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曲终了》读后感锦集

《一曲终了》读后感锦集

《一曲终了》是一本由胡学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曲终了》读后感(一):怀揣着一种尊严,执拗地活下去

著 安康小确幸

读完这本书,我看了作者的自序,才知道他的作品《奔跑的月光》被改编成电影《一个勺子》。我不认为谁更受益,正如作者自己所讲“我是个作家,我写小说,作家要用作品说话,而不是嘴巴”。“在欲望爆炸、众声喧嚣的时代,文学还有力量吗?”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这份力量还在我们的身体里,顺着血液流淌到心脏的位置,砰、砰、砰地跳动着。

一曲终了,哪里是终了,没法终了

《一曲终了》读后感(二):我为小人物代言

提到陈建斌的电影《一个勺子》,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或者看过。然而提到胡学文的《奔跑的月光》这部小说,了解的人估计不多。然而《一个勺子》就是由《奔跑的月光》改编成的电影。有人说胡学文沾了这部电影的光,作者自己在序言中说,都对,又都不对。这该如何理解呢?我建议等你静下心来读读《一曲终了》这部中篇小说集,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近年来,由IP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情况很多,到底是原著好还是改编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始终认为原著是基础,读原著也更有韵味,读书的过程是思考体验的过程,读者对人物形象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就是文学的独特魅力,影视作品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到底是《一个勺子》成就了胡学文,还是胡学文成就了一个勺子,只有你亲自去读读胡学文的作品,才能找到答案。

《一曲终了》收录了胡学文的6部中篇小说,一曲终了是第一部中篇小说名。书中6个故事都非常接地气,不论是人名、语言、人物形象,事件、地点,都充满乡土气息。故事的主人翁,大部分都是善良而执拗的小人物,却拼命捍卫自己的尊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可歌可泣。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作者关注的是这个时代被大多数人遗忘、轻视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思考和担心的是他们的命运。胡学文称得上是小人物的代言人,值得钦佩。

《一曲终了》读后感(三):执拗地活着

以前阅读作品,涉及到乡土文学,只看过老舍、沈从文、汪曾祺的文字。

当开始看这本书,作者粗犷而又细腻的强烈的个人风格一下子冲击了我。

有经验的大手曾跟我说,想要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便是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大矛盾,而在这些矛盾之间,再制造些节点,即小波折。

这话倒是跟这本书的自序中作者的话有点相似。他认为小说的质地应是光滑的,然而又应该凸起,甚至制造障碍,而光滑与障碍并不矛盾。我个人的理解是,光滑可以浅显地理解为文字流畅,让读者读完有一气呵成之感;而障碍,便是矛盾,故事就是不断地流畅地跨越这些矛盾。

不得不说,适应一位作者的作品是需要时间的,虽然他的文字带给我一种有别于以往体验的感受,但是随着故事的进行,我开始适应他的笔法并渐渐被迷惑在了其中。

《一曲终了》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宿命感。这种宿命感,在矛盾出现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撕裂了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的面具。

失忆的孟超清醒后面对现实的愤怒无措,内心的挣扎;杜小碧对现实对欲望的妥协,对这种荒唐生活的依赖;黑孩对救人的执迷,对未来的迷茫;陆阿芳的疯癫;……

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无论失忆、正常还是疯癫,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种疯狂而又极端的特质,让人觉得可恨又可怜。

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提炼于生活,又远远超脱于生活,这些看似真实而又荒诞的戏码,构筑了作品的艺术性。

没有读到最后,根本无法预测到最后的结局。

当我翻开那一页,

最后三行。

那一刻终于来了。孟超举起双腕,咔嚓一声。

那声音美妙无比。

嗨,干嘛呢?滴着水珠的黑孩俯下身。

一切戛然而止。

这既是孟超想要又不最不想要的结局,也是杜小碧和马成不愿面对却又非常想要的结局。

荒诞,无情,丑陋。

一切都偏离了轨道,然后大家都获得了解脱,继续保持着那可怜的尊严,执拗地活着。

一曲终了。

《一曲终了》读后感(四):一曲终了,一曲又鸣

翻开胡学文的《一曲终了》实在让我读了还想读,我记得韩寒曾在《皮囊》这本书的编者按里说过:“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我想,胡学文的文字也符合这个规律,他是后者,舍不得读完,因为读了还想再读,总觉得他笔下的故事还能再生出故事来。

对于这种取材于中国广袤山村的故事,总有一股特别的味道,这味道不会让你陌生,你很容易就对他们产生感情,有悲愤,有怜悯,当然,也会有喜爱。大家对《一曲终了》中的人物架构关系非常好奇,所以能被这条线牵引着往下读,到底最后孟超有没有醒过来,还是故意装糊涂?

但是我更加喜欢《命案高悬》,围绕着尹小梅死亡这条线引出来的故事。

吴响喜欢着尹小梅,虽然尹小梅并不知晓,他想用他设下的套,得到尹小梅,就如得到其他农妇一般,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套会要了尹小梅的命。尹小梅死了,他不敢问毛文明,就迂回着问跟这件事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其他人,在这缠绕询问的过程中,作者穿插讲述了很多琐事,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筑了一个活生生的吴响,我们才能从中看到这个人性格中,强硬的一面,懦弱的一面。

吴响,为了弄清楚尹小梅的死,想尽办法的去寻找这次死亡中所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其实最后,文章给我们一个很简单,从一开始就阐述了的死亡原因,发病死的。可是吴响不相信,因为在那样的环境长大的吴响,认为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他听信周围邻居家常里短的言论。想要去寻找这个事情的真相。渴望解开真相的愿望太过强烈,掩盖了他从侧面思考这件事的能力,让他发了疯似的要去找到心里认为的那个答案。

这个故事是不是也在讽刺社会上的一些人,为了得到自己心中认为的答案,不惜扭曲这件事情的本来面目?

这本胡学文的中长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非常出名的六篇佳作,在这些底层小人物身上,你是否会产生一些共鸣?在杜小碧身上,还是吴响?或者麦子?无论哪一种,都在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生活,去感受故事主人公的爱恨情仇。

很喜欢作者在自序中写的一句话:“写作就是一趟寻路的旅行。”那阅读,就是踏着作者开辟的道路,再次体验。

《一曲终了》读后感(五):胡学文语言的圈套

《一曲终了》是胡学文语言的圈套,跳进去不容易出来,生活就是这样,谁能例外?不能!

小说的六个独立篇章,互相独立,相应成趣,相互阐释,表达着作者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注释。

有人说,小说是一种叙述的艺术;有人说,小说就是讲述故事;有人说,小说就是虚构;还有人说,小说就是生活,典型化的生活,生活的升华或者浓缩,艺术化的生活。单纯的生活不是小说,单纯的小说也不是生活,小说是小说、生活是生活两码事,各不相干。

每个人眼中,生活各不相同;每个人心中,小说各不雷同;《一曲终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虬枝引》、《月光的颜色》、《装在瓦罐里的声音》 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生活现象。

失忆的孟超、杜小碧、马成、王警官、黑孩、陆小梅、蛤蟆嘴、陆阿芳构成了乡村社会的全部,错位的社会关系、错位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存在关系和一个真实的文学关系。非虚构与虚构,真实的夫妻关系与错位,一个关捩点就是孟超的失忆,由此造成人物关系的错位颠倒。

孟超能醒过来了?

杜小碧会怎样,如何面对?各个医院都去看过了,孟超会醒来吗?

醒来了,杜小碧岂不尴尬?不醒来,各种困扰仍再继续,每个人都在执拗自己的事业,各有各的活法,互相纠葛着缠绕着,难以梳理清楚,这就是生活的麻花和生活的熵定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一曲终了,慢慢的生活走要往前走。只不过,有人仍停留在过去,有人站在现在的起点,瞭望未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