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私人生活读后感精选

私人生活读后感精选

《私人生活》是一本由陈染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人生活》读后感(一):那一辆摇摇晃晃的列车

主人公是一个叫倪坳拗的女孩儿,她从小就有一种特殊的转移事物悲剧成分的本能,比如对脚趾缝泥巴的专注;她的美丽成为了她的罪恶,她的报复永远都在想象中,却恰恰变成了奉献;她觉得自己不需要男人,孑然一身对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在母亲因病去世,最了解她的禾寡妇丧生于大火之中后,她彻底独生,心境提早步入老年状态,不再与他人争辩,不再认为脚下的土地是道路,爱素食,爱家庭园艺,沉浸于沉默,认为自己是一个残缺时代里残缺的人,精神上的失语症使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在被驱逐,而只有死亡能停止时间的流逝带给她的恐惧。作者的生命与文化背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本书中我看到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是作者对于高考恢复,竞争激烈现状的反思“我们早年那种忽略个人的集体主义,其实正是孕育出当今这一种冷漠而狂妄的个人主义的温床。任何事物的极端都会繁衍出与之相悖的另一事物。”这就是经典书籍的意义,这样的困境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还是存在并且愈演愈烈,所谓内卷便是如此吧。 在作者的文字废墟中我还是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希望,就像永恒的印记,飘洒在飞散的生命瞬间里一样;比如那个拿着长长细细烟斗,睡着玉石枕,全身上下充斥高贵颓废的的禾寡妇,告诉作者:孤独其实是一种能力;那个患上小儿麻痹症的朋友伊秋自解的话语:“一条腿坏了,就成了瘸子,两条腿都坏了,就成了一个神仙,可以飞。”;或者是母亲的那句话:“死很容易,长江黄河都没盖盖,只是妈妈会很难过”;又或是床上,旧厂房里男子女子身体的交织,似乎一切都没有这么遭。或许我们不会在沉默中爆发,也不会在沉默中灭亡,我们身体里的火车从来都没有错轨,每个人都在按着她认为正确的道路前进,于倪拗拗来说,在浴缸里泡着澡看着书,便是她人生向往之路的缩影,那么于你呢?

《私人生活》读后感(二):非常女性化的私人生活体验

按理说第一人称的叙事应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代入感,但是小说的第一视角叙述却让我有一种如堕梦境,似真似幻的感觉,就像是鲁迅的《狂人日记》,我觉得小说的主人公倪拗拗应该多少有一点精神障碍。不过这让小说的女性主义核心表达地更加贴切了。陈染以此书来表达女性不同于另一性别的私人体验,这样的叙事好像正体现了女性发散的、多元的、混乱的、“疯癫”的世界。 这本书的元素很多,无性别者、身体描写、性描写、女同性恋、两性对立,每一个放在现在都是不能过审的水平,但是在作者的描写中反而有一种解放般和爆发式的美感。 小说的基调是压抑的,女主,“我”从小是一个敏感、特立独行、不受欢迎的孩子。主角的世界是压抑的,这种压抑体现为对外界的恐惧,而对外界的恐惧中对男性的恐惧又占了很大一部分。独断专权的父亲、道貌岸然的老师T先生、杀死自己妻子后逃跑的邻居男人,小说里的大多数男性角色都令人感到恐慌、压迫。虽然放在现在可能会被批判搞男女对立,但是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女性的成长过程中真的很容易出现这种恐惧和性别压迫,确实是从女性视角出发才能写出的文字。 与此相对的,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则更多的体现为温柔、知性、高知、坚强。尤其是“我”的初恋,我真正的、从灵魂出发而非肉体关系、从小爱慕的女性——邻居的年轻寡妇,禾。她给予我的如母亲一般的温柔和关怀、心灵上的相通让“我”深深地恋慕着她。禾无疑是一个美好的代表,同时也是“我”葬身火海之中,无疾而终的初恋。 小说的身体描写和性描写也比较前卫,主角认为“我”是一个无性别的人,但是却不得不接受生理意义上的女性身体。作者能够坦然直面身体的欲望,但同时也能区别身体欲望与真正的爱之间的区别。 最后摘一段我喜欢的: “……窗外的嘈杂之声似乎把我拉进一场宏大的晚会,一个女人旋转着从舞池的一角飘弋过来,用一种灼热与渴望的目光注视着我,她的一只温暖的手一直在寻找着我的手,当她终于触碰到我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她是禾。 她说,我们去跳舞吧。 我说,我们俩怎么跳呢? 禾说,为什么我们俩不能跳?你听,这是最现代的乐曲,是不分男步、女步的。然后。我们便被令人发昏的乐声拖进舞池,她牵引着我的手往人群中央走,我们的脚步在拥挤的空间里前行、回响,却没有碰到任何人。然后,我们就跳起了不分男步、女步的一步舞。”

《私人生活》读后感(三):《私人生活》引起的家庭教育深思

这本书使我感触最深的,竟然是文末陈母的小事记。我仔细并且无比耐心的读了两遍。

我脑中的第一反应是,陈染作为当代闻名的女作家,除却她所处的背景时代所给予的部分运气外,最最重要的是她的母亲对她的教导方式。

在她母亲的身上,你是看不到现代母亲教育的影子的。而依据陈染出生年份推断,她的母亲大概率是40年代甚至30年代的人。而她的教育方式,即使在21世纪的年代,百分之80的家长都无法企及。

为什么着重强调母亲的教育而非她自身的写作天赋。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都说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但往往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为重要。通过此文,我读出了即使缺乏百分之一的天赋,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被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正向的熏陶,也极易成就一个人。陈染的母亲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热爱阅读,略懂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染自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只需要一点思想的加持,便很容易有所成就。初读这本书,在第一章母亲被叫到学校被老师训斥,虽恭敬讨好,但却始终站在女儿的处境,并且与老师进行辩解。我当时感到无比震惊,想到我小时候,一旦学生被老师叫家长,老师说什么家长便迎合什么,严厉的情况甚至会当众训斥自己的孩子,丝毫不顾忌小孩的自尊与尊严,不,更确切的说,他们从内心深处本能的认为小孩子是没有自尊心的。

长久且深刻的观念让我对中国式教育套上沉重的枷锁,这种观念被强硬的灌输到你的思想、精神、实践中,而儿时的我即使认为这种教育是错误的,也没有表达想法的权利和资本。因为我是孩子。因为我心智不够成熟,所以我的建议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但究其本质,其实是精神底层下的父母不愿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不想听到反对的声音,所以阻止反对声音的出现,索性扼杀在萌芽时期。殊不知,扼杀掉的,极有可能是他们渴望的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

2.沟通与交流成为影响下一代的绝杀武器。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陈染与母亲谈论文学,谈论作品。这一行为,直接将母女关系升华,在谈论文学时,她们瞬间转换身份,各自都是读者,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思想的碰撞,也为灵魂深处的交流打好了根基,使她们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精神的高度上。而当代家庭教育,最缺乏的便是沟通,且不谈高深的东西,即使日常的沟通,都很难做到平等的对话,彷佛永远有一方在附和另一方,这段交流才能顺畅,才能心平气和的得出一个可以实践的结论。久而久之,沟通越来越少,更不用提思想碰撞了。而不在同一战线的亲子关系,双方都会感觉是对方的俘虏,互相制约着对方。

3.尊重,人生的必修课。适用于种种关系当中。且先谈陈染与陈染母亲的相处之道,引用母亲原文“染写作的第一个读者是我,我写作的第一个读者是染。染倾听我的意见但不一定改,…这当中自然会有争论,但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观、价值观在逐渐靠拢,或者说彼此增加了了解。”这句话看似很轻,但实践起来相当困难。纵观家庭教育几十年,中国家长本能的将“父母”这一角色赋予高位。这意味着,家长永远高孩子一等,这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即使终有一天孩子不再是孩子。(这与中国传统孝道观念是两码事,不混为一谈。)有了这样不对等的阶级观念,那么结果自然就会形成,家长很少倾听孩子的声音,他们本能的成为主导者,哪怕导向是错误的。而这种普遍的观念,使我在小时候一度想快快长大成人,生个孩子。这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她宣泄我的情绪,我可以像画画一样描摹她的未来,我甚至可以操控她的命运,掌握她的一切,而她却不可以反抗。因为我仅凭一句我是她的母亲我创造了她,就可以让她百口莫辩靠阶层意识来击垮她。而这样的想法在我读了初中后才发现我有多么地无知且愚昧!于是在那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有朝一日被赋予了这样的角色,我驾驭这个角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直至现在,我才真正把我想表达的方式凝聚成了两个字。“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她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家庭教育,因为80年代后期的知识分子而得到了提升,到90年代依旧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我相信,越往后,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家庭教育会越来越完善,畸形童年会越来越少,孩童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这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过是紧跟时代洪流的蜉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