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造天堂》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人造天堂》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人造天堂》是一部由青山真治执导,役所广司 / 宫崎葵 / 宫崎将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造天堂》观后感(一):咳咳咳

这能算是剧透吗:主角猛烈的咳嗽声,传递出的不适和疼痛感有点太过具象了。

晚上看完,第二天头疼一整天。。。

这样的故事开局,不全灭简直童话故事级别。

使用旧照片般的单色画面,最后突然回归彩色世界,有一点老套。

少年兄妹无台词状态时的表演比说话状态下更有说服力。

影院坐牢三个半小时,值得。但要舒适的观影体验,建议在家投屏,分成3个章节看完。

《人造天堂》观后感(二):案件的确和未婚妻和企鹅群

1:宫崎葵太好看了,每次出现都想截图。

2:窗外灯光,窗上水珠,人脸在经过灯光时会现出轮廓,这个镜头很美。

3:导演非常喜欢在一个镜头内实现内景外景或是整个动作的调度,很简洁,可以学习一下。

4:情节简单,氛围塑造很好,节奏也不错,有时候还有些小幽默。但有些人物动机难以理解和共情,比如为什么他们都想杀人。然而这点对欣赏影片非常重要。

5:那4个坟是什么?

6:结尾的彩色,怎么说呢,好看是好看,但有点俗哦好像。

7:镜头焦距非常棒,好想知道是多少mm(看着像21-23左右?还是16?)

8:字幕库上的字幕别下那个单个的,是错误的。那个压缩包才是正确的。

《人造天堂》观后感(三):他们怎么可能幸福

我特别喜欢男主把堂哥赶下车的那段,那段仿佛揭示了这个片子到底在讲什么,仿佛揭示了他们为什么不肯说话。他们幸福吗,他们当然不幸福,他们一点也不幸福,不要因为他们的幸存就觉得他们应该开心,应该是幸福的。他们一点也不幸福,他们还背负了那些车上被射杀的姓名,他们闭上眼就会想到那天,他们如何幸福。所以当堂哥说到那对于哥哥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结果时,男主直接暴起了。这也体现了那个堂哥尽管一直说是他们的一员,能理解他们的感受,但他不能,他从来没有能过。他和另外仨人就是完全不一样。

重新开始何尝容易,这个片子是在讲重新开始吗,可能是,但我觉得这不是重点。哥哥陷了进去开始疯狂杀人,他把他的不幸怪罪于妈妈的离开,于是疯狂猎杀。哥哥可能从来没有走出来过,他甚至仿佛一直在看同一本书。

妹妹是整个片子里最难以琢磨的角色,我甚至会觉得妹妹和哥哥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两面。所谓“我不要求你活,但我不希望你死”更向是对某一种人格说的话。看海的时候,妹妹说哥哥你看到了吗,镜头在点头,他们不用语言却能交流他们所见到的。当然这个理解可能有点太飘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妹妹确实和哥哥是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妹妹渴望逃离,渴望交流,但仿佛被哥哥压着,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是镜头飞向的远处的高山吗?不过,结局男主竟然没有因为病而离开也是非常意外了。这个片子镜头经常会给到在公路上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画面,我觉得一定是有其深意在的。这个片子用的色彩很有趣,这是一种区别于直接用黑白拍摄的滤镜,这种暗淡的色彩把整个片子给完全压抑了下来,尽管那俩兄妹站在门口不说话的镜头其实也是蛮滑稽的。

整个片子流逝得很舒服,尤其是在他们四个生活在一起的片段,有一种压抑的美好的感觉。这可能也就是人造天堂的感觉,美好,但总感觉被什么给压着,他们可能真的就生活在人造天堂,毕竟他们都“死”过一次了。

2023-6-12看

《人造天堂》观后感(四):随便写点

看到一小时左右,便笃定“这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

第一个镜头就很喜欢,少女的完美脸庞与凝视,美丽就像一场梦。全片的故事、摄影、配乐、剪辑没有一项是我不喜欢的。没有任何遗憾,三个半小时没有一帧浪费。

全片色调以黄白为主,泛黄的胶片感恰当好处的克制、悲伤。真树被没过头顶的芦苇丛里,被秋彦追逐在屋前的旷野上奔跑。都与末日感的昏黄适配。

选角堪称完美,每一个角色都浑然天成,人物真真切切地站在我的面前。无论是沧桑大叔井真,废柴又自恋的秋彦,真树和小梢在现实里竟然也是兄妹,太灵了!无论哪一对人物关系牵扯出来都值得挖掘,井真是一颗穿针引线的纽扣,幸存者为什么会成为受害者,遭遇生命胁迫的无家可归者相聚在兄妹身边。认真照顾孩子的贴心叔叔,指挥机械臂研究另一种巴士的井真,兄长面前沉默寡言的幸存者,警长眼里“一定会做点什么的”重大嫌疑人,面对爱人重复start over的落魄者。役所广司真的将每一个侧面都饰演地淋漓尽致。人因为多面性而生动,而这些侧面里井真的最终选择是兄妹的叔叔啊。我一向不喜欢救赎这个词,或许井真最初怀着惺惺相惜乃至同情的心情来到兄妹家,但从真树毁了坟墓后,井真和小梢的感情发生彻底变质,他就这样开了一辆凶车来。微笑灿若繁星。兑现承诺小梢的“去一个谁也不认识我们的地方”。被重大劫持案的幸存者身份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三个人真正在心灵层面上达成互相依赖、信任。

秋彦和兄妹前后间隔、错落有致地坐上废弃轮胎堆叠的巴士,是全片最美的画面。但如果故事在此结束落入尾声,青山便不再是这个力透纸背的真治。随着旅行的推进,前期萦绕小镇但悬而未决的凶杀案迷雾逐渐揭开,与之对应的是多次强调但意味不明的真树。人造天堂真的完美诠释了主角不需要说话也能呈现情绪性格的生动表演,兄妹的沉默贯穿全片,只在结尾分别说了一句话。真树选择一直转圈,小梢喊出了劫持案的所有人。说,意味着表达、将隐藏在心里的东西诉诸外界,对真树是难以下定的决心,对小梢是尝试的解脱。

真树杀人的情节很难不联想牯岭街,少年的爱与恨总是那么相似,我的世界崩塌了。不可以。杨德昌聚焦真实的台北景观,人造天堂的世界是被建构出来的,人情冷漠的小镇笼罩着一层柔光,生机汩汩的河流接连漂浮着尸体,废旧的巴士改装成房车逃离小镇,后车窗挂着一颗闪闪星星。海,是存在的。小梢眼里的那片海,是真树翘首以盼的蓝吗。结尾小梢奔向大海,想起四百击,泪洒现场。

青山真的太浪漫了,井真家的宅子前伫立着两颗电线杆,井真沿着S型轨迹自由地骑下坡,工地的师徒在暴雨里打棒球,在巴士和草地间拉起一根绳晾晒床单。在一望无际的坡地上舒展身体。少年的白色条纹和休闲裤相得益彰。巴士上三个人轮流敲击车身。是韵律的节奏,也是内心的认同。将大全景、全景、定镜头、景深镜头发挥到极致的美。

结尾13分钟画面由单色转为彩色,更堪称神来之笔,航空盘旋的镜头包裹住广袤无垠的山川,山顶上的井真和小梢。

《人造天堂》观后感(五):你我皆可为“上帝”,造出一个天堂。

在九州发生了一件伤亡惨重的巴士劫案,巴士司机及一对兄妹幸存,车上其余六人遭枪击身亡,包括一名警察。巴士劫案后三人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深层次的伤害重塑了三人及其生活,当地平淡安静的生活中又发生几起年轻女性被害事件。巴士司机载着兄妹开始了长途旅行,试图寻找他们的“天堂”,心灵救赎为本片的主题,如另外两个片名:浩劫余生、寻获人生。

影片分为两个部分,巴士劫案前后三位受害人的生活及一行人开车旅行。

有意思的是影片分为三个部分更有趣,一、巴士司机泽井搬到兄妹家前。二、巴士司机泽井搬到兄妹家后。三、巴士司机泽井载着兄妹踏上寻找心灵救赎之旅。有趣且怪异的开始是,司机泽井毫无征兆与理由地住进了兄妹家,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他们都是被抛弃的孤独的人,或者泽井想照顾这对兄妹。这就较符合影片主题,这也是《人造天堂》的救赎从无到有的过程。

案件结束后时间似乎停滞了,兄妹失语,泽井消失,两年时间转瞬即逝,当他再次出现,妻子离他而去。兄妹的失语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敌意,他们拒绝使用文明世界的语言,说明他们已经远离文明,哥哥的暴力特征展现在那片齐人高的草地里,挥刀后,草枝缓慢流出了液体。文明世界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他们拒绝沟通,拒绝这个世界。妈妈抛弃兄妹独自离开,爸爸也莫名其妙地离开了。爸爸的离世是属于自杀还是意外,他们应该也不知道。

泽井就算消失,也不会对世界有任何影响。停止的时间瞬间就过去两年,当他再回来,父亲把所有东西都给在市政厅的哥哥,并告诉他“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了”,父亲像是给他自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其实被父亲抛弃了。喜欢泽井的女人真的喜欢泽井吗?这个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争抢拿走保险金后被扔给孤儿院的女人,仅仅是喜欢泽井这样的人照顾自己?受伤、被抛弃、孤独的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照顾自己,兄妹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并没有拒绝泽井跟他们住在一起。

俯视镜头拍女人松开长发的橡皮筋,她深情地仰视着泽井,像是在乞求这个高大的男人给自己回应,镜头摇下女人翘起脚轻抚。这时候画外音的水流得稀里哗啦,她的爱就像水一样,溢满流出来了。泽井没有任何回应,女人穿上拖鞋,随后这双拖鞋就漂流在河面上,女人遇害,原本有希望与泽井产生联系的女人也离他而去。

妹妹和梢与泽井的信任已经建立。泽井买了一辆二手巴士改造成房车,他是发起改变的人,响应他的就是和梢。她第一个踏上巴士,坐上巴士意味着离开现在的环境,开启改变之路,但改变往往是痛苦的。和梢信任泽井,她推进了一伙人踏上身心改变的旅程。

影片结尾让我如站山巅脚踏巨石般舒适。

享受着和风阳光,俯瞰城市、众生、生命。

此处不及上帝天堂,可又比芸芸众生高出许多。

轻快自然流遍全身。

完全超脱,不在乎温饱,不在乎荣耻,

不在乎下一秒未知带来的担忧与恐惧。

这种感觉像重生,又像永生。

270分钟古旧棕褐色压抑的影像被释放,最后两分钟变成彩色的长镜头在空中盘旋——人造天堂,泽井就是“上帝”,这就是他造的天堂。

一切生机勃勃,沁人心脾的微风吹过叶隙,横扫草地,抚过睫毛。和梢走向她的“上帝”,镜头俯瞰着他们开车在山巅的公路上,上帝笑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