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读后感摘抄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是一本由巴尔扎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4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读后感(一):守财奴和女儿奴

高老头是一个过于宠溺两个女儿 被其榨干血,最后一个子儿没有 连死之前都没有见到女儿一面的可怜可悲的父亲。一个家庭悲剧 关系很复杂,高老头人很好老实 ,一个十足的女儿奴。大学生感觉像一个工具人贯穿主线,大学生和二女儿的恋情应该还有后续 ,大学生的巴黎上流社会生活还只是开始。

看完高老头这章,差点把欧叶妮那章给忘了,女主欧叶妮葛朗台,有一个极度吝啬的父亲老葛朗台,老葛朗台把守财奴的形象发挥到了极致,拥有百万家财平时生活却抠抠索索 妻子和女儿的生活费都不够买衣服不化妆不购物,还要兼当女工缝补家里衣裳,家里吃喝也非常节俭。老葛朗台除了抠门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能通过合理的手段把别人的钱财聚到自己手里,还让别人对他感恩戴德。女主呢 一开始被表弟迷住,随着表弟破产要去印度发财而没有路费,女主为了表弟私自动用了老葛朗台的金币 首饰价值6000法郎送给表弟,表弟刚开始很感激女主 但是到了印度通过买卖黑奴发了发财就把表姐忘的一干二净,故事的最后老葛朗台死去也不忘守着自己的财宝,女主继承老葛朗台的财产后对其追求的人像一群猎狗一样围着。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读后感(二):《欧叶妮 葛朗台》书摘(高老头还没看)

十九世纪的守财奴果然不失单纯朴素,居然花时间亲手给夏尔箍了个小木桶。这本书也从某个角度阐明,太专注于赚钱的人,确实誊不出心思来研究花钱,赚钱与节省都是能给人带来快感的。葛朗台老头唯一的恶可能在于,性格使得家庭始终破旧沉闷压抑。以他的方式调教出来的欧也妮,虽然在感情世界单纯的愚蠢,但是在理财方面已能够达到维持基业甚至继续扩大的最大可能。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读后感(三):太阳底下无新事

巴黎社会在巴尔扎克笔下圣热纳维埃夫街上寒酸的伏盖公寓、圣日耳曼贵族区金碧辉煌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昂丹区爱尔德街上华丽的德斯托伯爵夫人家、圣拉扎尔街上漂亮的纽沁根男爵夫人家的客厅之间拉开帷幕。上流社会人士坐着四轮马车出入各种舞会、音乐厅、沙龙,底层人民四处奔波、碌碌无为,就像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而这之间,不时总有那么几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群体之间流转穿梭。

在巴黎初来乍到的欧也纳•拉斯蒂涅克一定也和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会用庸俗、无知来形容底层大众,高贵、优雅来描绘上流社会的生活。不过最终想尽办法挤进上流社会并逐渐混得有声有色了之后,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华丽背后的空虚、对金钱的推崇、人情的冷漠,他反而怀念起来乡间老家安静祥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高老头被嫁入上流社会的两个女儿轮番剥削到身无分文,最终一病不起,奄奄一息。欧也纳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这个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邻居,而老人的亲生女儿还浑然不知,寄给欧也纳一封信抱怨他对自己冷淡、不爱自己、不来陪自己参加晚上的舞会。一下子,我觉得这种爱情游戏是那么的轻浮。老人终究没在意识清醒的时候见到两个女儿最后一面,就这样充满悔恨的离开了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欧也纳和皮安训用自己所剩无几的钱给高老头办了后事。小说结尾倒是挺有意思,我想如果在电影里的话,一定会有这样一组镜头。微风徐徐,拉斯蒂涅克在高老头墓旁擦去眼角的泪水,转身叫住一辆不远处的马车,“去圣拉扎尔街上纽沁根男爵夫人府邸”。马车在他身旁停下,他一边上车,一边眼神凝重地望向远处华灯初上的塞纳河两岸。

其实哪个时代都会存在上流与底层社会之别,只是名称、人群有所不同而已。马克思也说过,社会上只要有两个人,就会有人剥削人。社会无可避免的会有阶级的分化,不同阶级的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圈子和生活形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巴尔扎克笔下十九世纪物欲横流的巴黎社会,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又或者也许与每一个鲜活的时代,都有其相似之处。生活在当下,总是能感受到充斥其中的许多问题,我也曾一度感慨人心不古,也希望走入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的昨日世界,去生活在历史中那些闪光的岁月里。偶然的机会看到高晓松的一段话,“以前老觉得,很多问题是眼前环境导致的,但其实我们面临的70%的问题是人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全人类共有的,而剩下的30%是我们民族长久以来的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这段话让我如梦初醒,时代在变,人性却没有多大变化。纽沁根男爵夫人挤破头也要进入圣日耳曼贵族区的贵族圈子,哪怕父亲不久于人生也要先去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的舞会上一展风采,拉斯蒂涅克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不惜向自己贫穷的母亲和妹妹们伸手要钱,当下的我们为了多一点薪水、为了早日出人头地,也或付出、或索取。太阳底下无新事,人性总是相通。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读后感(四):随便写写

《欧叶妮格朗台》

这一篇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在老葛朗台身上,刻画得简直太棒了。时常有幽默的妙笔调侃,描绘也十分精细和精彩。当然,有人会嫌啰嗦,不过个人偏好问题,叙事节奏固然重要,但我丝毫不觉得叙事之外的成分太多叙事节奏就一定差或叙事就应该是小说的主要职责。回到故事上来,这一篇的故事情节倒算不上引人眼目。也许是老葛朗台太过突出,反而有几个人物显得刻画的不是那么好,老葛朗台死后的收尾也显得略为平庸。以及,为了主题,有些牺牲了部分角色的人心的复杂性——虽然这一点似乎不应该用来批评那个时代的作品。但是不得不说作者对那个现代化初期(资本主义早期)的思潮的复杂性和其中的张力以及人性表现把握得及其敏锐精准。以及,尽管作者整篇都在描绘讥讽拜金主义的冷血和可笑,可也许是因为母女俩的存在,读来其实仍然不乏温情——甚至感觉这种温情其实是有一定弥散的,虽然程度很小。

个人的恶趣味,摘录三句话(对每个国家的地图炮都恰恰有且只有一句): (说到边沁的功利主义)“这些英国人有……有……有时候也真通……通……情达理” (大众对葛朗台态度的迅速转变)“法国人的性格就是好激动,爱生气或者陶醉,容易为昙花一现的人物叫好,为新鲜事起哄。人民大众难道就这么健忘吗?” (巴黎的公子体会到葛朗台母女不知外面花花世界的简朴/寒酸生活的快乐)他原以为法国根本不会有这种风气,除非在德国,而且只能像神话似的存在于奥古斯特·拉封丹的小说之中。

《高老头》

无可指摘。不愧是传世名作。

在一层层精彩的铺画和描摹中交汇出凄厉的高潮,然后戛然而止,然而却荡出一圈圈远不止凄厉的丰富的涟漪。冷漠、调笑和讥讽继续,似乎正在某种奇诡的角度上印证斯宾诺莎的世界学说。就人物的心理和表现的刻画上,可以说已经彻底地一改古典时代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喜剧手法,充分展现出现实世界中人内心,实质上也就意味着人性复杂性的丰富和矛盾,再在社会的更加复杂的际遇把这一层层张力铺开,最终铺出似乎令人绝望而不可解的纷杂图景。作者时时在剧情的推进中代表传统或曰朴素的伦理角度插入一句句议论和批判,如果仔细观察,这些议论和批判在纷繁的张力中实际上总难免被撕碎而失效,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的跳板,在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宏大张力下,看似是作者站在局外作出的评论实际上被内化进画中,成为更为隐秘的线索。譬如,评论语言多次提到“崇高的情感”,无论是对男女爱情、父爱还是年轻人对高老头的同情,甚至于更多的情感,评论性语言的字里行间仿佛都透露着一种把罪恶的解救寄托于此的希望。看着现代社会的机械化运转,资本和权力下冷酷的工具化,确实很容易下意识地使用有着极高非理性程度的、与生俱来故而使人对其带有纯洁的期待的情感作为武器反抗,但是如果追究这些“崇高的感情”的来源,很多却恰恰起源于精心的算计乃至卑劣。年轻人在高老头死前对高老头产生深切的同情,但当初接近高老头是为了什么呢?此前对高老头又是什么态度呢?年轻人的宝贵的爱情,却又产生于可怜的虚荣和算计。在疯狂的金钱权力和荣誉的游戏里,甚至肉欲都显出某种高贵性。更何况,如果仔细体察小说中的爱情的话,可以发现尽管评论对主角的爱情寄托着《会饮》里阿伽通式爱欲图景的冀望,普遍来看爱情的结果却往往是阿里斯托芬颂词中的灾难性。感情真的能够是崇高的吗?就算是崇高的感情,又是值得推崇的吗?高老头在临死的疯癫中的某一刻,似乎摆脱了对女儿的变态溺爱,喊出要让政府和检察官把两个女儿带来,对这一刻的描绘作者说“高老头眼里闪烁着理性之光”。理性之光,作者在这个场合使用这个词,不知是对笛卡尔以来大谈“natural light”“自然的理性之光”的唯理论者的揶揄,还是别的什么意思。但总之,当高老头在疯癫中喊出政府,喊出法律,喊出上帝的时候,无论是社会契约,法的精神还是上帝的两城,都救不了这个用变态的父爱害死了自己的人,也无法对虚荣而虚伪的忘恩负义者施加任何惩罚,反倒真应了斯宾诺莎的说法。总之,矛盾仿佛本身就是时代的精神一般,时代的一切精神里都饱含张力和矛盾。这个温情无比的高老头,当初也不过是靠着冷酷的资本主义商业精神积累资本,发家致富的投机资本家。犯罪无数的逃犯浪荡子自称卢梭的学生,最终被平庸的老妓女为了金钱出卖给绞刑台。年轻的法学生之所以让上层的贵族们觉得身上有宝贵的品质和情感,正是因为他当初为了享乐和虚荣而抱着急切的欲望爬进上层社会。而当年轻人历经了“教育”最后扬言要和巴黎斗上一斗,他此前在上层社会干过些什么呢?至多学了肤俗的享乐和交际罢了。在形形色色的人、广阔的社会图画和更广阔的人心中,人的内心的悖谬和现代社会交杂而出的更深的悖谬,演奏着重叠斑驳的黑色音符,在贫民区腐臭的空气里,也在宫殿里香甜的空气里久久飘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