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间之线》读后感锦集

《时间之线》读后感锦集

《时间之线》是一本由(英)彼得·布鲁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之线》读后感(一):一首献给无法“到那里”的挽歌

《时间之线》是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自传。这位一生都渴望拍电影却在戏剧舞台最负盛名的导演,用近乎“无时性”的叙事方式重构了他孜孜不倦的一生。不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试图折射整个欧洲的背影;也不像萨特在《词语》中,用冷漠残酷的笔调诠释关于没有父权的存在;彼得·布鲁克作为一名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的虔诚信徒,他在《时间之线》中仅仅关注了一个话题——如何“到那里”。“生活在别处”是每一代在文化和诗情滋养中长大的青年人的困惑,彼得·布鲁克也不例外;他的一生都在通过“画框”和旅行探索“到那里”的途径,真正践行了网络时代的时代精神——“身体与精神,至少有一个在路上”;然而呢,是否真的存在一条通向“那里”的幽径?甚至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那里”?当已步入晚年的他回望自己的人生时,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光亮,更是看到人类历史的星空浩瀚苍茫。人年轻时,总是容易被自己的亮光遮蔽住双眼,总是狂妄地以为自己就是太阳,好在时间从来不会嘲笑年少轻狂。回到内心的修行有很多种,但能真正洗尽铅华的却只有时光,在岁月的奏鸣曲中,这位睿智的老人淡淡地承认自己也不过仅仅就是一个颗月亮。上帝并非为了我们某个个体的存在而创造了整个世界,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作为音符,为人类“到那里”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把故事放在这里,明天自会有人拣起它。

《时间之线》读后感(二):读懂,需要时日

相当部分,我都没有读懂,因为我没有尝试全身心地进入那个世界,因为我对彼得•布鲁克了解不够,如果有大量的背景资料,如果看过他的戏剧,肯定会更好。

所以,我把这本书列为“推荐”,表明以后还会有可能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重读。推荐,就像一颗系了线的石头,有一天,会再把它们拎上水面。

就我读懂的部分,已经感觉收获颇丰。那主要是一些纯粹的感受,文字把感受描述得非常清晰,引发我的共鸣。我把它们记录在这里,等同于读书笔记,也是为了有一天,我再回来验证,有的内容,我受触动,但没有记录,因为没有必要,如果它们被记得,可与我融为一处,如果它们被遗忘,表明终究对现时的我意义不大:

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陈规陋习,我们最初的工作就是如何超越这些陈规陋习和机械模仿,找到开启身体运动的钥匙,让那些发乎自然的文化和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首要的一步,是彻底释放自己,摆脱头脑中那些既有的影响和印迹,使自己不再被区分为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只有当我们把脑中分析思考的这部分意念作彻底的放松,这样才能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背景之中,倾听内在的声音和运动,探访心灵的源泉,而无需相互阐释。

在任何时候,我们总能找到新的开始。一个开始者的头脑中,永远洋溢着开始时的天真烂漫和未受限制的自由。对寄生状态来说,对困惑来说,对困难来说,前进是一件更困难的事。从无知通向经验的路上,有太多的状况蜂拥而入。完成总是最难的,只有让它去,才能让你尝到真正的自由。然后,完成又变成一个新的开始,生活因此成为一个连绵的词语。

《时间之线》读后感(三):唯有时间给你答案

这些年越来越热衷于看传记。一个耄耋老人在暮年一笔一划写下一生所感所悟,将层层细节抽丝剥茧,摊开在你面前,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先要向译者深鞠一躬,没有他,我们无法流畅的看完彼得布鲁克作为创作者的一生。其次,要向我原本并不熟悉的彼得鲁克先生道一声谢,即使我从未看过他任何作品,也并不妨碍从这本不薄不厚的小册子里窥见那么多的“答案”,那些原本萦绕在心头无法落地的思绪,借由智者的启迪,终于透过迷蒙水汽,朝我走来。

尤其喜欢一段话——“在非洲的乡村,说书人在故事行将收尾时,会把手掌放到地上,说:‘我把我的故事放在这里。’然后又加了一句:‘明天会有人拣起它’。

我们人类,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尚未找到真正的同类,如此孤寂无聊,不得不在地球上弄出那么多的血腥、战乱、仇杀,像一堆坏了胚子的小孩在一起恶斗,而我们又那么热衷于“传说”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还好,即使跋涉了漫长的时间旅途,这些故事一个挨一个,从未走丢。

艺术,是为了录下故事吗?故事有自己的生命轮廓,它是沙漠之花,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躯体干涸,死于撒哈拉之前,把这朵花找到,带回来,保留或重建。

在这本书里,彼得布鲁克说了许多话,太多金句如醍醐灌顶,我甚至在想,余下的人生要好好消化完这一切,就像他在书中所言:“你人生中总有一天会确信不疑地看到时候到了。如果你放过它,它就再也不会回来。”

痴迷艺术之人所看到的世界与普通人大相径庭,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对话、人物、场景切碎重组,把每一次生命体验击撞入作品之中,为了这些,可以不惜赌上一切。日本演员堺雅人进入名校早稻田后,毅然放弃了自己本来的专业,一股脑钻进混乱的学生戏剧团体,一待就是好多年,多年后,他随纪录片镜头重访当时混过的校剧团,看见那些叠起来一人多高的被子,想起自己没日没夜痴迷戏剧的学生时代,这种感觉,何尝不是人生的美妙体验。

没想到彼得布鲁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竟然是《浮士德博士》,这是我钟爱的小说家托马斯曼所著的长篇小说,书中还有一番作者与达利的精妙对谈,这种巧合时时出现,它让你感到不寂寞,即使如今的时代,艺术已成涂脂抹粉的小丑,我们还能仰望大师,在他平和的口吻中按图索骥,抵达我们今生必去之地。

年轻人写东西总是与老者不同,在时间不断的凌迟里,在死神将来的恐惧中,在回望自己一生的战栗时分,老人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看见了什么?比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去大谈成功哲学,我更愿意聆听耄耋翁内心的絮絮念叨。

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拿笔划上一道又一道的线,想把那些句子誊抄在心中,最后竟发现,密密麻麻,一整本书中几乎布满了我的笔记,这势必是需要一再领悟的东西。

最后,还是用书中的话来结尾吧——“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我们去到哪里,都始终带着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而我,更愿意找出自己那条线来吞下这一整个世界的噩梦。

《时间之线》读后感(四):关于人生的探寻

童年时代,一切都追随表象,没有将世界复杂化的形而上思考,所以轻松欢快。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动地接受下来,每件事都必须通过质问来检验,因为真理只有经受了检验,重新发现,再在自身经验中一步步得到证明,才会有意义与可信度。

生活总是不改其忙碌的面目,冲动一波接一波,新的目标扑面而来,我的动力不断涌现。

一条路径引向另一条路径,把我不经意带进许多我既无专业知识又没有经验的领域。

遵从教诲并不仅仅是倾听与盲从。消极的尊重显然远远不够,消极与积极都是必要的,两者比这两个词本身所暗示的简单对立更加强烈。

无论我们去到哪里,都始终带着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

每个信念都有一份怀疑,每个愿望都有一份抵制。

戏剧工作让我更想拍电影;做导演与人亲密相处时,孤独写作的渴望就会随之袭来。无所事事闲坐家中时,不安的躁动又鼓动着我去国外冒险;退回到内心平和的生活时,投入外部生活的豪情又强烈得不可抑制。

抱着像大海里扔漂流瓶的心态…

完美主义经常是过度傲慢与愚蠢的标签。

哑剧

《时间之线》读后感(五):书评

P5

“童年时代,一切都追随表象,没有将世界复杂化的形而上思考,所以轻松欢快。人们在孩提时代从来不会问自己:什么才是真实?他们也总是在真实的边界上来回徘徊。长大后,人们不是学会质疑想象,就是开始厌恶日常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我把它理解为天使爱美丽那样的世界,将想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在生活中怡然自得,譬如《黑店狂想曲》里,像小说里的场景,又像是二战时期经济萧条的确发生的那样子,只有小丑怡然自得,有锯子拉小提琴,愉快的修理床下的坐垫。对自食其力的人生有着向往,但不是那种火车站装卸工一样的卖汗水,用自己的灵巧机警的应对日常。活得像皮影戏里的人一样举手投足间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P8

如果此时正是你最接近真理的时刻,之前或之后都不可能如此接近,那会怎样?如果你的余生都只是在逐渐远离你现在的状态又会怎样?

这种恐惧感大概会让我们更好的活在当下,也许以后就会堕落,也许明天开始就平庸毫无起色,也许··也许,我最怕的是明天就会死亡,各种各样意外的死,无所谓品尝生命的美好这一说,存在先于本质,只有存在,才有资格谈那些体验。活一天和活一百年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曾经存在过。

P9

百度了Aleister Crowley。以下摘录:

Crowley自小长于强烈宗教气氛的家庭中,引起他强烈的反叛,他母亲相信他是启示录预言之兽666的化身。

《法之书》要人遵行的,是一条简单的秘界谕旨(Law of the Thelema):“作你要作的乃是律法的总纲”。放任的一代(如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把它解作“想做就去做”,Crowley则解作“只作你必须去作的,其他则保持原状”。有学者认为这是道家“无为”的思想。

他在晚年他号称用魔法召唤出一个没有形体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晓得那是个什么东西,在给朋友的信里说道要穷余生之力搞清那东西的本质并且把他公之于众。可惜的是还没搞出来就死了……

神秘学什么的居然还吸收了中国的《易经》,有点想看这家伙写得书。

P33

“剧场是一个让模仿与一种叫想象的神奇力量相遇的地方。想象若只在脑中停留,则毫无震撼力可言,它必须遍布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一个看起来也许有些抽象的词:神灵附体,在此被生动的具象化了”

天才演员就是这种感觉吗?每次看到学校剧社同学们穿着华美的衣服,表演时做作不堪的行为举止,心里就难过,这哪是演戏?真正优秀的艺术,要带给观众更灵魂的震颤。

P60

在和达利的相处过程里,做着叙述的达利的艺术性想法让我又惊叹又难过,惊叹他“白墙之外剧烈冲突”的想法和一系列天才的舞台布景,作为一个平庸的人,势必是要嫉妒天才的。不过事实上,像达利那样天马行空的想法,也的确很难在不温不火的平凡生活中实现。

P64

“事实上,关于生命本质的最伟大理论,如果不与辛苦得来的个人经验结合在一起,是毫无意义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先将那些伟大理论的种子种在心间,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恰到好处的人生经历唤醒它。一直认为艺术是最接近生命真理的一种方式。

P66

“她让我们看到,每一种宗教都因太过轻易地将教义提供给人们,让人们唾手可得,无需付出艰苦的实践即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而迅速摧毁了其原本的纯粹。”

又是一句读了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恨不得握住她的双手说:我愿意,多幸苦我也愿意!告诉我,生命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P76

“在我与导师珍妮交流的早期,她问我生活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我立刻回答:快乐!她会带着失望而揶揄的表情不无同情地看着我,不发一言。”

想起了今天看到的另一段话:“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约翰·列侬

列侬说的正是我想表达的,人生的目标并不是可以用一个头衔或者一个数字可以代表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应该归于一种感觉。”

忠实于自己,要么天真,要么勇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