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100字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100字

《疯癫与文明》是一本由米歇尔·福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一):我买的是盗版?我想把这书扔了

这么明显的错误都能存在,又怎么能让读者相信翻译的质量呢,这可是这本书的第四版啊。气愤

我只想说明一下书中的错误,但是豆瓣提示评论太短。

我是看了豆瓣上此书的评分很高才买的。没想到这么低级的错误也存在。已经考证过了这里的“此萨”指的就是比萨。而“圣地公墓”更应该翻译成“纪念公墓”。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二):最后笔记

最终概括福柯的疯癫观念

疯癫不是理性的对立面 它是一面镜子 也是一个自我拥有力量的存在——提醒黑暗意识的存在。疯癫出现之时便有其力量 尽管是反讽式的。古典主义对于疯癫的理解某种程度上是对的——疯癫的黑暗本能 这直接冲击到古典主义中的自我修行以及光明意识 而这种态度是很复杂的 疯癫也是对其有益的补充——非理性的巨大力量

总的来看疯癫是一处消解史——经济和人道主义使得疯癫不成为一种心灵问题 而成为一种无理性 并且逐渐纳入到社会中——此时疯癫的意义就被消解了 一切的容纳都是更大意义上的消解。当疯癫彻底成为一种道德行为 并且在日益强大的道德高压下自我反省时 人类并没有镇压住非理性 而是以一种极为悲剧化的“超过”解决了疯癫。

疯癫始终是文明的镜子 也是力量的暗面 同时象征着生命的另一种力量和本能。疯癫始终嘲笑文明的自大——医治的愚蠢就彻底体现出这一面。事实上 疯癫的核心是两分的——黑日之光 其意义就在于非理性和消解中。疯癫无可理解 艺术其实是对疯癫的最好超越——它超越疯癫 又表达疯癫

人道主义未必是一件好事。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三):谁是疯子

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疯癫在西方文明中的演化史,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获取,而是思维和观念的提出。

一是话语权的作用问题。疯癫是文明的一种发明,它是社会性的一种需要,是知识的构建,文化的构建,涉及到政治权力问题。谁拥有了话语权,谁就能够通过道德手段划分出理性与非理性,且对于反面的声音进行压制和评议,而之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如愚人船、精神病院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治疗来试图抹杀疯癫的存在,就在于它们是对既有秩序的一种挑战,是道德对立面的疯癫,排他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但凡不认同的非我,都可以将之完全拒斥在外且打上反面的烙印。主流政权可以试图消灭疯癫,但是不能抹杀它存在的事实,它永远存在。

二是真理问题。疯癫中未必都是非理性,它可能隐含理性,甚至借用疯癫之口道出理性所要故意遮蔽的黑暗面的真理,在迷狂错乱中吐露心声,具有展示和揭示功能。疯癫的魅力在于知识,而且是“理性、智慧“之人所不能完全拥有吸纳的领域,例如疯人在文学创作中尤其闹剧、傻剧中反倒成了最清醒的存在。

三是疯癫的本质问题。无论疯癫的发展史如何,其内核都是不变的,它应当是自然的/非人文塑造的和社会塑造的。但是如今它的意象意义远远超过其本身实际应当关注的部分。

四是疯癫对我们的启示。保持对知识的怀疑态度,以及对权威的挑战心态,学会质疑是否有是神圣真理的存在。抛开经验主义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而不是秉持既有观念,将疯癫者的体验与世界一概粗暴排除在外。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四):一部疯癫史所带来的某种社会运行的可能性

如果说一种社会态度形成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需要三个世纪,那么,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形成一种社会态度可能只需要一个大事件和一个临界点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无论我们想不想承认,最初的社会区分和隔离存在两种来自两面的动机,一种是慈善教化或者救济方面,出于对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或教化他们重塑社会道德,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另一种可能是更隐晦的,更不愿提上台面的因素,将少部分“威胁”或“特殊”隔离或区分起来,是为了让大部分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

直到18世纪,精神病被确定为一种疾病,并逐渐发展出一套病理学。

21世纪的现在,我们的直觉说,“精神病一直都是一种疾病,只是以前没有发现。”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决裂,“疯癫的人”彻底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当年“偏见”的“习惯”依然含蓄的流传着,“歧视”从我们一出生就潜藏在意识里,甚至说,不去接受教育的规训都很难发现。而我所能理解到的最可怕的歧视暴力,是内化到患者自己身上的,自己对自己的暴力。

《疯癫与文明》福柯说是一部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他所展现给我的,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本来应该是荒谬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是,一种对待方式是能够上升成为一套病理学或者说“科学”的,甚至说能上升到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那么问题来了,听起来很扯,但在如今这个世纪里,会不会也正酝酿着一套特殊的对待方式,去在未来的三个世纪里去定义出一种“以前人们没有发现的疾病”呢?

谁说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沿着理性的“正轨”一直运行下去呢…?

运行下去呢…?

《疯癫与文明》读后感(五):疯癫与文明——批判的价值

福柯的伟大在于最深刻最基础的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即便他自己不承认,却已然成为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先锋。看前述评论有人不喜欢福柯,但我想说,你可以不喜欢福柯,却不能低看了批判。在这批判中,福柯回答了他曾经初衷问题了么?他尝试着回答,可却引来的人类对本身更沉重的困惑。

理性是对的么?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卡尔贝克尔的思维,启蒙思想家们开启的理性的王国却是对圣奥古斯丁神学天城的反复。福柯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理性(我们今天人类的共识)或许无法用正确与否来判断,我们的理性只是对我们自认为的正确的理性,从而又不断加强非理性来让他扩大强化。当我们跳出思维的禁锢,将理性与非理性(不要被非字误导)摆在同一平台上,或许,理性的成功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扩大和加强。福柯在结构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础,这成为了他对西方文化根基的批判。他汲取灵感于尼采、梵高、阿尔托,批判着图克、皮内尔和弗洛伊德,那个文艺复兴时代(理性和非理性对峙还未形成的时代)的自由的交流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人类思维的自由还是禁闭?人类创造出理性,却将自我禁锢于理性之中。

抛却内容,福柯批判继承着西方批判哲学的传统。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反思现代或许不那么重要,但吸取批判的方法却是难能可贵。西方学者的有着批判一切颠覆一切的精神,而这种全面的怀疑和否定才可在破中寻立,当今天我们还在一味固守强调传统时,批判的精神也消失殆尽。而福柯,是一个样本,一个都不愿自我批评的人何谈进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