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秘密》是一本由[日] 谷崎润一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秘密》读后感(一):诡谲的爱与美——谷崎润一郎的奇情

读过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痴人之爱》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对于不伦、虐恋的喜爱。他心中的美,总是伴随着残缺、破碎、毁灭。无论是《春琴抄》里的盲女和甘愿为她刺瞎双眼的奴仆,《痴人之爱》里的洛丽塔少女和甘愿被她当马骑的中年男人,还是《秘密》这本书中各种不平等的、包含着各种阴谋的恋爱关系,都表达了他“恶魔”一般的审美。

他心中的美总是伴随着一种痛感,因为这种痛,让原本娇弱、纤细的美更加丰富立体了起来。比如《日本的克利平事件》,瘦小的女人养了一条凶猛的大型犬,更能“显示出妇人容颜的娇媚,给人一种魅惑的感觉”。然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无法持久的,当这种张力达到最大时,最终的结局就是走向毁灭,以其中一人的死亡(克利平事件)、彻底沦陷(痴人之爱)甚至同归于尽(春琴抄)为结局。

正如谷崎润一郎所言,受虐是一种想象的刺激。受虐者只是把施虐者当作一个特殊的玩偶和器具,当他们感到厌倦时,就会想办法抛弃原本的人偶,犯下恐怖的罪行。在谷崎润一郎的书中,多描写男性作为受虐者。大概是因为男性被社会所指要表现出阳刚、强势,所以处于受虐者地位才会体现出另一种反叛的刺激。

当然他也有唯美风格的作品如《阴翳礼赞》和《细雪》,但我总觉得他骨子里还是渗透着一种凄决的美。

《秘密》读后感(二):唯美与女性崇拜or自恋与厌女

谷崎的文字一如既往的迷人绮丽。本书中的“侦探故事”又展现出不同凡响的结构能力,有种日式希区柯克的感觉。很多推理小说都会设置惊悚桥段,而谷崎那种深入骨髓的阴森诡异远超同类题材。《受诅咒的剧本》一篇那种恐怖氛围简直达到了闪灵的程度,精巧的结构如同致命武器,引人堕入漩涡,回神时已在窒息边缘。

全书文字(翻译)很不错,只是不能完全同意一般关于谷崎“唯美和女性崇拜”的看法。唯美或可一议,女性崇拜则是荒唐的说法了。诚然谷崎这样热爱描写危险美丽的致命女子,可危险不代表力量。谷崎笔下女性的危险是男性赋予她们的。美丽的女性因为轻浮危险所以被情杀(如最后一篇)普通的女性因为平庸蠢钝被仇杀(如被诅咒的剧本)。主角们全然已自己内心的单一标准评判外部世界,女性被工具化,简单刻画为的性符号。这难道不正是因为日本长期以来极端的男女不平等所致么?因为不平等所以不了解(秘密一篇),日本男性对女性的渴望被这样的不了解异化了,变为恐惧和“崇拜”。

我曾为《细雪》和《春琴抄》、《刺青》的差异之大感到疑惑,但读过此书后已全然明白。对于荡妇和处女的二分看法自然会生出圣洁和恐怖两种主题。

《秘密》读后感(三):人心▪秘密

谷崎润一郎大师的这本推理小说给人的观感真的很不一样,如果说读当代作家的那些畅销推理小说,像是在看电影大片,那本作《秘密》更像是静坐,听台上的戏曲唱文,别有一番古典韵味。如果你和笔者一样读过大师的《春琴抄》 ,那种氤氲缱绻的凄绝残忍之美同样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解谜过程即是一次文学美的熏陶。

从第一个故事“秘密”开始,谷崎润一郎就开始在人心上做文章。最复杂难以捉摸的就是人心,因此,很多谜团与意外由此而生。人皆以为可以操控心,最后也只不过是被心所玩弄。当一个人因为神秘感而对另一个人产生迷恋,那神秘感消失以后,迷恋也会荡然无存,女人抓准男人的心布下了迷局,但苦苦经营也无法扭转既定结局,飞蛾扑火最后也只是徒增伤悲一场空(秘密);一旦认定所谓的真相,人就会潜意识中把所有蛛丝马迹作为支撑自己猜想的证据,真真假假用心太过,殊不知成了自己的魔障(受诅咒的剧本);人与人之间最忌的就是猜疑,一颗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再难回到从前,不是不想回去,而是陷入泥泞,无法回头,最后只能以一人的死亡作为终结(一个少年的恐惧),还有心魔作祟之下的疯狂臆想(柳记澡堂事件)以及各种病态心理的细腻刻画…明明是被冠名为推理小说,却更像是关于心境的幻海奇情,别有一番耐人寻味。

正如在译后记中提到的,大众文学与纯文学在如今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可在本作中,却兼顾了两者,谜团有之,文学美感有之,读这本书可能得不到一口气读完反转不断的刺激,却可以让你仔细咂摸,回味绵长。谷崎润一郎曾说过“污秽出风雅”,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佐证,还原人性中的一切,不回避丑恶的部分,不回避晦暗的情节,如实地一一写出来,但却能从丑和恶中结出美丽的花朵,并上升为一种新的美学,独属于谷崎润一郎的妖冶之美。

人心是丑恶的,亦有复杂之魅,这玩意儿是一副虚幻的眼镜,既可以使人看到根本不可能看到的遥远的事物,又可以让它显得近在咫尺,临了结束了,恍若一个虚幻的梦,是劫还是乐,完全参悟不透。我想这种类型的推理小说,也只可能诞生在那个未知探索时代的大师笔下吧!

《秘密》读后感(四):从时代的角度评价此书的意义

看完前两个故事说实话很失望,最多只能说是无聊的猎奇故事,很像乱步先生的风格,后来才意识到是先生影响了他。成文的年代大都是上世纪初,如此看似“不成熟”的推理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秘密》写的是主人公是一个女装癖,对已了解的东西没有兴趣,结局也映衬了这一点;第二个故事大概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无聊幻想;第三个故事有点新意,从艺术生活到现实生活,以剧本代替(预言)演绎即将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试探吧;第四个故事以一个少年的角度来看待一起(多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心理描写到位,但还是最后很无聊,无聊...第五个故事应该是最佳了,完成度很高,细节推理方面很到位,途中这个场景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第六个故事从一个小偷者的角度来阐述自身的感受;第七个故事也算是还行,至少有点意思。

纵观整本书,真的是如译者所说写的是变态、怪异的幻想故事,主要是指性方面,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先生的书,多少还是有点不习惯,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它的存在。考虑到成文年代,先生对于日系推理功不可没,例如《途中》有一些社会派的影子,虽然大都是猎奇悬疑故事,但也值得“佳作”的称号。虽然如此我还是庆幸我看的是亚马逊的电子版,省去了纸质书的钱,私以为不值得收藏。

摘录一些佳句:

1.我现在的心情,与正在读着侦探小说、犯罪小说的读者的心情颇为相似,是一种因“秘密”疑惑而欣喜的心情。(Via 《秘密》)

2.我不时在腰间插着匕首、麻醉药之类的东西出门。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犯罪,只是想充分感受犯罪所带来的美丽而浪漫的芬芳。(Via 《秘密》)

3.这世间一般的夫妇都是如此,爱情之泉干涸了,会生出另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把他们连接在一起,一生不离不弃、共同前行。(Via 《受诅咒的剧本》)

4.我害怕的并不是犯罪嫌疑本身,而是人们内心随之冒出的肮脏的表情。(Via 《我》)

5.像我这样的小偷,内心也是有如此微妙细致的感情的。你们当中也肯定有人相信我的吧。(Via 《我》)

《秘密》读后感(五):秘密之为秘密

唯美和推理小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却创作了不少推理小说。后代推理小说泰斗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皆言受其启发,卒见谷崎写推理绝非玩票。短篇集《秘密》收录了谷崎的七则故事,分别选自他的三部推理集,深具代表性。

其实,今日的推理小说读者殊难取悦。盖因推理小说——尤其是日系推理——发展得太快,“见多识广”的读者很难被“蒙骗”,早早对作者布下的蛛丝马迹留了个心眼。以此观之,这本集子里除了被称作第一部概率杀人小说的《途中》外,其余篇目都不以诡计见长,很容易辨别故事的走向。题材也颇相似,有六篇都与情爱相关。但神奇的是,谷崎的文字有种抓住读者的魔力,像围炉夜话时主人公亲口讲起他的故事,读者忍不住发问,对方严丝合缝地对答,互动牵扯间,好奇心被撩拨得刺痒,并不会因强烈的揣测而想要离席。

谷崎制造的是另一种悬念:窥探秘密的好奇心,关乎人性和欲望。这看起来是多变的、无解的。在探知的过程中,甚至让人怀疑起自己。可我们又不愿质疑自己的感官,小心翼翼步步靠近,如同幽暗深处的三味线琴音,分明有人在,随时会迸出獠牙的心魔。这一幕在《一个少年的恐惧》中尤其应景:嫂嫂病死,一年后哥哥新娶,举家皆喜,独少年心中疑虑日深。他曾目睹哥哥与友人的暧昧,为故去嫂嫂侍汤药的又是身为医生的哥哥。是夜,少年潜入嫂嫂房中,抚弄三味线,哥哥的仓皇而至,仿佛借琴音透露了心底的秘密。

正因是秘密,它显得如此模棱两可、欲诉还休。如梦似幻,像剧本亦似呓语。昭然若揭的开篇之后,是愈发暧昧阴沉的答案。谷崎侧写的是真伪莫辨的借口:人为何热爱秘密,又如何用秘密替自己开脱?《秘密》写的是为爱情增色的神秘感:她若唾手可得,便可始乱终弃,她若捉摸不透,方可永葆激情;《受诅咒的剧本》写的是以己度人、而复将假想的无望加诸己身的执拗,他以为窥破了她的隐藏,实则是自己的臆想;《日本的克里平事件》分明可以埋藏成永远的秘密,使之败露的是当事人捱不过的守口如瓶的痛苦……

谷崎深知,秘密可以不解开,此中情趣,如他娶娼不娶贤的兴味。毕竟,当推理小说真相大白,读者与作品的联系便告一段落。反倒是谷崎这般掺杂秘密和揣测的故事,至结束似乎仍有逆转的可能——或许,书中所述仍只一重画皮?他不想画上句号,只幽幽挑逗读者:面具将要落下,你真想一窥究竟吗?

——戊戌年读谷崎润一郎《秘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