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锦集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锦集

《因为是妈妈》是一本由谢文宪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一):父母不在了,来的路就变得模糊,去的路反而敞开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有一种恐惧,恐惧担心妈妈有一天会离开我,这种感觉就这样一直陪伴着我长大。

成长的过程跟大家一样,依恋——亲密——生疏——吵架、讨厌——到最后觉得“只有妈妈好”。

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想法太过单纯,会因为一点小事跟妈妈吵起来,觉得她特别不理解我,她教我的什么都不听进去,刚开始工作的三个月几乎每天跟她谈到工作的事情,都是以吵架而结尾的不欢而散。

前段时间,妈妈无意问我:《因为是妈妈》这本书是谁写的?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写的非常好。我很吃惊也很好奇,想知道从妈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感觉,然后妈妈一句一句的给我 念小标题“事情认真做,不让人有得赚”、“赚多赚少不要紧,脚踏实地很重要”、“你要成为有用的人”、“只要肯做,草堆里饿不死蛇哥”、“有心做,就要做到最好”等等。

这样的话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传统和不起眼,在微博上我想我都不会专门为它停留一秒的,但是那刻从妈妈的嘴里读出来,我很震撼和触动,那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妈妈,所以我对着这本书呆呆的愣了半天神。年轻的我,瞧不起这样的语言,在活了大半辈子的妈妈的生命里,这些就是她这些年来活得的所得。

最近因为工作遇到好多挫折和打击,当我吃了好多的亏以后,想到妈妈跟我说的这些,想到以前跟妈妈吵架时她教我的那些,才发现妈妈说的都是对的,可是我当时都没听,世界上最难受的感觉莫过于后悔。我也很吃惊,为什么妈妈说的都是对的,想想这大概就是“因为是妈妈吧”。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她都成了孤儿。她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她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父母在,她来的路是眉目清楚的,她去的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她来的路就变得模糊,她去的路反而敞开了。

我想了想,为什么我怕妈妈离我而去?因为如果没有了妈妈,世界上就不会有一个唯一只爱我的人。如果没有了妈妈,就没有人在我加班到深夜还等我的人。如果没有妈妈,没有人给我整理房间,没有人给我的家整理的干干净净。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人会把我随口说到想吃的都拿到我面前。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人跟我说“没有办法,只有我家乖女儿聪明”!

今天2015年5月9号,晴天,星期六,明天是母亲节。

世界上最难受的感觉莫过于后悔,因为向前你改变不了,向后你不知道怎么开始,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后悔。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二):做亚当的骨头,给妈妈°

——评《因为是妈妈》

文/蓦烟如雪

离家也有几个月了,望着清冷的四周,温暖的字眼都回荡不出,余光,寂寞,冷饭,种种的不适应,让我想起了妈妈。

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常拨电话给我,以前我很讨厌妈妈的电话,总会在挂后说一句,烦死了。甚至抱怨母亲能一个晚上打36通电话给我的记录,可如今在外,每每想起那36通电话,却倍感温暖,因为被人惦记着,真好。

当我读完《因为是妈妈》后,顿生感悟,有些爱,过了很久才会明白。有妈妈,我们不用担心生活的琐碎,她总是把所以的艰难当作自己的责任,她会告诉你,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同时她会悉数教导你,做力所能的事,担能力所能负荷的东西。

前两天偷摘了门口的玫瑰花,却在看来这本书后,感到深深的羞愧,就像那句话“拿了不属于自己的钱财,自然是占人便宜;争执一件自己可能理亏的事,同样可能是占人便宜,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让自己活得心安自在。”短短一句,却让我颇受启发。

我艳羡那个偷偷放手让孩子独立骑行的母亲,虽然当下她停滞在复杂的情绪中,但她依旧会为后一刻展翅翱翔的孩子而骄傲。母亲就是如此,她渴望孩子独立,不依赖,但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亏,依旧会敞开温暖的臂膀去拥抱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们比任何人都在乎自己孩子的温饱冷暖。

虽然我不是母亲,但我依旧能理解自己的妈妈,因为将心比心,我的母亲很特殊,她四级听障,我们沟通很障碍,但她总会在清晨给我准备好早饭,让我一醒起来就有饭吃,甚至现在我离开家,她还是念叨着,现在就是去外面受苦了,如果活不下去,要回来。

当然,这些都是安慰之话。一只脱缰的野马,虽然热爱曾经的大草原,但野马不去奔驰,如何知道世界的广阔呢?

我想妈妈会理解我的。

因为,在她眼里,我依旧是最优秀的孩子。

我记得,我人生中,第一个作文一等奖,就是写母亲的信,当时,记得母亲问我,你会养我吗?我还是那句,妈,放心吧!沧海桑田,无论怎么变化,都改变不了我养您一辈子的决心。这不但是我的义务,更是我回报您爱我的一种方式。

我希望时光慢慢走,不要伤害您,我也感谢时光,让我明白站在您的角度去想自己,更懂得爱的定义。想想妈妈常叮嘱我,要常打电话回家,可我终究还是少之又少。

一本暖心的书就是这样,看完全程,都像一页页爱的教育。

脚踏实地的活着,用心经营着生活。

因为是妈妈,她让我开始注视这片没有温度的小屋,让我想快快回家,靠近您,温暖您。

我要做亚当的骨头,给您。

我爱您,妈妈。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三):因为你无可代替

那天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焦虑着,因为生活中是妈妈的女儿和女儿的妈妈,这两重身份常常让我疲惫不堪。妈妈慢慢变老,女儿还小,工作又忙得没时间细细感受她们的心思的时候,这种疲惫常常是扑面而来。

正烦躁中,这本书里的妈妈的事让我怔忡了一阵。作者们也没写什么惊天动地了不得的大事件,这里也没有什么能名垂千古的妈妈,可是细细想来,也正因为写的是妈妈,所以不可能有什么期待的惊喜或者惊艳。我和妈妈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惊喜就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没有惊艳,就觉得所有的风景都在远处,唯独看不见妈妈的付出。我们常常觉得给妈妈买了漂亮衣服,带她吃好吃的,转名山大川,送金银首饰……已经对妈妈足够好了,然后就在意见不合的时候,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或者妈妈执拗的时候,没有什么耐心,甚至对着她们大吼大叫。孝顺孝顺,我们尽孝,却常常做不到顺,然后骗自己说我很孝来掩饰我常常不顺的愧疚。

是的,我在大多数的时候是会嫌弃妈妈的,嫌她守旧,嫌她想不开,嫌她接受新鲜事务那么费劲,嫌她干预我的日子事无巨细。我恶狠狠地改变她的习惯,决定她的喜好,同时也干预她的生活。我把她放在传说中最理想的一碗汤的距离,却又常常后悔离她太近而失去自我。我想当然地享受着她陪着我、一直存在于我生活的周边的日子,我忽视这些日子一天天变少,她一天天容貌不在,一天天华发已生。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和她一样,变成没有妈妈的孩子,但我又常常不会珍惜她。

遥想那年,我刚漂来京城,她从家寄一大包零食给我。那个还没有快递的年代,去邮局取包裹,扛回租住地,打开,吃,吃得没心没肺。然后在包的底下发现一个塞着两百块钱的信封,里面附张纸条:这钱是妈妈给你买水果吃的!瞬间的没心没肺变成了泪眼朦胧。这是我妈干的吗?那个粗线条的女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忙碌磨没了温情,习惯逼走了感动,两个粗线条的女子中间又加进了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子”,我们三代女人一路走来,吵吵闹闹,如果不是这本书,还真难得有空捋捋我对她们和她们对我的感情。

因为是妈妈,记得许多事;因为是妈妈,也忘记了许多事;因为是妈妈,不好意思经常抱抱你;因为是妈妈,不想让你老,就一直把你当个年轻人折腾你。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你无可代替。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四):关于妈妈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上周二,我的外婆去世了。一向乐观开朗的妈妈在外婆的遗体旁哭得天昏地暗。曾经我还和我爸开玩笑说,我妈这性格跟小孩儿一般,好像就没什么让她忧虑的事儿。可是在外婆过世后,妈妈却在一夜之间就苍老了许多。

陪着妈妈的这几天,她一有空闲就对我讲起外婆年轻时候的种种“事迹”。比如,她本人认字不多,却不似别的妈妈那样,死逼着孩子读书学习,而是告诉孩子们,不必人人都做学问家,能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即便读书成绩差,那也没什么不行。再比如,妈妈小时候体弱多病,外公就特别溺爱她,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月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紧着妈妈吃。可外婆却说,孩子身体弱,就应该多锻炼,光在吃上用心,那有什么用?在忙完家事后,外婆喜欢点上卷烟,与街坊唠嗑,或者对着院子外面跑过的猫儿狗儿发呆。以前,妈妈总是不能理解外婆,有时还觉得她性情古怪。在外婆去世后,妈妈有一次就说,都怪她自己不理解外婆,其实外婆只是太孤独了。她没什么朋友,又因为认字不多而无法很顺畅地读完一本书。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外婆却是一个传奇性的存在。她会做绣花鞋,会做旗袍,随便拎过来些零碎布头就能缝制出一个小玩具。记得小时候她很疼爱我,经常给我做布包或者花裙子。其实我的妈妈也很手巧,这大抵是受了外婆的影响吧。

在读完《因为是妈妈》这本书时,我脑中浮现出的全是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还有妈妈的妈妈在日常生活里的身影。她们忙碌着、操劳着,青春正好时的娇嫩和青涩被生活磨得丝毫不剩,只有听到自己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生活幸福、工作顺利时,她们的目光中才会闪过一丝光亮。

当然,我的外婆已经不在了,她不会再知道我以后过得好不好,也不会再知道她的孩子们以后过得怎样。如果她还在,我很可能带着这本书来陪她,给她读书里面的故事。书中分享的故事,不外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故事讲起来甚至都会觉得很老套了。但是,这些作者们分享的关于妈妈的琐碎故事正因其真实而颇为动人。关于妈妈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或许它们已经不新鲜了,但我却喜欢听。

外婆已经不在了,我不敢把这本书拿给妈妈看,我怕她会想起自己的妈妈,然后又哭起来。

年少时,我们不懂妈妈,很可能会因为她严格的管教、严厉的话语而久久憋闷。长大后,我们各自漂泊在异乡,每天为工作奔忙、为生活焦虑,却极少想到远方的妈妈对我们的牵挂和思念。当我们幻想着自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时,我们的妈妈想的却是,不论别人如何,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最棒的那一个,尽管在从前,她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的是如此之多,有时甚至让我们怨恨丛生。但不可否定的是,因为是妈妈,所以她才会如此,因为是妈妈,所以她才希望我们变得更好。

每一位妈妈,都是一个传奇。她们的故事与她们的美丽都留在了岁月深处,但她对我们的爱,却沿着时间的轨迹无限地延续下去。

《因为是妈妈》读后感(五):永远是妈妈爱女儿多

读《因为是妈妈》很自然涌出有关母亲的各种情绪,也是因为对母亲有着特别的情感对这本书有特别的关注。

我妈是典型的农村女人,勤劳善良朴实爽朗,她这些优点我引以为荣,并愿意以后的年月里锻炼自己接近这些优秀品质。

我妈生了三个女儿,那个年代没有儿子人人轻看。我妈非要争口气混出个人样,也强迫我们必须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光耀门楣。她和爸爸多年艰辛辗转多个城市打工,支撑我和二姐研究生毕业。生活毕竟不是电视剧华丽大结局,我们并没有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只是在北京艰难扎根普通生活着。学历和生活富足、幸福都没有直接联系。这是我妈始料未及的。

所以有时她会问,我那么费劲让你们上好学了,你们怎么还过不好?

就像我不能解释虽然我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样,她的问题我回答不清。

我嫌上学苦,她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还没恋爱,她催我该结婚了,我有了小朋友,她催我赶紧买房。她活在她的社会逻辑里。我有相当一部分活在她的催促中。

我妈念叨啰嗦,陈年辛苦伤心事提起来总泪水涟涟,我体谅她的不易好言劝慰也尴尬,我真的哭不出来。

我妈急脾气也固执已见,观点不同时,她就毛了,行行行,你们都长能耐了,就你们说的对。

女儿不到两岁半,有时一天尿了几条裤子,我妈说打才能奏效。我想起年幼时她对我们三姐妹简单粗暴鞋棒交替痛下”杀手“的悲惨景象。

有很多事情我和妈妈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一个识字不多的60岁老人和一个受过教育的30岁年轻人沟通无障碍不现实,即使母女父子之间,这种亲子关系可能让沟通会更复杂。

可是她是我妈妈,她给我了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多最好的爱,我爱她,而她爱我更深。

一个人的时候,想起妈妈再难的事也有勇气走下去,回到妈妈身边心里踏实世界清明。

有了女儿以后,体会到妈妈的诸多不易,我好像比以前多爱她一些,但这都不及她爱我的微小的一部分。

她把爱分成那么多份,爱着三个女儿和丈夫,女儿结婚生子后,她的爱又多出了几份,可是每份爱还是那么浓烈,让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她满满的爱。

带外孙女累得腰疼也坚持着,每天五点半起床准备一家人的丰盛早餐,为迎合女儿女婿饮食习惯和口味学习做新菜肴,为外甥女的鞋袜衣裤视力模糊也穿针引线,牙疼到神经夜不安眠咬牙忍着。

我们永远都是妈妈的小孩子。

这个世界永远是妈妈爱女儿更多,以前是妈妈爱我,现在是我爱女儿。

女儿那么小,我已经对她碎碎念,开始规划她生活的蓝图,企图安排她的人生。

在我为学区房焦虑得揪自己头发的某一天,我好像看到妈妈当年殷殷期盼我的模样,真被自己惊到了。

我自以为是煞费苦心以爱之名为她做的有些事,未必是最适合她的。

她也会长大远去,我也不可避免像妈妈那样老去。算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