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返城年代读后感精选

返城年代读后感精选

《返城年代》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返城年代》读后感(一):很失望很失望

老实说,比想象的还失望。初中看《年轮》时还是很崇拜梁晓声的,不知是我眼光变了还是作者江郎才尽,故事情节简单直白,跳动太厉害,人物形象也无比单薄,情节老套。一点也不喜欢林超然这个人物,除了实在似乎没别的优点了,唯一喜欢的人算是杨一凡吧,比较单纯,还有才气。不过做作的情节和人物还真多,两家关系的亲近好假!时不时某人跳起来给某人一巴掌,动不动爱不爱的,当街吻起来,这些人还真是爱演啊!八十年代什么样,还真是没法想象了!总之,写出这样的作品,真的很为曾经的偶像尴尬。

《返城年代》读后感(二):知青年代

第一次知道梁晓声,并不是通过他的小说,而是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年轮》和《泯灭》,电视剧的情节激荡回肠,却又不失真实。将几个东北年轻人由小学,中学,东北北大荒插队,再到返城工作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讲的真挚动人。由此,我才开始关注这个叫做梁晓声的作家,才去书店找来原著去读,因为我相信有些文字是电视剧所表达不出来的。

梁晓声,本人为哈尔滨人,曾到哈尔滨建设兵团下乡,我想正是因为他本人在兵团的日子,才使他写出的小说那么真实。梁晓声笔下描写的知青形象大部分都为正直向上的人物,希望从中宣扬真善美的理念,对于当时的丑恶现象并无过多描述,但故事的情节却值得细心的读者从中思考。

回到正题,这本《返程年代》主要描写的是知青返程后的生活,工作,考大学,做小买卖,又或者待业,不同的人物都在为着将来的日子做着努力。有痛苦,比如何凝之的去世,有幸福,比如林超然的奋斗,也有无奈,比如林超然妹妹过去的感情经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在那个大家对前途都看不太清楚,不知道前途的年代。人们始终都没有放弃前行。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没有人可以选择时代,正如没有种子可以选择土地和季节。然而,青年之所以谓青年,乃因终究拥有年龄的资本—即使它是唯一的资本;于是便也本能地拥抱希望。这一点使大多数青年反而并不破罐子破摔。哪怕人生又将从零开始,他们也还是会拥抱住希望不放。”

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八零后,那个年代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需要学习的,今天这种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急于求成,忽略了对自身品格的锤炼。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从中学到一些精神。

《返城年代》读后感(三):反思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以前我从来没觉得下乡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当然,这也归功于我成长的年代和我的父母对女儿的疼爱免了我成天在田间劳作的痛苦。之前,我对于知青是没有特定的认识的,也从没有对那个年代有过什么思考,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就像书中所说,历史只是记载了大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我对那些年的看法就是很多人从城里到农村参加农村的劳动,城市里的很多知识份子受到过人们辱骂鞭打,仅此而已。现在看来,对于每个组成那一段记载的人来说,那些年并不是那么的“仅此而已”。

以前,我对上山下乡的青年们的认识是他们就是一群被社会大环境推着做一个时代的他们的同龄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的人,也就忘记了他们是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里放下自己的家和亲人、放下自己的舒适和未来,去走了一条自己不知道、不了解、且看不到未来的路。他们很多人是比我现在的年纪要年轻、或者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下乡之后的差异不说,农村的环境我是很清楚的。返程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自己的家乡并不想接纳他们,他们也就成了城乡边缘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甚至他们的乡亲们刚开始并不曾正眼看他们,很多人却还不得不拼命的争取回家的机会,总是想着,回来了,慢慢总会好的。他们努力的奋斗、拼命的挣取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本钱、却还保持的一种坦然的心,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简单却又不简单的人。他们的拼搏、奋斗、争取是我没有的,也是我崇拜的精神。他们面对的是城市的反感,面对的是已成家却养不起家的辛酸,面对的是看不清未来的茫然和不安,在这样的层层压力下他们这代人却又保留着一份坦然,这是多么可爱、可敬的精神。相对而言,我生活在父母亲友编织的一个美好梦境里,还美其名曰自己是多么的容易满足,还得意的认为自己的顺其自然是一种美德,想想真是为自己感到羞愧!!!

《返城年代》读后感(四):车到山前必有路

“知青”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让当年的年轻人们热血沸腾,上山下乡,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新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去了农村,面对地理环境的生疏和物质生活的贫瘠,支撑着他们的唯有信念。

众多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把焦点聚集在了知识青年们下乡的那段岁月里,而《返城年代》却着眼于他们返城之后的岁月。如果说知青下乡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转折,那么,返城也同样是一次转折。

返城的青年千千万万,梁晓声以林超然和何凝之这两位知青的返城起笔,接而牵引出林家与何家两个家庭的故事,同时也串联起了哈尔滨里众多的返城知青。不论在哪个年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而在返程年代,似乎过于悲情。

大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北大荒,与城市的一切疏离。再次回到城市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读者为之揪心,而亲历者也同样迷茫。没有专业的技能,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住房,没有积蓄,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老大不小,真可谓是一团乱麻一地鸡毛。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迷茫,却又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走着走着,回头看,豁然开朗。正如作者所说——“没有人可以选择时代,正如没有种子可以选择土地和季节。然而,青年之所以谓青年,乃因终究拥有年龄的资本——即使它是唯一的资本;于是便也本能地拥抱希望。这一点使大多数青年反而并不破罐子破摔。哪怕人生又将从零开始,他们也还是会拥抱住希望不放。”

《返城年代》给与人希望,即使那个年代已经远去,它给如今的我们撩开迷雾,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只要走下去,就会有收获,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当年的知青有那么几分相似。大学毕业之后远离了城市,来到了大山深处。服务期虽不长,但难免会与同龄人相比较,他们在花花世界活的风生水起之时,你也只能与高山寂寞为伴。当然,我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反而庆幸当初的选择,毕竟是一份人生经历,同时也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读完此书,愈加豁然开朗。我期待自己在七月份的返城,也希望未来能有故事讲给别人听。

《返城年代》读后感(五):落脚与反思---评《返城年代》

曾因其同名小说《年轮》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家梁晓声,在完成了其诸多代表作品《今夜有暴风雪》、《一个的自白》、《知青》等后,近期又推出了以忏悔、重建为着眼点的力作《返城年代》,以其冷静的审视、深刻的反思,不仅为其知青系列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为当代炙手可热的知青文学增添了极富价值性的一笔。

相比于那些激扬着青春热血、饱含着对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返城知青关怀与同情的文字,北大荒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返城年代》中以更为高远的立场、更加宏大的视野和最大的包容性,尽量淡化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卷入、又因社会种种不公而给返城知青造成的巨大伤害,转而刻画知青们对因年少无知而在最诡异的年代犯下的荒谬错误进行的深刻反思与忏悔,力图卸下“狼孩”的身份回归生养他们的城市并重新搭建起社会对他们的信任的故事。毕竟,如果没有对造成苦难的原因进行的深刻反思,如果没有在苦难中对人性的执着与坚持,和对自身品格的锤炼,那么,苦难就仅仅局限于痛苦与灾难本身,只是一代人身上持续作痛的伤口,却毫无任何价值与意义。从这个立场上说,静之在老工人坟前的暗自悔过和罗一民的蓦然下跪都与林超然在兵团坚决对右派子女一视同仁的行为一样,属于苦难中最为高贵的一种。尽管他们造成的伤害对于受害人的肢体已经无法挽回,然而,在一片血雨腥风的暴戾之后,正是这些看似无力的举动,却恰恰成为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开启人们心灵修复之旅的钥匙。而对这些行为的真诚宽恕,更彰显了那些曾经的受害者的伟大。

有人曾经评价上山下乡运动说,国家花了三个亿,换来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而知青与家长不满意的焦点就大部分集中在了知青返城后的难以真正落脚归属上。结束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梦幻终于回到城市,大量的“知识青年”不得不面对知识不足、人已中年、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住房进而连婚姻对象都很难找到的残酷现实。在《返城年代》一书中,作者丝毫未因“忏悔”这一主题的突出而回避理想在现实面前挫败的矛盾,而是以其对知青问题看法的一贯积极正面,通过对林超然、张继红、王志、罗一民这些敢于解放头脑、砸破铁饭碗自主创业的返城知青形象的塑造,及对一些给予知青们政策支持的领导的刻画,描写了广大知青在新时期的拼搏与奋进,从而对这一尖锐的矛盾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而这些有力的回击不仅让返城的知青在生养他们的城市重新找到了落点,更成为了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的巨大动力之一。

除了心灵上的忏悔和生活上的拼搏外,作者对十年动乱后的法制重建也多有描写,构成了《返城年代》更为深远的意义所在。而以对话、短句为主的剧本式写作又让这本内容厚重的读物充满了平淡质朴,非常简单易读。目前,该书已被改编为电视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电视剧上映前先睹为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