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熊维尼故事集的读后感大全

小熊维尼故事集的读后感大全

《小熊维尼故事集》是一本由(英)A.A.米尔恩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熊维尼故事集》读后感(一):将名著进一步推广

【贺博友单益义《小熊维尼故事集》出版 轻纱如霞

【贺博友单益义】^-^《小熊维尼故事集》出版

爱漫游文学的海洋

爱漫步童话的长廊

爱漫乐诗词的作坊

爱漫画维尼熊形象

单益义夫人Miss张

用童趣去引导善良

维尼熊可爱的模样

益智的精神好食粮

如小花散发着芬芳

愿小花逾久更弥香

对小花施甘霖供养

让小花在网络绽放

为教育而淋漓酣畅

为儿童启蒙高智商

为后代寄殷殷期望

为花朵提供好土壤

独有的性格和思想

滑稽的表情很跌宕

聪明的智慧会帮忙

栩栩的如就在身旁

学语言表达力增强

编故事借鉴的方向

长知识丰富了心房

感兴趣攀科学殿堂

饥饿时如美味品尝

干渴时遇清泉涌淌

疲倦时舒适的眠床

迷途时精确的导航

美与丑学会辨明朗

善与恶认清洁与脏

是与非界限断平常

正与邪对立的双方

赞博友具长远目光

用心血铸瑰丽宝藏

此壮举已功德无量

似行云如流水欢唱

伉俪携手书写辉煌

功底深厚锐不可挡

忠于原著文采飞扬

赋予生命无愧巨匠

将名著进一步推广

将经典与世人共赏

将作为沟通的桥梁

将成就心灵助健康

《小熊维尼故事集》读后感(二):电大英语老师余艳霞对《小熊维尼故事集》的印象

转贴 电大英语老师余艳霞对《小熊维尼故事集》的印象

小熊维尼(英文Winnie the Pooh,或简称Pooh)是我们美好童年记忆中一个可爱的动画形象,我小时候也是在迪士尼的动画片中知道它的。据说这是由《小熊维尼故事集》(Complete Tales of Winnie the Pooh)作者A.A.Milne为其儿子创造出来的一只漫画熊, 后来Walter Disney公司购入并重新绘制成现在的形象。因为可爱的外型与憨厚的个性,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熊之一。迪士尼公司取得故事的电影版权之后,推出了下列三部卡通短片:

1.《小熊维尼与蜂蜜树》(Winnie the Pooh and the Honey Tree,1966年)

2.《小熊维尼与暴风雨日》(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1968年)

3.《小熊维尼与跳跳虎》(Winnie the Pooh and Tigger Too,1974年)

其中「小熊维尼与暴风雨日」拿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篇动画奖,而「小熊维尼与跳跳虎」也获得提名。1977年,迪士尼将这三部短片集合为《小熊维尼历险记》(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成为迪士尼第22部经典动画,重新在电影院上映,依旧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小熊维尼的魅力。

一直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80高龄南京单益义老先生此次翻译这本《小熊维尼故事集》乃兴趣所在,当然也花了不少心思,与国内小朋友分享可爱的小熊维尼冒险之旅。很高兴能为此书贡献自己微博之力,希望各位小读者好好阅读,快乐成长!

广东珠海 余艳霞

2012.7.24

《小熊维尼故事集》读后感(三):永远的小熊维尼

摘自《文学报》 作者:徐 鲁

1921年,英国诗人A.A.米尔恩的妻子从伦敦一家儿童玩具店里买回一只绒毛小熊,作为送给儿子小罗宾一岁生日的礼物。米尔恩为这只绒毛小熊取名为“Edward Bear”。

四年后,米尔恩开始为儿子罗宾写作以小熊为主角的童话故事。他为童话里的小熊取了个新名字:Winnie the Pooh(一般中文译名:维尼•菩。著名翻译家任溶溶先生译为“维尼•阿噗”,翌平先生译为“维尼•阿波”)。其中的“Winnie”,来自伦敦动物园中的一只小黑熊,“Pooh”来自小罗宾最喜爱的一只天鹅。

如今,小熊维尼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小熊维尼已经成为世界童话舞台上的大明星。没有谁不喜欢这个憨态可掬的,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对身边所有伙伴都愿意送去自己的爱心的小熊的形象。维尼和他的小伙伴伊忧、袋鼠妈妈、小豆、猫头鹰、小猪和跳跳虎等,是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孩子们都耳熟能详的童话角色。

小熊维尼的故事十分单纯和好玩。生活在百亩森林里的维尼,像所有的小熊一样,最喜欢吃蜂蜜。为了寻找蜂蜜,他会想方设法钻进蜂窝里。维尼最好的伙伴是克里斯托弗•罗宾,当然还有那只小猪。

所有生活在百亩森林里的朋友也都喜欢维尼。因为他心地单纯可爱,虽然有点儿笨拙,却非常非常善良。他和小伙伴们过着简单和快乐的生活。这是童话家想象中的孩子们应该拥有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不过,维尼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他也有自己的主意和独特的洞察力。因此,只要有维尼在,世界就充满了笑声,就洋溢着欢乐。维尼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想去百亩森林里寻找新鲜有趣的事情。这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那些天真、好奇的孩子是一样的。维尼一点也不自私,十分关心周围的小伙伴,也非常乐于帮助他人。例如他就为孤僻忧伤的伊忧寻找回了丢失的尾巴。维尼也很聪明,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智慧,例如他懂得只要跟着蜜蜂走,就可以找到他最喜欢吃的蜂蜜。“百亩林”是一个快乐祥和的童话天地。米尔恩用他高超的想象力和智慧的故事讲述,为全世界的小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笑声的世界。

“百亩林”的原型叫“亚士顿森林”(Ashdown Forest)。1925年,他们一家从伦敦迁往这片森林附近居住,这片美丽的森林就成了小熊维尼故事的背景。

到了今天,这片森林已经成了一处“观光胜地”,全世界许多小熊维尼的“粉丝”远道而来,只为追寻和亲眼见识一番小熊维尼从前的足迹和生活的场景。

米尔恩大学时读的是数学,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过英国老牌的幽默杂志《笨拙》的副主编。在为孩子们写作之前,他就是一位大作家了,发表过许多小说、剧本和诗歌。

但是他最有名的作品还是儿童文学作品。小熊维尼这个童话形象,使他进入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童话家行列。米尔恩的儿童文学作品从数量上看并不是很多,最著名的大约只有四本书:两本是童话,主角都是小熊维尼,一本叫《小熊维尼•阿波》,一本叫《阿波的小屋》;另外两本是儿童诗,一本叫《当我们很小的时候》,一本叫《现在我六岁了》。这一点他就像一生只写过《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三本童话的作者E.B.怀特一样,他们都凭借少数的几本童话作品,而成为了世界级的儿童文学大师。

我们在前面说过,米尔恩的童话和儿童诗歌,大都是为自己的独生儿子小罗宾写的,或者说,都是这个小男孩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写前面说到的那四本书的年份,也贯穿了他的儿子整个童年时代。当然,米尔恩也会把自己的灵感归功于他的妻子,因为妻子经常和罗宾一起摆弄各种各样的绒毛玩具。他的妻子和儿子玩这些动物玩具的时候,会给它们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作者在《阿波的小屋》的扉页上有写给妻子的献辞,赞美她把新的生命注入到了维尼身上。

1925年12月24日,小熊维尼的故事第一次登上报纸《伦敦晚报》,第二天是圣诞节,英国广播公司(BBC)向全世界播出了这个故事,结果大受小朋友的欢迎。

1926年10月14日,小熊维尼的故事第一次以童书的形式出版,第一版的销量就超过百万。在以后的日子里,小熊维尼的故事被翻译成了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全世界的孩子都爱上了小熊维尼。

1961年,美国著名的华特•迪士尼公司买下了小熊维尼的版权,开始制作电影动画片、图画书和其他衍生产品。1966年,迪士尼出品的第一部小熊维尼的动画品《小熊维尼和蜂蜜树》诞生。从此,小熊维尼的故事更是不胫而走,成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最深入人心和最具经典意义的童话形象之一。

除了小熊维尼的系列童话故事,米尔恩在许多儿童诗里也刻画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小熊的形象。如那首有名的童话诗《好小熊和坏小熊》,是一篇带有很强的游戏意味的作品,全诗写得浅显易懂,诗句念起来有点像绕口令,充满童趣。通过轻松好玩的诗句的念诵,孩子们会认识到什么叫做好的习惯,什么叫做坏的习惯;再进一步,孩子们还能从游戏中懂得一个道理:“好”和“坏”都是可以改变的,“好小熊”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也会变成“坏小熊”,“坏小熊”如果能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也会变成“好小熊”。诗中写道:

森林里有两只小小熊,

一只小熊好,一只小熊坏。

好小熊学他的二乘一,

坏小熊把他的纽扣全解开。

热天他们住在树洞里,

一只小熊好,一只小熊坏。

好小熊学他的二乘二,

坏小熊的短裤撕掉一大块。

冷天他们住在洞穴里,

他们做什么,全听大熊来安排。

好小熊学他的二乘三,

坏小熊他手帕从来都不带。

…………

这首童话诗最后的括号里,有一个出人意外的有趣的结尾,显示了作者米尔恩的幽默与机智,也很符合小孩子的阅读心理:

这其中也许有寓意,不过有人说没有,我想是有,只是我也说它不明白。如果这两只小熊,一只变坏另一只变好,那也就跟我们一样,会变好,会变坏。因为克里斯托弗•罗宾一直学到了二乘十,可我把钢笔放到哪里去了,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因此这首诗我只能用铅笔写。)

诗中的“克里斯托弗•罗宾”,就是米尔恩的独生儿子。

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先生曾说:米尔恩的小熊维尼故事和他的儿童诗,不仅是儿童的“恩物”,就是成年人,也能在他的童书中缅怀往日的乐趣,欣赏到作者优雅的文笔。

现在,童话作家翌平在翻译出版了罗伯特•斯蒂文森的经典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之后,又完成了小熊维尼童话的这个崭新而流畅的译本。我们谨以这个新译本,献给小熊维尼忠诚的小读者和“粉丝”们。

《小熊维尼故事集》读后感(四):《小熊维尼故事集》赏析(三)

《小熊维尼故事集》赏析(三)

噗熊和小猪猪去打猎 差点抓到一只大臭鼠

单益义 张文逸

第三章的重点在于勾勒小猪猪的性格特点。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里给我们极其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森林画面。画面上虽说出现了小猪猪、噗和罗宾,但着重点是写小猪猪,噗和罗宾是略写。

作者把我们带进了一片大森林。这片森林的中间有一棵大树,小猪猪就住在这棵大树的中间。它是一棵山毛榉树。山毛榉树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粗壮乔木。小猪猪的家就在这棵树的中间。这住处对小动物来讲,相当豪华,非同一般。在小猪猪住的附近,离这棵山毛榉树不远处竖立着一块木板,这木板历经风雨,已经破损,说明它竖立在那里已经有年头了。木板上面写着“特伦帕斯 威”几个字。小猪猪告诉罗宾说木板上的字是它的祖父的名字。“特伦帕斯”是教名,“威”是自取名的缩写。这个猪的家族很不简单,是个很有点身份地位的家族。小猪猪以此自豪,常常挂在嘴上。尽管在小猪猪和罗宾的对话里,它对祖父的名字叙述得相当稀里糊涂。

“克里斯托夫 罗宾说, 你不可以直呼‘特伦帕斯 威’,而小猪猪说可以。因为它是祖父的名字,它是‘特伦帕斯 威尔’的缩写,而且它又是‘特伦帕斯 威尔姆’的简称。并且说它的祖父有两个名字,以防万一它丢了一个-----‘特伦帕斯’是叔叔的名字,‘威尔姆’是‘特伦帕斯’的名字。”

“我也有两个名字,” 克里斯托夫 罗宾漫不经心地说。

“是的,你有两个,这就证明了我说的,”小猪猪说。

作者通过以上对话,勾勒出小猪猪的性格特点----傻气而又狡黠,小猪猪既以祖父的名字而自豪,却又搞不清楚说英语民族人名的构成。教名、自取名,缩写和简写,它叙述得很凌乱。可小猪猪很喜欢说话而且还很会说话呀。它比噗聪明。通过对话的叙述,小猪猪的性格特点被烘托出来,而且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到了几分幽默和滑稽。

小猪猪的傻气和狡黠性格,在它跟随噗熊围着落叶松树丛转圆圈追猎的描写叙述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一个冬天的晴朗日子,当小猪猪正在清扫房子前面积雪的时候,它碰巧抬头一看,看到噗熊就在自己面前。噗正在那儿转圆圈儿,心里在想什么事情。当小猪猪喊的时候,它也没停下。

“喂!”小猪猪说,“你在干什么呢?”

“打猎,”噗说。

“打什么猎?”

“追踪某个动物。”噗熊非常神秘地说。

“追踪什么?”小猪猪走近噗熊问。

“这正是我问自己的问题,我问自己,到底追踪什么呢?”

“你想过你的答案是什么吗?”

“我必须等,直到我抓到这东西才知道。”噗熊说。“喂,看那儿,”它指着它前面的地上,“你看到什么了吗?”

“足迹!”小猪猪说,“脚印!”他有点激动地叫了一声,“哦,噗熊!你认为它…..是只大臭鼠?”

“它可能是,”噗说,“有的时候是,有的时候它不是,你绝不会分辨清楚脚印。”

说完了这几句话噗继续追踪,而小猪猪在后面看了一两分钟之后追上了噗。噗熊突然停下,迷惑不解地弯着腰看那些足迹。

‘怎么一回事?’小猪猪问。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噗说,‘现在这儿好象有两个动物。这-----不管是什么----另一个也加入了---不管它们是什么----他们两个已成了伙伴。小猪猪,假如它们变成凶猛的动物,你愿意和我一起来追踪吗?’

小猪猪以一种非常愉快的方式抓抓耳朵,说星期五之前它没有要做的事情,并且说愿意和噗一起追踪。

‘你的意思是万一它真是两匹狼’,噗熊说。小猪猪说不管如何星期五以前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于是他们一起向前走了。”

在以上的场景、对话的叙述中,形象地勾画出噗和小猪猪的傻头傻脑。

当小猪猪一开始没有感到什么危险,它跟着噗转圆圈,表现出很轻松的样子。它告诉噗它的祖父特伦帕斯 威晚年得了气急病和其他一些趣事,而当噗停下来激动地说,“看呀!”小猪猪就跳了起来说,‘什么?’为了掩饰自己的胆小,他用做体操的动作,跳上跳下了两次。而当噗说现在第三个动物加入到我们两个之间来了。小猪猪就喊叫起来,他感到紧张,害怕万一在他们前面的三个动物是凶猛的。接着噗舔了舔鼻子,说好像有四个动物在它们前面。小猪猪确实害怕起来,它也舔了舔自己的鼻子,但这个动作并不能让它感到不害怕,他想开溜了。它狡黠地说自己刚刚想起了一些昨天忘了做的事情,现在就应该回去做了。噗说我们可以今天下午去做,我和你一起去做。

“‘这不是今天下午能做的事情,’小猪猪很快地说,‘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上午去做的事,必须在今天上午完成,假如可能,在------一小时之间。你说现在是什么时间?’

‘大约12点’,噗看了看太阳说。

‘像我说的,要在12点和12点5分之间完成这件事,所以,亲爱的老熊,如果你能原谅我-----听,那是什么?’”

它们听到一声口哨声,看见一棵大橡树的枝杈上坐着他们的朋友罗宾。小猪猪说,好了,你和罗宾在一起会十分安全的,说完就以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跑去,非常庆幸自己脱离了危险。

小猪猪的性格特点就是这样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如同亲眼目睹。而噗熊和小猪猪追猎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一悬念一直吸引着孩子,直到故事结尾部分他们才能明白。故事自始至终都依托在森林里的一幅画面中逐步展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片大森林就在英国伦敦郊外,号称百亩(英亩)林,至今一直游人不绝,人们来寻访作者在《小熊维尼故事集》中描绘的动物活动的场景。

附:《小熊维故事集》第三章两个有趣的英语单字

在这一章中有两个动物名词:原文是:woozle wizzle 在任何词典都查不到,但是,对于母语是英语的人,对小动物又很熟悉的小孩来讲,他/她会很容易地联想到 weasel(黄鼠狼、鼬鼠)这个词,它的发音和前两个词很接近,原作者为何要把这两个词故意地拼错,做了一个文字游戏,让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费解,这就是原作者的英国式的幽默吧。 他的意思是想表达噗熊和小猪猪的知识水平低下或者是口齿不清,使人感到好笑。可是这两个词如何翻译成汉语,也想达到这种效果就很不容易了,我们原来想用‘浪’和‘郎’还有‘黄猫狼’和‘黄狗狼’来表示,很遗憾没有被我们的编辑采用,它们改成了‘大臭鼠’,如果当时我们想到用‘王鼠狼’和‘黄素狼’也许要好些,或许能通得过,这样也比较能接近原作者的意思。还有别的翻译家翻译成‘妖妖兽’和‘怪怪兽’的。这可能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书的其它章节也还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得到我们的外孙女(本书的第三译者)的帮助,让我们减少了许多的麻烦。

《小熊维尼故事集》读后感(五):小熊维尼:从猎物、玩具到童话人物

摘自《中华读书报》 作者:余凤高

你绝对想不到,“小熊维尼”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在世界上是如此的家喻户晓,2003年甚至被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在“全球十大虚拟人物富豪榜”的榜首;而作为欧洲儿童早期人格教育的重要伙伴,这个叫“维尼”的小熊,现在已经成为“亲切、团结、友爱、互助”的代名词。

美洲小黑熊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中尉医官哈利•科尔博恩从家乡温尼伯出发前往魁北克,去进入加拿大兽医军团。火车在安大略的白河站停靠时,他注意到有个人坐在车站月台的长椅子上,椅子的扶手上拴着一头美洲黑熊的幼仔。科尔博恩前去和他交谈,得知他是以捕杀动物为业的,刚射杀了幼仔的母亲,捕得了这头小熊。科尔博恩开价20英镑想买这头小熊,对方马上接受。在科尔博恩被派往司令部,将这只幼仔留在魁北克后,这只小动物便被当成是加拿大第二步兵旅的吉祥物了。1914年12月,第二步兵旅奉命要秘密开赴法国,科尔博恩觉得要把小熊带往前线是异常危险的事。于是在12月9日经伦敦前去法国时,他特地去了一趟伦敦动物园,请他们代为照顾好这个小家伙,直到他回来。当时他乐观地预测,战事一定不会拖得很久。谁知“这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结束得不如想象那么快。结果是整整等了4年,直到1918年,科尔博恩才回到伦敦。当他再次见到这头小熊时,小家伙已经长大了不少,且被饲养员和参观者们深情地取了个名字“维尼”(Winnie)。科尔博恩见它自由自在地生活,是那么快乐,好像十分满足于目前的这个新家。于是,他决定就让它留在这里,正式捐赠给动物园。此后的几年里,科尔博恩也曾多次去动物园看这个老朋友,继续他们的友谊。

维尼给很多观众带来欢乐,消息传遍了全伦敦,人们纷纷要来看它,尤其是孩子。作家米尔恩在1925年左右的一天,向他的邻居、伦敦“兰心剧院”经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演员亨利•欧文爵士请求,在欧文带他的孩子们去参观伦敦动物园时,可否把米尔恩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也一起带去,因为克里斯托弗虽然有一只玩具熊,也有许多别的玩具,但仍十分渴望能够看到真正的熊。

作家米尔恩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生于伦敦,就读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作家赫伯特•威尔斯曾教过他。毕业后,他于1906年开始为著名的英国老牌政治漫画杂志《笨拙》工作,写写“一天的活动”、“过去的一周”、“向阳的一边”等幽默诗文。不过最为米尔恩带来荣誉的不是这些,甚至也不是后期的另外几部小说和非虚构作品,而是《小熊维尼》等两册童书。

米尔恩在1913年6月24日与《笨拙》的编辑、作家欧文•西曼的义女多萝西•德•塞林古结婚,但直至1920年8月21日才生了一个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米尔恩。克里斯托弗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不用说,自然深受父母的疼爱。在他1921年8月21日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米尔恩便从位于肯辛顿和切尔西地段布朗普顿路的一家叫“哈罗德”的高档店铺,买来一只玩具熊给他做礼物。克里斯托弗很喜欢这只玩具熊,给它取名“爱德华熊先生”,并以爱德华的昵称“泰迪”叫它“泰迪熊”。于是,在原来的朋友——玩具老虎、袋鼠、天鹅等之外,克里斯托弗又多了一个朋友,可以和他一起玩耍。泰迪熊也给米尔恩带来灵感,让他写出一首小诗《泰迪熊》,刊登在1924年第二期的《笨拙》杂志上。同年,这首小诗收进米尔恩的诗集《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插图中的泰迪熊像小孩一样穿一件小背心。后来在电视中,美国电视制作人斯蒂芬•斯莱辛格给它穿的是大红背心,成为迪斯尼电影中维尼的标准装。

爱上大黑熊维尼

对于米尔恩的请求,欧文当然乐意效劳。过了几天,欧文带着孩子们去了“摄政王公园”,动物园就在这个大公园里面。当他们来到北极熊的“家”,看到一只雪白的巨型“怪兽”时,克里斯托弗一下子激动得泪流满面,并坚持要把它带回家。接着一个孩子哭个不停,一定要留下,另外两个则一定要回去,欧文只好带他们匆匆离开摄政王公园。

以后,克里斯托弗又由父亲带着去了几次动物园,见到了另一头黑熊。这就是科尔博恩留在动物园的那头美洲大黑熊维尼。在这里呆了几年后,这头野熊如今已经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驯服,能接受孩子和它一同玩了。有一次,克里斯托弗甚至进入它的笼子里给它喂食吃,虽然这头“真正活的”维尼爱吃甜食,但是据说它更喜欢吃炼乳,不爱吃生肉。米尔恩曾这样描写克里斯托弗每次去动物园的情形:

我们跟着他走进弯来弯去的走廊,爬上一段很高的楼梯,直到最后,来到一个很特别的小笼子面前,笼子的门被打开后,里面会飞快地走出来一只毛茸茸的棕色的动物,这时你会听见克里斯托弗•罗宾高兴地发出一声叫喊:“噢,小熊!”然后一头冲进它的怀抱中……

为表示感谢,几个星期后,米尔恩在伦敦西区中心地段请欧文吃饭。交谈时,米尔恩告诉欧文说,克里斯托弗去动物园时是多么快乐,他特别说到,在那里,他儿子见到并爱上一头熊,给它吃东西,给它喂牛奶。米尔恩告诉欧文,这事激发了他的灵感,可以让他写出一两首诗,最后可能还会写出一部小说来纪念这次参观。

小说创作

随后,米尔恩便开始构思这篇小说了。小说里的人物,除了主人公的原型——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和这头黑熊,另外还有兔子彼得、小猪皮杰、老驴咿呦、小袋鼠小豆等。

米尔恩在《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里一首题为《镜子》的诗里,曾经写到一只天鹅,这是米尔恩带着克里斯托弗在一个节日里见到的鸟儿。作家在书的前言中这样说到此诗创作的灵感来源:“克里斯托弗每天都给天鹅喂食,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噗’(Pooh)。这在天鹅来说,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于是,两个主人公除克里斯托弗•罗宾外,另一个就叫维尼•噗了,正如书中写的:“当克里斯托弗•罗宾说这只金黄色的小熊(玩具)来到他家的时候连名字也没有,后来他发现大家都有名有姓,于是就闹着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所以罗宾就给他取了‘维尼’这个听上去很不错的名字。但是,小维尼发现罗宾家那只名字里带‘噗’字的天鹅的名字更好听,而那天鹅正好又不想带‘噗’字的名字,于是顺理成章,罗宾就给小熊维尼取名‘维尼•噗’。可爱的小熊觉得这名字好听极了,可高兴呢。”

《小熊维尼历险记》主要是米尔恩根据克里斯托弗从孩子的眼中看到这些玩具并和它们玩耍时的感受所说的故事写的。它描写了小熊和彼得、皮杰、咿呦、小豆等他的小伙伴们在“百亩森林”里的生活,包括打猎探险、捉长鼻怪、寻找北极、智胜洪水等奇遇。这只玩具熊看上去虽然有点笨笨的,而且有点淘气,有点嘴馋,喜欢吃蜂蜜;但他纯真可爱、勇敢善良、乐于助人,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救人于危难之时,和他可爱的朋友们一起过着欢乐的生活。

童话的背景“百亩森林”实际就是阿什顿森林。这座森林位于英格兰的东萨塞克斯郡,在伦敦以南48千米,是一座古老的大森林,在11世纪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便成为中世纪的狩猎林区。1925年,米尔恩在东萨塞克斯郡的科彻福德农场购得一块地,便于全家人在周末、复活节和夏日可以去那里度假。正如作家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米尔恩后来在他的回忆著作《令人着迷的地方》中说的,“任何一个读过(《小熊维尼》)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片大森林,无需我来描写。噗的森林和阿什顿森林是同一个地方。”

插图和出版

欧内斯特•谢泼德是一位艺术家,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向《笨拙》投稿,后来大多创作卡通画作和插图,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杨柳风》即是他画的插图。最初,米尔恩觉得谢泼德的绘画风格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是他画出来之后,米尔恩看了很是高兴。于是,米尔恩决定请谢泼德为他的《小熊维尼》作插图。

为了给《小熊维尼》创作插图,谢泼德特地去了童话背景地阿什顿大森林,画下大量速写。随后,未经预约,他就带了他的速写夹,去了米尔恩位于科彻福德农场的家。米尔恩在见到这个不速之客时,稍稍感到有点吃惊,不过仍然勉强请他进入厅内。可是等到谢泼德打开他的速写夹让米尔恩看后,作家立刻便喜欢上他的画并乐意由他来创作插图了。只是两个星期后,米尔恩又后悔自己这一“鲁莽”的决定了。幸亏他的朋友们,其中包括经常为《笨拙》作画、并为夏洛蒂•勃朗特第二版《简•爱》创作插图的F. H. 汤森的劝说,米尔恩才最后决定由谢泼德创作插图。

最初是一篇描写小熊维尼的露面和克里斯托弗•罗宾为他取名的故事,也就是成书后的第一章,作为“A. A. 米尔恩写的一个圣诞节的故事”发表在1925年10月24日的伦敦《晚新闻》上,配了J. H. 多德插画。一年后,1926年10月14日,美国的达顿和英国的梅休因有限公司同期推出此书,立即受到欢迎。书中谢泼德的插图是那么生动有趣,给小读者还有成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认识到谢泼德对《小熊维尼》所作的贡献,米尔恩很是感激,特地为他安排了王室般的礼遇,同时还在送给他的一册《小熊维尼》上,真诚地写了下面这样几行诗作为题签:

在我死了之后,

让谢泼德装饰我的坟墓,

石面上放他的画作两幅:

一百零九页的那只小猪,

(157页)噗和小猪的散步……

另外还有野兔彼得,

它们都是我自家人,

会迎接我去那天国。

1928年,谢泼德又再一次为米尔恩另一本受阿什顿大森林启发的童书《小熊维尼的小屋》创作插图。

影响

如今,《小熊维尼》在英国已经重版了七十多次,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甚至有精通多种语言又创作小说的匈牙利作家亚历山大•勒纳的拉丁文译本——1960年,此书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的拉丁文作品。《小熊维尼》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被改编为戏剧、广播、电影、电视,特别是迪士尼公司的系列动画。

随着《小熊维尼》的成功,童话中的原型——克里斯托弗•罗宾和泰迪熊维尼•噗、小猪、兔子、老驴、小袋鼠等玩具也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了。1847年,这些玩具在美国作了一次全国性的旅行,以供人们观赏。为这次旅行,米尔恩的美国出版商达顿公司投保50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目。旅行大约持续了十年,直至达顿公司相信它们会被留在美国。这批玩具确实也一直留到1969年,其间去英国作了一个短时期的旅行,以贵宾的身份乘坐“协和号”飞机,去参列谢泼德描绘阿什顿大森林及其他场景的速写在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的展出。这年,成就斐然的谢泼德已达90高龄。谢泼德描绘泰迪熊的那幅著名油画2000年在伦敦拍卖成功,价格高达285000美元。如今,这些动物玩具都为纽约公共图书馆所收藏,作为永久保存。

一个小小的遗憾是,米尔恩虽然懂得如何写出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书,却没有想到为主人公另外创造一个名字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以致因为在书中用了儿子的真名,使儿子在长大之后觉得自己的童年被无情地嘲弄,遭受很大的精神痛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