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读后感1000字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读后感1000字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是一本由小杜老师著作,29.80元出版的2013-1图书,本书定价:20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读后感(一):行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揭开0-12岁孩子成长的秘密》内容简介:之前,也许,你一直以为自己是深爱孩子的,这么想的话,你需要停下来,读读此书。因为《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揭开0-12岁孩子成长的秘密》内容详实,注重案例,而且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读起来有趣而不枯燥 ”看这个推荐,感觉还行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读后感(二):读读看看

“读起来有趣,引入哲理小品文的创造手法,这个哦可以的。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观点新颖,见解独特。书中家教思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比如,孩子不会分享很正常”,嗯,是啊,小时候谁会天生就懂得分享呢?孩子是自私的,这是天性,他们的玩具都是打上了自己的标记。早期教育不是识字背诗等,而是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素质。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这周用了三天上下班路上的零碎时间读完了小杜老师的《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揭开0-12岁孩子成长的秘密》,主要收获如下:

1、 孩子是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他们不光需要食物喂养,更需要心灵关心。陪伴孩子、哺育孩子、教育孩子,才是每一位母亲最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小孩玩时别打扰。当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家长最好扮演一个“观察者”与“协助者”的身份,而且不管孩子的玩法是否符合你的满意度,都需要抱有十足的耐心的发自内心的欣赏。

3、 玩具不在多,在于让孩子专心地玩;玩具不在贵,在于让孩子动手去做;

4、 小儿不会分享很正常。每每去一些儿童聚集的地方玩耍,总会看到孩子们在抢玩具,最后会有一个孩子哭,其实,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自私”是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

5、 相比单纯地把孩子托给专业的早教中心,家长的科学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这样才可换来聪明健康的宝宝。

6、 为孩子建立“玩伴圈”。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友情,都需要社会关系中的归属感,都需要有自己的圈子。上周去参加国际母乳会的定期月度聚会,我的宝宝第一次参与有小宝宝在一起玩的活动,开始把她放在那儿,她完全不知道要干嘛,别的小宝宝在那里玩玩具,我的宝宝就坐在那里不动,就是发呆的坐在那里,过了好长一会儿,给她一些引导,她这才知道要玩身边的玩具,所以,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们存在、体会他们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只有在积累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练就成。更何况,现如今,每个孩子的秉性脾气都各不相同,家长更应该尽早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接触小伙伴的机会。

7、 让孩子自己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从小锻炼选择的技巧,赋予他们能够把握生活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成长为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也能让自己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

8、 从生活中细心的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报兴趣班。

9、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淡化考试和分数意识,把考试看做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把分数转换成孩子掌握的知识量。在学习的路上,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更好地发展自我。这样一来,孩子才会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才会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之一。

10、 孩子不是拿来跟别人比的。从来都不要对孩子说“你比别的孩子差”,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你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你表现的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孩子已经尽心了,家长就不要再一味的苛求他们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孩子也都应该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人家孩子的复制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鼓励他放开手脚,努力去走自己的路,尽可能地与他一起享受生活,感受过程的快乐,这才是我们作家长的所能给予海贼的高质量的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