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肝读后感精选

活肝读后感精选

《活肝》是一本由徐然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肝》读后感(一):【活肝】人性背后的罪恶

国产推理女作家徐然的《活肝》作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推理迷而言,它是迷局中的精品。徐然发挥了她那一如既往的犀利笔锋,冷静地向我们读者呈现出了恐怖的画面,更有画面背后掩藏在活肝这个专有名词的迷局。

文章开篇向我们每个读者营造出了极其恐怖的现场。伴随着警方的介入调查,我们却看到的不是真相的大白,却是一个个嫌疑人和知情者接连惨死的结局。恐惧;诧异;还是诡异? 一切的一切皆是不解的迷局。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我们可以发现每个被害人们被取出的肝脏其实又叙述着他们各自掩藏着的秘密与罪恶。人性的丑陋由此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无论是年轻有为的外科著名医生池清连;还是被谋杀的功成名就的女院长何黎程;无论是何黎程曾今的夫君林春云;还是依旧单身却拥有不菲身家的护士长甘兰;无论是心思慎密的杜浥尘,还是性情开朗,直来直去的杜红豆------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黑暗的一面;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故事背后的故事。杀人活着被杀。在这整个的过程中,一切的一切都要读者为之去揣摩与思量。复杂的人性带来了罪恶;贪婪的欲望带来了杀身之祸。也许这也就是此书最终想要通过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人群。

其实,这个故事是个悲剧。结局中的人是死或者是伤,只有他们才能知晓。留给活着的人们是无尽的思与痛。死其实不是一种解脱;死更是一种无奈;死是做人一生的宿命。但是如何死法却是我们无法预知与想象的。

《活肝》读后感(二):呵,你有个很健康的肝脏呢

五月风筝2011-09-05 14:28:58

故事的开头便极尽惊悚。

阴暗无人的手术大楼里,私立医院的女院长横死在手术台上,血流成河,而她的肝则被泡在福尔马林丹尔溶液中。

这意味着不仅仅是一次杀人,更是一种仪式,也是一份献礼,紧接着,一个触目心惊的故事便缓缓的被拉开序幕。

我觉得徐然的这本新书是她目前所写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即便她的思路始终是在我的所能把握到的方向上,但从她的笔下流露出的寂静的冷意,还是能让人伶伶的打了个冷战。

徐然的小说都与本格推理毫不沾边,纯纯粹粹的便是社会性犯罪小说,在这里,你找不到任何物理诡计或者密室杀人之类的推理趣味,简单明了的杀人现场,直截了当的杀人方式,是她的作品的特点。而以俊男美女作为噱头的侦探,在本书中以警察的面目出现。当然,这一点,还是相当明显的带着艺术色彩——看过我老公办案的过程,是不可能显示什么个人英雄主义的,整个团队便是一把破案的利器,尤其是对这样重大犯罪案件,更不可能只有两个人孤身作战。其他人难道都是在吃闲饭的?

撇开不真实的这一点,其他内容还是非常的有意思。而在本书中以高端科学人才作为故事的人物,令我忍不住会想起日本某些推理小说的内容中,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本书毕竟没有像日本故事那么匪夷所思和灭绝人伦,还是有着中国式的温和适中。

再回到书的开头——活肝。在本书中,我最佩服作者的地方,便是立意极其之新。作为全书的精髓、中心,活肝二字,用得极度巧妙,既带动了故事的发展,是全书内容的关键,且又是深刻的社会性悲剧的起源。看后令人悲从中来,只觉得一股冷气从下半身徐徐升起。书中的人物都像棋子,为各自的利益而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却不知本身早已被背后的“蜘蛛”所控制着,而最终走向死亡。

那些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的人啊,你难道不知道谁在你的身后哭泣?

一部阴冷冰凉的社会写实小说,犹如一把冷冰冰的手术刀,横亘在面前。耳边似乎还听到某个温柔的声音:“别动啊,不乖了……呵,你有个很健康的肝脏呢!”

《活肝》读后感(三):情义背后——读《活肝》

匪夷所思的案件,骇人听闻的真相,一桩桩凶杀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看完全书,一场关于伦理道德与情义之间的思考让人久久不能平复。

雨夜,肿瘤医院的院长,被剖膛开肚,取出肝脏,血腥的开头,紧张悬疑的气氛,让人想看又有些害怕的心理,折磨虐心。

曾看过徐然的《杀手挽歌》,很巧妙的设计和让人惊叹的真相,通读全文后,可以发现作者讲述的故事不单单是一桩悬疑案件的侦破,侦破的案件背后,那些打破表象后的真实,让人无法妄下议论。有时候,也许看似凶手的人,不一定是那个真正的幕后黑后,就像杀手挽歌,峰回路转的结局,那个操控一切能得以顺利发展的故事编排者,竟然是我们谁都无法想象的人。

《活肝》,徐然的又一部推理悬疑小说,凶案的开端,我们亲眼目睹,看着过程,看着层层浮出水面的真相,又开始不忍,想要看到真相大白,却又害怕真相大白,仿佛真相的揭露,会让一切变得太过残忍。

这是一篇有关人性与伦理道德的底线的思考,人活着,无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选择,这些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当时的我们无法正确判断,然而,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可是,当时间的流逝为我们揭示选择的答案时,我们是否还能冷静面对,是否还能依旧生活。是该选择与它抗争,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日日打垮。

如果选择抗争,那么如何抗争,抗争之后的结果,是否又会出乎自己的预料呢?然而,人生不是问答题,问了就会有答案。人生是一个选择题,一路的选择却从来没有正确答案。

何黎程的选择,为她铺好了死亡的道路,洛小西和汤美的选择,让他们完美地侦破了这起案件。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们的自己的选择。有池清连冷静的选择,有红豆单纯的选择,有甘兰利益驱使的选择,各种选择为他们铺好了走向真实命运的道路。

有时候,真相是残忍的,虽然急不可耐地想要了解真相以及整个过程,可是当真相真正被揭露的时候,一切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凶手确实被找到了,可隐藏在整个事件背后的种种不是那么轻易可以用善恶是非来说清楚的。伦理与情义,到底孰轻孰重,道德的底线与人心之中挑战的极限在哪里。“活肝”到底是“活该”还是“为活而干”?

《活肝》读后感(四):国产推理的典范

从《杀手挽歌》对徐然作品便抱持好感,《活肝》自然也是倍感期待。作为国产推理,徐然在《活肝》里创造了一个医学界的推理悬疑神话,可以说这也是用推理的手段扣问行业道德的典范。开头异常惊悚,一开始即将读者引入欲罢不能的矛盾中心。雷雨交加的夜晚,恐怖压抑的外科手术室,杀人取肝的谋杀案,故事一开始便将私立医院院长何黎程清醒地感知触发读者的神经,这一点危险却异常有效地突破读者的心理防线,让读过经过生死这一关,一步步紧跟作者的冷静笔墨,悬崖上辗转。这里足见作者行文大胆的张力,也是不动声色的把控力。

警方的介入调查,谋杀案并未随之一解,反而是知情人和嫌颖人的一一惨死,这一环接一环的变故,在一个线索的铺陈交待之后,又引出新的疑点和继续追踪的线路。这种行文布局就有点像欧美推理,精心布局,巧妙安排,有侦探但侦探和读者同样掌握同等的线索,团麻迷帐,解不开,理还乱。在徐然的巧妙安排中,警方断案是一条明线,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线是另一条暗线,解迷前者助于理顺情节,而后者则可看清事态背后的真相。活肝里的人物,也各有特色,洛小西,汤美,杜红豆,董浩,林春云,池清连,甘兰,骆浥尘。。

每一个在活肝里出现的人物,都不算是单一形象,在作者笔下,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被害人,同时又是加害者,受伤者同时也是施暴者,冤怨相抱,仅承相转。在作者干脆利索的叙述中,他们的命运无论生死,都笼罩在一片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阴影下。相比大多数欧美推理中人物关系的单纯性,或者也只有在国人作者的笔下,也可以看到有中国特色的关系网的存在。网中人,人网人,逃不开,躲不开,也必深受其害。

在这里,也不能不提作者选材的用心良苦。肝,人体的解毒器官。医院,社会之病的拯救之所。如果这样的地方都只是变成名义之“活”肝,这社会又是怎样的光影?人性的考量与社会病症的惩治紧密关联。人性扣问,不需多言,而对行业内幕矛盾的揭露,更显此作的难得。行业内金钱关系的迷失,贪婪和道德的缺失,让衣寇之徒的身影在聚光灯下逐一显形放大。原本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医护工作者们为什么这样?原来光明与希望的生命之地为何一片黑暗?以小见大,也方显作者的忧思重重。

惊悚始,意外终,一路让读者伴以深思和警醒,确实一部优秀国产推理,推荐。

《活肝》读后感(五):中了“恶心”的“毒”

“那人终于拿到了要拿的东西,那是一个鲜红的,饱满的器官…… ”看到开篇不长的引子中的这句话,顿感胃部一阵作呕,不得不起身转移注意力来平复自己,同时已经不能自拔。单看这一句,也许你无感,但看了引子,我敢打赌你一定会顿足。我亦为数不多的,看一本书因为太过恶心而上瘾,也是第一次,在不留神的时候中了“恶心”的“毒”,难免会好奇,到底是哪个作者这么“狠”,编出这么一本书,让我既爱又恨?

我承认我不够细心,总是从单纯喜欢一个封面或者因一个名字的吸引而选择去看一本书,却很少关注作者本身,只有真正看出精彩之后才会回顾一番,这次也不例外,加上翻阅过程中总能嗅出文字间透露出的一种似曾相识感,细看,原来是徐然,前不久刚看完令我大赞的推理小说《杀手挽歌》。这本还是延续了以往的精彩,说熟识,并非故事构架的雷同,或者情节的类似,而是一种逻辑的缜密,推理的入微,语言一如既往的轻松犀利,都给人无限的好感,最主要的是,在看的过程中你总会觉得自己已经拨开迷雾一切都懂了,甚至自以为是的认为作者应该没什么好写的了的时候,总是在这种无望中冒出令人兴奋的惊喜,来挑战一下你的脑细胞。相较推理小说,这本的恐怖色彩更浓重,而比较纯粹的恐怖小说,这本的推理性又见长,这本书的亮点也便在于此,各方面都非特长但又都较见长,相糅合后便难掩张力,更容易在医院、死亡等大众背景铺垫的小说中脱颖而出,博得声声喝彩。

由活肝引出一系列的杀人案,死亡方式的离奇,杀人动机的迷离都给人无限的遐想,最初平淡的每一步总会牵出很多的“为什么”,而之后的每一局,都会让人疑窦丛生。不得不提的是,徐然的小说在描写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到不动声色,恰到好处的不缓不急,人物也是各具特点而且性格鲜明,别的作家是用笔来写,投读者所好,重在将笔墨放在了外围的皮毛上,而徐然则重在从人性的本真和人物的内心下笔,是在用脑写作,读者为之所动的根源在于由内心的触动而作用于外感,而非由外在渲染而感染内心。

现在推理小说很惹火,韩国推理势头也在见长,当然对于阅读这件事,我并不会因爱国而盲目的推崇国货,但不能否认,有的文字会让人上瘾,有的书能让人“中毒”,客观来说,徐然的推理小说,至少我看过的这两部,还是很有力道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