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是,大臣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有感

《是,大臣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有感

《是,大臣 第二季》是一部由Peter Whitmore / Sydney Lotterby执导,保罗·爱丁顿 / 奈杰尔·霍桑 / 德里克·福德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大臣 第二季》观后感(一):正在走向胜利的哈克,学会了妥协

哈克看起来正在逐渐走向胜利,前提是他的理想主义学会了妥协,而让步的原因是名誉、权力与选票的人性弱点。

公务员和政客日渐同频,因为彼此找到了公约数,那些被四舍五入的恰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仁爱社会:一个没有医生病患病床却充满行政人员的医院,一个不代表工人却随时被政治裹挟的工会。

2.无功受禄:在爵位和学位的荣誉面前,改无可改的预算和板上钉钉的预期都可以象征性降低。

3.死亡名单:自由的呼声可贵,但前提是不能吵醒梦游的政客。

4.缘竿而上:多数人的暴政,民族主义的抬头,恰恰是从选票民主中开始的。做看起来好的事情,比做对的事情更重要。政界如此,学界亦然。

5.两害相权:英国一直在欧洲的边缘试探游走,有点像小汉和哈克,各怀心思,彼此相轻,却是命运共同体。内阁改组,就像今天的干部任免,大公司调整组织架构,不一定提高生产关系,一定滋养权威强化权术。也是永远是最好的访间八卦。

6.生活质量:政治是秀场也是市场,注定了演员横行、利益交换。

7.忠诚问题:部门的浪费不重要,面对质询哑口无言也没那么不可原谅。关键是,成为谁的棋子,表达谁的态度。强弩灰飞烟灭,没主见的人却越走越远。退步原来是向前。

《是,大臣 第二季》观后感(二):关于贸易及工业大臣科贝

贸易及工业大臣科贝,从未出场,却在S2 ep.5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集的开头,哈克准备统一购买文字处理设备,却被『某位内阁同僚』背刺,难以实行:

于是大臣对他的评价相当差劲:

而汉弗瑞、工商大臣的次长之评价比哈克还要差劲,令我们对科贝的为人稍有了解。

接下来内阁改组,汉弗瑞听说科贝要到行政事务部,立刻慌了神,力劝哈克不要去欧共体,这些事先不提,我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科贝,首相却要重用? 为什么科贝会背刺哈克?

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前一集中可窥见一斑。

汉弗瑞推进Metadioxin=元二噁英(剧中虚构物质,但是二噁英的危害是事实)的生产,但是哈克迫于公众压力不得不将其驳回,于是英国化工集团的董事长非常生气:

大家看到,董事长直接就要去找『贸易与工业大臣』,也就是科贝去了!

所以,这件丙醇工厂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科贝 (领导的工业部) 一手推动的,最后却被哈克以一己之私利取消掉——谁更有能力推动英国工业,又是谁率先背刺了『内阁同僚』呢?

《是,大臣 第二季》观后感(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大臣第2季》

今天聊聊英剧《是,大臣第2季》。

片名Yes Minister Season 2 (1981),别名遵命,部长 / 部长大人(台) / 首相你想点(港) / 首相大人。

《是,大臣》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

行政事务部(DAA)大臣詹姆斯·乔治·哈克(James George Hacker),常务次长、行政事务部负责人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Sir Humphrey Appleby)和公派私人秘书、同属公务员的伯纳(Bernard)三人继续深挖民主政府里的趣事。

观众熟悉了第一季的人设后,可以无缝接入第二季。

第二季继续以一种戏谑的态度看待这些政客的工作状态。

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

政治家是个褒义词,是怀揣理想抱负投身政治事业的人,往大了说他的动机是为民众谋福祉、乃至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而政客则是身处政治活动中的投机分子,他们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多的是想利用从政谋取私利。

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是一个政客无疑,他为了个人利益,牢牢把持着行政事务部,一任又一任的调教大臣,让大臣为己所用。

哈克大臣看似是一名带着政治抱负从政的政治家,他以主角身份进入观众视野,同时还尽显呆萌,怎么看都是个人畜无害的有趣老头儿。观众可不要被他的外表蒙蔽,其实他一切行为的动机也是为了选票,哪种政策能够获得选票,他就赞同哪种,丝毫谈不上治理原则。

伯纳比起前面两人,身份要低微一些,但吃公家饭所需要的圆滑他可一点儿都不缺。他在大佬面前是个弟弟,并不代表他是个省油的灯。本季从他转换态度之快可以看出,他有了实权后,也不会是政治家,而是一名政客。

在第一季中,初来乍到的哈克大臣和深耕已久的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进行了数次交锋。

从交锋结果来看,两人互有胜负,不过结果当然是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胜利多。

能够做到大臣,哈克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也渐渐摸出了门道,开始进入“角色”,在第二季中让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吃了不少次瘪。

观众可以尽情地嘲笑几个政客,但细思极恐的是,笑完之后并不能改变什么。剧中讽刺的现象依旧存在,而且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这部剧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内容,可不论何时拿出来看,似乎都在说当下。

一部可以当做古董的老剧,能够无缝衔接入各个时代,只能说人们一直重复历史,丝毫没有吸取教训。

本季剧中故事看似荒诞,实则都有真实事件做依据。

比如第1集空空如也的医院看似相当难以置信,编剧考察了当时的医院情况,发现至少有六家NHS医院或主要分支机构,就像虚构的圣安德鲁斯医院一样,医院里没有病人。其中剑桥郡医院只有一名患者,她是该医院的护士长,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摔断了腿……

新闻监督是最有效的方式,政客并不在乎民主或者其他什么说辞,他们关心的只有选票。

而最能够影响选票就是媒体。因此哈克大臣看似满不在乎,实际上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出镜的机会。

做不做事不重要,露脸才是最重要的。做一百件民众看不到的事情,不如做一件能够让所有人都看到的事情,不管事情能不能做得成。

同样的,过于犀利的内容播出时也会受到困难。比如本季中第3集《死亡名单》(the Death List)和第4集《缘竿而上》(the Greasy Pole)当时就因为内容过于敏感,差点儿没能播出。

哈克大臣一开始被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哄得团团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汉弗莱洗了脑,真的以为自己是打着为民服务的旗号在为一群公务员工作。后来经过别的大佬指点,哈克大臣才恍然大悟。

自己的升降并不在于选民怎么说,也不在于手下公务员怎么看,而是直接由首相定夺。

只要自己对首相表示出绝对忠心,那么就不会出事,即便工作做得不好,首相也会罩着自己。

大家可以用哈克大臣类比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看看是不是那些无才无德上位者都是靠着抱大腿上去的。

罗伊·詹金斯,黑尔海德的詹金斯男爵,OM,PC(Roy Harris Jenkins,1920-2003)

第5集中,哈克大臣开玩笑说,英国政治家在担任欧盟委员后重返英国政坛的唯一途径是组建自己的政党。

这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指的罗伊·詹金斯(Roy Jenkins),他在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后,于1981年帮助组建了社会民主党。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看似荒诞源自现实。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