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摘抄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摘抄

《被误读的创新》是一本由凯文·阿什顿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一):长期执行,等待收获

1.创新是这么一个过程:一步一步行动,一次一次失败,许久之后的某一步,成功了。(创新不靠灵感,靠长期持续行动,灵感也是长期持续行动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2.从这个定义来看,每个人都可以创新。难就难在——怎么保证长期持续行动?(你可能累了,你可能被诱惑了)怎么忍受一次次失败?(太枯燥太痛苦) 3.方法是:第一,你做这件事情有多重重大意义,它们驱动着你。第二,你知道高强度工作会分泌多巴胺,并且乐意享受高强度工作分泌的多巴胺。 4.创新的法宝是怀疑。初学者天然懂得怀疑,或者找个初学者,或者假定你是初学者,或者... 5.大脑是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未知事物里找不到旧知识对应,因此大脑不喜欢未知。拥抱未知是反人性的,然而偏偏是正确的选项。于是,行动吧,哪怕难受。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二):“罗辑思维”大概是“逻辑”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习惯性下拉看内容目录,看到罗振宇写的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作者邀请他作序,呵呵

不过,出版人嘛,就算在人家地盘上也要留下自己的气味

序题还可以,“只给勤奋者的创新书”……嗯,也很符合他一直的风格

手贱点了作者名字看更多书,发现该作者还有另一本书《创造:只给勤奋者的创新书》,等等这个名字……

再定睛一看……“罗辑思维定制版”……

your sister's……

两家出版社,同一本书,两个不同的名字。这点顺便批评一下豆瓣,既没有“另译”,甚至另外一本书在关联推荐都没有,明明原版是同一本啊?

《被误读的创新》这个名字多带感?这个封面设计多时髦?

而另一个朴实的译名,看就觉得“土土的”(但是人家原版书名不土啊“How to fly a horse”,互联网的风口,马都会飞,到了我国,就变成了“猪”)

我并不是反对用好的封面设计和取巧的书名来吸引读者,但是书名好歹跟里面的内容要有关系吧?整本书都在讲“创造”、“创新”和“发现”(原书副标题就是这样),跟“误读创新”是两个概念。

还是说默认大家都在“误读创新”呢?

再说了这个“误读”都是谁造成的呢?

这些概念是谁卖的呢?

冲着这种不对书的内容和读者负责的商业行为给差评,恶心。

书的内容还没看,搞本原版来读。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三):创新之径

“物联网”创意的提出者凯文·阿什顿,是创新界的网红神话之一;这位年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曾执掌三家新兴科技公司,其人其事其观点被媒体广泛传播。而正是这样一位拥有神奇创新力的大佬,却在《被误读的创新》一书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在书中,他所要论述的,则是如何打破创新神话的误解,解读正确打开创新之路的方法。

《被误读的创新》的核心观点便是:工作是创新的灵魂。创新不是天才者的专属,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再加上抛开偏见的发现。他甚至援引了游戏界一哥纽威尔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只是一种特殊的用于解决问题的行为”,全程为神秘的创新袪魅。

在阿什顿看来,我们之所以被创新的力量所蛊惑,首先是因为我们太容易看到创新的成果,看到撬棒翘起的星球,却无法看清背后的努力过程。“创造是目的地,是看起来本身无关紧要但累加起来却能够改变世界的行为之结果。创造是一种寻常的行为,创造物则是其非凡的结果。”结果太耀眼,以至于忘记了来时的路。

实际上,创造的基础是“由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对策,再引出下一个问题的渐进的步骤”,创新的成果只是一系列努力操作与选择的结果,就像走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不是你步伐的大小,而是你迈出了多少步”。所谓灵光乍现的“尤里卡效应”与“啊哈!时刻”,都是人们为了逃避努力的说辞。

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极不自信,转而将创新推向神力。这种力量被命名为“创造力”,阿什顿则将其消解为“注意力”:“它是看到新的问题,注意到被忽视的东西,找到不经意造成的盲点。”人类天生拥有创新思考的能力,只是经常被眼睛与思想之间的界限所阻碍,囿于一种“虚假的确定感”之中。这种确定感常常是我们“以为”的记忆与经验,给予我们安稳的笃定,既然如此,那么就无需改变。偏见来自习惯与舒适区,这种“确定感是穿过问题和困难的地下之路,确定感就是懦弱——逃避掉弄错的可能性”,没有改变,没有失败,创新亦扼杀于摇篮。

阿什顿想向读者在书中澄明的,主要便是以上对创新的误解。只有真正了解了创新的原理,才能寻找到创新的路径:不逃避,花时间,找到伙伴,一路前行,总之:工作、工作、工作。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四):灵感的作用和失败的意义是大众对创新的两大误解

关于创新、创造、创作,凡与“创”字有关的故事,如阿基米德泡了个澡,灵感大发进而发现了浮力的奥秘并借此帮助皇帝验证了掺银的假皇冠,在坊间流传甚广,传的神乎其神。好像只要是天才,泡个澡都能有重大的发现。

经过后来人的考据,其实关于阿基米德的上述故事几乎可以肯定不是真的。因为基于银和金的密度不同导致浮力引起的排水量的差异太微小,难以计量。而且水的表面张力与残留在皇冠上的水会使得结果误差很大。

关于这样“传神”的故事在坊间还有很多。透过这样的故事能够说明,普通大众对创新创造的理解,就是头脑的突然飞跃,一下就想到了点子上。这是对创新最大的误解。

创新靠的是循序渐进,而不是灵感。事物无法从“无”一下子跨越到“有”,创新者也并非如传说般神奇之人。他们只是做着基础工作的平凡之人,每天透过观察、评价、重复,一步一步的推进工作。

创新的工作逻辑很简单,由一个问题引向一个对策,再引出下一个问题及对策的步骤。就好似走路一样,左脚,问题,右脚,对策。一直重复,直到目的地。

研发工作亦是如此,面对新的课题时制定出试验计划,在试验中一丝不苟的观察,对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发现问题时研究相应的对策,引入一个对策,再进行试验并观察,再评价,再制定对策。如此循环,如此渐进,虽然结果很不平凡,但过程中的每一步却都很平凡。

所以说创新靠的不是灵感,而是持续不断的工作。

创新之路既不是笔直的也不是弯曲的,而是迷宫一样的形状。经过多次的努力,还是会大概率的走进死胡同。

经过屡次的失败后,会遭遇大众的质疑、白眼甚至蔑视。这是对创新的又一个误解。

大众认为创新创造就是要有一个绝妙的想法,然后在试验室中花几天时间进行小小地修改,最终的成果就能出现。而实际上它通常是一个更为长久且不断重复的过程。一遍又一遍的去尝试,每一次都只改变一个小小的变量,反复试验,从失败中找到解决办法。

面对新课题,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才刚刚找到了方向,这样的情况对于研发工作来说根本就是家常便饭,但研发人员有着正确的“失败观”。失败是教训,不是损失;是收获,不是耻辱。

一千公里的旅程以最后一个步子胜利结束,但所有其他步子都是失败的吗?当然不是!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每一次失败都比上一次更好一点。创新失败并不是浪费时间与金钱,而是在做有用的积累,所以说成功是一系列失败的升华。

创新不是魔法,而是持续的工作,勤奋者才有机会。

创新者不会在意这些误解,一辈子的坚持才是创新者的真实写照。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五):祛魅创造

——读凯文-阿什顿《被误读的创新》

对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创新或者创造,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怀着“崇拜”之情。它们属于天才,属于天才灵光乍现的一刻。我们从小听到的故事、道理就是如此。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真理:只有天才才有创造的能力或资格,而普通凡人只能匍匐于尘埃中,仰望创造者伟岸的身躯。

果真如此吗?绝非如此。

“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创造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领域”“创造就是每一个人”。《被误读的创新》的观点简洁、朴素、有力。

每一个人都能创新,创造属于每一个人。创新不是来源于“灵感”,而来源于勤奋。这就是《被误读的创新》一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创造不是神话,天才亦是凡体。

也许一个学院派研究者讲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会怀疑其说服力。但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阿什顿,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创新者。

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无线射频识别网络系统的先驱者,被称为“物联网之父”。作为高科技创业家,凯文-阿什顿还曾创办多家成功企业。

《被误读的创新》正是凯文-阿什顿20多年来创业、研究的真知灼见的汇总,不仅涉及科技、商业、管理,还涉及艺术人文领域,不但解构了创新,将创新具备的能力条件一一列出,还重新结构,对打造创新性组织提出了专业意见。

但最令人激动的是,凯文-阿什顿打破了“天才”的神话、创造的神话、灵感的神话、顿悟的神话,将创造普世化、民主化,让创造重回人间,重回我们的细枝末节的生活。

我们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智商高于常人。但高于常人的智商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差创造吗?

刘易斯-特曼1921年发起的的“天才的基因研究”已经告诉我们答案。1500名被确定为“天才”的高智商儿童,被跟踪研究,结果是很多被研究者后来人生际遇极为普通,从事的职业如警察、技师、客车司机等。到1947年,特曼得出研究结论:“智力和成就远远谈不上紧密相关。”

创造的天才理论实际早已破产。但我们脑子里的神话总难去除。也许我们更应该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两句话,即“坚持不懈就是天才”“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而不是只记得他的智商。

不管是什么人,“努力”与“专注”才是创造的必备品质,而所谓的“天生的能力”和“灵感”,不过是世人对努力与专注得出的成果的“艺术表达”。

事实是,每一个为人瞩目的创造,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创造积累而成的;每一个造福人类的创新,都是所谓的“天才”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上,艰苦跋涉而得的;每一个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一个重大创造的问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个人与世俱来都具有创造力。

唯有破除神话和迷信,才能迎来个体精神的焕发。《被误读的创新》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构建新的生活理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