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哥儿读后感1000字

哥儿读后感1000字

《哥儿》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2016-1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哥儿》读后感(一):翻译明明很不错,为何评分这么低,精句摘选

校长脸色发黑,两只大眼睛,稀稀拉拉几根胡须,活像个狐狸,架子倒不小:喂,好好干! 但一分也罢五厘也罢,只要受了阴谋家的恩惠,便死也心不坦然。 为人在世,若不以老实取胜,将何以取胜。 道歉者无非是逢场作戏,原谅者不过是虚与委蛇。 哪里,我这是为吵架准备的,上台就出不来了。 早日建立美满家庭,用事实将那种不贞不洁得轻佻女人一举羞死。 我有点囧了,文学士这东西,到底小觑不得,出其不意的咬住一口,便紧追不舍。 这一分五厘钱成了横在两人之间的一堵墙。 只有语言,没有内容,只罗列一堆汉语词汇,而不知其所云。听懂的只有一句话:彻头彻尾表示赞成。 世界上竟然有这种家伙。把别人的屁股背在自己身上,逢人便说是自己的屁股、自己的屁股,这把戏只有狐狸才耍得出来。 既然狐狸到底是狐狸,红衬衣自然还是红衬衣。 我的眼睛虽然形状欠佳但在大这一点上一般人都不是对手。

《哥儿》读后感(二):“头上,一道银河横空。”

纯良之士称为“哥儿”,主人公就是这么一位性格有些怪异的哥儿。平淡的生活,也没什么远大抱负。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这样的,阿婆可以说是他在生活中唯一一个牵挂,我其实一直不太明白,为何阿婆从小对待他那么好,也不明白一个家庭里为何亲情如此淡薄。 一个小故事,他到乡下去教书之后,农村人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两面三刀、暗中陷害……这些让他嗤之以鼻的行为都有,最终待不下去回到了东京。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慨,也没有找到夏目漱石的特点风格。

《哥儿》读后感(三):莽撞男孩

前两天偶然翻出来这本,三年前看第一遍的时候只记得莽撞的男孩和温和有爱的阿清婆,重温后发觉哥儿和豪猪着实正直的可爱,丝毫不在意世俗的利益,连反击都要严正的蹲守8天,小时候也遇到过几次被人捉弄后不知道怎么反击,百思不得其解那感觉太难受了我太懂了!要是当时有像豪猪这样有智慧的盆友,我肯定也要勇于大干一场的!!身手不够鸡蛋大战还是可以的!读到阿清婆就不断回忆起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外婆离开快两年了,经常在梦里,在晃神里,在发呆里想起有关她的点点滴滴,例如酸菜肉片汤啦,泡豇豆炖鸡汤啦,外婆种的小土豆烧排骨啦,这种想念快乐又空虚。说回本文,因为上一次看是太久以前,隐约记得阿清婆最后走了,一直担心是哥儿回去前走了,到文末发现小哥儿最后回到阿清婆的身边一起生活后再走的,心里很是欣慰、和小哥儿说的一样也许是太想念外婆了,每当生活中看到婆婆都忍不住多关注,此刻回忆起十一年前每天和外婆傍晚在长江边散步的时候,好像很遥远又好像是上个暑假才发生的事~

《哥儿》读后感(四):【2022阅读】之《哥儿(又译:少爷)》作者 夏目漱石

阅读理由:其实没什么理由,日语专业谁不知道夏目漱石,那个印在1000日元上的男人呢。

这本书月初就读完了,拖延症发作一直没写书评,参加晒书架活动时,文案写得也比较敷衍。相较《我是猫》和《虞美人草》,这篇好懂很多,不知是不是林少华老师的刻意加工(感觉日文原版的用词不太好懂)。

故事情节也很简单,性格怪癖的男主(也可以说是娇生惯养)和家里人关系不好,借着家道中落直接拿了一笔钱上学,学了个半吊子但运气还可以,毕业后找了个乡村教师(有温泉的那种)的工作,期间各种直接怼同事怼学生的故事。不论在哪个时代,娇生惯养下长大的孩子初入职场时,反应都差不多,看谁不顺眼暗戳戳取个外号,遇事过于主观情绪化,点火就着。读夏目各时代的作品,也像是经历了一生。

PS:选择这个版本纯粹是因为便于携带,意外发现这篇林少华老师翻译的还可以(先入为主,至少没拽文),找机会对比原文看看(

《哥儿》读后感(五):关于夏目笔下人物的不自洽

去年夏天看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就被他那种蔫坏的“文化人”损人能力折服,写下了“黑人天才,损人始祖”的极高评价,如今再来看这本《哥儿》,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同样的是主角为教师,同样的是围绕生活琐事来写,一样的自带反讽,获得同样的乐趣。

夏目在日本文学史的地位,几乎可以比拟鲁迅先生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从他的处女作的知名度也可以窥见一二,不过国内对他推崇的人不多,可能是距离相对来说比较远,但是只要你开始阅读他的作品,相信能跟我一样,总是收获一些会心一笑的时刻,更多关于他的理论研究,那就不在我们普通读者的讨论范围内了。

看了两本夏目,统一的感受就是作品里的人物总给我一种非常“不自洽”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他想表现和讽刺的现实。

以《哥儿》的主角为例,不自洽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他经常在内心各种哔哔他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但是却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为了更好地凸显主角“心口不一”的这个特色,夏目甚至安排了一个叫“豪猪”的角色,胆大妄为地在学校会议上表达自己对学校处理学生恶性事件的暧昧态度的不认同,还会在因为不公待遇被迫离开的同事的欢送会上把自己的不满直接怼到领导脸上。主角哥儿虽心中暗自佩服豪猪,但甚至都不敢公开为他鼓掌,“我本来还想鼓掌,又讨厌众人的目光,只好忍了”,其虚伪跃然纸上。

另外此人看待事物的态度“非黑即白”,常以“好人”、“坏人”这样的两极分化标准来评价他人,而评价标准又极其容易摆动,没有自己的立场,经常被他人三两言语煽动就360度扭转对另一人的评价,我简直是给他翻200个白眼,基本没有自己的处事待人原则,要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我真的是跟他多说两句话就心梗。

还有,自己明明就身处在那摊子泥潭中,看到别人值班的时候会摸鱼,自己也摸鱼,但还能堂而皇之地谴责他人不务正业,双标直接写在脸上;遇到屁大点事立马就打退堂鼓,意气用事是他的被动技能,口头禅是“辞职算了”,也从不想想辞职后自己到底能做成个啥,一股子知识分子自带的自以为是简直给我看到两眼冒烟。

一鼓作气吐槽完毕身心舒畅。

我是很佩服夏目能写出这样的人物的,这样入木三分的性格的刻画若不是对生活中的人物的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是绝不可能写出来的,我喜欢看到这样鲜活的人物形象。

以及,意外地发现从《我是猫》到《哥儿》是按照出版顺序读的,那么下一本计划看看《草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