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使湾》的读后感大全

《天使湾》的读后感大全

《天使湾》是一本由[英]安妮塔·布鲁克纳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湾》读后感(一):命运就是个墙头草,两边倒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寡居的母亲和年纪尚小的女儿相依为命,偶尔的机会,遇到一位年过七十的男性,继而母亲下嫁,女儿获得短暂的来自经济及生活的自由,之后养父去世,女儿被迫接受来自生活的责任及义务赡养母亲并忧虑茫然的未来,然后母亲心力衰竭去世,女儿独自一人生存于世,得到了另一种意义的自由。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写成了一个长篇大论的小说,让人读起来不仅不觉得枯燥无聊,反而引发很多思考,对于命运,婚姻,自由,爱情等方面的思考。这大体就是所谓的“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

前两天看了一部小说康城的《阵雨》里面有一个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辍学的小姑娘为了挣钱弟弟妹妹上学来繁华的都市打工,后来因为一些挫折也好,或者自身的寂寞也罢,做了别人的小三,结局是可以预见的,小说里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看,你看看,这个城市有多少像孔珍的女孩子?有人养,无人教,出生于蒙昧混沌的犄角旮旯,抱着颠覆命运的奢望来到这繁华都市。除了一具青春的身体,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会。是谁让她们饱尝人间冷暖、阅尽世间不公?又是谁一次又一次向她们洒下涂满诱惑的面包屑,等着看她们争相跳进物欲的牢笼,出尽洋相?头顶着同一个太阳,谁生来就比她们高贵?又凭什么比她们高贵?他们的刀兵相争中,在死一般沉寂的空气里,只有孔珍在哭。

这是中国式的呐喊,外国人比较谦逊,在《天使湾》里作者同一种平淡而有力量的疑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想过一种其他所有人享受的那种生活,在那种生活里只需要承担正常的义务和需要。我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或者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是能够安静学习或拥有自己隐私的生活。

如果说《阵雨》里的悲剧是一种社会现实,那么《天使湾》里的女孩却是来自命运的悲剧吗?当我们谈论悲剧的时候,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失败者的角度,在命运面前也有不愿意妥协的人,于是《阵雨》里真正的男主含着劣质的香烟,在深黑的夜里,对着毫无希望的未来说:“老天不给路,是男人,光脚也得走出一条来。”而《天使湾》的女主却说:“思考命运,就是面对生活最好的姿态。”

所以不要拿命运当借口,让自己有可以懦弱的理由。命运是什么?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命运就是个墙头草,两边倒。

另外,此书的说是献给有故事的女人,我一直很疑惑,有故事的女人是什么定义?从头到尾,并不觉得小说的女主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只是很普通的女孩,接二连三的遭遇命运的拨弄和生活无情的折磨而已,她本人也只是个追求自由,渴望安定的人,不过作者的细腻文笔,念念碎碎之间,展示了一个很有自我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天使湾》读后感(二):《天使湾》:像童话一样自由

“我读过《蓝皮童话书》《黄皮童话书》以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夏尔•佩罗童话》里的故事。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些故事都不是成功所需的基石,但是我被指引,而且确实也有意用那样的方式去思考救赎的情形,它们令一直经历困境和两难状况的我和童话人物得到补偿。”

这是安妮塔•布鲁克纳为《天使湾》这个故事所写的开头。我始终觉得,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枕边书里,总是要包含至少一本童话的。倒不是说它所暗示的完美生活可以哄人安然入眠。它仅仅某种补偿——关于我们不得不暂时搁置的纯真与自由。

《天使湾》讲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主人公“我”——佐伊•坎宁安被单身妈妈抚养长大,在度过了纯真而又安逸的童年后,一个名叫西蒙的老男人介入了他们的生活。此时的佐伊已近成年,她并不排斥新角色的加入而带来的改变。但随后接踵而来的变故,却让她不得不独自面对“童话之外”的人生之路。

作为一名获奖颇丰的女性作家,生于二十年代末的安妮塔•布鲁克纳还有一个比较引人瞩目的身份——她是在剑桥大学担任美术“斯雷德教授”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她的职业生涯始于艺术史学家,直到五十多岁时才开始小说创作。因而她的作品里,字里行间或多或少渗透了某种出于艺术修养的美感——以及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对于女性自我成长的探讨。

《天使湾》的语言是流畅的。布鲁克纳所选择的“我”的第一视角,使得叙事诚实而可信,还带有某种“私密”的味道。这个切入点是狭窄的,而作者的用意,是让读者可以由此,更深入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女孩的成长——她彷徨与坚定的情绪。也许在与她同一片天空下的女人们,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论着有关男人的一切时,她却愿意永远记得母亲的独立与宽容——不依赖不炫耀,宁静安详。那与世无争的宽容,是她渴望永远守望的美好。

但没有人能给别人永远的陪伴。不过对于“我”而言,所坚定的独立之路,是需要用一次彻头彻尾悲伤的离别,其实才可以作为最恰当的开始。母亲离开后的日子,她不必再寻求怎样的目光给自己希望和信赖。她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童话就此落幕。她要适应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人生故事才刚刚开始。

因此《天使湾》,这个总是若隐若现着悲伤的故事,读过之后或许却能带给读者一份释然。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所谓的自由,总不会单独成立。她要认领某种“隐秘的责任”,而这份责任终究只关于自己。当你学会坦诚地依靠自己的心灵,接纳这个并不童话的世界时,原本让人避之不及的孤独与艰难奋斗,才是唯一真实的自由。

就算是童话也总要曲折才有趣,不是吗?

《天使湾》读后感(三):没了约束 拿什么来定义自由?

文/河北小珊 评《天使湾》

喜欢天使湾这个名字,喜欢粉色简单的封皮,让人有种迫切的想要置身于平静海湾的感觉,一个人,静静躺在白色的躺椅上,望着远方,想点事情……

然而故事却并没有这番闲适,所谓的天使湾,也不是犹如天使般美好无暇的净地。本书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的生活,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历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细腻的文笔,特别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十分到位,很好地刻画出了一个敏感的女孩。

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佐伊,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母亲是个单纯、安静的女人,喜欢阅读,习惯了安于现状,更习惯了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顺其自然继承了母亲的特点,故事中的佐伊,同样热爱阅读,同样能够忍受孤独寂寞,性格敏感,爱独自思考生活。在她的意识中,只有等待,才能出现奇迹,才能改变命运。母女两人本来可以这样安静地一直过下去,然而年老富有的西蒙的出现打破了现有的生活,母亲与西蒙结婚,善良的西蒙给予她们财富和安稳。但好景不长,西蒙的突然离世让母亲深受打击、陷入昏睡,之后她们被赶出家门,母女俩又一次品尝到被抛弃的感觉。

这时的佐伊已经长大,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职责,她将母亲送入疗养院,每周探望一次,生活的艰辛也让她对生活重新展开了深入思考,怎样要照顾好母亲,又想获得自由?每次看完母亲离开,她都会感到松了一口气,难道这就是她要的自由吗?母亲的离世,的确让她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在这个世界上她孤身一人,再无其他牵绊,然而她好像并不快乐!因为所谓的自由背后是巨大的孤独!

自由这个词,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是十分美好的。现实生活中太多压力和束缚,我们常常被捆绑的动弹不得,于是想要挣脱,想要逃脱,想要自由!很多人像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一样,一生都在追求所谓的自由。甚至有人羡慕那些疯了、傻了、呆了的人,这些人什么都不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这很可能是说话者那一刻的心中所想,然而必定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设想一下,用夺取所有的亲人、朋友,以此来卸去责任,以失去工作和人际交往来免去压力,甚至允许摆脱道德法律的制约浪迹天涯、为所欲为,这样的自由会让人幸福吗?假如自由来临了,真的能够招架的了吗?

文中巴尔比医生所说:“人从来都不会自由,有的只是对自由的幻想罢了。人们永远都摆脱不了或显或隐的责任义务。而后者隐形的义务是最糟糕的……”。和任何一对矛盾体一样,正如没有黑何来白,自由是相对于不自由而言的,没有了责任、义务、压力、约束,自由又将从何说起?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天使湾》读后感(四):女性独立,想说爱你不容易

-----------读《天使湾》 文/纪汐

《天使湾》是英国作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安妮塔布鲁克纳2001年的著作。该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成长经历过程中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探索和追求。本书一开始讲述了她在单身母亲的呵护和影响下,安静健康的成长,随着母亲的二嫁,她也曾自由快乐的度过自己的青春,那在后来让她一再想起的自由岁月。但当继父西蒙突然过世,妈妈陷入莫名的昏睡后,女孩被迫长大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责任时,让女孩在措手不及想要逃避,重获自由的同时,也在努力地适应着。

安妮塔是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她的语言清新,流畅,但却有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味道。如果读过她其他的作品的话,就会知道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很大部分都是单身知识女性,他们美丽,端庄,贤淑,充满了知识女性美丽,但又都选择了独身。譬如《开始人生》中的露丝,《天意》中的基蒂,《湖滨饭点》中的艾迪斯,《看着我》中的弗兰西斯等等,当然还有本书的我和妈妈,虽然妈妈为了我的未来,选择了和西蒙结婚,可是在尼斯的家里,每到下午,妈妈总是会到外面去找寻自由。虽然妈妈也想自由,但是更多的时候,她选择的是妥协于现实,甚至在妈妈知道西蒙已经死了的时候,她感到解脱,她想回家,回到以前和我一起生活的家,无一不在提示妈妈更向往独立自我的生活。而我在知道妈妈生病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放弃。希望问题能够简单化,而不是要一再承担责任。

而在圣特蕾莎宅院里,那些女人们毫无独立意识,她们更多的是依靠她们的儿子,孜孜不倦地讨论男人,因为男人的一时表现的友好,而惊喜不已,而母亲却对此表现很一般,她更多的时候,是宽容的沉默,来面对她们的讨论与话语。而母亲的态度在母亲过世后,成为了她们有些看法的,用来探讨母亲过世的原因。虽然母亲年轻,但是她却很超脱,没有悲伤的怀念丈夫。

我想或许因为妈妈知道独立自我的生活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她选择了对生活妥协,甚至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而我也在这段成长的经历中,慢慢的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省,虽然也曾孤独,但是在海鸥别墅里狼狈被赶出时,在母亲过世时,我都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而是冷静自持的处理好之后的事情,认真的做好安排,联系好相关人员。

书的最后虽然有提到,我和安托万非正式的在一起了,但是在英国,我仍然是独身的形象,也习惯了和安托万的这种沉默的相处方式,或许是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女性独立的真正方法,并且也已经和现实学会握手言和的表现,虽然过程曾如此艰辛。

2015/8/5星期三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要转载,还请豆油或邮件273104504@qq.com 联系笔者。

《天使湾》读后感(五):自由论者的唯心主义

我与这世界总是隔着一层纱,无法彻底的融入,无法直接体会到大悲、大喜。我与我的亲人互相保有秘密,无法分享感受,尽管我们十分相爱,也相互依赖,但还是有生疏的客套让我觉得疲累。我没有朋友,我只喜欢午后阳光里的公园,玩耍的陌生的孩子,宠物狗,大人们。一面之缘,大家互不相干的休憩,感觉才格外亲切。夜晚在空旷的海边散步也是我喜欢的,只有海浪声,有些喧闹却更显宁静。

我向往自由,并追寻着它,可是却发现“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自由只是一个概念、理想”。最终我发现我一直追寻的其实是“顺其自然”,是撕毁我与世界、生活之间的这层纱網,打破我与亲人、朋友间无言的疏离。

父亲早早离世,年轻却优雅孤独的母亲嫁给了富有、慈祥但也快七十岁的西蒙,显然,爱情不是这场婚姻的催化剂,我住在伦敦,和年轻风流的亚当恋爱,保持着和法国尼斯的母亲每周六一通电话。亚当不是一个靠谱的恋人,他不懂忠贞,甚至在见到西蒙和母亲时也不懂得礼仪尊重,他直接戳穿了母亲与西蒙年龄、生活之间尴尬,而这一直被我们隐藏不去提及。我故意不去想母亲与西蒙之间生活的细节,不去想母亲是否真的幸福,因为我害怕她不幸福,因为在每周六的例行电话里她是快乐的。

后来西蒙因为一次意外去世,母亲受了打击,精神恍惚,一直住在疗养院。他们在尼斯住的那套海边别墅归了西蒙的侄子,我一直用西蒙留给母亲和我的账户里的钱来支付医疗费用和维持生计。和亚当分手后,我从伦敦搬到尼斯,每周日去看望母亲,我依然感到难过,可是每周日的探望却让我和母亲的关系变得尴尬,我无法走近母亲的世界,每一次探望都是一种负担,对我而言是,对她而言也是,直到母亲去世。

在疗养院里我认识了冷漠的巴尔比医生,那时他是我唯一愿意追随的故事,尽管他已经尽可能的变得晦涩难懂,了无生趣。但正是这样才吸引着我,因为我自己从未拥有这种技能,那是一种防御性的战略,旨在保护私人领地安全,免遭入侵。一直以来我都讨厌消极,想要同命运抗争,追寻我想要的自由,但在“俘获”巴比尔医生之后,他带来的生活里的琐碎和烦恼,让我放弃争权夺利,并最终我将他们一同抛弃。

自由其实是一种割舍,从来不自由的人会害怕真正的自由,会害怕失去赖以生存的“安全感”,害怕失去“规矩”,害怕失去“尊严”。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在他们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已经将这些规范演绎得十分完美,任何有失得体的行为都会招致强烈谴责。

热爱自由却也讨厌被放逐,好似生活失去主心骨,无可适从。这种自由论的唯心主义在这本《天使湾》里随着对主人翁大段大段的心理感受的描写表现的一览无余。其实真正的自由便是顺其自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