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能对您有帮助。

第一篇

16日晚去看了《掬水月在手》,内容高深,属实有些不懂的地方,大概也是水平不够,此感仅本人对此纪录片的理解,也许大多是一知半解,是觉得回味满满,所以记录下。

纪录片开始就聚焦在负责人给叶嘉莹先生戴麦的镜头下。初次看见叶先生的面貌,就给人一种温暖、亲近、端庄知性的女性诗人之感。那种眉目之间流露的这些年的种种经历与变故,全都被留在柔软细腻的眼神里了。经历的岁月使叶先生的眼皮不免有些低垂,而这却丝毫不掩盖叶先生轻柔的目光,似乎一眼可以望穿秋水,抵达从未远去的远方。大抵“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为叶先生量身定做的句子了。

她嘴角微弯,仿佛芸芸众生浮尘杂念化为虚无。

两小时的纪录片最是留在心里的应该是叶先生的大女儿及女婿一同出门旅游时,双双遭遇车祸,从此长眠。叶先生说这话时,语气轻描淡写,音调稳定安然,似乎不能从语气里看出丝毫的不舍与伤心。可谁会不悲伤呢。她把负面食物都讲的很美,活的很美。叶先生说:“也许是我那次告诉我的大女儿,你可以要个小孩,我可以帮你带。也许是这样一句话,老天就给我惩罚了。”我心里听完自是百感交集,五味杂成,这么美好可爱的愿望又是怎么可能换化成惩罚呢。回来我转念思考,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云聚云散,一切自有来去的方向。

“耐它春雪耐它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叶先生追忆在大学时上顾随先生的课,那时她最爱写诗,顾随先生就和她对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读起来有种在高山之巅放眼望去的感觉,双眸望见凛冽刺骨的冬,生机盎然的春。实是顾随先生写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秋天还会远吗?”也许是在歌颂那战争时期的美好憧憬吧,那时的他们是凛冽的冬,而生机勃勃的春也就不远了不是吗?

叶嘉莹先生说“生命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开花。”看到这话时,想起东野圭吾的话:即使命运多舛,也不曾阻止我奔向更加缥渺的远方。

是呀,我们生在这,那就注定有这缘分。不过没有什么会限制住我们,奔向彼岸,静待花开。

有人说:叶先生是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那种存在的感觉。她把快乐与苦难都拉的很平,生命的方方面面都用一种态度去接受。

也许,诗词救了她。

这种苦已经透过诗词,被转化成一种五彩斑澜的,很想锦缎一样的,非常非常女性的一种美。

“我在这儿,静阅一些生命,然后记录下。”

第二篇

叶嘉莹是古诗词大师。所以这个纪录片全篇贯彻着诗词。

从纪录片的外因来讲,这是一部很美的纪录片。配乐虽然听不懂(日本人配的),但是配上一些自然的图片,非常有古诗词的意境,就能理解为什么古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忍不住写下那么多的诗词。一些叶嘉莹儿时和各个时期的一些照片,让整个纪录片活了起来。

文中让我感触非常深的就是叶老师对于一些人生苦难的讲述。她对于女儿女婿和父亲的离世叙述的非常平淡。从声音找不到一些很大喜大悲的情绪,就好像只是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但是从纪录片末尾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她只是做到了我们很难做到的事情。她把自己退到了一个程度,在这个程度上,她看待事物的感觉就可能和我们不太一样。她是能够很快去接受并消化掉这个事实的。我认为这和她的诗词是有关系的。她的诗词理解,她去理解从前时代的飘零更迭,她可以去感知到诗词中的情绪,时间长了,诗词也就让她的情绪平淡化了。诗词贯彻了她的生命,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是诗词的带给她的力量。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她的乡愁。她出生的时间1924年是很动荡的年代,正好是军阀混战的年代,包括后来成长的年代也是非常混乱的。她的记忆中,故乡是飘散的。只记得生活的院子,生活的街道。记得家里的样子。这一点纪录片一开头就有提示:“你的记忆最早到几岁?”所以她后来总是会回国,为国家做点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更是想从祖国的大地上,找到故乡的感觉。因为对于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故乡多只是一个名词,是没有具体概念的,家庭条件好的就出了国,她也就去了加拿大,所以故乡对她来说注定是一个只能存在于少有的回忆的地方。她对于故乡有执念,所以纪录片的每个章节的命名是故乡的房子。我们能从叶老师身上看到对于执念的追寻,她贯彻了几十年的,去寻找原乡。

诗词对于叶老师来说是证明存在的东西。她看到了什么,有感触了,诗词自然而然的,就蹦出来了,就像我们常人写日记周记一样平常。她用诗词去记录自己存在的痕迹,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也是双向的,她用诗词去记录这些,诗词对她来说也信手拈来,就像我们使用形容词一样。在吉林的时候,她就用了诗经中的话去表述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叶老师的人生像大多数诗,艰难多,老天爷总是降祸。但是因为诗她坚持了下来。她是真正探寻到了诗词的美的,正因为如此,她的人生才如此的精彩,正因为如此,她才想把这个独属于中国的美传承下去。

诗成就了她的人生,她的人生也成就了诗。

第三篇

《掬水月在手》是部纪录片,记录了叶嘉莹大师的传奇人生,展现了她坎坷坚韧、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特别是她那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平淡之心,让我感触很深。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出生于战乱时代,她出生的那一年,发生了第二次的直奉战争;初中二年级时,发生了七七事变;在那样的时代,她每天上学出入胡同口时,总有人饿死在路边,社会秩序很混乱,但她求知的愿望迫使她每天坚持上学。后来,她随她先生撤离到台湾,不想一别就是几十年不能回来,在这期间她又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她对古诗词学问的钻研却始终不渝,也正是如此的坚持不懈与刻苦钻研,使得她汲取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厚重底蕴,造就她的文化涵养。也正是古诗词的文学力量将她从战乱的社会、困苦的的生活中拯救了出来,诗词中的精神使得她获得力量一次次地渡过困难。也正是如此,成就了她在古诗词文化方卓著的成果,在长女出车祸之后,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她作悲痛为力量,完成了《迦陵论词从稿》、《迦陵论诗从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等。对一切都能平静以待的心,是她研究了中国大量古诗词的升华,她对古诗词的热爱与追求,成就了她一生的事业。

反观当今,因一点小事就放弃的人,遇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的人,他们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前功尽弃,难成一事。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人生的路很长,我们总会遇到自己的“百凶”,我们应该试着平淡接受,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信念。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自己也能如此优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