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100字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100字

《留学美国报告》是一本由王宝玉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29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一):留学读博是镀金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七

留学读博是镀金

申请去美国大学读博士挺麻烦的,不但要有申请人在国内大学时不错的成绩单,还要有之前达标的托福和GRE考试成绩,就是要求申请人和美国学生一样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所以每个申请人都是在专业知识达标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能够在美国进行学习和研究水平的英语。所以当家里有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并通过美国使领馆的入境签证后,全家都会像以前考取国内名牌大学一样欢喜。但这时大多人家并不知道,这和考取国内大学研究生后基本都能毕业可不一样。在美国大学不但读起来艰难,而且是连能否毕业都是个问题,因为美国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率只有一半多一点,每年都有百分之四十几的淘汰率。国内看到介绍中国学生在美国读博过程的个案不少,但基本都是正常毕业甚至是取得科研成就的文章,而罕有未能如愿毕业的学生情况介绍。这很正常,自己写作并发表读博未成而中途折返经历的文章,很难有兴趣和动力。而这就使得从媒体了解到的在美国读博士情况的信息不够全面,至少不足以为考虑是否选择学生去美国读博的家庭提供参考依据。从这个角度看,《留学美国报告》一书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作者虽然能够取得博士学位,但却读得艰难且几乎被中途淘汰出局。这本书不是作者毕业后的回忆录,而是读博六年期间每两周一封的家信汇集,如实地介绍了美国大学对博士若干制度性的考试和考核规定,和自己面对这些考试和考核时的艰难和包括轻生念头在内的心理危机,这是在出发去美国时完全没想到的。

从书中陆续的介绍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对博士研究生有一套培养和筛选机制设计。初到学校就有一个考核,需要在系里师生面前做一个报告,介绍一下自己的硕士论文内容。要求是不许宣读,而是口语方式的讲解,看来是要确认一下其知识基础和语言能力。看来作者是顺利地通过了这项考核,所以没有介绍如果这个报告做得不好会如何如何。但是作者很快就遇到一个间接的下马威。有两个美国同学“Rebecca和Pyle,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充分准备好综合考试,都没能通过写作审查和口头答辩。”因而被淘汰出局了。这个综合考试也称博士资格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入学结束基础知识课程后的一项考试。这项考试的方式不是百分制的试卷答题,而是要求考生写出几个题目的论文并通过进一天时间的答辩,这是检验考生是否具有独立进行博士层次研究的能力。通过这个考试之后,考生的身份的正式身份叫博士候选人,毕业后才能称为博士。如果未能通过这个考试,将得到一个硕士学位证书离校,而作者也将很快就要面对这个综合考试,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作者对自己面对和通过综合考试的情况记录得比较详细,他共写了4篇论文,进行了紧张的答辩,之后是被告之通过后的狂喜。或许是这次考试的顺利导致作者的麻痹,再之后就没有这样的顺利了。综合考试之后就是准备开题报告,从书中的介绍看,这个开题报告像是毕业论文的提纲。而这个提纲的题目导师不参与意见,全凭博士候选人自己确定选题和实验数据的收集。这个过程经过了2年啊,完成时就是读了4年了,再用一年写出毕业论文,正好是正常的5年博士毕业。但作者的这次开题报告答辩未能通过,需要修改后再次答辩。时间要求是一年,如果再不通过就将被淘汰出局。虽然作者次年通过了这个开题报告答辩,但之后还有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危机。应当说,博士毕业论文的答辩基本都是能通过的,但制度上还是有淘汰规定的,被称为末轮淘汰。在书中收尾的部分,更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毕业论文答辩之前的巨大压力,甚至不堪重负地闪现过轻生的念头。因为这个毕业论文不是简单的文字写作问题,而是必须有精确的实验数据支持自己的立论,而且这一立论必须是该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完全是作者自己的。作者要独立完成这一切,感觉是相当的孤立。而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和审查是毫不客气的,所以作者在答辩前不敢断定能否通过答辩。所以在得到导师答辩通过的祝贺后,心里还是后怕,几乎没有力气怎么欢喜,读者至此也才能替作者长出一口气了。

出国留学,尤其是读博,常被有人说成贬义上的镀金,好像只是个面子问题。读这本《留学美国报告》后,应当能从褒义上感觉留学读博真是镀金了。一个中国孩子,在异国他乡用英语去学习研究,经受这样的磨练,最终站到自己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这样的学位含金量确实不低。但花费这么多年的青春时光留学,耽误了不少同龄人享受到的事儿,不能说不是有所得有所失。这本书是非常真实的在美国读博经历,对有考虑留学读博的家庭来说很有参考意义。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二):理应得到的补偿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六

一般来说,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军队没有接触的机会。而《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却碰巧对美国军队里士兵的受训的残酷情况有所一些了解,且与之前作者看到一位老兵下葬时得到的礼遇有天壤之别,也与美国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判若两个世界,读来多少有些不解,也可能是没到过兵的读者来才会有这样不适的感觉。

作者先是在一个美国老兵的葬礼上,看到了美国社会对军人的礼遇。作者认识这位老兵时并不知道他曾是一位军人,而是只是学校附近那些帮助新来留学生适应美国生活那些老人之一,作者曾受邀去这位Canon老先生和夫人家里过过圣诞节。作者在得知这位退伍老兵去世的消息后,出于礼尚往来的礼貌考虑,去参加了一位美国老兵的葬礼。也是在那个才知道,美国有专为安葬美国军人的国家公墓,凡是当过兵的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公墓下葬。逝者都可以在这里最后一次享受作为军人的待遇。作者这样记述了这位老兵下葬时的情形:“我们来到El Paso(德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市)的国家公墓,这里是专门用于军人下葬的陵园。这个墓地地处深山之中,环境宜人。Canon夫人就把我带到Canon先生的遗体面前。我是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Canon先生会按照军队的礼仪下葬。因为Canon先生的遗体穿着海军军服,遮着他身体下半部分的棺材盖板上覆盖着美国国旗。在棺材的前面摆放的是一张Canon先生年轻时身着白色海军服的照片。在牧师祷告之后,一个由六个老兵组成的仪仗队鸣枪向逝者致敬,然后由两位身着海军服的军人很有仪式感地将国旗从棺材上取下,并认认真真地折叠成三角状,最后由一位军士半跪在Canon夫人面前,说一些话之后将国旗交给Canon夫人。”从这葬礼的场面看,军人在美国是受到相当尊重的。而后作者在一个现役美国军人口中得知的军营生活,士兵确是得不到一点最起码被尊重,简直是被虐待得不如监狱里的罪犯。如不是这位前中国留学生亲口所言,作者和没当过兵的读者都不太容易相信的。

这位现役美国大兵曾和作者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后来是为了更快地获得留在美国稳定的生活,他选择比读书更快捷的方式——通过从军取得绿卡。他说:“还没有到新兵营,‘折磨’就已经开始。接送他们的大巴没有空调,四个小时的车程让车上所有的人都汗流浃背,车上又不提供饮水。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迎接他们的是教官很不友善的目光。从晚上10点多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没有一个人睡觉,他们完成所有的入住手续。次日他们的早餐只是一份配套的食品,要求他们必须在10分钟内吃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他说:“教官就是军营里的皇帝,这是训练开始后他最明显的感觉。新兵都是Private,就是最低的三等兵。教官一般都比他们大五级甚至六级,他们的命令是绝对要执行的。训练的目的似乎就是要让新兵明白‘绝对’是什么意思。绝对就是指不讲道理。当教官问你:“你为什么这么丑?”如果你不回答,他会说:‘这是一个问题,士兵,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回答说:‘不知道。’他会说:‘回答错误,去做一百个俯卧撑’”。

有一个来自纽约大城市的士兵,在一次早晨点名的时候顶撞教官。过程简单得可笑,教官只是“例行”地没有来由的训斥他,还

的被给掀了,这个士兵说了一句:“请不要碰我的东西。”教官一听,就把他整个床也而给掀了。直到最后这个士兵也没有退缩,这个士兵由此变成整个连队最倒霉的士兵。所有教官,包括其他连队的教官都知道他顶撞上司,只要见到他就把他叫出来说:“你就是那个谁谁啊,你觉得你挺厉害是吧?我看你跑得太慢,再跑10圈”。在这个新兵训练营里,没有谁可以通过成绩和性格立足,唯一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服从。更糟糕的是教官惩罚士兵的方法是搞“连坐”,一个人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使整个连队都被罚做俯卧撑或者跑圈。本来再过10分钟就可以洗澡休息,就因为一个愚蠢的问题,整个连队又会被罚在操场上跑圈一个小时。作者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考虑,猜想这样的训练环境可能会有人有自杀的倾向。这位大兵证实了这一点,说一旦发现谁有自杀倾向(不吃饭、不睡觉都会被归为自杀倾向),立刻会被列入到“suicide watch”(自杀监护):会有专人被派来监视的你的一举一动,就连洗澡和上厕所都会有人陪同,直到你最后受不了这种被监视的生活“举手投降”。美国以前有过士兵自杀的案例,因为美国军队有自己的司法系统,很多案例都被掩盖掉,被社会揭发出来的也只作为心理咨询的案例,并没有真正触及美国军队训练的体制。

书中这样的记述,对不了解军营生活的读者来说确实太残酷了;而对搞军事的人来说,这样的训练是保持部队战斗所必须的。这样问题就比较明白了,因为国家必须有一只有战斗力的军队,那就必须有一些人去当兵吃苦。作为补偿吧,当兵的会得到社会上的尊重和荣誉,下葬都很风光,军官会得到很高的薪酬。外国人可藉此加入美籍,也是一种补偿吧,所以竟有一些外籍的留学生放弃学业而去入伍……没有更多可说的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书中这样的记述,也是反映了美国社会多样性的一面,这是一般去美国旅游的游客看不到的。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三):留学读博的开端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六

《留学美国报告》一书洋洋数十万字,其中作者着笔最多的还是向父母报告如何学业,从而可以使读者可以从微观角度,看到一个中国留学生如何用去6年青春时光,把书读到了博士毕业。而且能看到这一漫长的过程还是那么辛苦和艰难,且时时有阶段性学业任务不达标而中途出局的风险。但从开篇作者初见导师的情形看,可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高起点时刻,读后会对一下教育方面的问题有所联想。

作者最初见到自己的美国导师并交流后触动很深。因为自己是北大硕士毕业后来美国读博,以为来美国读博士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继续深造,原有的知识储备还是充分的。但在和导师经过一番交流,自己以前掌握的“从波普的证伪理论,到统计学上的p值和置信区间问题,再到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之争,还有心理学的研究机制等等,全都被我导师‘打倒’。”一下子对自己原来坚信的那些理论知识和观点都产生了疑问。但也有令作者感到鼓舞的是,导师这样漫谈式的上课,“越聊越发现我俩的兴趣实在是太重合了。个人爱好上,他喜欢历史、音乐和美术;学术上,他喜欢哲学和方法论……”只可惜,这时作者感到自己原来颇为自得的英语水平还很不够用,“要不是我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限,提问还是适可而止的话,我估计一节课得上一天。”但导师这初次交流的目不是要降低作者的自信,而是要看看他对来攻读博士学位是为了什么。导师问作者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作者回答说是“为了提高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水平”,说完后马上担心是否会被导师认为是说大话了,没想到导师会马上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得到导师的认同,作者的信心更坚定了。在随后第一次向全系介绍自己的报告上写了这样的说法,由于担心自己的英语文字表达不够确切,便去征求负责指导研究生文字写作的一位英语教授,又问这位教授这样写读博的目的是否合适,结果又得到这位教授的肯定,并鼓励作者说:“What’s the point of earning a Ph.D if you do not want to set out to change the world?”( 如果一个人不想要去改变世界,那么他读博士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作者就这样向全系师生表态了。

作者这样的表态,可能留学生家长们会觉得就是像空洞口号,因为完全没有涉及得到博士学位和毕业后如何就业。因为这代留学生家长们基本没有美国博士毕业的,送孩子去留学的直接目的还都是很具体的,甚至从毕业后工作收入高的方面考虑专业选择。而从美国回来的施一公院士认为,不要把读书的目的定位为就业。看到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都热衷于去读就业收入高的金融等专业,认为是我们教育的一大危机,因为国家需要有人在基础科学方面有所突破。如果学生们的也有提高国家各学科研究水平乃至改变世界的学习目的的话,那么国内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的专业选择,就会比较均衡地分布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当然,这样的现状不是施一公等一些学者的呼吁就能很快扭转的。作者这本《留学美国报告》的出版,也是在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

国内大学里功利读书目向性的一致,反映了社会导向和社会认知缺乏多元化,书中导师和作者的学术内容交流则反映了学术观点的多元化。作者是北大硕士毕业的,带有北大学生普遍的“舍我其谁”的心态,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着相当的自信,没想到竟然会被导师一一质疑和否定。当然,这与作者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专业有一定关系,但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国内教育有统一标准答案的考试考核机制弊病,更和不恰当地将军训齐步走的要求移植到课堂有关。导师的学术观点也肯定不是标准答案,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多只能是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形成共识,而没有实验结果证明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答案。但如果同时存在多元化的学术观点和问题,就会有更大可能有正确答案可以显现。答案现在国内大学里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的功利倾向,确实是相当大范围内学生和家长的共识,但明显地不是一个国家需要的观点。

看作者因英语水平不够而言不尽意,就知道作者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为此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来说作者不仅北大硕士毕业,而且又通过GRE和托福英语考试,英语水平在国内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算得上一流的了,但在到美国后尚且如此,国内普遍英语水平就无需多言了。但是,国内对英语学习和考试还一直嫌多,好多人提议减少英语学习课时和高考英语试卷的分数,主要理由就是大多数学生学英语没有用,而高考改革竟然还真听取并采纳这样的意见。是的,能去留学的学生是人数占比是不大,但国家需要能和世界对话的人才的绝对数还是相当可观的。要使高层次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拖专业学习研究的后腿,就需要国内的英语学习开展得普遍。中国的乒乓球水平世界一流,源于这一运动开展得普遍;中国足球踢不出去,就因为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有限。英语学习也一样,不普遍就难以拔尖。

书中有这样的读博开端,应当值得接着往下看。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四):半工半读的博士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八

在国内的大学里说到奖学金,那就是学生得到的货币奖励,而不是学业以外的劳动报酬。而美国的大学就不一样了,给留学博士们发的奖学金其实是劳动报酬,不是无偿或获得的。具体说,是在读的博士生们所作的RA(助研)或TA(助教)工作的劳动所得,这样的奖学金被美其名曰为服务性。这种工作的工作量是有时间规定的,每周要达到20小时。如果按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工作的话,就需要每天工作4小时,正好就是半工半读,《留学美国报告》一书的作者就是这样半工半读地完成学业的。书中好多篇幅记述了他从事TA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可使读者对这种半工半读的工作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从而也能了解美国大学培养博士的特色。

从书中的记述看,作者开始时做了一段时间的助教工作,负责批改本科学生的作业和答疑,还有给试卷评分。作者的感受是:“在这里当助教感觉像学一个新的学科一样,一开始有点新鲜感,很快就因为其机械性和无创造性变得枯燥而乏味,更何况我是在两个学期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做助教。按照规定,两门课程的助教是每个星期20小时的工作量,但实际工作量的弹性非常大,这个弹性主要“弹”在批改作业和准备课程的工作中。”由此看来,在美国读博士可真不容易,一边得完成自己的课程和研究,同时每天还要分心完成助教的琐碎工作。好在令作者不快的助教工作只做了两个学期,在新学年就直接担任教师工作,给本科班学生们上课,助教的工作另有人做。作者是考虑到他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就是教师,所以对这样的实习机会还是很珍惜的,因而能很积极地参加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而且也在书中用了相应的笔墨,使读者看到美国大学里怎样重视课堂教学工作。

书中有云:“这几个星期我一直在参加学校的“Teaching Academy”,翻译过来可能应该是“教学研究院”。这应该算是一个提高教师素质的独立的学校机构,这里的老师全部都是各系教授兼职的。……本来我以为参加这个机构的活动只是为满足我教学时需要的一些常识,上两节课之后发现是很有提高教学能力效果的。尤其是关于如何利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去传授知识的座谈,对我来讲真是“茅塞顿开”。毕竟以前对自己讲课的课堂效果总是有一种盲目的自满,但是在座谈会上,既有是主讲介绍各种理论和具体形式,又有来自不同系的老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真是让我如梦初醒。”“这里的小组讨论中,很多老师都提到自己如何关注课堂效果,如何希望学生们能够真的学到东西,如何担忧国际学生、残障学生可能会被无意中特殊对待。我在想,虽然美国传统中没有“师道”的说法,似乎从“工作道德”这种美国新教精神当中推演而出的责任道德,使得大学里的老师也都自发的去追求对自己工作的优化。想想在国内时曾经遇到的那么多不负责任的老师,实在有点替他们汗颜。”这样看来,作者完全没有抱怨这样的工作,而是以此作为接受培养和锻炼教学能力的学业。这样几年下来,博士毕业时不但科研水平达到了世界前沿,而且已经成为一个至少是很合格的大学教师了。而美国的大学用这样的方法培养教师又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未来的师资,一方面为学校节省了雇用专职教师的费用,因为给博士生的那点奖学金远远低于正式教师的工资的。

按凭这项工作得到奖学金的要求来说,每周 是20小时的工作量。但在书中的一些记述来看,作者所作的就是一个全职教师的工作,几乎看不出来他主要的任务还是读博的。也有美国大学里教师工作自由度能激发作者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以致能在家信里兴致勃勃地叙说自己的工作:“我希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一些,不仅仅是传授教科书上的内容。这个周一的时候,我对课程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很大的调整,从周日下午到周一上午,我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在网上搜集大量资料,并且对教科书进行批判式的讲解。开始时我的讲解还比较专业和严谨,后来我就把作为老师的个人见解适当地表达一些,将自己对不同材料和心理学研究的看法,以及自己学习这些材料的经验体会”“ 我用两周时间教学生编制心理量表的基本方法。编制量表是一个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复杂过程,很多人都在第一次编制题目和统计分析阶段感到很困惑。我在学期里安排两次编制量表的实践,希望学生能从第一次的不足中吸取教训,第二次做出相对成熟的成品。这个作业是团队作业,最后不仅要上交量表编制报告,还要进行团队内部的互评。最终的成绩取决于报告的分数和每个人得到的队内评价的百分比的乘积。”当然,也有奖学金的经济原因驱动吧,暑假期间作者都在工作:“我暑期承担的网络课程开始后,一些学生提出些问题,我对课程安排进行一些调整,整个周末和周一都在重新整理教学幻灯片和网上教学页面……只是录制这样一个45分钟的视频可真是相当消耗体力,感觉不满意的地方我就会重新录制。” 从这些记述中可见,作者得到了多方面教学内容和技能的锻炼,为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留学美国报告》扉页上介绍作者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教师,可知作者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毕业后去那里任教了。查一下美国大学的排行榜就知道,这两所大学的排名差距是相当大的。威斯康星大学是出国30位诺奖得主的前50名美国名校,而新墨西哥大学则是排到200名开外的。要知道,美国大学录用应聘者的资历要求和能力面试是相当严格的,作者能通过面试到名校任教,一定是因在母校练就的教学实战能力才取得成功的。

书中还有和学生互动的记述,可以想见作者由此更多地提高了在美国处理人际关系和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在美国半工半读地读博士也是一举两得,既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又实现了读书和生活的经济独立。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博士的学制大大长于国内了,其实人家是在同时培养着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所以用不着抱怨美国博士读书时间太长,而把在美国读博看做一种低薪工作就可以了。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五):有无信仰大不同

在《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作者对于美国人的宗教信仰生活记述真不少,汇集起来至少也有两、三万字的篇幅。从分散在各封信中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有目的地要研究美国人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而是基督教在美国是几乎是无处不在,想回避都回避不开的。“光是在网上的通讯录上,在Las Cruces(本市)当地居然就有124个教堂(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接触稍微深入一点的美国人,也基本都是信教的。当然,作者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对美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问题也不可能刻意回避,而必然会以学术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活动,因而书中相关的篇什都是夹叙夹议,读来生动有味。在作者的相关记述中,读者会逐渐清晰地看到几位宗教老人的身影。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虽然都是七八十岁高龄了,但他们都自己照料生活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说他们是宗教老人,因为他们不但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而且都努力地向远来的异国学生传播福音。不过他们并不是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教,而是从熟悉和适应当地生活方面帮助留学生。有一对Petro老夫妇,先是开车载作者熟悉城市街道和各处景点,再就是帮助作者纠正英语中不正确的口音,找几个留学过到家里吃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从来绝口不提信教的事情。作者说“这么多次的接触,他们从来就没有做出任何希望我信仰基督教的表态,更没有对我进行‘布道’,只是在谈到他的经历时流露出自己的信仰。有一次我问Petro先生,为什么年轻时热心于游历东亚各国做各种帮助当地人了解美国文化的善事。他只是有点像所问非所答地回答说:‘在信仰基督教以前,我只想着自己。’没有再多解释什么。”作者和这两位老人一直保持着来往,即便作者表白地解释过自己的科学主义信仰后,也没有影响到两位老人待他的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有机会观察到基督教的各种集体或个体的宗教活动。最常见的是周日的在教堂做礼拜。教堂礼拜日的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其本身是有“神圣”性的,程序是常赞美诗、讲经、再唱、圣餐和祈祷;更严肃一些的仪式的是为新入教的人实施洗礼,作者在洗礼仪式上看到Petro老先生是施洗人,才知道老先生在教会中的地位。作者请教洗礼的意义时,“Petro先生说出生是人生理上的诞生,洗礼就是精神上的诞生。按照他们教会的说法,洗礼并不能洗去一个人的原罪,但是这意味着受洗人从此追随耶稣基督,走上永生的道路,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 Petro夫人听作者说没看过宗教实施的婚礼后,就邀请他去参加了一次婚礼。作者在记述婚礼的场景后,谈了一点感受,说“从神父的宣讲、父亲的嘱托以及耳熟能详的婚姻誓言当中,我感受到的是人们对绝对和纯粹的一种神经质般的追求。”当然作者是不会说出声的;在另一对老夫妇家,作者看到了基督教徒的家庭活动。先是作者受邀去老夫妇家里过圣诞节,带简单的礼物前往,一起布置室外的灯饰,在祈祷之后用餐,和中国人的过年差不多了的;最凄婉的是后来这家的老先生去世,作者其参加了宗教色彩的告别和下葬仪式。仪式包括牧师宣读讣告和在Canon夫人家里的午餐两项内容。午餐虽然是为Canon先生的葬礼举办的聚会,大家更多的是在与多年未见的亲朋互相沟通,人们几乎没有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氛。这是因为基督徒和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同。“作为虔诚的基督徒,Canon先生生前追求的是永生,死亡这一刻就是他永生的开始。”所以大家只是在现世的分别是暂时的,将来还会在天堂相见的,所以不必怎样悲痛。作者在记述这些宗教活动时,都有自己非宗教的思考和议论,其观点读者不一定都能理解和赞同。但这不妨碍对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作为主流文化的存在,可以说美国社会是一种基督教文明,美国人大都是基督教徒,美国政治生活也从属于圣经,这是美国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的巨大不同,而我们在认识两国的矛盾时往往忽视了两国人民信仰的不同。至少我能想到两点吧:他们是有神论者,认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的去向有天堂和地狱之分,人不能无所敬畏的;而我们认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不存在鬼和神,也不必担心死后的事情;他们认为的契约和法,都是人和上帝的约定,因而是签订的必须执行;而我们认为所有条文都是任何人之间的事情,双方都是平等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对人的生死的看法都不一样,价值观自然都不一样,很难想象在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会轻易相同。这样一想,反倒多了一份平和和轻松。信仰大不同

在《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作者对于美国人的宗教信仰生活记述真不少,汇集起来至少也有两、三万字的篇幅。从分散在各封信中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有目的地要研究美国人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而是基督教在美国是几乎是无处不在,想回避都回避不开的。“光是在网上的通讯录上,在Las Cruces(本市)当地居然就有124个教堂(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接触稍微深入一点的美国人,也基本都是信教的。当然,作者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对美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问题也不可能刻意回避,而必然会以学术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活动,因而书中相关的篇什都是夹叙夹议,读来生动有味。

在作者的相关记述中,读者会逐渐清晰地看到几位宗教老人的身影。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虽然都是七八十岁高龄了,但他们都自己照料生活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说他们是宗教老人,因为他们不但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而且都努力地向远来的异国学生传播福音。不过他们并不是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教,而是从熟悉和适应当地生活方面帮助留学生。有一对Petro老夫妇,先是开车载作者熟悉城市街道和各处景点,再就是帮助作者纠正英语中不正确的口音,找几个留学过到家里吃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从来绝口不提信教的事情。作者说“这么多次的接触,他们从来就没有做出任何希望我信仰基督教的表态,更没有对我进行‘布道’,只是在谈到他的经历时流露出自己的信仰。有一次我问Petro先生,为什么年轻时热心于游历东亚各国做各种帮助当地人了解美国文化的善事。他只是有点像所问非所答地回答说:‘在信仰基督教以前,我只想着自己。’没有再多解释什么。”作者和这两位老人一直保持着来往,即便作者表白地解释过自己的科学主义信仰后,也没有影响到两位老人待他的热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有机会观察到基督教的各种集体或个体的宗教活动。最常见的是周日的在教堂做礼拜。教堂礼拜日的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其本身是有“神圣”性的,程序是常赞美诗、讲经、再唱、圣餐和祈祷;更严肃一些的仪式的是为新入教的人实施洗礼,作者在洗礼仪式上看到Petro老先生是施洗人,才知道老先生在教会中的地位。作者请教洗礼的意义时,“Petro先生说出生是人生理上的诞生,洗礼就是精神上的诞生。按照他们教会的说法,洗礼并不能洗去一个人的原罪,但是这意味着受洗人从此追随耶稣基督,走上永生的道路,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 Petro夫人听作者说没看过宗教实施的婚礼后,就邀请他去参加了一次婚礼。作者在记述婚礼的场景后,谈了一点感受,说“从神父的宣讲、父亲的嘱托以及耳熟能详的婚姻誓言当中,我感受到的是人们对绝对和纯粹的一种神经质般的追求。”当然作者是不会说出声的;在另一对老夫妇家,作者看到了基督教徒的家庭活动。先是作者受邀去老夫妇家里过圣诞节,带简单的礼物前往,一起布置室外的灯饰,在祈祷之后用餐,和中国人的过年差不多了的;最凄婉的是后来这家的老先生去世,作者其参加了宗教色彩的告别和下葬仪式。仪式包括牧师宣读讣告和在Canon夫人家里的午餐两项内容。午餐虽然是为Canon先生的葬礼举办的聚会,大家更多的是在与多年未见的亲朋互相沟通,人们几乎没有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氛。这是因为基督徒和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同。“作为虔诚的基督徒,Canon先生生前追求的是永生,死亡这一刻就是他永生的开始。”所以大家只是在现世的分别是暂时的,将来还会在天堂相见的,所以不必怎样悲痛。

作者在记述这些宗教活动时,都有自己非宗教的思考和议论,其观点读者不一定都能理解和赞同。但这不妨碍对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作为主流文化的存在,可以说美国社会是一种基督教文明,美国人大都是基督教徒,美国政治生活也从属于圣经,这是美国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的巨大不同,而我们在认识两国的矛盾时往往忽视了两国人民信仰的不同。至少我能想到两点吧:他们是有神论者,认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的去向有天堂和地狱之分,人不能无所敬畏的;而我们认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不存在鬼和神,也不必担心死后的事情;他们认为的契约和法,都是人和上帝的约定,因而是签订的必须执行;而我们认为所有条文都是任何人之间的事情,双方都是平等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对人的生死的看法都不一样,价值观自然都不一样,很难想象在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会轻易相同。这样一想,反倒多了一份平和和轻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