源于不尽的能量。

《局部》的本意不是课堂,不卖知识,它是观景器,带我们去没去过的地方,看没看过的画,我们碍于各种原因无法去原地欣赏伟大的湿壁画,我们好在有这个节目,如果大家在看了这个节目看了这本书后再去意大利再去博物馆时,手里拿着的不再是那份势力的美术史名单时,陈丹青做这档节目的本意便达到了。

《局部:伟大的工匠》读后感(二):工匠创造的物质天堂

在局部第三季中,陈丹青终于将底牌托出,以“文艺复兴湿壁画”为讨论对象触及了绘画艺术的本质。触及本质的过程是节目中一连串飘忽游移的叙述,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核心论点——批驳艺术进化论、赞扬工匠和欣赏物质性。

批驳艺术进化论:无论是昆德拉的“上下半时”概念还是对中世纪艺术的重新发现,都暗示着一个重要的命题——上古艺术与当代艺术并非前后递进的关系,而是时空并置的关系。来自15世纪威尼斯的油画艺术并不比中世纪的湿壁画显得高贵,技术仅仅是改变了画面的呈现方式,而关于艺术和工匠技艺本身并没有一种“更优”,“更好”的生态位关系。反而在“天真淳朴”的评价象限中,陈丹青重新发现了中古艺术,发现这种平面几何化的笨拙形象有着一种淋漓的生气。“时尚易逝,风格永恒”,关于美的潮流总是一阵一阵地更迭变换,而专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风格永恒流传,就如同80年代的迪斯科时尚在当下诞生的“复古潮流”。也许艺术就是不断在复“古”的循环中一遍又一遍的往返重复,给当前的时代镌刻下形象的注脚。

赞扬工匠:工匠是一种职业,一种需要完成特定功能任务的做工活动。无论是古典绘画还是当下的雕塑、建筑艺术活动,艺术家或者建筑师都需要面对特殊的任务书,并通过艺术创造完成任务书的要求。这是工匠的全部本分,也是工匠的全部追求。湿壁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顶顶重要的是画出委托人想要的圣经故事,亦或创造出精彩丰富的空间效果。工匠仅仅是用画笔完成这个目标,而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它采用了如何流畅的线条,动用了如何精妙的巧思,制造了如何细腻的凝结层都是工匠师傅的友情附赠。当工匠不是想要把任务“顺利”完成,而是想要把任务“好好”完成时,艺术诞生了。艺术是偏离客观任务骨架外多余的部分,是因艺术家的意志而附加实现的价值。曾经的艺术家是工匠,凭手艺讨饭吃;现在的艺术家是偶像,凭签名赚大钱。当艺术从“委托创造式”转变为“商品消费式”时,标签、名气、故事成为远比画面更加重要的存在。

欣赏物质性:无论是批判艺术进化还是赞赏工匠群体,陈丹青在意的还是一幅画存在的本身,一种归于绝对物质的本身。物质具有恒久存在的特性,能够经历超尺度的时间,也能够被搬运到任意的空间中。任何物质都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存在的眩晕感,其在第二季讨论的时间眩晕感也属于此。一支笔、一块石头、一面墙、一轮月都是物质,都是所有思念、记忆、情绪寄托的终点。只不过相较于一朵花或一支笔,一面结实的墙壁或者一幅精湛绝伦的画更容易留存,并和我们的身体产生直接的关系,让我们更容易通过对历史时间、画家技巧和画家情绪有更深刻的体会和共鸣。这正是我们迷恋物质的原因,迷恋画作的原因。

“柱廊陈旧,壁画斑驳,呈时光之美。”沉迷于NFT数字画作的人类还会产生对物质的迷恋吗?迷失在元宇宙的人类还会在数字的空间中眩晕良久吗?离开物质的我们将去往何方?似乎古老的谚语给了我们答案——“靠近太阳的英雄伊卡洛斯,因蜡做的翅膀熔化,而坠落到地上。”

《局部:伟大的工匠》读后感(三):艺术顶顶要紧的,是……

当我亲身站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被几千年以来人类艺术的珍宝所包围,才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冲击力。精神上的震撼所带来的晕眩几乎是生理性的,时间、空间消弭了,意识想要挣脱出肉身的束缚,与美融为一体。我几乎同时体会到了优美与崇高,这是艺术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有人认为艺术是有门槛的、需要学习的;有人认为艺术是专属于某个圈层的,是「更低级」的需求满足后才能追求的奢侈。然而,在经历了这样的震撼之后,我相信艺术应该是普遍的、平等的。它诉诸人的感官和直觉,必然有可能在每个人的心底引起共鸣。

诚如陈丹青所说,「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陈丹青与看理想合作的艺术类视频节目《局部》迄今已播出三季。在这部如诗般精致隽永的片子中,陈丹青从18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说到意大利前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对于死亡的描绘;他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是他的大学,他没有从这里毕业,所以30余年后仍心心念念来此拍片;他前往意大利探寻无名工匠的湿壁画作品,揣摩他们的创作状态……

艺术本属小众领域,《局部》团队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实地拍摄、精良制作,去讲述这些「无用」的知识,不知在现在人看来,是不是「吃力不讨好」。片子中,陈丹青站在画作前,倾身细看局部,连连赞叹;而对于《局部》这部作品,我也想连连赞叹——好啊,真好!

将艺术与大众隔开的,是所谓「知识壁垒」。人们容易认为艺术是应该系统学习的,若非熟稔种种流派、历史、画家,断无法走入艺术殿堂。这种观念是外行人的「误解」也好,是业内人自行筑造的「壁垒」也罢,总之,在我看来,都脱离了艺术的本质。

艺术是人所造,我们也是作为人去欣赏。所谓艺术史背景、艺术鉴赏方法,不过是附着其上,辅助我们去感受美、理解人。陈丹青在《局部》中所为我们呈现的,是「博物馆中的艺术」而非「学院里的艺术」。前者是具备公共性、普遍性的,而后者则自限于一个小群体。

《局部》对于艺术的讲述是流动的。它没有框架,只有感受。因此,古今中外,融会贯通,艺术经验与个人经验彼此重叠、呼应,延伸出一个自成一体的宇宙。

于是,看到西方绘画中描绘的地狱之蛇,陈丹青能想到在乌镇所见那条「美丽透顶的小青蛇,蜿蜒屈伸,缓缓移过宾馆的大理石地面」;谈到塞尚、高更和梵高,他又亲切又怜爱地说,「后印象派三位大师都是愚笨的家伙」;而看到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墓园和死亡,能对比出中国的绘画传统是《千里江山图》,而不是《死亡的胜利》。

陈丹青像是一个老友,看到好东西,心里澎湃了,藏不住了,于是硬要拉你说一说。艺术作品流传千年所蔓延生长的生命力,就是在此间发生。不是在论文里,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博物馆里,在分享的话语里,在人世间敏感的心灵里。我不禁想,在《局部》中所发生的,一如上世纪90年代在木心家讨论文学的客厅中所发生的,一如陈丹青与木心在纽约逛美术馆,两个忘年好友之间所发生的。

陈丹青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看人如看画」,又「看画如看人」。在凤凰网的一个视频采访中,他与记者坐在江南石桥上,迎面走来一个老大爷,陈丹青停下对话,目光追随着他,感叹——「嗬,好一个罗汉脸!」而在他和《局部》团队拍摄的特集《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里,他站在墓室中,眼神被黏在壁画上,想象绘画的工匠怀着怎样的心情画下这些本应「永不见天日」的杰作。

人活于世,总要有一点痴迷,才算有点意思。在《局部》中,在手边这套三卷本《局部》视频讲稿的文字里,我品出了点意思。我无法随时飞去纽约、伦敦、意大利,观看那些美妙的艺术原作,但谢天谢地,有人为我看过,还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

于是,艺术也发生在这里,在每一个你能体会到它的当下。

撰文 | 梦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