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叔叔"李小龙"读后感100字

我的叔叔"李小龙"读后感100字

《我的叔叔"李小龙"》是一本由千明官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5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叔叔"李小龙"》读后感(一):李小龙像遥迢的月亮,照洒在中国餐馆后院练功习武的叔叔身上

这是今年以来读过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千明官真的很会写故事,薛舟也译得好,让人无数次想为理想主义「失败者」荡气回肠的人生落泪。李小龙像遥迢的月亮,照洒在中国餐馆后院练功习武的叔叔身上,尽管孤独迷狂、悲哀质疑,爬过黑暗的五共时期三清教育,仍然愿意在昏暗录像厅里做功夫侠客梦。

千明官在后记写:

“我想,小说基本上是关于失败的放事。关于不能成功的爱情,关于破碎的梦想,关于挫折的欲望的故事;关于抓到又漏掉的鱼的故事,关于再也无法回到家乡的故事:关于破裂的关系,未能战胜苦难,最终屈服于命运的故事;关于仰倒在地却摔破鼻子的荒唐故事;关于癌症、痔疮和腹泻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小说都可以算是关于失败的故事。从不思考失败的人,怀揣成为富人的希望的人,他们不会读小说。

尽管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读不可救药的失败的故事呢?这是喜欢不幸的变态的受虐倾向吗?还是为了得到安慰,觉得自己的人生还不错?我想人们之所以读小说,是因为尽管失败,也还是要继续活下去。”

叔叔就是这样,像酱缸台旁杂草缝隙里长出来的半枝莲,不屈不挠地活得漂亮。作为读者,因为好的写作,全盘接受到了这种能量。

《我的叔叔"李小龙"》读后感(二):如何正确地追星

这是一本正确追星的范本,曾经追星的、正在追星的都应该看看。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因为书中李小龙给主角的精神影响太多了,不管是面对不能成功的爱情,已经破碎的梦想,还是遭受的挫折和破裂的关系,都因为对李小龙的崇拜而从未轻言放弃。

明星这种东西,应该给我们正面能量才对,不然追他干嘛?但往往很多人受到负面影响却更多,随便搜下追星的新闻,就能搜到不少惨案。如辽宁一17岁初中生,因没钱追星而在温州火车站自杀身亡;一女青年在看到自己的偶像与人结婚,竟一气之下割腕跳楼自杀;贵州一16岁少年因父母没给他买音乐会门票(门票太贵),便在自家厕所自闭6天6夜。甚至有的人还疯狂崇拜心中的偶像,狂热模仿到发疯、发烧、发昏的地步,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整日神情恍惚,生活在一种幻想世界中……

追星应该是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比如比如你喜欢周杰伦,除了单曲循环他的音乐外,还应学习他即使只有中学学历,也没有漂亮脸蛋——即必要条件之一不具备。也在不断坚持,从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再比如黄家驹,他可以让人更加振奋,他鞭策着我们不停地进取,不论碰到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坚持信念。始终保持纯洁的赤子情怀,即使在势力的香港乐坛,也能出淤泥而不染……

追星,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从明星身上汲取到动力和面对生活的勇气,然后再不断完善自己去赢取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的叔叔"李小龙"》读后感(三):录像厅里的侠客梦

最近连着接触好些个关于上个世纪90时年代的电影故事,也许那个时候的自己正好还懵懂无知,所以这些电影的便在那时候留下了格外深刻的烙印。印象中,小小的录像厅,一个不大的彩色电视,劣质的盗版录像带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热血冲动的梦想。邵氏的SB标志,嘉禾的四块长方形logo,寰亚影视特有的声音,这些场面只要捕捉到一个小调,就可以瞬间带回一连串联想。李小龙,赌神系列,古惑仔系列,警察故事,还有更早那些叫不出演员名字但还记得类似《南拳北腿》的电影,都是最原始的三观启发。自幼在边远小乡镇里长大,在有线电视网络还没有普及到我们那儿之前,这些制作或精良或粗糙的电影,就是我们对于外面世界的理解。说来好笑,当时港产电影里老是会有人黑内地的人为“大陆仔”“大陆妹”,认为他们是土包子,于是我们也学着管那些在村里的孩子叫“大陆仔”“大陆妹”,只因我们是乡里的。后来,等我为了求学离开家乡,才明白自己才是自己口里一无所知的土包子。幸好!这样的自卑感并没有多少浓厚,因为早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尖沙咀,铜锣湾,苏格兰场,纽约黑手党和旧金山,我们并没有无知到不知世界为何物的地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见识了更多的东西,行走了更多的地方后,反而很怀念,也很好奇小时候自己憧憬的那些英雄主义的浪漫生活。当时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在那个昏暗潮湿充满脚臭和烟味的房间里,这些电影到底给我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

回到这段谈话的开始部分。我昨天去电影院看的大话西游。时隔二十年,当它重新被搬到荧屏上时,依旧热泪盈眶。我颤抖地拍下那些经典的画面,放到朋友圈里表示感慨,上司于哥看到了评论说,小朋友,你缅怀的是童年而不是青春。没错,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的时候还是小学,根本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命运又如何作弄人,只记得至尊宝放下情爱成了孙悟空,酷炫地驾着七彩云朵而来,痛打牛魔王,解救紫霞和唐僧,虽然最后的画面给人感觉有些惆怅,但那时的我们终不能分辨那种离别断肠的苦涩,只是觉得不开心。相比之下,我们更乐于看到那些搞笑的镜头,武打的场面。小男孩的心中,藏着的是行侠仗义的豪迈气概,而不是儿女情长的优柔。

当我喜欢看电影的时候,李小龙的时代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只是由于信息的滞后性,我们这样的小地方,还留着他当年的掀起疯狂之后的余热。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看成龙的电影,因为能打还搞笑。单纯的打斗已经过时了吧,武道的精神已经被世俗的功利溶解,拌在了警匪片、黑帮片和搞笑片里,失去了严肃,增加了趣味。不过,也正因为这个,李小龙才能剥离出电影明星这个角色之外,还存有一个武学宗师的身份。当然,我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大学毕业了。

若要让我回忆,我想最难辨析的还是李小龙的脸。他更像是一个符号,双截棍一出,姿势一摆,没错,这就是李小龙。实际上,我们还能记得多少童年时候崇拜的偶像,尤其是,当他们只在一部电影里出现过的时候?Bruce Lee这个称呼,也只是一个传说。因为这个传说,我们的侠客梦,才开始发芽。大学时候练跆拳道,还接触形意拳,我想其中不是没有道理的。李小龙也流传了他自己的武学流派,截拳道,我没有学过。任何武道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所以练什么武术,都不重要。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才是道啊。需要承认的是,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练下去了。我不能把原因归结于现实,而是真心地在内心里承认,童年时那些侠客的梦想,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书中,如果还有人从未变化的话,那就是权道云了。这个酷似李小龙崇拜李小龙的人,虽然历经磨难,却永葆一个武道者的心。相比之下,每一个改变的人,都应该深思。究竟什么样的梦想,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守候?而哪些东西,又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及时舍弃?

二十年也是弹指一挥间。在电影院里看当年的朱茵,依旧那么美地好似天上的神仙儿,只要看上了就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小时候觉得她漂亮,现在再看,还是觉得她漂亮。我的审美观终究未变改。这真是个焦躁的世界啊,当年的录像厅冷饮厅台球厅老虎机都不见了踪影,再也无人问津街头的漫画书店,取而代之的是高档的娱乐会所KTV,国际影院西餐厅,当年看着古惑仔长大的街头小混混们,如今应该也在商业社会金钱至上的浪潮中如鱼得水或头破血流,这么一想来大家变化还真是人模狗样的大啊。谁还谈论功夫啊?谁还说着过去那些江湖上的往事啊?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听这样的传说吧,只是大人们都忙着赚钱了。

好吧,闲扯了这么多,无外乎是变化还在变化,有人抵抗,有人放弃,有人醒悟,有人装睡,这是无法解开的结。生死循环,直到永远。最后,还是引用古人智慧语录,作为最后的结语吧。

“赐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赐我智慧,辨明这两者的区别。----尼布尔”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Reinhold Niebuhr"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