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犯愁到解愁》读后感摘抄

《从犯愁到解愁》读后感摘抄

《从犯愁到解愁》是一本由[美] 克拉克·劳勒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犯愁到解愁》读后感(一):从犯愁到解愁

莎士比亚说:“郁结不发的悲哀正像闷塞了的火炉一样,会把一颗心烧成灰烬。” 苦闷的情绪郁结在心中,不发泄出来,心会被燃烧殆尽。 很多时候,我们把苦闷埋藏在心里,压抑着自身情绪,时间久了,不知哪一天就会爆发。 而找到解决办法的关键,就是先要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抑郁也是如此。 《从犯愁到解愁》一书,作者详细探究了抑郁症的起因及对人产生的影响。 开篇序言以文坛泰斗塞繆尔·约翰逊的病史展开。详细剖析了他的病史,从中了解抑郁症产生的根源,以及他在与病魔抗争中寻找到的积极的方法。

1幼小的心灵,被母亲早早埋下诱发抑郁的种子 在小约翰逊还只有三岁时,母亲萨拉就给他灌输了上帝的思想。 从此小约翰的脑子里就深深地记住了:我不能坠入地狱。因为天资聪颖,所以他在读过《旧约》中愤怒上帝的启示后,能更好地吸收内化。 除此之外,每周日,萨拉还要让他读《人当尽本分》。这本宗教著作警示虔诚的基督徒,造物主时时刻刻都非常警醒。如果服侍造物主时,没有出色地完成卑贱的劳动,就会遭到重罚,在地狱里承受无尽的煎熬。 从此,他始终背负着基督徒沉重的愧疚感,抑郁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2金钱和地位缺失的羞耻感,引发抑郁 约翰逊第一次抑郁症发作,是在牛津。 在牛津求学期间,他终日惶恐不安,不断生气、烦恼和急躁,兼之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和悲观失望,凡此种种,使生活苦不堪言。再加上经济困难,负担不起学费,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就辍学了。 没钱没地位的生活,让他失去了生的斗志,一度产生过想要轻生的想法。

3对妻子的愧疚,加重抑郁 离开了牛津,约翰逊开始转而担任助理教员还办了一所学校,同时尝试以写作谋生。1735年,他与伊丽莎白·波特结婚。还亲切的称呼爱妻为“特蒂。特蒂是个寡妇,比约翰逊年长20岁,也比他更富裕。尽管特蒂为约翰逊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财富。 而在婚后的两年里,约翰逊为了事业频繁独自外出,长期忽视妻子。 在妻子去世后的日子里,对妻子的愧疚感,终于再次引发了翰逊的抑郁症。 并且是最重的一次。 在与病魔抗争中,约翰逊找到了多个有效的方法对抗抑郁,到现在来看,依然有效。

1. 运动。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内啡肽,让让人产生快乐的感觉。 2. 与好友相伴。与好友相伴,避免一个人独处。 3. 多读书,提升自我。或许有一天,因为读过的书,人就不会想着去自杀。 4. 去旅行。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这些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抑郁都有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远离抑郁,积极生活。

《从犯愁到解愁》读后感(二):与抑郁症共生的我们

抑郁症是近年来被人们提及频率最高的精神疾患,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究竟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和忧郁症的区别在哪里,为何患抑郁症的现代人特别多……凡此种种,少有人能说清。 · 回看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所谓抑郁症的历史,其实是误会、曲解、愚昧、自以为是的历史,这一历史仍在继续。《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克拉克·劳勒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恰好揭开了这段黑历程。

克拉克·劳勒,任教于诺森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系,热衷于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出版有历史类著作《抑郁症之前》《肺病与文学:浪漫的疾病》。

·

抑郁症是潜伏在现代人身边的“隐形杀手”。我们如何认识它?又如何治愈它? 在《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一书中,作者克拉克·劳勒用详实而生动地笔触,将约翰逊的抑郁症病史完全摊开至读者面前,让人们得以初步了解到抑郁症在18世纪的状况、其症状的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有效治疗手段。这种疾病在现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实际上它却“从未过时”。 · 《从犯愁到解愁》正是一本横跨社会学、文学、艺术及医学领域,起底抑郁症历史和文化史脉络,曾受到《卫报》《经济学人》《国际社会科学评论》等国外知名媒体大力推荐。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引进的第一本关于抑郁症历史的图书。

究竟什么是抑郁症?直到今天,其定义依然模糊,每一新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都会刷新前一版的定义。总之,只要符合《手册》中几十条标准的大部分,你就是抑郁症患者——这与维多利亚时代几无差别。

·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用忧郁症替代抑郁症。只要看上去有点怪,又不是“精神病患者”,便统统算成忧郁症。 · 定义模糊,使对忧郁症的理解走向两极: 一是“体液说”。认为忧郁症源于“黑胆汁”分泌过多,可用泡温泉、放血、催吐等解决。名医盖伦建议:锻炼、按摩,还有各种主动积极的活动。 二是“天才说”。在托名亚里士多德的《论问题》一书中,作者提出“能力杰出的人都有忧郁症”,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等。 作为近代化的领头羊,英国对欧陆文明不屑一顾,为创造自豪,发明出“英国病”——一种高贵的忧郁。莎士比亚因此塑造了哈姆雷特。

对抑郁症了解越多,我们越感到无力:它很可能是“习得”的,现代教育、社会不断提醒孩子们,你差得很远,不努力就出局,当无助发展为自觉,抑郁症便出现。 抑郁症的最严重结果,就是自杀,随着压力的越来越大,特别是青少年自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了解抑郁症,正确对待抑郁症,让我们与抑郁症更好的共生,读读《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这本书吧。

《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横跨社会学、文学、艺术及医学领域,深入介绍从古典时期到现代人们对抑郁症认知的变化历程,以及抑郁症治疗方法的发展。

书中引用大量资料,回顾了两千多年来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治疗的进步。

总之,这是一本很详尽的有关抑郁症历史的手册。心理专业人员必备,自我心灵疗愈,也可一读。

《从犯愁到解愁》读后感(三):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

抑郁症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病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

那抑郁症到底是生来就写入了我们的基因,还是完全受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呢?

任教于诺森比亚大学英语文学系的克拉克·劳勒,在《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这本书里通过引用大量的资料,对抑郁症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对抑郁症变化历程的讲解,还有关于抑郁症的症状、以及患上抑郁症的原因,还有对于抑郁症患者应该进行怎样的治疗,都有介绍。

那抑郁症到底有什么症状呢?

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

在本书的前言中讲到,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也曾经是个抑郁症患者。

他的朋友在他的传记《约翰逊博士传》里写到,抑郁症患者会厌世,大多数人都关心的事物,他一点兴趣都没有,整个人看上去也是无精打采的,还特别悲惨,他们很容易想不开。

约翰逊自己也研究了抑郁症患者的思考,他认为抑郁症者是这样思考的:“生命慢慢凋萎,是因为我们活在焦虑的影子之下。而生命渐渐消耗,是因为我们总是努力下定决心,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制定目标,却基本没打算坚守;我们屈服于自己的胆怯,却也承认借口都特别荒谬。”

除了对事物丧失兴趣,还非常的悲观,睡眠也不好。

抑郁症让患者本身也会非常的痛苦。

(图片来自网络)

那人们是怎样患上抑郁症的呢?

书中也讲了,这和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有关,无缘无故的恐惧和悲伤就会构成抑郁症的基础。爱情对忧郁的男女也会产生影响

我们村里有个js不正常的人,他已经50多岁了,听村里大人们讲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喜欢个女孩。

本来是要结婚的,结果女方要的彩礼高,男方的父母没有钱,就没有让男孩娶女孩,这个男孩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就抑郁了。

整天呆在家里,也不干活,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家里人看了也很痛苦,后来时间久了就不正常了。

悲伤和爱情不如意在一定程度上对抑郁症还是有影响的。

除了恐惧、悲伤和爱情不如意外,也与患者自身的黑胆汁有关。

喝太多色深的烈酒,吃大量陈年奶酪,忧思过度,睡眠不足都会引发症状。

那对于抑郁症患者应该进行怎样的治疗呢?

书上说,如果你闲散怠惰,就不要独处,如果你独自一人,就不要怠惰。

平常可以多出去散步,给自己找点事做,情绪上也不能有大的波动。

其实也就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不要与使人苦恼的思想做斗争。

除了上述这些还需要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如果比较严重的话还要借助于药物进行治疗。

读完《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这本书,你对抑郁症会有更多的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