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幸福的便当读后感100字

幸福的便当读后感100字

《幸福的便当》是一本由王梅著作,西苑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便当》读后感(一):美食寄爱心,甜蜜好味道

在今日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便当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种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不仅有其方便的特色,更有其美味,可口和多变的所在。而当美味的便当被有心的人们赋予更多的爱心之后,那么饱餐美味的那位则更会收获多彩的幸福。

此时此刻,手捧着一本来自于台湾的便当美食书册《幸福的便当》,我由衷地感受到了这份暖暖的情意和美美的滋味。尽管只是视觉上的盛宴,却丝毫无法阻挡我对这份“赋予幸福”的美食追求。相反的是,我更在看书的同时蠢蠢欲动于自己动手,准备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便当”。

顾名思义《幸福的便当》一书集结入了诸多作者精心准备的爱心便当美餐。因为用了心,所以幸福自然随之带给品尝之人。一如本书介绍所述:“一道便当菜代表一份情感!”在这样一整册厚厚的书中,我们将会欣赏和领略到诸多不同种类的特色便当。亲子便当,上班族便当,爱心便当----因为那份满满的心意,所以才会有如此诸多各式种类的便当美餐。作为一本美食类的书册,这里将相关的美味便当分门别类地进行有关的介绍。而且书中更将每道便当的营养要素,特色所在,备料介绍,工序归类等逐一讲解。只要有文字,必然有着对应的食物进行配套讲解。让读者可以看得一目了然,更让读者看得垂涎欲滴,幸福无比。在尚未接触过此书之前,我会在看到别人的精致便当时深感惊讶和神奇。如此小小的便当,却是如此色香味齐全的所在。究竟奥妙何在呢?而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于其中的诸多学问和细节。便当,便当,方便的是食客,用心的是制作便当的有心人。如果没有巧手,如果没有那份心意,如果没有那份玲珑剔透的心,我想绝对没有人可以把一份小小的便当准备得如此精美而又营养十足。透过这本书,我们却可以实实在在地发现制作一份精致,可口,美味的便当实则有着太多的学问和奥妙。不仅仅不能忽视“巧妇难为无米炊”,更不能忽略营养,配料,用心的诠释和表达-----虽然追赶幸福的路途很遥远,但是我们只要有心,在有经验的老手指点下,我们同样可以足不出户地动起手来挑战自我。为自己的孩子,家人,亲人,爱人准备一份精美,丰盛,可口,营养的便当,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本《幸福的便当》找寻到不少的窍门和奥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许更会让我们的巧手制作出更多花样繁多的美味幸福便当来!

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投入这场“幸福的便当”挑战中来吧!美食寄爱心,甜蜜好味道。

《幸福的便当》读后感(二):献给最爱的人

看见一句话有关便当的话说的很好,一道便当菜代表一份情感,菜色来自不同的心意——亲子之间的爱,家人的温暖,或是分享一些值得庆祝的日常……在繁忙的生活之中,当打开带的便当的时候,伴随着香气扑鼻,秘密揭晓一段深刻饱满的人情味时光。那些有关便当的幸福时光。

便当是献给最爱的人的营养餐。以前常在电视中看到女孩子为自己喜欢的男生送上亲手最的便当,那种送出便当和心意,欲说还休满脸羞涩的表情和画面就成为了我对便当最初的印象。当然,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在那个年纪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便当一定是场温馨的画面,而伴随着情感的便当也只有在有心的情况下才能变得美味又有营养。也许我们会羡慕电视上,网上或者各种场合见到的各种各样的便当,各式的创意,漂亮的画面让人打开饭盒就仿若看到了童话般的感觉,可是如果当让我们自己亲手来制作的时候,却是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脑海中的眼前的画面在美好,如果不是自己做的,那么也就有种遗憾了。当看到别人吃着可口的便当的时候,当看着家人羡慕的眼神的时候,在发现美味会有营养一起的时候,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跟着本书一起看看如何的亲手制作幸福的便当。

幸福的不仅是时光,还有食光。要吃饱还要吃好,书中主要收录了常见的三种类型的营养便当。首先是亲子便当,那是与孩子的约定,27款的各种造型和孩子爱吃的菜相结合,不管怎么做都会讨孩子喜欢的。越是简单的菜色越是困难,当食材已经准备完毕,跟着书中的介绍步骤多学习着开始吧。其次,就是上班族的便当了,要工作也要健康,午间休息的时候来份亲手做的便当,根据心情选择不同的好吃的,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让自己充满了成就感。温暖来自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幸福,不让工作餐重复的菜色影响心情,也不再为枯燥而乏味。最后的一种便就是爱心便当了,充满了生活的况味,是理想和现实想结合。各色的菜色,多种菜肴搭配和组合,能有效的补足欠缺的营养元素,也能让各种口味的食材大汇合,让我们朝着多远健康的方向迈进。

好生活自己造,漂亮的菜肴,亲手的烹饪,充满心意和营养的便当会让生活变得更为温馨。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有友情都需要我们的呵护,那么就从小小便当开始吧,让便当里的幸福献给每个关心的人。

《幸福的便当》读后感(三):为爱下厨房——为你爱的人做一次饭呗o(* ̄︶ ̄*)o

你是否忽视了孩子在打开便当盒时不以为然的表情?虽然味道还不差,但是对比同学手上盛装的漂漂亮亮的便当盒,这样随便的盛装只会让孩子感觉很丢脸,实在是不好意思让同学看到自己便当盒里的内容,只能成为拿着便当盒躲到学校阴暗角落吃午餐的人…

你是否忽视了孩子看到杂志上那些漂亮的便当时眼中的羡艳?就算感觉工作生活的压力让自己很疲惫,没法每天亲自为孩子准备便当,但是每年那么偶尔几次的惊喜,总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学校开运动会的时候,或者到了孩子的生日、期末考试的时候,头日里备好新鲜的食材,第二天早早的起身,预先处理过的食材烹调的时候是会事半功倍的…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这种婉转的方式,将自己的真心告知对方呢?从来都不擅长表达的东西,其实都润物细无声地浸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里,虽然有着无声的默契,但像日漫中的女孩一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慢慢的亲手用自己的感情烹制出这样一个美味的便当,便是老夫老妻,也自有独属于彼此的浪漫…到了樱花季,找不到樱花,梅花、杏花、梨花不也一样很好吗?仿着电视里的样子,做个三层的超大便当盒,内容超豪华的,坐在一树繁花之下,慰劳慰劳平日奔波繁忙的自己,去年的自己幸苦了,接下来的时间,也要继续努力啊……

看过的某个故事里,一位美食家评判两款菜品,对一位选手说:你的菜品看起来非常精美,甚至给人种不忍下箸破坏掉的感觉,味道也很好。但是我还是喜欢另一位选手的菜品。因为你的菜品吃起来空落落的,缺少温暖的味道,和饭店里流水出来的一个样。

说起来,即使一个是大酒店的厨师长,每天都用的最高档的食材,烹制成精美绝伦到令人不忍下箸的菜品,但烹饪的时候要么是什么都不想的机械,要么只是单纯的专注于‘成功’本身的急促;而一个只是街边小饭店的老板,每当做菜的时候,想着的却是这是要给妻儿做的食物,这样想着,心也柔软了起来。前者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后者那种温暖的味道的。……就像唱歌,你心中想着那个人,歌声亦要柔软几分。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是我在某本美食文上看到的句子,顿时心中一片柔软。用爱与心烹制出的美味,是眷恋的味道。不过,在个人看来,最能代表爱的美食,可能无过于便当的了。回想起来,便当好像一直都在生活里散发的小光亮。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不是那么冰冷。小小便当盒里,存放的是着来自家庭的味觉记忆,是妻子给丈夫准备便当,父母给孩子准备便当,孩子给父母准备便当,是出游时候为自己精心烹制的一个超大的便当,……便当,是给家人一份无言的爱,一份付出,一份幸福,一份给予,一份快乐。

小的时候,最羡慕漫画上日本的小朋友的,就是每天上学的时候,能够带着母亲一早精心准备的便当。我想,那种感觉一定是很幸福的。从小学到中学,我都是在学校订的餐。而貌似期间除了某次我的母亲被我缠磨不过,盛拨出了部分的头天晚饭,我是没自己带过一次饭菜的。记得当时,用的是夏天家里制冰用的那种老式的很大只的铝饭盒,还蹭了锅炉房免费蒸了一次饭。结果满心期待的打开饭盒,只见被蒸的花容失色的饭菜,实在是让人大为扫兴。

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貌似是每月的的蒸饭费要15元的样子,而订餐就要60多元。我是一直订餐的,说老实话,因为家庭的原因,整个小学期间,虽学校的订餐没吃上几次,不过每月的饭钱都有交的。六年如一,真心浪费了。也可能是不挑嘴的关系,每次能留在学校吃午餐的时候,不管菜色如何也都会吃光光,一个饭粒也不会剩下。也没感觉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感觉有多难吃无法下咽什么的。

盒饭是校工或者订饭的地方用小车推到教室门口,让学生,通常是值日生抬进教室里。对的,蒸饭也是这样……在没有微波炉的年代,做值日生的小孩子每天上学时搜罗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盒饭,“嘿呦嘿呦”的抬到锅炉房去,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再从锅炉房把热饭抬到教室。一年级时是最幸运的,因为不用爬楼,而六年级就比较凄惨了,因为他们的教室在顶楼。到了中学,就没有这项蒸饭费了,好像是因为学校太大人太多的关系。——现在思来,满满的都是回忆。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烹饪书。书中分三部分,分别收录了作者为孩子上学精心准备的【亲子便当】,为爱人工作准备的【上班族便当】,和为自己准备的每日的【爱心便当】。丰富多变的菜式搭配,经过简单的烹制,不加过多的调味料,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给读者以“健康”“营养”“美味”的享受。从图片中的各式便当盒就可以看出图片的拍摄用心。作者极为擅长用各式厨室料理机来减少劳动量,写的也很细,连料理机设定的时间/速度都写的一清二楚。

书的内容千好万好,就是不知道是拍摄还是印刷的关系,图片不够清晰,差强人意。而且开本很奇葩,也就是32开大,以至于那些缩了水的细节图都挤成了一团。当然,开本所限,某些地方难免被忽略掉了,像书里点缀饭团的“自制鱼松”“自制肉松”,书里根本没写制作方法,大概是默认读者自己上网搜索吧。可能菜色有些过于台湾化了,而台湾,也过于日化了。像什么鱼板、乌鱼子、樱花虾之类的,只能是另觅替代物了,否则除了网购,这些东西北方本地的市场不大可能买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