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锦集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锦集

《孤岛的诗歌》是一本由[澳]琼·伦敦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一):爱可以短暂消逝,却不会永恒消亡!

推荐语上说这本书甚至不输给《追风筝的人》,想必也会有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勇气和毅然!事实上,当我读了仅此一节之后,就被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所打动————“脊髓灰质炎就像爱...当你认为它已经康复的时候,它却又反复发作了。” 弗兰克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杰克讲述着一个道理:爱也许会短暂消逝,但是却不会永恒消亡!虽然时隔五十年之久,当弗兰克见到杰克的一刻,所有的前尘往事瞬间历历在目,曾经的风花雪月顷刻浮现眼前...因为爱,他们共同经历一段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岁月;因为爱,他们可以放手自己的追求去成全对方的幸福;因为爱,他们勇敢、执着,他们又隐忍、坚强;因为爱,他们永远相信在彼此心中那道抹不去痕迹...纵然时隔多年,物是人非,但是彼此心底的爱却从来不曾泯灭,不曾退却... 表面上弗兰克把脊髓灰质炎比喻成爱,实际上则是把爱的真谛和深意表达更加浅显易懂而又深沉悠扬!在爱的面前,你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即使早已成为了“鳏寡孤独”,你的内心深处也会永远富足,因为爱埋在心里,永远指引你未知迷途上的前进方向!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二):孩子般的孤独

脊髓灰质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儿麻痹症,记得年少上学时,有位同学也患有“小儿麻痹症”,从外表上也没啥,只是走路时有些瘸,其它也没看出啥病症。没想到在小说中,这种病情发作的会这么厉害,或许有感染的可能,患儿还需要集中到某个专治医院,在医院中时常有因病情严重而死亡的现象。直至1954年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被研制成功,这才给孩子的康复带来希望。

忽然想起了墨西哥的女艺术家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在六岁时弗里达感染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造成了她右腿比左腿为短,之后在18岁又遭受到严重的车祸,然而她不停地用绘画和疾病做着顽强的搏斗。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三):孤岛的诗歌

《孤岛的诗歌》 这是琼.伦敦的一本书,算是一本新书,2017年5月出版的,作家不太出名,从网上查不到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这本书的推荐语上写它绝对不《追风筝的人》,它俩的文笔是很相像,《孤岛的诗歌》文笔是极好的,细节描写和心里描写很是到位,一些句子的比喻很新奇,但是故事精彩程度我觉得还是不如《追风筝的人》。 《孤岛的诗歌》讲的是一个收留脊髓灰质炎儿童患者的疗养所“黄金时代”中的故事。脊髓灰质炎,在中国俗称小儿麻痹症,是治愈率极低的一种病,患者会肌肉萎缩,难以行走甚至瘫痪。在我们那里,家里极贫穷才会娶得过小儿麻痹症的妇女为妻子,去生孩子。(得小儿麻痹症的人是具有生育功能的)。 本书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压抑, 孩子和医院, 战争和炮弹, 男人和集中营, 尤其是男主弗兰克偷偷抽烟的时候,心理描写让我压抑极了,还有弗兰克刚开始写诗的经历和心理描写让我有感同身受的体会,那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那是更深的悲凉和迷茫。还有在医院的感受,我没有在小儿麻痹症病房中呆过,但我却在绝症病房中呆过,那里有二十多岁刚刚结婚的小姑娘,三十多岁胃里长瘤的男教师,甚至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比其他们来,小儿麻痹症患者丧失的大概是对成长的绝望,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不能行走和奔跑。 我本来以为本书会是一个悲情故事但是后来书慢慢转变了基调,向人们更多的传达爱与力量,让人们有继续努力生活的希望弗兰克一点一点行走康复,母亲也在逃难之后回归钢琴的爱好,所有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家属在女王拜访的这一天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宴会...... 最重要的是,我好久没有体会到的爱情,在这本书中体会到了。尽管男主弗兰克只有十三岁,但是成长经历和自身性格让他早熟,和他的病友艾尔莎相知相依相爱,相互鼓励,相互依靠,互诉心事,也是艾尔莎给了他康复的动力。 最后夸一下外国的福利制度,收留患者的疗养所也太好了吧!放到中国不知道要交多少钱才能进这样的医院,唉!毕竟中国人多。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四):孤獨的詩人

孤独的诗人 评《孤岛的诗歌》 诗人的世界是否就注定孤独? 弗兰克的一生,或许正是孤独的。对他而言,最美好的生活是在“黄金时代”,是因病不得不远离家人,和艾尔莎在一起的那段岁月时光。 晚年的弗兰克,一个人独居在纽约,终其一身,在心爱的艾尔莎结婚之后,在父母双亡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重新唤起他活力的第二个祖国。 幼时的弗兰克,在二战的炮火下,跟着父母一直东奔西跑。 母亲艾达因为是犹太人,被禁止上学、讲课、表演,父亲也被抓,关进劳动营,母亲也为了保住他,不断地寻求庇护所。对弗兰克一家来说,他们是幸运的,逃离了战争,一起活了下来,还来到一个自由的国度开始新的生活。 然后弗兰克的人生,这才开始。 骨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由个人接触或吃了污染的食物及饮食而传播的,早期症状是头痛、咽候痛及发热。然后接着出现颈部肌肉及背部肌肉疼痛的现象。病情严重时,肌肉软弱无力,最后可能导致瘫痪。 从1916 年纽约暴发灰质炎的第一次大流行开始,在全世界各地频繁爆发,出现众多的病例,而其中死亡的人数大多是儿童。在报告1952 年是骨髓灰质炎流行爆发最严重的一年。 鉴于文中对“黄金时代”的描述:“卫生部于1949年买下了这家酒馆,把它改造城了‘黄金时代’儿童骨髓灰质炎疗养院,在过去大传染病报答的那些年里提供服务。”弗兰克的病发可能正处于骨髓灰质炎爆发最严重的时期,而那一年,他13岁。 在一个没有隐私权、吗地方可去、没事儿可做的地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被病痛的折磨,身边仅有一群护士和同样患病的人,父母也不经常探视,似乎被遗忘了,也没人痛爱,有种流离失所的孤独。 沙利文,是他第一个朋友。在皇家珀斯医院传染病分院初期康复治疗的时候认识的,是他开启了弗兰克对写诗的热忱,立志成为诗人的启蒙。 艾尔莎,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黄金时代”,唯有他们彼此了解对方,从来都不曾抛弃对方。在满是骨髓灰质炎患儿的疗养院里,如同一个大的孤儿院,他们深受着内心的煎熬和病痛的折磨,是艾尔莎和诗让弗兰克感受到了灵魂的自由,而他的每一行诗都是为了艾尔莎所写。 这位伟大的诗人,过着独居而简陋的生活,终其一身,只为了一个人写诗,努力创作着名为《我在世上的最后一天》的诗,等待着书写最后的篇章。

《孤岛的诗歌》读后感(五):听,那孤独的诗歌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

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汗水凝结成时光胶囊

独自在这命运里拓荒

单枪匹马与世界对饮

——《题记》

一个约莫十几岁的小男孩独自坐着,他周围野草丛生,此时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阳光仿佛酝酿了许久,冲破云层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那光芒射向小男孩,一个孤独的身影就这样静静地坐立着,恍若时光不老,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这个小男孩,就是弗兰克·戈尔德。他是“黄金时代”的病人,快13岁了。他有个喜欢的小女孩也在这里,名字叫艾尔莎,12岁半。

“黄金时代”修建于世纪之交,最初是家酒馆。它位于利德维尔区,步行五分钟便可到达火车站,距离市中心也不过两站路。四周有四条平坦的道路,但它却孤零零地伫立着,就像一座孤岛。这里是孩子们的疗养院,也是庇护所。

虽然这里是病痛的栖息地,但是希望和鼓励从不缺席。孩子们喜欢这里的关怀和周围人表现出来的善意。尤其是弗兰克,儿童脊髓灰质炎拿走了他的双腿,却阻挡不了他喜欢艾尔莎,这位象征着希望的女孩,给了弗兰克一个精神宣泄的出口,那就是诗人。

今天,当我找寻你时,

你的床是空的。

为什么?

这是弗兰克创作的一首诗。

“诗歌不需要夸张,”沙利文说,“也不是为了炫耀什么。”沙利文也喜欢作诗,正因为志同道合,他和弗兰克惺惺相惜。

昨夜,

雪定然来过了,这就是全部,

我现在能看到的。

沙利文说,只有当他孤单时,他才能过上他真正的生活。而我们其实是死于孤独。

后来,沙利文走了,但他仿佛还活着,只是没了肉体。他没有带走什么,留下了诗,《我在世上的最后一天》,也许诗早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营养,是那么不可或缺。

我必须找到一个

能够呼吸的地方,

那是诗人的故乡,

是我们心中最深的执着。

带着延续沙利文的诗的伟大想法,弗兰克开启了通往诗人的道路上……

琼·伦敦的文字宛如悬崖峭壁上的稀世之宝,带给你绝望,也带给你希望与抚慰。

诗人是孤独的,那一首首诗歌孤独却永恒,站在孤岛上,即使无人回应,内心也充满了无畏、美好和希望。打开的另一个世界究竟怎样,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