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锦集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锦集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是一本由[韩] 崔度星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一):意大利旅行前应该读的书

不是旅行指南,但深入浅出说了很多意大利北部几大文化名城的历史与小故事,文人去旅行就是不一样!

这本书没有放在图书馆的旅行书那人书架,而是放在东亚文学。

虽然这次去意大利旅行没有把崔老师说的有意思的地方都走了,但总觉得这次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比以前光看Lonely Planet来得深刻。

希望,我也有机会像崔老师一样,多去几次意大利旅行,这样,估计自己了有动力去看更多关于意大利,关于文艺复兴的书了。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二):走走停停,逛意呆利

有一段话讲的很好,“旅行,即使不能直接改变人生,也一定会间接为旅行者带来巨大的转变。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我在追寻的过程中承受着孤独与痛苦。因此,有时或许会做出一些违背生活的步调、逆流而上、看似莽撞的挑战。然而,我始终相信,旅行会带给人蜕变。”

旅行的意义大抵如此。在行走中感受历史的变迁,感受文化的熏染,感受生命的律动。新的人事物牢牢抓人眼球,以此慰藉你我孤独的灵魂,让心灵变得丰盈,让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本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却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它并不单单是一本描写风景的游记,还集合了许多历史故事,通过这本书,我甚至对于罗曼建筑、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建筑风格有了一定认知。

作者是韩国人,他对本国人的评价是效率很高,而在他的眼中,中国人慵懒散漫。文化上的差距使然,读者不妨一笑了之。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三):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

让我向往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

读完了全书我竟然才意识到作者是韩国人,当然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只是发现自己读完了书才开始注意作者。一开始我是读不进去的,冗长的外国人名和地名让我感到心烦意乱,经常导致我混淆和模糊,本以为是一本偏故事情节的旅行记传,但其实是一本拥有厚实的历史铺垫以介绍风情文化和细碎景点为主的记录文。读一段时间便越发被吸引进去,有一种在书中就能感受到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瑰丽和震撼感,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至少比高中历史书上的文艺复兴更让我激动。这本书也像一本旅游攻略和地图,如果未来我有机会去意大利的话,一定会去看看威尼斯的桥,罗马的喷泉和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建筑师们留下的文化瑰宝,那时,我可能会再次打开这本书,当做旅行前的攻略。

我每次读完书都会找一段我最喜欢的话,不是刻意的,而是一段真正我喜欢或者打动了我的,可能是一句简短的箴言,也可能是一大段复杂的道理,甚至也可能是几个让我喜欢的词语。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开头作者介绍的一个在森林隐居两个多月的名叫梭罗的人,在小木屋前的木牌子上写到: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四):身未动,心已远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没有时间,没有金钱,身体不能上路,但还是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在某个安静的时刻跟随一些美丽的风景文字,旅行上路。阅读游记书籍是最廉价、最方便、最舒适的旅行,无论你想去“看”哪里,只要你翻开书本,静静品读把心灵融入,灵魂就将随着作者行走于世界各地。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是一位韩国资深游历者崔度星女士独自在意大利旅行,写就的一本有关意大利人文、艺术的纪行。跟随着作者的目光与脚步,那些关于意大利代表性城市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掀开了神秘的面纱,慢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是一次意大利旅行的记录,这又不是一次单纯的旅途记录,它融入了作者对意大利这个国家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充满了思辨的文字,使这些记录比一般的游记来得更深刻更有意义。

于一个对意大利这个欧洲国家的认识近乎为零的人来说,这趟意大利之行,只能够一路紧紧地跟随游历、感受......

游意大利,怎么能够错过世界文明的水城威尼斯呢。作者带领我们游历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感觉作者不像是一个初来乍到意大利的旅游者,倒像是一名深谙意大利本土人文历史的资深人士或对意大利深有了解的专业人士,带给我们非肤浅的旅途城市印象,而是深刻的城市本来历史面貌,使这趟旅行更具收获与意义。“威尼斯”名称的由来,威尼斯的饮食、威尼斯的历史、在威尼斯生活过的名人、威尼斯的生活文化、威尼斯大大小小的桥。作者深入到生活、历史深处,为我们展示了一座散发着灿烂与神秘光芒的城市。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城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的伟大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世界闻名的艺术作品、文艺巨匠。透过艺术作品,或是城市的建筑艺术背后,寻找昔日艺术巨匠们的真切身影和生活。达.芬奇和米开朗琪这两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这两位年龄相差不少交集也不多的艺术家,谁能想到他们之间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但丁的长篇史诗《神曲》特别钟爱数字“9”,有谁知道其中隐藏着但丁对一段苦涩爱情的心思呢。

意大利闻名的建筑艺术:帕拉第奥式风格、罗马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作者罗列各种建筑风格的典型建筑加以分类说明,让人一睹意大利建筑艺术的神奇风采和迷人魅力。意大利食物当中,意大利面无疑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意大利香醋、意大披萨都是闻名已久的美食。意大利时装、意大利皮鞋则走在世界潮流的前列。意大利历史名城罗马的西班牙广场,爱情之泉,拥有2000年历史的罗马竞技场等等,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络绎不绝的身影。

意大利真不愧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神奇国度。什么时候?我可否也有机会亲身踏上这片令人神往的国土?!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意大利》读后感(五):通过旅行促使自己蜕变

原先,一想到意大利,感觉只有高山仰止,就会被其拥有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遗产逼仄地透不过气来,不能自已。可是如果要谈一谈,又觉得模糊、混乱,力不从心。读过本书后,认识方才有些明晰。这得力于作者选取的介绍角度条理清晰。

按照由北往南的旅游行踪,全书写了五部分内容:分别是《水城,威尼斯》、《北部田园都市的旅行》、《文艺复兴的城市,佛罗伦萨》、《中部魅惑城市的旅行》和《历史的城市,罗马》。就这样,一路旅行,一路观察,一路体验,一路思考。一路走来,一路写来。

作者将这次意大利之旅称为“壮游”。壮游,本来指的是在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前往意大利感受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就的旅行。今天,作者借用这一词,把壮游称之为历史文化之旅。因此,作者的旅行不是单纯浏览风景名胜,本书也不是单纯的游记作品。

作者在意大利由北往南,一路探访了那些曾经引领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有关的城市。从历史、艺术、文学、音乐、时尚、饮食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更是穿插了一些各地的民间故事和文化资料,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为高雅的艺术氛围增添了通俗易懂、亲切自然的成分。

配合介绍的内容,书中大量的彩色插图将遥远的意大利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诸多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异域风情图片,使意大利变得真切可感。

就这样,作者通过自己富有洞察力的艺术、人文之旅,为读者精心烹制了一餐了解意大利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们没有可能游遍天下。但是,借助作者的介绍,我们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即可驰骋八方了。借助作者的文字,我们完全能够更加便捷和直接地享受作者的享受。

作者认为旅行的更大意义在于遇见不同世界的人,比较彼此间的文化,进而将自己与另一种文化融合。因此,作者认为旅行即使不能直接改变人生,也一定会间接为旅行者带来巨大的转变。作者坚信,旅行带给人的绝不是质变,而是蜕变。渴望在旅行中实现自我蜕变、升华,成为作者旅行的动力和原因。这种旅行观贯穿了整个游览的过程。作者在书的最后总结道:“这次原本只为游览美景的旅行最后收获的还是关于人的记忆,正如文艺复兴的精髓在于寻找人的本性一样。”

在借作者的慧眼享受美妙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相信读者们也会感悟于作者的旅行观,升华自己的旅行理念。

——通过旅行来促使自己蜕变。

附:文字指瑕。

1.第038页,第二段最后句“就点最贵的菜吧!待会我把费用加在那边的日本客人账单里”中,“待会”的说法太生硬,不符合口语的特点,建议在其后面加上“儿”字;

2.第069页,行政区域图中标注的“圣马克区”,在行文中为“圣马可区”,建议用字应统一;

3.第078页,第二三行“然而,其建筑风格确是漂洋过海,从维琴查传播到遥远美国的帕拉第奥风格”中,“确”字疑为“却”之误;

4.第153页,关于维琪奥宫殿(西尼奥列宫殿)的建造时间在第二行和倒数第七行两次提到,皆为1928年,这应该是错误的。“1928年”疑为“1298年”之误;

5.第196页,第四行“上车的意大利人一共有四个,他们每个人都在抒发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从她们那血气旺盛的样子……”中,“他们”、“她们”应统一;

6.第222页,第二段开头“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地区,把小镇周围所有的人口加起来也只有区区15 000千人”中,“小镇”、“只有”、“区区”与“15 000千人”矛盾,“千”字应为衍文,当删除;

7.第224页,第三段开头“事实上,有很多人会因为《蒙娜丽莎》而认为达芬奇只是一个画家,其余,在达芬奇的一生当中,绘画并没有占据太大的比重”中,“其余”当为“其实”之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