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便当时间》读后感100字

《便当时间》读后感100字

《便当时间》是一本由阿部了 / 阿部直美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88.00,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便当时间》读后感(一):有趣的便当书

不同于一般讲日式便当的书,《便当时间》并不告诉你便当应该怎么做会更方便、怎么搭配会更有营养,而是采访日常生活中带便当的人请他们展示当天的便当,以及听他们讲讲便当背后的事情。

书中会先点明采访对象的职业,附有一张照片。这个人会带什么样的便当呢。我这样想到。于是读完讲述内容,翻到后面看便当的照片。啊原来是这样。这个过程特别有趣。

虽然并不是教你做便当,但是里面的搭配其实更具参考性,因为都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有简单的饭团,也有搭配丰富的鱼肉蛋菜,很实用呢。

《便当时间》读后感(二):便当盒里装的是满满地爱和生活

❤️摘抄

因为Nana也需要什么都不做的日子。

今天虽然没有和尚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明天还是要好好的做下去。

但我觉得在吃到真正美味的食物是一定会产生好吃的感觉在吃到真正美味的食物时,一定会产生好吃的感觉。

人到了这个年纪就不会有特别想吃的东西也不会有想要的东西。咋

乍看之下,不足为奇的地方仔细端详就会看到可爱的花朵

每次上班就像是一趟小旅行。

❤️书评

每个人的便当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印象最深的两个分别是

为了不影响妻子睡觉,所以带的是自己捏的不太好看的

《便当时间》读后感(三):打开便当盒,看人生况味

墙裂推荐!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遇到更喜欢的书了,目前为止排名NO1!

书名会误导很多人,叫《便当记忆》会更恰当吧。没有任何食谱,也没有什么华丽的美食,而是由“便当”作为打开的话题,对普通人的采访集。作者夫妇走遍日本,采访了各行各业的113个人,从怀孕一直到女儿小学一年级了才出版了此书。这样的快时代,还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做这样一件事,简直奇葩。成功应该是必然的,用心与否,读者一读便知。

写序的是很喜欢的作家吉井忍,她说,作者或许只是想告诉大家“你的普通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深以为然。这或许是本逆流而行的书,追求质朴的本心。看多了朋友圈微博等等晒的各种或可爱或华丽的便当,再翻开这本书,你绝对会收到冲击。有相当一部分便当,朴素到看着都没什么食欲。这就是真正的生活了。会讲究营养搭配,量是否足够,却不会讲究配色,外观是否好看。大多是前一晚的剩菜剩饭组合,便当盒也是超简易的款,甚至拿竹叶或保鲜膜一包就完事。日漫里的苹果兔子,章鱼香肠统统不见,倒是蛋卷,梅子常常出现。所以便当本身,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做便当以及享用便当的人,还有与便当有关的记忆。甚至有的内容发散到受访者完全忘了便当这话题,很自然地闲话日常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便当的图片,还会配上受访人在工作场所的正面照,及一张享用便当时的抓拍。正面照往往十分严肃,抓拍到的表情则分外放松愉悦,两厢比较简直都不似同一人。而文字风格如同场景再现,甚至连跑题了的原话也没漏下,看得不禁笑出声来。看受访者娓娓道来,或陷入回忆,或感恩家人的照顾,或家长里短。有意思的细节太多,不一一剧透了。虽身处不同的文化,却并没有隔阂感,甚至很多类似的事情,你也一定经历过,读来亲切无比。而另一个让我佩服之处则是每一篇文字都恰到好处的控制在了一页的分量。一点都不浪费!排版看起来超舒服。

作者夫妇一定是相当亲切又诚恳的人,以致和这些采访者在多年之后还能互通信息,互相鼓励能早日实现梦想。期待此书能被更多的人读到。

《便当时间》读后感(四):《便当时间》

日本出了很多介绍便当的书,曾经有日本作家写本国便当文化,说其实是当年日本推崇长子单独继承制,只有长子一房才能吃到热饭菜,次子根本没什么地方,住得离正房也很远,食物端过去早已变凉。热的当然比冷的好吃,但日本人的便当也就这么一直持续下来。大部分母亲必须给丈夫和小孩准备当天的午餐便当,内容是否丰盛,直接反应出这一家的生活水平和主妇的贤惠程度。 但《便当时间》里介绍的便当,跟美食基本关系不大,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一顿。作者是一对摄影师和记者的夫妻组合,阿部夫妇用十几年的时间采访和记录,去日本各地寻访各种职业各种阶层的普通人。

我曾经在书店翻开一页,看着某个中年欧巴桑介绍说自己的便当是昨晚的剩菜,一下就看得入迷起来,站在书店翻完一本书。 事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又从网上买一套。 毛姆说读者需要具备两种能力,至少必须拥有对人类事务发生兴趣的能力,而且不能没有想象力。通过一只便当盒和里面的内容,这个人别的一切,似乎成了脑海里可以随意想象的部分。 比如一个挤牛奶工人,午饭是一只比拳头还大的饭团的,在采访里得知,因为每天四五点就要出门,实在不想麻烦妻子准备午餐,于是自己做一个简陋但是够份量的饭团。从这只朴素又硕大的饭团上,折射出一种日常生活特有的美感。 就像当年荷兰画家开始大画特画家庭生活的一角,摆放凌乱食物的厨房,起居室餐桌上的果篮,画风再也不迷恋所谓宏大叙事和华丽宫殿里贵族们的生活,反而可以让人驻足停看许久,猜测着画面里外主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你既没有好奇心又无同情感,那么没有一本书是值得读的。” 在人群中翻看《便当时间》,最重要的感受是,当你抬起头,再看芸芸众生,顿时有了种不一样的体验,那个急躁的中年男子是不是因为想抽烟所以东张西望,穿着格子衬衫的技术男为什么手里拿着一杯没开封的巧克力奶昔,是在等恋人吗?染着亚麻色头发,满胳膊都是纹身的女生,好朋友却是黑色长直发的朴素女孩,她们在起劲地聊什么呢?

作者|毛利,作家,《Vista看天下》长期撰稿人,公众号“和毛利午餐”主理人,著有《结婚练习生》《全职爸爸》《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等作品,写出多篇10w+,感谢全网读者信任,欢迎加入^_^

发于2018.05.01

《便当时间》读后感(五):便当盒里盛放的是爱与人生

《便当时间》这套书是我在书店闲逛时无意间发现的,书的封底是一张很漂亮的便当图。因为自己一直在制作午餐便当,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最初对这两本书的设想是参考看看别人的便当是什么样的,如果能从中学到几道适合放在便当里的配菜的做法就更好了。但拆封后我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份讲述如何制作便当的书,它所传达的东西用“便当背后的故事”来概括更为合适。作者夫妇采访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78个人,除了拍摄他们的便当之外,他们也坐下来同便当的主人一同享受了属于他们的“便当时间”。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了便当主人背后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故事。

工作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的理容师,就带两个大大的饭团作为自己的便当,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快速吃完;每天在固定的路线驾驶公交车的司机,因为同事一句”我有做便当,你要吃吗?“于是爱上了她,成为夫妇;经常几个人一起工作的自然导览员们,做便当时也会多带一些大家聚在一起分食……日本人好像很喜欢便当,虽然在便利店买东西吃或者去餐厅吃东西也很方便,但似乎有人做便当会令人感觉格外幸福。做成心形的厚蛋烧、包着自家腌渍梅干的饭团、选用地方特有食材做成的拌菜,无一不体现着便当制作者满满的心意。

“每次打开便当盒,盖子上总是粘着饭粒。一颗、两颗、三颗,用筷子小心夹起,真是好吃啊!除了饭粒,盖子里有时也会黏着海苔、腌梅干、鳕鱼子、美乃滋或西红柿意大利面。每次掀开便当盒,就像是在欣赏一出短篇连续剧。”写在前言的这番描述,真是恰如其分地形容出了便当给人带来的期待与愉悦的心情。

除了好看的便当,这本书使我最受触动的部分是,书中的每个人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采收莼菜、公交车司机、街头艺人、自然导览员、船长、剧务、土木作业员、音乐治疗师、制盐师傅…很多人的工作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每一个人聊起自己的工作时那份认真的感觉会令人不禁感叹:“真好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便当时间》2中以“剧务”作为职业的老爷爷山下义明,他从小就喜欢电影,于是一直都在从事与电影相关的职业:跑龙套、给演员当助理,最后成为一名剧务。剧务的主要工作是依照制作进度调整演员通告表,确认演员何时要进场、何时开始戴头套换服装等相关安排。山下老爷爷做剧务已经超过三十年的时间,但即使做了这么久,他依然保持着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即使周末生病,一到周一就会”生龙活虎“地去上班,这份热情实在令人敬佩与感动。

工作本来就是不分高低优劣的,每个人各司其职,社会才能良好地运转。但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很多人好像都在为了生活而去做一些自己”不得不做“的事,读技校就是”学习不好、没前途“,上大学就是”有出息“,到底是谁确定了这样的社会法则呢?小时候被问起梦想时,或许会有很多孩子想过做一个“开小卖部的”的人吧,但这种“梦想”却往往会被批评说“没志气”。但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看起来没有那么“高级”,真的是没志气的事吗?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都能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心满意足地活着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