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锦集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锦集

《一次:图片和故事》是一本由[德]维姆·文德斯 / Wim Wenders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一):她带着我环游世界

每张相片背后都有故事。

文德斯的故事那么动人,相片那么唯美,看着看着,内心也跟随着其旋律在跳动。透过她,我近距离感受了了不同的人生;透过她,我开始环游世界。让我也有拿起相机出走的冲动。

也使我能更静心去审视自己的工作、生活。

是的,好好努力,把计划、行动做起来,那一天就快了。让这成为一种动力,鼓舞自己往前走。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二):被排版和装帧毁了的书

这种装订方式和排版方式,实在是很让人费解。纸张是铜版纸,非常好,但是图片排版太随意了,尤其是书皮背面那张飞机残骸的照片,放到内文里面是两页纸对开的排版,但是书本又不能完全打开看,造成图片无法看全,影响了照片要呈现的那种扑面而来的苍凉感。如果要问我什么是好的排版,参考后浪出版的另一本画册——马克吕布的《我见》。同样的出版公司,居然两本画册水平差异这么大。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三):维姆 文德斯-一次

这本书主要是作者的一个照片集,作者是一个导演,和许多文学家以及其他的导演(比如黑泽明)有过接触,但是我对西方的世界不是非常了解。但是百度了一下,这个导员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物,具体的我也不在这里说了。

实话说,我觉得作者的拍照水准也就一般般的感觉,许多其实也就起着记录的作用,构图什么的不太说的上,由于以前的照相机的原因,看起来也十分朴素。文字其实也一般般。

看完以后只有一两句话,一两张照片还有一些印象。

一句话似乎是描述美国的空洞(作者是德国人)

一张照片是封面上的狗,眼神太过忧郁

这本书的确会在一两个瞬间给我带来一种别样的孤单的感觉,但是感触并不强烈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四):十年

十年之后这本书修订再版,我不能不拥有它了。2005年某月,我第一次看到它的初版时,一看定价五十八元,默默地翻了许久,随后放回到书架的隐秘位置,以便我下次还能很容易地找到它,那时我还没修成花五十八元去买一本书的段位,即使打个九折我还是会纠结好长时间最后憋着劲儿离开书店的,在朋友的书架上会碰巧发现这本书,翻看几段后也是含怨气作罢,它不是什么畅销书,所以没有机会在书店碰到,更多的好书把它淹没在了我的亚马逊收藏夹里。

时间从来都是向前的,我与这本书反而保持着没有多少变化的质感关系,当我坐在沙发,只亮着一盏落地灯,书中的一页页滑过指尖,图片载着文字把我带去了文德斯那唯一的这一次、那一次以及另一个这一次、那一次的场景里,所有这一切在十年的时间里就像是把窗台的一盆植物挪到了卧室的架子上,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想知道接下来会是如何。

《一次:图片和故事》读后感(五):我很喜欢封面的狗

//本文已列入“看书必须写书评”系列计划

好沉!不愧是后浪。

书的机构大概是:我走过哪里,看到了甚么;我去探望谁谁谁,发生了甚么;我去往哪里,偶遇了谁谁谁。这谁谁谁,即便译编不疯狂加注解,即便你几乎不看电影,你也总会听到过其中的一两个。毕竟,在厕所里都能遇到正在拍《感官世界》的大岛渚嘛。

书中出现了几次墓地。印象深刻的是德州那场次日即化的雪。还有莫斯科红场边的帐篷区。之前在某网络小说里看到个二三手的比喻:一根葛藤,你看到的是枝叶还算繁茂,还是上面有一只黑色小虫?那么摄影乃至电影的存在,到底是聚焦于虫上?还是让人从绿叶中去找寻?

Wenders在序里说,摄像如同开枪,也是有后坐力的。然而这一本沉重的书我却看的浮光掠影,在潦倒慌乱的两三个晚上翻完。用手机拍下了书中匹兹堡的几张,无非是心里还有隐隐的企盼:希望她不是我此生唯一去过的大洋彼岸的城市。

然而,Wenders在书的最后说:对摄影还说,一次就是唯一。

麻蛋。

2017年11月26日,深圳

2018年1月8日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