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吸收力的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吸收力的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一本由玛丽亚·蒙台梭利著作,25.00元出版的2012-1图书,本书定价:23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后感(一):六岁以前儿童成长启发

蒙台梭利晚期作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书中提出了0 ~ 6 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懵懵懂懂的儿童?因为儿童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生命和辉煌。他要做的是努力去打造一个真正的人。到了他长大成人后,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儿童了。婴儿/人类最先发展的是心理,器官的发展是在心理发展之后开始的,并由心理所控制。快乐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一个人应该通过教育获得能力和性格上的独立。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后感(二):读《有吸收力的心灵》有感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知识、没有记忆、没有一点主观能力,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获得的。对于人类,我们不能决定成长的发展过程,但可以对发展成形这一事实进行研究。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被创造出来了,一切从无到有。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奇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解开这道谜题是非常困难的。婴儿需要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头脑来完成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我们去学习知识。都是在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情况下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成人在外界更多的是获取知识。但是不排除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创造。可是,孩子在外界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像成人那样是有意识地去学习。而是,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在创造。这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这并不意味着无意识就等于低级。一个无意识的头脑才可以发展成最聪慧的头脑。 因此,孩子其实并不是一个空瓶子,需要在父母,老师,甚至社会环境的有意帮助下去“填满”。相反的在孩子的初步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创造。我们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等待并适当地引导。相信,孩子在自主性的创造探索中会更快乐。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后感(三):翻译异常粗糙,纰漏百出。。

从来没读过比这个更差的译本。译者和编辑都缺乏常识,不负责任,漏洞百出。

译者要么是想随便糊弄一下,赶紧拿下一页多少钱的工资;要么实在水平有限,边译边按按“文曲星”那样。至于编辑,唯有“呵呵”二字相赠。做一份工作,至少要对得起您吃的那碗饭。

非常后悔买书之前没有先豆瓣一下看看评价。

举个小小小小小栗子先:

P32:

C5,造物的奇迹-胚胎的生长和发育

“细胞有以下不同的层:外部的外胚层、中间的中胚层和内部的内胚层……”

Excuse me?

细胞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请不要欺负文科生。

初中生物课我们还是上过哒。。。

胚层是由细胞构成的好么?而不是您译的那样,细胞由胚层构成。。

您要表达的意思是说,细胞分化成了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对吗?

蒙台梭利奶奶的年代虽然生物学知识还停留在相对现在更幼稚的阶段,但是,联系上下文以及图片,还是看得出奶奶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您所翻译的这样。就算真的蒙台梭利奶奶写错了,难道这边不应该出现一个“译者注”或者“编者注”纠正一下么?

诸如此类的问题简直多到可以“大家来找茬”娱乐一下。

又有找原版来看看的想法了。

虽然英文也差不多忘光了。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后感(四):《有吸收的心灵》摘抄

在6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儿童的人格产生了极大变化。

成人可以记住环境中的东西并加以思考,婴儿则对环境进行吸收。他们不仅能记住周围的事物,还能将这些事物转化为心灵的一部分。成年人对所见所闻可能无动于衷,但婴儿要根据自己的见闻来塑造自我,这些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会成为儿童个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向儿童提供环境,以保证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各项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不要让他们与周围环境出现隔阂,也不要让他们出现回归倾向,而要让他们觉得周围环境充满了乐趣。

成人越富有越好,儿童越贫穷越好,很多成人看重的东西其实很可能对儿童起反作用。

儿童想要获得某种精神力量,就必须与经常使用这种力量的人在一起。

语言学习是一个具有难度的问题。尤其是在雇佣了保姆的家庭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这些保姆与儿童常常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另一个问题是,父母在与朋友进行谈话时,是否应该让孩子待在旁边。但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儿童,就应该常常把他们带在身边。

儿童是通过适应环境来建立自身性格的,因此他们必须要充分和完全的接触周围环境。如果不能做到这点,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会在社会中出现问题。

很多时候,儿童的反应不是叛逆性的。如果他们表现出发怒,结果可能反而会更好一些,因为发怒表示他们已经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今后的发展也许会很正常。可如果他们以改变性格或者非正常的方式来回应,就可能是收到了比较严重的创伤。成年人常常不去注意这些,他们认为,儿童不发脾气就没什么事情需要担心。

不要为儿童提供过多没有必要的帮助。如果儿童已经真正独立了,成人的帮助会成为一种障碍。

当孩子的行为被打断,他们的性格就会因此发生变化,做起事来也会失去目的性和积极性。让儿童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并坚持完成它,这很重要。

成人经常担心孩子会累着,可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成人这时去帮助儿童,不利于儿童行为的发展,更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有精神问题的儿童都可能曾收到过这种打扰。

儿童真正需求的,却并不是这些玩具。到了这个年龄段,儿童应该去接触各种各样真实的事物。他们唯一的想法是参与到周围环境中去,他们做的事情几乎和成人相同。比如,在他们的母亲洗衣服、做面包或烤蛋糕的时候,他们就会参与其中。

到5岁半或6岁时,儿童的语言敏感性就不那么显著了。所以,只有在这之前学习书写,儿童才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段是3-6岁。

儿童应该生活在一个有趣的环境中。母亲不要为孩子提供不必要的帮助。当孩子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打断他们。

我们只要把孩子放到一个为他准备的环境中,让他可以做一些具有目的性的事情就足够了。当儿童开始专注于某件事之后,他们所有的缺陷都会随之消失。

直到儿童6岁的时候,成人才能对他们进行说教。

我们一味地说教,效果不会持久,他们很快还会这样做。而专注地工作能把知识和爱传递给孩子,能挖掘孩子内芯的深藏的美好。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对我们的性格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那就是自我改正错误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掌握这种能力,就会变得自卑、缺乏自信。

我们为儿童设计的玩具要可以将儿童是否犯了错误直观地表现出来。孩子在使用这些玩具时,可以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想到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让儿童自由地活动,并不是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完美的了,而是要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中认识自己能力的不足,这样才能激励儿童拥有一种努力工作的愿望。

一般教育机构都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他们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说教(对耳朵进行灌输)和榜样(对眼睛进行灌输)来解决。然而,事实上,儿童的意志只能通过运用自己能力的方式来发展。

没有比在能力行程期打击儿童的积极性更有害的了。如果儿童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连自己的意志都还不能服从,他们又怎么会去服从别人的意志呢?这就是儿童时而听话,时而不听话的原因。比如,一位乐手可能在某一次弹奏时表现很好,而在另一次演奏时却表现很差。这种时好时坏的表现不是他个人意志的原因,而是他还没有完全准确、熟练的掌握这首曲子。

儿童可以集中注意力关注对他们又吸引力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具有了这种纪律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