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花与舌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花与舌头经典读后感有感

《花与舌头》是一本由黄惊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与舌头》读后感(一):为什么不谈与柯拉科夫斯基的关系?

读了几章后,发现黄惊涛的文风与柯拉科夫斯基的极为相似,《花与舌头》似乎是对《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的仿制之作。而且这两本书的责任编辑、封扉设计、插图设计都是一样的人,黄作中起码应其对是否师承柯拉科夫斯基给个说明吧?

《花与舌头》读后感(二):尝到满口清新的花香……

人常言善言者口吐莲花,却不知为什么以花喻言。

语言,从来就是人类最神奇的创造,它虚无缥缈,却可以创造任何的事物,传承一切的成就。语言的创造,就如花朵的绽放一样奇异、美丽…………

因此,语言从来可说就是舌头与花的事~

但语言自从诞生起,似乎就注定了它曲折的命运。传说仓颉造字时鬼哭神泣,我猜想当人类开始说话的时候应该有更加惊人的场面以配合这惊世骇俗的时刻吧?可惜,无从考证……

舌兮,祸之所依;舌兮,祸之所伏……自古以来,舌头引来的事可谓多矣。因言获罪者有之,因言成事者亦有之;禁言者有之,污言秽语者亦有之……言语不断,口吐之花不止。可是每朵花都有着不同的样子不同的颜色,自行参详吧。

森林中,小镇里,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舌,倾吐着不一样的声音。城市的舌头最终收住了舌头的发音,却用另外的方式吐出了耀眼的花朵;鸟的舌头也曾抗争,却最后沦落成了一朵破落的花;模仿死亡的舌头,在最终自然地发声中伴着灰色的幕布告别;理发师的舌头却因着智慧,遨游天际,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朵……

本书中的舌,吐出的花虽然有的绮丽,有的昏暗,有的明朗,有的阴沉,但尚算清新。通读之后,清新的花香会伴着一个个与舌有关的事,长留记忆。

《花与舌头》读后感(三):也许与书无关

不断觉得文字再也不能表达自己。

文字不能表达自己,是因为很多事情悬在那里,漂浮在空中,你努力想让它们安定在生活的字典里,却总找不到编排与检索的方法,最后,最后它们至多也只是散落一地,然后生活中就难免出现拼写错误或者语无伦次,甚至成为一个病句。

那些散落的文字,有时候会突然出现,在陌生的环境里会被众人围观,有人说你应该是这种定义,有人说你必须是这种内涵,在不断变幻的外延中,它渐渐忘记了当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它左边的偏旁提醒了什么意义,右边的音部又告诉了它什么方向。

按部就班或许是它最好的出路,可是总有一些文字会突破生活的表面去定义自己。

一切其实与文字本身无关。我突然想起那本不存在的喜乐先生的《虫子的爱情》,喜乐先生变成了一条以吃文字为生的虫,他渐渐地就分不清它在寻找文字,还是文字就是他自己。我也要像作者一样愿此虫在《辞海》、《圣经》以及次经、伪经等一切大书中找到安居之所。愿它春天能找到“苏醒”这个词,夏天能找到“凉爽”这个词,秋天能找到“收获”这个词,冬天能找到“温暖”这个词。

愿它在咀嚼文字中,品味那些美好的词语,也慢慢找到美好的自己。

《花与舌头》读后感(四):在幻想的世界里,做我自己

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清. 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

第一次读此类的书,以一个奇幻的世界来讽刺和比拟现实世界,虽然残忍但自由。读的非常过瘾,在黄惊涛描述的世界里畅快游览:光荣镇,真理大道,仁爱大道......

作者有34个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中东树林世界里某个小镇的故事,里面的有各种人和事儿。开篇就讲变成虫子的人,还有丢掉名词的人,偷阅爱情的人,数时间的人......每一个故事都在描述镇子上的某一种生活的状态。

我不想借此书来评判现实世界,但就读完此书的体验来说说看: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梦的好几个故事。有盗梦者,制造梦的人,贩卖梦的人。每一个关于梦的故事,都在为我们揭示夜晚睡眠之中,奇特的故事。光荣镇的士兵甚至会进入人的梦境,去抓做坏梦的人。

还有抓死人的人,原来死人可以死了再死,而人的灵魂是常驻的。

读完此书心情很好,除了这个繁杂的现实世界,在光荣镇的世界里与奇特的人相遇十分有幸,可以读到此书非常高兴。

也推荐给很多喜欢幻想,也爱做梦的人!

《花与舌头》读后感(五):黄惊涛:无束缚的思想之旅(《新京报》,5月21日)

书评人 胡森林

新锐小说家黄惊涛的短篇小说集《花与舌头》是一本充满了趣味且有意思的书。

确切地说,这是一本很难进行归类的小说,作者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讲述了许多富有童话意味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反讽、诘问和嘲弄,貌似要揭示和寄托某种思想的寓言,说它“貌似”,是因为在形式上它很像充满象征意味的寓言,但骨子里却是颠覆关于“历史”、“人性”、“真相”等寻常观念的“反寓言”,乃是借寓言之外壳,却又以滑稽模仿的方式对寓言加以解构的一种策略。

黄惊涛的价值底牌并不能被一眼看穿,因为它没有狭窄的尺度和固定的终点,而是体现在小说的丰富性、探险精神、自由精神中。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弱点,“诞妄,软弱,糊涂”,“想入非非,有毛病,惹祸端”(李敬泽语),作者却不加褒贬,一视同仁,充满爱抚和悲悯。

他的思想和观念不断经受自我的辩驳,包含内在的怀疑,从而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及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认知与内省,他像洞悉世界的复杂与混乱一样,洞悉人类自身的分裂与矛盾,对似乎从来不容怀疑的事物和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打量,又不断在和解中面临新的质疑。这种洞悉和理解形成了一种理性而充满智慧的批判态度,建立了一种感受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颇有几分“元叙事”的感觉。

黄惊涛没有通过笔下的故事追求某种意义,而是通向了日常化,书中人物的种种行为似乎变成了真实的存在,看得见摸得着,而那个隐藏“意义”的大树林、光荣镇却模糊不清。这样的内心感触让我们对世界的本来面目产生了怀疑,让心灵的撤退有了回旋余地。

作者不难看出在手法上的有意运用,以及类似这样的调侃——“读者,我敢保证你前面所看到的均是谬论及虚构之辞,而如下的话才代表真实(但我对刚写下的这句话并不提供信誉担保)”,自觉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了间离效果,以此制造了小说的韵味和空间。

作者曾自述其志,愿作“终生为儿童写作的人”,陌生化的重要源头即是明朝人李贽所说的“童心”,文学艺术可以留住童心,用艺术的天真,艺术的幻想。文学又因为常常和童心相连,便注定要在写实和幻想两极之间徘徊。换言之,惟有那些具有洞察力和想象力的人,才能洞悉艺术与童年、与童心的原始关系:借助想象的艺术再造,挽留、恢复、弹拨读者也许早已麻木沉睡的“第一感觉”。黄惊涛的小说庶几如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