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摘抄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摘抄

《奥斯汀书会》是一部由罗宾·史威考德执导,艾米莉·布朗特 / 休·丹西 / 玛丽亚·贝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一):让人膈应的美式琼瑶剧

哈哈哈哈! 美式琼瑶剧啊! 一群文艺女青年、文艺女中年、文艺女老年的自嗨与YY。奥斯丁的书,简直就是爱情婚姻中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可以让离异夫妻破镜重圆,可以让濒临危机的婚姻起死回生,可以让失恋的百合梅开二度……最关键的是,可以让更年期老妇在绝经前睡上年轻英俊的帅哥!(而且是帅哥一见钟情痴心不改死乞白赖千方百计百折不挠一心一意没皮没脸主动犯贱的) 编导潜意识的充满了老母牛吃嫩草的渴望,建议赶紧联系吴签,抓紧时间排队,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领一份福利。

一言以蔽之:就是矫情! 我呸!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二):不要孤独的阅读

一群感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女性,因为共同对简奥斯汀作品的喜爱,走到一起组建了读书会,一期一会,每期讨论一本书,慢慢随着他们对简奥斯汀作品的领悟和她们之间友谊的加深,她们感情生活中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多么美好的童话,可我真的不认为阅读简奥斯汀的女性,都是天真的认为阅读小说就能解决情感中的所有问题。即便如此作为商业电影,电影肯定是及格之作。但是立意有多深刻真的也谈不上。

当然,剧中呈现的读书会确实是让人羡慕的,这也是阅读应该有的魅力之一。我们不要孤独的阅读,我们读书,领悟,分享,寻找同好,讨论,这是阅读带来的优益的附加价值。让我更多的了解世界,以及和他人分享我的了解。阅读是让我们更容易和他人沟通,而不是相反。

或许有天我能组织一个像剧中读书会。不多说了,赶紧读书去!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三):简奥斯丁

生活中总有许多的不完美,每个人的人生错综复杂,相遇相知且错过,生活就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中摇摆,无法可控的人生,稍有可控的自我;将烦恼放在一边,终于自己的内心,启幕应属于自己的生活;

重要的不是人生中遇到了谁,是成为了谁;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真心可贵要同值得的人分享;或自己或内心或遇到的有心人;

追求所愿的,依附所能的;

没有人可以最终影响你的幸福,披荆斩刺愿自己所愿洒脱可贵。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四):只有《傲慢与偏见》是我读过三遍的书

截止目前,只有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我读过三遍的书,估计以后也难有其他作品会在我这里打破记录了吧!毕竟,前两次读都是情窦初开之时,当时真的太喜欢读爱情小说了。把它当做了憧憬的爱情在书籍上面印照的模样。

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成为经典,原因是无论什么时代的人、无论什么年纪的人读,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喜欢。而且这些收获和喜欢甚至会完全不一样!历久弥新,长翻长新,永不过时。所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傲慢与偏见》的感触和理解也不再是当初那般了。

这也是电影中直接诠释出来的:书友会六个人,即使在读同一本书,他们也会因自身境况的不同,而对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不同的感触。

读过奥斯汀那些著作的人看这部电影,应该会很喜欢吧?里面有大量对她的著作讨论的情节。没有读过也不要紧(我就没有全读过),可以把本片作为爱情轻喜剧去看。也能收获一部还不错的爱情电影。

1.我最喜欢的台词,来自乔斯琳和格瑞格的对话:

——“如果你有读过简·奥斯汀,你就…”

——“我读过!因为你让我读,我就读了。”

书架上从来没有的读物类型,却认真读了,还参加了书友会。开始买来一本“大合集”(这里格瑞格第一次参加书友会,在星巴克拿出“大合集”的那一刻,我要笑死了,哈哈哈

《奥斯汀书会》观后感(五):人类需要沟通

试着拆一拆自己理解的群像戏。这种多条故事线的电影,每个人的生活故事不同,讲出来的东西就很丰富多样。

电影开场就是都市高架充满喇叭、人人拿着手机、储值卡刷不了、开车堵车的场景,给人的基调很杂乱,仿佛生活里充满了“效率和便捷”引起的麻烦。

丈夫出轨的女一,

刚开始,女一丈夫就说出自己顾虑的事情:两个人之间没有了交流,也许是借口,也许是深思熟虑,然后就硬生生撇开对方。虽然后面真香啊,渣男总是摔了跤就回来承认错误,啊,我错了,我愿意悔过自新。所以,感觉这个理由应该是借口,毕竟经过深思熟虑、哪还有真香这一步,或者是导演想表达自己想说的,比如离婚之后女一像变了个人一样。

人们总是在脱离一段感情,或者是跳出舒适圈时,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像男一离婚后求复合,人物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女一变化却是巨大的,更自信了、更独立了。

疲于丈夫的敷衍、在出轨的临界点徘徊的女二,

没去过法国的法语老师,连去法国都被丈夫放鸽子。差点出轨学生,感觉那个学生也有渣男潜质。最后尝试让丈夫阅读奥斯汀,丈夫回话:"I feel like you want me to be something that I'm not. I just walk around being me. I don't pretend to be anything else."然后继续玩游戏。-。-,这逻辑。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感觉打游戏、消费、娱乐就是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其一: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路上,终其一生也很难完全认清自己,更别说还没踏出这一步的人;其二:这样感觉像是固执己见,不想改变,不想尝试对方喜欢的东西,不想沟通与交流。

③电影里穿插了一段女二母亲的部分,像是奥斯汀在小说里描绘的母亲形象,抽烟、多嘴、虚荣之类的。④女二的丈夫在婚礼上与异性对话了很久,引起女二的不满,生气!这就是婚姻和爱情啊。

被推荐科幻小说的女三,

电影里每个女性的形象塑造的很成功,但是男性就感觉相对单薄,转变太快。女三把中学的男朋友介绍给最好的朋友当老公,又尝试将遇到的小鲜肉介绍给女一。被小鲜肉多次多次推荐科幻小说,也就最后尝试看了看。所以,尝试改变一个人是相当困难的,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同时,即使女三和小鲜肉在开车去晚宴的途中,也发生了很多争吵。So,生活无处没有期望的落空与争吵的存在。

同性恋、爱刺激的女四,

虽然贴标签不好,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分开故事线,人物名字记不住,o(╥﹏╥)o。跳伞、攀岩、果断分手甚至会反驳母亲补修爱情的言论。

影片最后是几个主角一起讨论奥斯汀,好像奥斯汀把彼此联系在了一起,感觉这种属于思想的联结,然后有很多性的画面,就像影片开头有句台词,人类需要“沟通、交流”,包括伙伴关系、对话、性。拥抱、接吻和思想的联结。

当然,电影里掺杂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①女性在离婚后往往更为困难。②高中永远不会结束,高中只是代表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永远都存在于不同时期;或者说某些关系是不会结束的。

浅显笔记,杂谈一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