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锦集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锦集

《香港电影夜与雾》是一本由汤祯兆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一):港片情怀

摘自本书:

“有时我会想:回想起过去的成长经验,港产片究竟有什么最令自己珍惜怀念?首先,那当然与消磨时光有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百无聊赖的青葱日子中;不过除了娱乐功能之外,好像又不仅此而已。总觉得银幕上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现实中的自己,或多或少有相对上较为亲密的关系,那当然可以是熟悉的屋村地景的再现,但即使并非客观上的场景,例如每次看到三段式的惊栗片,都同样有莫名兴奋的熟悉感觉。 我后来对自己说:那不就正是一种回家的幻觉。我所指的回家,首要条件是可以让人放松入局,对于电影的质素,不是没有要求,而是大家习惯了不会苛求,只要有一个理由就可以了。正如你想回家,简单到一个单字:“累”、“想”等就十分清晰了。尤其在面对非黄金档期的日子中,一个理由就真的很足够了。”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二):电影文本的学术化表达和解读

尽管豆瓣只有颇为尴尬的7.1分,并且看过此书的人也很少,但不得不说,《香港电影夜与雾》是我相当喜欢的一本关于影视评论的书籍。

首先来讲,毕竟从小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受港片的熏陶还是较为深刻的,一直以来对香港电影的影评还是甚感兴趣。其次,作者汤祯兆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港片自是耳熟能详,研究颇深。更为重要的一点,作者对香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体悟和浸润是其他人难以相比的。即使是电影,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或者“地方性语言”,这种“知识”或“语言”,自幼耳濡目染者更为娴熟。其三,作者的评论不是堆砌词藻的命题作文性质,而是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出发,以专业的视角来解读电影。其行文风格和语言也更接近学术论文,词语之间尽现功底。

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在我看来,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作者的分析不够深刻透彻,很多论述仅是浅尝辄止,若是往前再进一步,可能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为。

但不管如何,看了作者的这本书,对另一本《香港电影血与骨》倒是更感兴趣了,打算找时间来读下。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三):前部分记录

四人青春行 在《柠檬可乐》中的四名少女,本来背景上的差异幅度较大,理应有较广阔的戏剧空间可供发挥驰骋,但创作人显然不过利用她们在制造更多的校园噱头,以致角色之间无论友情的营造,又或是对学校生活的苦闷批评都浅尝辄止。(小四《小时代》也不过是纸醉金迷的噱头,几位美少女设定都是浮于空中花园的传声筒。) 兵贼难分的青春(警匪片) 创作人对年轻探员的诠释都存在似柔实刚的集体潜意识,反之我想强调的是——他们都不过是虚掩的幌子,其实都是为了电影主体中年干探的自省历程而存在(那往往亦是创作人本身自我投射的认同对象),到头来名副其实实乃一种青春远吠的玩意儿,主体本末之间的分野昭然若揭。(青春远吠这词真是好!之前赵薇与苏有朋导演的青春处女作掀起的青春片狂潮,也何尝不是一种“吊古伤今”的中年集体挽尊?) 明星梦里人 如果娱乐圈作为一个大染缸,一直以来不过是一小撮大鳄播弄小鱼的游乐场;那么为何自己不可以成为家中鱼缸的食人鱼,去找几尾弱不禁风的戴罪小鱼来娱乐自己一下?明星梦的确变质了,但还远远不及人心黑暗阴影张扬的可怖。(赵立新在《奇遇人生》里的diss——做人不真诚,不好好读书没学问、没文化,大家虚头巴脑相互吹捧,一出事就各自站队拉集团。对应之前蒋家暴的各色站队,败光了蒋梦婕仅存的一点黛玉的好感;奚维密摔倒的站队……不胜枚举。) 运动不来的青春 不是本地创作人(香港)对青春与运动元素结合完全无法拿捏,而是大家所身处的文化土壤,是香港人从来不相信运动可以改变什么。但通过运动催化人成长蜕变,恰好正是青春运动片亘古不易的坚实主题。(何止是日本运动类作品在香港水土不服,内地翻拍的《网球王子》《求婚大作战》无不惨淡收场,生搬硬套日本全民运动的棒球,以及足球,以及“日剧跑”的元气神。更遑论“教练我想打篮球”被戏谑解构的背后,是热血是梦想未被生活染指的向上原动力。大抵中国文化认知里,运动与成长是难紧密联系起来的。) 许鞍华电视电影论 她的强项是凭感性的触觉和情怀,寥寥数笔就已传达出微妙而深刻的感情或人物关系。许鞍华冷静却不疏离的影像处理手法,其实非常自我克制。没有呼天抢地,没有声泪俱下,没有冷嘲犬儒,没有超然物外。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四):序: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 by 香港导演张经纬

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原文载于书中序章)

导演之所以是导演,其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看事物的一种角度,而一种角度难免主观,盲点亦同时存在。再者,人的精神和时间极为有限,一个导演要成功以声画传达内心感受,其实经已心力交瘁,加上「亲生骨肉永远是最好」的心态,要求导演客观审视个人作品的社会意义或电影历史的位置,几近是件不可能的任务。故此,导演需要影评人。

现今网络科技发达,谁都能轻易通过互联网发表文章,网民看毕电影,自由随心发表个人喜恶的观后感,给电影评分「打星星」,然后吸引其他网民对楼主的文章留言、赞好,容易让人误以为电影评论就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个影评人。话虽如此,这些文章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对我这个拍电影的人,因为拍电影本身是为着与外界沟通,凡认真看过我电影的观众,在网上发表观后感文章,相对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更能让我清楚知道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是否如我所预期。但无论如何,他们绝非真正的影评人。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影评人是必须对社会学、中外历史、跨艺术领域的知识有相当的修为,就算未达至这个境界,也要把所属范畴里的电影都看过来,然后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并推论出合乎逻辑及完整的论述,而这是非得花上三船五车的血汗的工作,可是世界从来就是屁股粘在椅子、下苦功的人少;脚踏衣香鬓影红地毯、拉关系、走捷径的人多,就算是国际大的影展上也会有些糊里糊涂的人当上评委。做一个真正的影评人并非件易事。

拜读汤祯兆先生的《香港电影夜与雾》,我认为汤先生是位真正的影评人。

就说当中三篇关于我电影的文章。在关于《音乐人生》的一篇,作者清楚点出香港电影缺乏对中产阶级描写的作品,令我思考自己接下来能否多做一些这方面题材的片。看完《墨绿嫣红》的评论,汤先生帮我梳理了自己对青春这个题材的看法,同时我进一步想究竟自己一个中年人去拍有关青春电影,优劣所在之处。《一国双城》一文汤先生居然能提出电影人假如「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发点,根本就会连制作的机会也凑合不来。」坦白讲,这句话就算是实际做制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参透这一道理,不禁钦佩汤先生的通情达理,在今天香港社会气氛那么两极化下,文人能那么清醒的,是为难得。我亦继续苦练我的「擦边球」。

因为汤祯兆先生的学养,他练成能看穿人心的力量,而我亦因此得到很多对自己将来继续拍片的启发。

导演拍片从来不会容易的,而影评人更是任重道远。

香港导演张经纬

《香港电影夜与雾》读后感(五):夜雾下的香港魂

如果说汤祯兆上一本《香港电影血与骨》是向上世纪80年代港产片黄金时期的溯源与致敬,充满了怀旧意味;那么这次的《香港电影夜与雾》,便是直面眼下香港电影——正如书名所示——迷茫且失去方向感的现状。而“夜与雾”的出典,我以为与其如登徒在序中所言为借用东瀛片名,倒不如看作是《天水围的夜与雾》一片的意涵的化用。此片中强烈的现实感、浓重的香港本土性,以及对于草根阶层的注目与关怀,或能成为本书意旨的一个注脚。

读完此书,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新浪潮先不论,何以商业片如《十月围城》、《锦衣卫》、《叶问2》、《剑雨》,都能为汤祯兆揭出剧情之下众多纷繁复杂的暗线和隐喻?若以此征询导演李仁港、陈德森、叶伟信等人,恐怕也难取得满意答案。那么,汤祯兆是如何体察到港产片中的那一层深意呢?我想并非是汤祯兆独具了常人所无的慧眼,而是香港电影、香港社会及影评人汤祯兆三者之间同源互通的血脉联结,使得汤氏影评能将笔意深入影片的精神内核——即便是置身其中的电影人,也许也是当事者迷的。

在《香港电影血与骨》中,汤祯兆已经透露了自己儿时与少时的观影经历,几乎是他当年唯一的娱乐与精神寄托。那是承载了作者梦与青春的年代,同样是香港电影繁荣的黄金时代。“有时我会想,回想起过去的成长经验,港产片究竟有什么最令自己珍惜怀念?我后来对自己说,那不正是一种回家的幻觉?”由此,你也许会理解汤氏影评中常见的无奈而非刻薄,自是带有一种“自家人”的温情,亦难怪其对于“家人”的长处、短处乃至痛处体贴入微,深得三昧。

也许正是由于这层同情和理解,汤祯兆在其个人化的解读中,为优质港片提取了共性,或是标准:“香港电影的真正好片,都是看透一重现实真情,却并不将表面的假象直接揭破,而是刻意又巧妙地将其突出放大,形成一种戏剧张力和荒谬感。”无论何种类型片和影像表现手法,港产片的特质即存于此。如其对于许鞍华的推赏,便因其影片剧情“虽总是在似是而非、似真还假的张力压迫下,但因为其暧昧性和微妙性,总能巧妙地维系着平衡”,又或者刘镇伟的“独门绝技是悲喜交集——严肃戏谑并举,佯狂深情同在,一切真假难分”,无论是喜感来源还是剧情张力,一切皆得益于香港电影这层“说不破的机锋”,总为创作人员有意无意地运用为隐藏的现实对应,诱使观众代入自己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共谋完成了一次电影的再创作。

然而这次汤祯兆将本土电影人和观众的默契点破,已不完全在于对往日时光的怀恋。在香港电影本土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合拍片的历史趋势难挡,于是汤祯兆在香港电影的夜色雾气中摆明立场就尤为可贵:香港电影要继续前行,不但要卸下以往的成功包袱,且更须坚持香港电影的本土魂。影评集中于新世纪以来的文艺片想必亦着眼于此,汤祯兆并非想说明这些才是好电影,而是在切割了商业和市场的干扰后,只有较为小众且本土化的电影,才是理想的“香港电影”的解读范本。而为许鞍华及年青导演麦曦茵、丘礼涛的摇旗呐喊,则是寄望于具有世界性的开放心态和眼界的新锐电影人,能探寻出一条本土电影的未来去路。

汤祯兆作为流行文化的专家,其影评有时已达致文艺批评层次,解读的对象也往往越过电影本身而深入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在《香港电影血与骨》中已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读者带来解谜的快感和旧片重温的冲动的同时,也留下了每一个香港人适足反省的疑问:香港电影创造力的衰微,是否与香港流行文化在全球和内地文化的冲击下活力缺失息息相关?汤祯兆认为戏剧世界“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视野所在”。如何以“香港”的视野回应“全球”和“内地”,也许是汤祯兆在夜雾下看到的一缕微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