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二公民读后感1000字

十二公民读后感1000字

《十二公民》是一本由李玉娇 / 徐昂 / 韩景龙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公民》读后感(一):公正之心

错过了《十二公民》的电影,一直十分遗憾,但幸好没错过这本《十二公民》的电影书。

整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前面部分是导演及十二位演员的访谈,你可以当做前戏,细细去了解电影人物背后蕴藏的巨大火山。当你对他们熟稔后,再翻读后半部分的电影剧本,你一定会被这个故事打动。

这个电影剧本的编剧组合很奇妙,排在编剧第一位的李玉娇是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室主任。如果因为她的身份,你认定这个故事必定带有官方宣传色彩的话,那你也就犯了和故事中那群一开始就投“有罪”票的人一样的错误——用主观来决定是非对错。

剧本通过一个富家子杀父的案件来进行模拟审判的方式,编剧试图展现一种沟通的可能。就如后记中那位检察官遇到的真实案例一样,现在很多人在做出判断时,往往被情感、媒体言论及大众舆论所影响。《十二公民》的意义,正是力图唤起每个人心底的那份求真的明净。我们的社会,唯有每个人都选择公正之心去面对每个事件,公正才会真正降临。

个人很喜欢书中导演和演员所展露出的一种风骨,那是浮躁的创作圈里少有的坚定和从容,这也让我反思良久,也许那也是我学习的方向!

《十二公民》读后感(二):深度全面解析电影内幕----评《十二公民》

深度全面解析电影内幕----评《十二公民》

自在般若花

改编自名剧《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以模拟法院的形式再现了公民社会“法律冷漠化”这种令人担忧的精神异化,剧组也以此片寄托了“法律冷漠化”是必须治疗的人格病变。是值得推荐的法治好片。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你不一定成为诗人,但你必须是一个公民。”关心法律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必要素质,而逃避法律就意味着放弃权利和尊严。

而关于法律公正,英国大法官培根也说,“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这本《十二公民》内容非常丰富,有主创人员的手记,也有电影剧本,还有幕后花絮和大幅的电影海报。主创人员手记对于我们理解这部作品很有帮助,比如徐导在手记中说,《十二公民》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常识、通识和偏见这些问题。常识通识的缺失让人觉得是放弃了文化去寻找武化,是对动物性的回归。而十二名主要演员的分享,则让我们再细致地感受每位身份地位角色不同的人物在这张长条桌前表现的更深层次原因。正如十二张凳子,样样有不同。后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韩大书以检察官的身份对这部电影的感想。同样对影片表达的公平和正义的法治现念表示赞许。推荐。

《十二公民》读后感(三):一名合格的公民——《十二公民》

这是一部企图通过电影的形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电影,它起到了普法和尝试西方的审判形式,这是一场模拟的审判,一切都关于人性,一切也都关于灵魂,虽然是对《十二怒汉》的改编,但也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话剧”电影,把话剧搬上电影屏幕,这也算不错。《十二公民》讲述的是一桩离奇的“富二代”弑父案,既然已经是定义为“富二代”,所以一开始对于罪犯就有了一个既定的偏见,如何打破这个偏见以及公平审判呢,一切都是从这个虚拟的实验模拟法庭开始,是中国式的陪审团,十二个毫无联系的公民出现了,他们是普通人,代表着中国十二亿多的人口,这是一切前所未有的讨论。

这部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主创手记,分为导演手记和演员手记,以及幕后花絮,书中还夹带了电影的海报;第二部分是电影剧本,剧情简介,故事时间轴和剧本正文,导演的手记很重要,毕竟挺喜欢导演的话剧的,他对于这部片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对于法学相关知识都很负责,另外是电影剧本给我很多学习的地方,毕竟以后我也可能会尝试下写写电影剧本什么的,这算是一个借鉴。我本身也喜欢侦查,算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所以对这类断案的故事很喜欢,所有的真相都是通过一步一步地论证和怀疑中才浮出水面的。我们拥有法律的至高权力,但不可以滥用或者乱用,而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切按照证据。而我们相信证据会说话,只要你细心凝听。

By江焕明

《十二公民》读后感(四):冷静、客观,理性、不跟风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反思。这十二位公民(陪审员)从开始认为嫌疑人富二代无罪和有罪的比例1:11,进行激烈的争辩,包括语言、思想,行为的碰撞,甚至将个人情绪发泄于公理上,直到最后一致认为无罪。这十二位公民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不同的人生故事,有不同的认知。争辩过程中有的人愤怒、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戏谑,有的人摇摆不定,有的则固执己见。这是一场关于良心和道义的较量。

我们往往从网上、广播、电视等来认定一件事物的真相,没有经过自己冷静、理性的思考和推理,看待事物受自己背景、经历的局限,甚至情绪的影响,导致人云亦云,跟风,不求真相,简单判断一件事情。影片中其中有位陪审员认为讨论是否有罪是小事,是吹毛求疵,不愿花时间来讨论和论证。陪审员8号(实为检查官)就说:真相往往在于小事里头,容易被忽略的小事里头。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为将来可能成为法官的孩子们在讨论一桩谋杀案,讨论一桩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吗!?从大了说,真就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不该吹毛求疵吗!?

一位陪审员说:老头(听见楼上杀人的老头)不被重视,没人听他说话,连小孩都不愿意听他说话。

一位陪审员说(纹身):你这儿是万一,到他(嫌疑人)那儿就是一万,万分之一的错误,对一个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8号(检察官)说:就算一个人真的有罪,我们就要论证该不该判死刑。你握生杀大权,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这跟凶手有什么区别!?

8号说:你听不见,你们永远也听不见。

*号(富商):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号:从法庭到媒体,从人证到物证都告诉你们,一混蛋儿子杀了自个儿的父亲?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愤怒不是出口,是逃避的理由。为追求真相,寻求真理,我们必须慎重,理性、冷静、客观的思考、分析,以维护法律的公正,保护生命的尊严。

《十二公民》读后感(五):疑罪从无的科普时代

书的形式不错,上半本是主创及演员的访谈,下半本是电影剧本。在看过电影的同时,这本书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

我看过57年版的电影《十二怒汉》,也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改编的话剧,也去看了《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对故事本身已经比较熟悉,三者相比较而言,原版电影仍然是不可超越的。单纯从设定的角度来说,中国并没有陪审团制度,用模拟法庭的方式来引导剧情,无论是观影前还是观影后,我都觉得这一次翻拍是几乎无意义的。在书中,对导演的访谈里提到一个问题:“在虚构的电影中用虚构的方式来讨论法律问题,相当于是对一个严肃主题的两次稀释”,问导演是如何把控这个电影的戏剧张力的。在戏剧张力这方面,必须承认张力确实足够强大,这得益于导演的把控与演员优秀的演技。然而,“稀释”这个话题却是最不应该回避的。

根据导演所言,拍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对普通群众的科普。在电影中,也是挑出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引进了不少时下流行的元素,比如“干爹”、“富二代”、“地域歧视”等等。然而,导演显然低估了群众的法律常识,《十二怒汉》想要表达的疑罪从无的观点早就深入人心,观点本身已无尖锐之处。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创举,快六十年过去了,仅仅是翻拍,有什么意义呢?而陪审团制度本身确实是对一个生命的抉择,你的一票确确实实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而模拟法庭一出,首先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削弱。恕我不能在这种稀释状态下,保持全然的严肃。

再说一些时下流行的元素,确实每个人都被冠以一种特殊身份。嫌疑犯是一个富二代,三号陪审员出租车司机与儿子关系极不和睦,四号陪审员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干女儿”是在校大学生,九号陪审员是空巢老人......可以说,这些社会热点都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部极富张力的电影里,热点都是陪衬,每个热点都是蜻蜓点水的一提,不痛不痒。

在我们国家,让人流泪的真实法律事件难道还少吗?从佘祥林到赵作海,近期的呼格吉勒图,死刑误判与疑罪从无,难道我们国家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不可以作为素材吗?陪审团制度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对象,制度是基本,脱离了基本,值得思考的空间和影片所能带来的启发大大减小。近来还有一桩在审判中的强奸女婴案,膜都裂了,一审仅判决猥亵儿童罪。由于我看到的是社交网络上受害者父亲的一面之词,不能妄下断论,但这种引起大部分公民质疑的案件,才是影视剧应该关注的焦点。就连社交网络对法治社会的影响,也是一个很好很新的题材。总之,疑罪从无的科普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论怎样,演员的演技是不容质疑的。只希望主创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花更多的时间去雕琢一部真正能带来思考的好电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