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锦集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锦集

《给我一个连》是一本由周林著作,重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一):给我一个连

看《我是特种兵2》看得再次绿色情结爆发。

在图书馆找来这本书,一天时间就看完了。

总体来说,情节安排比较普通,跟其他军旅作品多有雷同,人物性格刻画也一般般,不过还是有点血性,现在军旅题材匮乏,看看也不错。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二):有心无力

不要说给我一个连,给我一个排都足够,让我转变身份再说。一扛两星与我擦肩而过,军校无缘挥手告别,可爱的兄弟们再见,2014年12月1日将开启新的人生。

没能成为网络作战参谋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

此书看完后,接连几天梦见自己身为连长的我,带领兄弟们冲锋陷阵,指挥网战分队成功入侵摧毁a国五角大楼网络中心,一时之间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忙乱了阵脚……

或许只能在梦境中才找到平衡。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三):他的连队他的梦

当然,我没有当过兵,更加对男人们英雄的梦想没有任何概念,但是,《给我一个连》还是免不了让我血脉贲张一回。故事主线其实特简单,就是一个文人给自己当军区领导的老子弄到侦察连里去当大头兵,不情愿不乐意,但是部队就不是个说“不”的地方。在部队的淬炼里,在真的硝烟战火里,这个本以为自己天生文艺青年的青年突然发现自己作为了男人的梦想——当个真的兵。小说的最后,也算遂了他父亲的愿,圆了自己的梦,给了自己一个连,然后,主人公雷钧开始有点迷惘了开始有点不知道何去何从了,或许,这也是作者的困惑吧。一个男人,如果真的兑现了自己特男人的那个梦想之后,该何去何从?难道军队真的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天堂?小说中的世界戛然而止,而人生中的多少兵,又是在无奈和嗟叹中或自愿或被迫的离开军营?

军营我不懂,只是知道当过兵的男的多少有些不同。很多人被清洗的除了服从没有其他想法,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段经历变得有些邪恶——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当兵的这段经历他从不提起,但是却为自己的改变振振有词,我还是不懂军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因为还有人,曾经给我讲过男人的友谊,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或许和雷钧兴冲冲的给老范打电话一样吧,最终不过发生,友谊也罢激情梦想也罢,都是当下的,而人会向前走。雷钧多少对老范的改变有些失望有些不满,但是我却认为这才是常态,哪怕雷钧本人,真的能在兵营呆一辈子,每天都在做着英雄的梦,激情热血的活着吗?

小说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连浩去世的那一段,虽然作者杜撰的痕迹也太明显了,几乎没写的有多壮怀激烈,但是我还是湿了眼眶。在想象中见证着遗憾和悲哀。小说的最后,雷钧不恨了,不恨那个指挥不力的人了,那个秘密显得很苍白。或许,真的军队里,有更多的牵强的推辞,我们不知道,但是连浩是不是余玉田的什么人那又怎么样?逝者已矣,命运的齿轮不会改变。

还是很好看,虽然有些情节太牵强。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四):《给我一个连》成长在军旅

时值一年一度的红色军旅文化推广宣传周期,我们有幸的读者也迎来了又一部非常不错的关于军旅生涯的书作《给我一个连》。铁铮铮的傲骨,猎猎作响的军旗,不管走到哪里,心中均有着中国军人无比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光荣和梦想。据说这本书的相关同名电视剧也已经开始有相关的动作了。无疑从一个侧面证明着此书本身内容题材的凸出点。

作为一本长篇军旅小说作品,《给我一个连》无疑还是给人带来非常强而有力的视觉冲击的。“身处逆境,绝地突围。男人的成长就是一场战争。”而在真实的军旅生涯之中,更是带领着男人洗去原有的稚嫩,走上成熟的人生之旅。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他注定着无法拥抱真正的成功和希望。那么,梦想的缘起又在何方呢?每个人的梦想不尽相同,然书中的那个可以称得上是高官子弟的雷钧却在这个故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经历演绎了一场成长兑变的磨砺转折。初始之时,他凭借着初出牛犊不怕虎的那种牛脾气而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文人爱好---新闻记者岗位。然而,世事难料的他又怎可能真正理解时刻想要影响和改变他的父亲的决策呢。在他父亲的高压政策之下,他只能弃文从军。更甚至于是安排到了战斗班做一名新兵开始。几经的磨砺,几经的考验,几经的淬炼,让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然而,战争的严酷却终究让他受到了深深的伤痛。战友的意外牺牲让他不禁牛脾气的冲动而与团首长发生了冲突。热血沸腾的男子在此刻充斥着伤痛和抗争。只不过,最终浇熄这团怒火的还是他的那位军中大领导的父亲。不是安抚,不是提升,只是放任到农场让儿子自我平复和总结。严格意义上而言,这是一位非常严厉的慈父。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希望儿子可以在军中这个天地中得到磨砺而真正长大。当然,故事的结尾在悠悠的悲伤之中却也充满着激情。雷钧几番考验之中,得到了自我的壮大和成长。尽管也就是在那一刻时,他才更能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到自己当年年轻气盛之时的冲动,冒失和叛逆。军队就是一个大熔炉,茁壮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们不断成长和长大。

军队是一个大熔炉,可以让无数的男儿由此成长。与此同时,我们更可以透过这个《给我一个连》故事欣赏到我们当今部队战士们的那种可歌可泣的斗志昂扬。个人以为,这的确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军旅题材小说。

《给我一个连》读后感(五):给我一个连

看到《给我一个连》这个书名,就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中国远征军川军团那个倒霉的南征军团长龙文章,带领着九死一生的弟兄们终于侥幸通过固守在南天门的日本鬼子的封锁回到祖国,却被意外地送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并被判以极刑即将枪决,即将行刑的时刻他为自己请求枪下留人的唯一理由就是“给我一个团,我要重返南天门,我要夺回南天门——”他扑倒在师长脚前哭喊的情景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我无法理解一个让如孟烦了、迷龙、不辣、郝兽医、阿译等一样对战争根本失去希望的苟且偷生的人们重新燃起斗志,而变成勇于赴死之人神奇团长,在躲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之后,却无法躲过自己人的冤枉、怀疑、中伤和抛弃的可怜人,因何不为自己做任何辩解,因何还要自讨灭亡到重新回到战争中去……是军人誓要战死沙场的意志与品质使然吗?还是他在面对强权唯有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明作为一个军人的态度。有点狐疑,不过那哭腔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决绝,在他那熊包一样的外表下也分明隐藏了一个军人身上不可抗拒的某种力量。

《给我一个连》的主人公雷钧,作为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作为位高权重的副司令员的儿子,完全不同与龙文章,可以说他们生长在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也拥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却有着一个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中国军人,都担负着中国军人的使命以及责任,再有就是他们表明态度的方法,证明自己的方法也那么惊人的相似。

这就是军人吧,永远不同于常人。应该说军人的责任和使命与他的出身、他的性格和他的身份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即使是根本不被世俗所接受和包容的所谓的官二代雷钧,在父亲的无所不能的调配和高压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颇有点叛逆、自我以及抗上的性格,但是从雷钧不算复杂的成长履历看,父亲并没有因为职务上的便利给儿子任何偏袒和照顾,相反却一而再地将他降格接受严格的锻炼,而雷钧自己也充分表现出将门虎子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够很快地投入其中,并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那个点的基本特点。

《给我一个连》,是一本能够“真实呈现当代中国军人的光荣与梦想”的传统意义写作的典型读本,小说中雷钧是一个拥有了极强的可塑性的现代新新人的代表,虽然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这个还未完全成熟的大男孩儿会显得很冒失,很急躁,但是这正是生命成长的常态啊,再有以雷钧以及他的父亲为代表的军人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身份以及职责的理解以及坚守,也令人心生敬畏。另外如许多战争题材作品中当事人对于一个连、团队建制的保留与否的至关重要与拼力争取一样,在小说中我看到了同样的场景展现…….透过这些也让我对男人对军人这个群体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我相信军旅作家笔下的作品一定有他对自己长期军旅生活环境真实的过程化书写,而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也必定有它们的生活原型,这就是军旅作品积极向上的魅力所在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