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国之大臣》读后感100字

《国之大臣》读后感100字

《国之大臣》是一本由卜键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之大臣》读后感(一):记王鼎

道光一朝,聪明人很多,会做人会做官的都很多,但是能够称得上党国良心的非王鼎莫属。现在仅有的关于他的文章甚至有人对他尸谏嘲讽为“政治作秀到极致”,我想这种作秀你倒去做做看。其遗奏中几句,“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且抛开一些今人近代化的迷思,这绝对是掷地有声。尸谏未成,英雄为之气短。其至交林则徐“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卜键的后记《请记住这个名字》,我觉得写得非常好。非常惭愧,我仅在翁心存日记中见过“定九相”,匆匆一瞥也未知其人。什么叫做希罗多德的“为伟大人物事迹保留荣光”,大概这本《国之大臣》可以称之吧。

靖共笃祜,清风是式。

《国之大臣》读后感(二):且食蛤蜊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教众不过数十人,闯进紫禁城,由西华门而入,至隆宗门下,门后便是乾清门广场,军机处在此,过此门便是大内,南书房,上书房在此。皇次子绵宁正在上书房读书,绵宁有大气象,临危不惧,命侍从取来鸟枪,举枪亲射,应声轰毙教徒,随后其站立殿前,从容布置。几十年后,英军入侵,时光不可逆,年过画甲的他,身为当朝天子,依然站立殿前,却是一夜未眠,负手徘徊,时而顿足长叹。天渐亮,入殿朱笔草草书一纸,签订《南京条约》。那一夜圣上在想什么呢?

嘉道两朝夹在百年动荡之前,康乾盛世之后,研究价值极大。可清史浩繁,仅仅以时间轴将重大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通读是不行的。王鼎,庆桂,那彦成,董浩,穆彰阿等人,位极人臣。庞大帝国机器运作的实际操纵者,又皆为士绅人家,士绅阶层是地方运作的实际执行者,可见切入点是好的。前辈学问深,剥茧抽丝般展现出来众大臣遇事的所作所为,不知不觉,让人已身在其中,思古人之所困,同叹命运之多舛。遇人遇事本书多评语,是优点也是缺点,此外,和大家一样,借这本书补充了许多嘉道两朝历史的细节。 ps:下午去看脱口秀,和傍边的女士搭讪了几句,因在酒吧,对方不想搭理你。一点偏见,原因无非二种,一是对方性格如此,二是仆长的丑。归去的路上,天气晴朗,无云无风。象征性的想了想,小姐优雅端庄,性格自然开朗活泼。这么说来(深吸一口气!),难道.....

《国之大臣》读后感(三):国士立于危墙之下

王鼎,一个绝大部分人前所未闻的名字,却是本书穿针引线的主人公。他是贫民发迹的学霸,通关清朝各级严苛考试;也是能力出众的大清c-level员工,大到亲临一线治理河务,细如统领户部料理军需,小可查明百姓冤案,皆有他的身影;同时,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品行如一,最后不惜性命捍卫自己的理念。读毕全书,感慨不已,国之大臣用于王鼎,名副其实。

相比于通俗历史类读物,本书更类似学术论文的写法,事无巨细的将嘉庆、道光年间的主要政治事件,绝大部分参与人物,前后逻辑一一道来。虽说王鼎是本书的主角,但很多章节其实并未出现他的故事。嘉道两朝(鸦片战争之前)在市面文学中相对冷门,且中间穿插大量奏折原文,阅读门槛相对偏高。

重点谈谈两个感受。

一是清朝皇帝事无巨细的工作风格。嘉庆、道光二帝日常从军事作战、政策处理至冤家错案皆要一手处理;并都是“细节控”,作为钦差大臣,向上汇报的颗粒度可以达到非常细的程度,比如叛军首领的具体相貌,河务大坝的具体修建方案。在如此大的工作量面前,对清朝皇帝的个人要求无疑是“超人”级别的,因为要对无数细节进行把控,个人性格弱点在具体事务上会被无限放大。康雍乾三人依靠超强的个人素质勉强将清朝的行政机器维持在了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但嘉道虽然都是勤奋且简朴的皇帝,但能力毕竟太有限,国力急剧下滑也成了命中注定。中国的中央集中王权制度可以说在清明两朝发展到了巅峰,当权力大到皇帝一人无法承担,国家的腐败和衰落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曾经横扫四方的八旗人,不出几代就退化成了惧怕肉搏的老爷兵,功能仅限于应付“治安战”。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令人贻笑大方的战损比,不单单是武器装备的落后,而是战术、组织、战斗意志的全方位被吊打。

二是王鼎的英雄气。诚然,如果仅以后人的“无战争迷雾”视角去看待前人,尤其是嘉道两朝人,总能找到些可笑和迂腐的地方。但设身处地,倘若时空转换,又有几人能成为王鼎、林则徐那样的国之大臣呢?从官50余年,两袖清风不说,对内,一件件棘手的民生事务,均能在彼时找到“最优解”,匡扶社会正气;对外,坚持自己的道德与理念,纵希望渺茫,仍坦然面对。古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然一个国家将坍塌之时,立于危墙之下的,必然是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国士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