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陶渊明集笺注经典读后感有感

陶渊明集笺注经典读后感有感

《陶渊明集笺注》是一本由袁行霈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渊明集笺注》读后感(一):为人,陶并未停留

世上风雨如晦,但卢梭养了一只破晓的晨鸡,尼采头顶着遍洒金辉的太阳,鲁迅虽然讨厌吵闹,眼里却还有无穷的远方和人。寻找瓦尔登湖会成为异类,查拉图斯特拉也会被当作杂技演员对待,鲁迅的确是独行的旅客。可是人是可爱的,他既是过渡,也是沉沦。“上山”也罢,“下山”也罢,并不是目的。洁身无罪,“纵火犯”也会受人尊敬。因为他们没有停留。

《陶渊明集笺注》读后感(二):厌厌竟良月

如若长夜漫漫而未央,不如以闲情终此良辰。

本书的注释非常详细,几乎是每字一解,似乎能诠释了将陶渊明的心境,然而袁先生并不是真的想要百分百解释陶的诗,他认为没必要为每一首诗冠之以堂皇,解之以推断。也正是这样才能合乎陶渊明的那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

陶诗中最吸引我的正是那些其感悟人生哲理的那些话语,其曾云,所求者,不过是酒与长生而已。若天上无所依托之”停云“,林外憔悴倦飞之”归鸟“,感人生之不遇,无醉心之促席,只能隐于田园,自得其乐,悠然一生了。

闲情也是静情,也是无可奈何之伤情,是以夜已深而不觉眠,天将明而不欲醒,从而”眠不成眠,醒而不醒‘,亦所谓不眠而眠,未醒而醒了吧。抛却了燕歌赵舞,自然静情,却成了别鹤孤鸾,必然伤情。却有东篱之菊,南山之薇,中山之酒,又成了闲情之人。

那就食园葵,饮白酒,戏稚子,厌厌以竟良月吧。

《陶渊明集笺注》读后感(三):中国诗歌文化中的精粹:禅诗

禅宗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也产生重要影响。禅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是中国文化改造印度佛教的产物。禅在印度古已有之。从佛弟子达摩东渡到五祖弘忍,禅宗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使禅宗发生根本变化是六祖慧能。慧能是文盲,少数民族,地处边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获得衣钵,对禅宗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革,被称为“六祖革命”。这场革命,使印度佛教改造成了中国佛教,禅宗本身获得极大发展,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禅的实质是追求真我,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这种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反过来又对中国哲学、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民俗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禅诗,成为一种“禅文学”,此外,还有充满禅味的散文、小说、戏剧等。在内容上看,禅诗可分为禅理诗和禅意诗两类。禅理诗,又可分为示法诗、开悟诗、赞颂诗等,这类诗富于禅家的哲理和智慧。 禅通过内省体验,产生妙语,形诸文字。禅诗精妙、小巧,注重启示和象喻,需要有深切而敏锐的感悟,读后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禅诗充满禅家超尘脱俗、淡帕宁静的情趣。禅诗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其中一些名作广为传颂,如慧能的示法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及永嘉禅师证道歌等等,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广为传颂。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文人崇信禅佛,有崇佛参禅者,也有尊儒崇道者,出现了众多禅诗人,如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等等,蔚为大观。崇道的李白写下《庐山东林寺夜怀》一诗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之句,充满禅味,尊儒的杜甫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古人写了很多以“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诗句,还涌现出了不少以禅论诗的诗学著作。禅诗是中国诗苑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禅反而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在中国一部分有识之士中,也掀起了一定程度上的“禅宗热”。

禅宗、禅诗与伊斯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最引人关注的派别——苏非、苏非文学,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陶渊明集笺注》读后感(四):吾爱陶居士 潇洒天下闻

陶渊明诗歌有着平易自然的风格,它很像白话诗歌,句式都很直白,平铺直叙,很少在字词之中颠倒措置暗藏玄机,用典也很少。也许是因为晋宋时代的诗歌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大家基本上都还沿用着古诗十九首这种诗歌格式。不过也因人而异,比如同时代的诗人谢灵运就被评价为清新自然的山水诗人,可是读了谢灵运的诗歌后,我们会发现,清新是有的,但不够流畅自然,诗句也相当难懂,可见诗歌体裁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的才华。有才华,就算你的诗歌很费解,甚至不可解,也没关系,就像李商隐,照样美名流传千古;没有才华,就像我们自己做的打油诗,好懂是好懂,也仅仅是孤芳自赏哈哈一笑而已。陶渊明诗歌流传千古的原因就在意境上,这个意境只能意会不能言说,如果能说出来定下规矩,个个人照格式地写,那就每个人都是大诗人了。有才华的诗人虽然创作出了这种意境,但作者本人可能也是不知所以的,所以大诗人不是每一首诗歌都是杰作,所以陶渊明也有很多不算好的诗歌,但有什么关系呢,张继仅仅因为一首《枫桥夜泊》就流传千古了,何况陶渊明不止一首呢,总体上的质量是上乘的。

袁行霈考证出陶渊明活了七十多岁,和以前研究陶渊明活了五六十岁不一样,袁行霈的证据是陶渊明诗歌里面对自己年龄的描述,看起来也有理有据。不过以《祭从弟敬远文》为例,按袁行霈的说法陶渊明比他堂弟大三十岁,可是从里面的描述来看不像这么一回事;从《祭程氏妹文》看来,陶渊明比他妹妹大三岁,那他妹妹死的时候已经五十岁左右了,可是里面有“遗孤满眼”、“藐藐孤女,曷依曷恃”的句子,五十岁的女人,孩子也至少二三十岁了吧,早已经婚嫁了吧,也不像那么一回事,姑且存疑。

这里说说陶渊明的思想。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明显,也有过积极出仕的想法与行动,《荣木》一首可证。从《形影神》这首看来,陶渊明既受魏晋玄学的纵酒及时行乐思想的影响,也受道家的影响。《连雨独饮一首》道家思想影响很明显,不过作者不信神仙,看来没有受到道教炼丹修仙思想的影响。《和刘柴桑一首》中,刘遗民招陶渊明上庐山皈依佛门,陶渊明拒绝,可见他和佛教也没什么交集。

陶渊明的贫富。从陶渊明最出名两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看来,陶渊明似乎是一贫如洗了,但还是选择归隐,更见他人格的伟大和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坚定。陶渊明还有《乞食》诗一首,还有其他诗中屡屡提及的,陶渊明确实贫穷,穷到要靠亲友接济甚至要讨饭的程度了。不过陶渊明真的始终都是一贫如洗么,恐怕也未必,也许陶渊明到了晚年才穷苦不堪的,从彭泽令上隐退的时候,应该不算贫困的。《归去来兮辞》始终没有提及到他曾经做过桓玄、刘裕、刘敬宣等人的参军,他也和很多政治人物交往,临死前檀道济还接济过他,不过他拒绝了,虽然说参军不是大官,但你看看那三个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大臣将军啊,手下参军的待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可是作者隐去这些经历,用文学手法夸张了他的贫穷程度。《归去来兮辞》里有“僮仆欢迎”的句子,有僮仆至少不会太穷吧。《归园田居》其一有“草屋八九间”的描述,也是一证。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一首》这两首看来,陶渊明田产不止一处,还要驾车乘船而去,田产中还有庐舍,还有人帮他打理,也是一证。可见陶渊明归隐之前生活也还算可以的,后来遭天灾烧了房子或者有些其他的变故才慢慢穷困潦倒的。

陶渊明的出世入世。陶渊明年轻时候信奉儒家思想,积极仕进,《荣木》一首可证。不过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看来,陶渊明已经准备做刘裕的参军了,竟然心情也矛盾了,他做参军肯定是想有所作为的,不过他对家乡的自在生活也始终不能忘怀,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也许陶渊明对家乡的自在生活最感兴趣,这是无法勉强的,所以陶渊明就矛盾了。但是仕途也不是好走的,如果陶渊明顺顺利利的从参军做到大官,他还会不会归隐,这是个疑问,最大的问题是,他适合当官吗,适合官场的倾轧和排挤么。陶渊明归隐十年后作的《饮酒》十七里有“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当时刘裕诛除异己,刘藩、谢混、刘毅、诸葛长民等人被杀,可见官场的倾轧是多么的恐怖,隐居了十年的陶渊明还不能忘怀,也可以想见陶渊明做参军时也有相当的倾轧,陶渊明觉得他不适合做下去,也害怕政治上的冷箭,这也坚定了他归隐的决心,到了他做彭泽令的时候,也许也有“折腰”之事,所以就借为他妹妹奔丧永远退隐了。陶渊明的隐居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隐士的隐居,他的隐居其实就是在家乡农村生活,不做官而已。《和刘柴桑一首》里面,刘遗民招陶渊明上庐山皈依佛教,但陶渊明拒绝了,他的隐居生活其实就是乡村生活,种田养活自己和家人,不遗弃自己的家人,“结庐在人境”就是他生活的写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