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峠 最后的武士》经典观后感有感

《峠 最后的武士》经典观后感有感

《峠 最后的武士》是一部由小泉尧史执导,役所广司 / 松隆子 / 田中泯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峠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一):最后的武士

《峠 最后的武士》是2021年日本拍摄的一部战争电影,是司马辽太郎名作《峠》改编而成。 讲述了幕末风云人物---越后长冈藩家老-河井继之助的传奇人生。 影片中的主人公河井继之助他身处历史洪流中,本来想的是中立避战,和他的人民一起进入下一个时代,但是却无法逃避权力的斗争,事不遂愿。他不得不战,所以自愿站着倒下,让自己成为武士精神的代表人物。

《峠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二):常在战场

常在战场 尽忠义,展武功 尽人事,听天命 元气的气,勇气的气, 希望这气能长伴我左右! 只要有气就能前进!我是这样想的。 “深山朽木独留形, 恒心似花自盛开。” “人都要有立场嘛!如果没有立场,一辈子就像无根之草。” 仲代达矢与役所广司师徒二人的对手戏,小泉尧史对黑泽明的怀念。 “本自关原之战以来,萨摩长州他们就是德川家的宿敌,全都是阴谋。长冈藩已经是独立自主的体制,可以自主提倡正义,保持发言权。” “除了一条道走到黑,别无他法。即便那是一条坠入地狱的道路,要下地狱,那就大家一起下吧!只有这种背水一战的觉悟,才是拯救我们的唯一方法。” “明天开始,抱着必死的觉悟吧!命就要用在该用的时候,才有意义。” “自己的脑袋绝不能落在敌人手里。” “爱情这种东西,并非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而是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看去。”

《峠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三):《峠 最后的武士》的历史背景和观后感

一 历史背景

1. 故事发生地越后长冈藩牧野家。

元和4年(1618年)谱代大名牧野忠成由长峰藩5万石入封长冈,加增为6万2000石。牧野家的统治持续到幕末,河井继之助在幕末期庆应年间进行藩政改革。戊辰战争时加入奥羽越列藩同盟,败北减封至2万4000石。明治3年(1870年),废藩。

2. 主人公,家老河井继之助

河井继之助(かわい つぎのすけ1827年1月27日-1868年10月1日)。长冈藩牧野家家老,曾经主持了藩政改革。号苍龙窟,俸禄是120石。妻子名叫“すが”(片中松隆子饰演)。其作为戊辰战争时长冈藩的领导者而知名。

3.电影里主人公的格言“常在战场”是藩祖以来的格言,提倡质朴刚健的三河武士精神。

4. 整个电影的大概时间表是:

1868年4月河井继之助就任家老;5月小千谷谈判破裂,和官军开战,失去城池再夺回;8月死去。

二 观后感:不可解的日本人

学习二战史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日本人没有战略观。这部讲述戊辰战争时佐幕军的电影,不仅仅是主人公没有战略观,而是实在是不可解,或者说在我看来主人公们的三观简直是不仅无耻还是无耻。

战争的起因:

牧野家太主(牧野忠恭)的观点:要报答幕府。敲到玛代!德川庆喜将军已经大政奉还了!

河井继之助的观点:让民众安居乐业。敲到玛代!官军的要求就是降服并上交军费!为什么不交呢?

战争是否能胜利:

宣扬的观点:可以胜利

内心真实的态度:开战前早早安排好一切后事;开战后夺回长冈就可以死了

面对藩内武士的质询:

直接撕破脸,嚷嚷着要大家都死的决心。敲到玛代!官军的要求就是降服并上交军费!

面对官军的质询:

不讲如何争取长冈藩的最大利益,就想着递交请愿书。原因?求名吗?

当官军不肯接受请愿书,想出的计策是上交军费和自己的人头。敲到玛代!如果降服并上交军费,还需要官军上交请愿书?

所以整部电影是想宣传什么呢?主人公的逻辑和行为都很迷惑的说。

整个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核心逻辑不可理解。比役所广司主演的《山本五十六》还不可解。那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把战争发动者粉饰成和平爱好者,但看完好像理解主旨是一丢丢的反战倾向(或者是“千万别和美国鬼畜开战的觉悟”)。这部电影通篇逻辑不可理解。

三 菊与刀的观点

回去找了《菊与刀》,摘录以下内容,供参考吧。电影本身实在是不可解。

“即使是现代日本所拍摄的一些战争电影也体现了日本人的这种传统,一些在看过这些电影之后的美国人说,这简直就是最好的反战宣传。美国人的这个反应同样是典型美国式的。因为他们在这些电影中看到的只是惨烈的牺牲与苦难,他们看不到任何如阅兵式、舰队演习或者巨炮等让人鼓舞的场面。不管是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电影还是以中国事变为主题的电影,其格调一致:泥泞的道路中艰难的行军,惨烈痛苦的苦战和胜负未卜的熬煎等等。电影的银幕上没有任何能够看到胜利希望的镜头,也看不到士兵们带着热情高喊“万岁”的冲锋镜头,代之的只是深陷泥泞、荒凉衰败的中国小镇的黑夜,也或者是这样的故事:一家三代为国而战,三次战争中幸运的幸存者不幸地变成残废、瘸子或者盲人。或者是一个失去生计维系的家庭集聚在一起悼念刚刚在战争中战死的丈夫或父亲却继续鼓起勇气活下去的故事。像英美骑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动人场景是无法在日本电影中看到的。另外,日本也很少有描述伤残军人恢复和其后生活情况的电影,甚至也没有涉及战争目的的电影。对日本观众来说,只要让他们看到所有的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尽力报恩就足够了。因此,被我们看做是能够作为反战宣传的电影在日本正是起到了为军国主义者宣传的作用。拍摄电影的人知道,这些电影不会让日本观众站起来反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