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摘抄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摘抄

《曲终人不散》是一本由张允和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一):曲终人不散,秋去春又来

1.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2.“窦干干,窦大姐,你认得多少字呀?”她说:“西瓜大的字我识得一担。”

3.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

4.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虽有恨,坠地亦无声。

5.梦到长安人未到,点滴黄昏次第愁。

6.“二分明月、三月烟花”的扬州。

7.云淡风清近午天。

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9.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风月消磨了“似水流年”,可是这笑窝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二):曲听多少回 人也不散

平实的语言里包裹着厚实的情感,似乎每一颗字里都潜藏着深深的怀念与感激。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怀念兄弟姐妹间的趣事,怀念水到渠成的爱情小事,也感激身边的人无尽的包容和爱。

而对于身边至亲一一离去,人生在不得已中跌落谷底,那种莫大的悲痛也是在最平静的语言中渗透出来的。

于我而言,看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在字里行间里窥探别人的生活,而是从别人的人生轨迹中吸收自己想要的养分。接触不一样的人生历程,接触一个别样的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别于从前狭隘的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曲听多少回,人都不会散的,因为记忆在这里,因为彻悟在这里。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三):曲终人不散

我们姑且不谈文学上的造诣,概括一个人,无非就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家族历史,父母兄弟亲人好友,事业习惯爱好,以及一生重大的经历。所以这本书应该是张允和先生的自传性的作品,不过是以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了。阅读之后我个人感觉,此书有一大亮点,一个不足。亮点在于书的前半段向我们展现出了民国时期合肥张家的一个概况。作为名门望族,家财万贯的张家,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家庭结构。对于我们现在的人而言,是只能想象的生活。从作者点滴的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家庭,夫妻之间的关系对于子女教育的特殊状态。在那个年代能够培养出四姐妹的家庭,可见是多么的开明。一个不足是在于书中回忆其他三个姐妹的笔墨不多,尤其是对张兆和的描写。因为沈从文和张兆和之间的婚姻生活,张北和先生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张氏姐妹的一大亮点。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四):我看到的《曲终人不散》的精彩片断

小四妹回来了,妈妈就派我当她的小先生,因为我比她大四岁。大姐教大弟宗和,三妹教二弟寅和。三位小先生很来劲。妈妈买了蓝布,教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书包。书包做好后,三位小先生都认为得替学生起个学名。每位小先生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巴结。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的学生最难对付。她虽然只有七岁,可是她在合肥有两位老学究教她念古文,古文的底子比姐姐们强。但是姐姐们知道胡适之,她就不知道。我们新文学水平比她高。我左思右想,要替小四妹改上一个名字。叫“王觉悟”。不但改了名字,连姓也改了。我在四妹书包上用粉红丝线,小心地绣上了“王觉悟”三个字,我好得意。大姐规规矩矩绣了“宗和”两个字,三妹不会绣,只好作罢。小四妹不及大弟二弟乖,看来她对我这样的老师不敬重,不怎么佩服。有一天,四妹忽然问我:“我为什么要改名觉悟?”我说:“觉悟么,就是一觉醒来恍然大悟,明白了一切。”她又问:“明白了什么?”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所以然,就煞有介事地回答:“现在新世界,大家都要明白道理,要民主、要科学,才能救中国。”她摇摇头说:“就算你起的名字没有道理也有道理,我问你明白道理的人,你为什么改我的姓。我姓张,为什么要姓王?大王、皇帝也要觉悟,老百姓可不是要吃苦。什么王觉悟,我不稀罕这个名字。”她撇撇嘴:“还是老师呢,姓名都起得不通,哈哈!”这一笑可把我气坏了。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五):浅评

周三上午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例行的写作时间。也不管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昨晚散步时问振磊,明天的写作写什么好呢?他听完大笑:原来你的文章都是这样灵机一动出来的。这说明我到如今为止也没有什么连续的写作主题,平时积攒的自以为可以扩展的主题,临到要写了,才发现已经忘记当初为什么记下这个主题了。

借着今年情人节当天写的万字长文,截取了其中一半,反复阅读,修改,交完了今天的写作作业。剩下的时间才做了今天的延伸阅读,仿佛是平白无故捡来两个钟头,十分地惬意欢喜。

读过了金安平的正传《合肥四姐妹》,加上苏炜专为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撰写的《天涯晚笛》,再读这本“二姐”的散文集子,就觉得十分轻松接地气了。

苏炜的文章难免有捧吹的嫌疑,毕竟也算是张先生的入门弟子。金安平的传记是正统的传记写法,不带感情色彩,没有先入为主的观点,也尽力查证资料,保证事实。

二姐的这本散文,就是她个人一生的回忆,这回忆里有身为教育家的父亲,出身大家,美貌端庄却又早逝的母亲,以及名声在外的大姐夫昆曲演员顾传玠,驰名海外的文学家-二姐夫沈从文,卓有成就的语言学家-自己的丈夫周有光,以及知名的美籍汉学家-四妹夫傅汉思。

只是,四姐妹的传记读得越多,越是有一个疑问:这四姐妹,除了四妹妹在国外教学中国书法,算是一位职业女性以外,其余的三姐妹,都是有一个显赫的开端,(几乎是中国第一批接受新式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接下来的余生,却几乎没有事业上的建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除了时代的不公平以外,恐怕更多的是女性角色的定位一直不曾有过改变,哪怕是在她们这样接受过古典教育和新式教育的女性身上,相夫教子,辅助夫婿也成了一生的主要职责。

比起妻凭夫贵,如果能有属于自己的成绩单,恐怕这才是一个人最笃定满意的回报。比如像杨绛,当然她是借了长寿的光,很多成果是完全走进老年之后才慢慢做出来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