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粉经典读后感有感

红粉经典读后感有感

《红粉》是一本由苏童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粉》读后感(一):老浦、秋仪还有小萼

老浦挺值得研究的,穷途末路也要端庄持重。秋仪自己都始料未及,她想得跟着老浦。小萼想念秋仪,有秋仪在她就不怕事。秋仪本想跟着老浦,老浦不要她啊!秋仪习惯的是漂泊无定,最后跟着冯老五,冯老五是路人,命运给秋仪安排一个路人。小萼其实什么都拥有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是情深意重。这件事也不会判刑,我在一边看的要气死了也没办法。老浦啊,可怜可笑。女人遇到了好男人一定要看看什么是好男人。老浦肯定不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粉》读后感(二):读苏童《妻妾成群》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小说中,若问我哪部小说最能贴近张爱玲小说神韵的话。我会选苏童的《妻妾成群》。

张爱玲的小说,是受中国古典小说影响的,尤其是《红楼梦》,她甚至写过一本《红楼梦魇》。

《红楼梦》的笔法之一就是“甄士隐、贾雨村”(真事隐,假语存)。说白话就是“有话不直说”。

我想套用李敖的一句歌词来说明——“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偷看你一眼”。写“爱”的时候,眉来眼去太直白,太露骨,而“只”、“偷”、“一眼”,就几个字却能把爱一个人的时候,那份胆怯和细腻给写出来。

这种婉转的笔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魅力,它是需要读者有一些沉淀之后,才能慢慢地品尝出来它的味道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作家,将《红楼梦》当成一辈子去阅读的书的原因。

回到《妻妾成群》,书中四太太颂莲与大少爷飞浦那一段不伦之恋。苏童就用了这样的笔法,明写的是飞浦与颂莲对于菊花的态度,实际菊花隐喻着了双方暗生的情愫。

再如飞浦带顾少爷来教颂莲吹箫的那段,飞浦被老爷叫走,原文写到“顾少爷低头看看手里的箫,把它塞回黑绸箫袋里,低声说,完了,这下没情调了,曲子也就吹完了。好曲就怕败兴,你懂吗?飞浦一走箫就吹不好了。”寥寥几笔,仔细看却发现,他写的其实是顾少爷对于飞浦的“基情”。(再想想《妻妾成群》发表在八十年代末,不免对苏童更生钦佩。)

再有张爱玲小说里总是弥漫着苍凉的意蕴,那份苍凉是经历过世态炎凉后的,对于生命冷静的认识。赤裸裸的揭露生活的残酷本质,不留情面,不近人情,这就是冰冷的张爱玲的底色。

摘录一段《妻妾成群》,“所以当继母后来摊牌,让她在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上选择时,她淡淡地回答说,当然嫁人。继母又问,你想嫁个一般人家还是有钱人家?颂莲说,当然有钱人家,这还用问?继母说,那不一样,去有钱人家时做小。颂莲说,什么叫做小?继母考虑了一下,说,就是做妾,名分是委屈了点。颂莲冷笑了一声,名分是什么?名分是我这样的人考虑的吗?反正我交你卖了,你要顾及我父亲的情意,就把我卖个好主吧”。

这段写的真的太“张爱玲”了。

《红粉》读后感(三):时代视角

在看了苏童的《米》后逐渐发觉自己非常喜欢苏童的风格,那种阅读快感完全盖过了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带来的视觉欣赏。

《妻妾成群》早已被张艺谋改编成了电影,而这种生存模式确实中国过去的常态,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为之交易,原本家境比较好的颂莲因为父亲的自杀而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一夜回到解放前,颂莲想都没想运用自己在学校里的所学来为自己开创未来,而是靠着时代记忆里的模式“解决”自己。教育也并不是无所用,那种格格不入的不契合的思想冲突借着女人间非常态化的算计、陷害等爆发了出来,显得尤为直接。颂莲因为父亲遗留的箫被陈家老爷烧掉后所表现出来的冷处理有别于其他三房或者其他女人那种耍性子、一哭二闹三上吊,也就可以觉得飞浦对她说只有她这里才让他不觉得害怕符合逻辑,而飞浦的阴影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无休止的几房女人间争吵。颂莲的另类也就成了陈家的焦点,那种时代女性身上特有的“风味”夹杂着革新化的思想潮流,让人觉得是这么回事,但又觉得没那个“风味”,犹如旗袍穿在了欧美人的身上,中国人身着和服一样,别扭。对于颂莲的丫鬟雁儿,笔墨虽少,但依旧时代的风俗,确能饱满她的这个人物,让人想到了王熙凤的丫鬟平儿,也许这大体上是下层女人登台的一条大路。

旧社会改造也体现了新中国摆脱初级愚昧的改革行动,《红粉》就截取两个女人在改革中人生,当生活直接有生存接管后,一切事务都必须让道于馒头,所以卖妻卖女甚至卖自己都被人们所接受,女人也就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没有任何可以自我做主的余地。秋仪泼辣的性格在社会中都处得不如意,逃避劳改接着又被寺庙赶了出来,从小不受人疼的她骨子里就是有劲要和全天下对着干,就算在开篇集中体检时放的屁就是挑战一切的态度,那种不妥协自己命运但又没法改变的她透露着浓烈的消极悲观情绪。相反,同样从没人疼的小萼,就直接接受命运的波涛,从来就是听之任之,认为这一切都是没办法的,在社会这个大水池里飘到哪里算哪里。旧时代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习俗不是改造个个把年月就能有所改变的。秋仪在寺庙出家但未尽心修行,还是一样留恋尘世,小萼虽已改造完毕能自食其力,但在旧眼光的注目下,丧失继续的可能,最为值得停留的是玻璃瓶加工厂的女厂长在听到小萼背后的骂娘后,就动手打了她,还在嘴上占了不少便宜,真是因为骂娘惹的祸还是厂长的麻脸在对比较下的难堪?但女厂长被骂娘时一定觉得屎盆子扣在了她脑袋上,这样的情节描写不占笔墨但真是生动。小萼最终还是按自己的意愿做不累的活,让人给连带收酒瓶一起收走了,秋仪则是带走了小萼的儿子来弥补自己失去的生育能力,算得上老天还给了她一次机会,两个女人在同一个男人老浦身上分流了,也许小萼还会再嫁人,但她一生不会离开依靠,秋仪也是还是那么泼辣,她或许真能踏实走下去。观念的陈旧不在形式上,在于它的出处,没有几代人的更迭,不可能有真正的变革。

《一九三四的逃亡》,粗看下来我还真觉得这是《米》的外传,没有把五龙在枫杨树说清楚的事在这里给说了。不过还是用了女人的视角来描述故事,旧农村里一般女人没有地位,所以不太会给女人起个正式的名字,在最后那一句祖母蒋式叫什么都不知道着实让人心痛。农村人走不出农村,受习俗压迫、受规矩压迫等等,那句蒋式追环子追到长江边上,这是蒋式的世界边缘…旧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哪怕只是尝试都是大逆不道,只要是在圈子里,哪怕回家再嫁,有悖伦理也是可以接受。旧社会表面上看贫穷落后,但背后的阴影常年不受阳光亲吻已经变腐不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