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摘抄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摘抄

《货币的教训》是一本由周其仁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一):能把复杂简单化的大师才是真的大师

因为工作的问题,需要把汇率和利率问题彻底搞清楚,于是翻来翻去找本适合的书来了解这写问题,找来找去,幸得周其仁前辈的《货币的教训》。虽说是把报纸的专栏文章集结出版的书,但读来受益匪浅。内容通俗易懂,分析引经据典,推断鞭辟入里,非常经典。

如果要找一本书,了解汇率、利率,那么非周其仁的《货币的教训》莫属。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二):浅显易懂

这是读的第一本关于货币的书,虽然感觉很浅显易懂,但毕竟没有相关的基础,看起来一知半解,有时作者突然蹦出一个名词,就是不理解,等有相应的基础后,可以再次回来看看。

主要了解的几个知识点,一是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两种货币的汇率差,分别是其所对应的生产率的差别,二是汇率的怎么形成的,对中国的外汇管制有了一个更多的认知。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三):一本不错的经济科普

周先生这本书是一本连载评论合集,书中没有什么太高深的理论,略懂经济学基础的人都可以看得明白,书中也没有什么阴谋论的东西(至少我目前快看到一半是没有)。周先生只是在不厌其烦的阐述清楚几件事:一、中国的汇率形成制度及其历史渊源 二、外汇储备和土地财政对流动性的影响 三、通胀的基础知识和解决之道 (目前只看到这)。不知道国内类似的书有多少,但但最起码的:这种书比XX战争之类的书会好很多,那些书能满足人的猎奇心态,但终归作者夹杂水货太多,只能流于小说一类。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四):在今天看20年前的中国通货膨胀会有很多启发

作者清楚地解释了这么多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以及被动超发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现象。从我个人经验来看,也解释了(1)国内各类固定资产(例如土地、住房)价格的长期持续走高、(2)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前些年受政策支持大举进行跨国并购、(3)国有、私有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一级市场推高初创公司估值的重要根源之一。但是有意思的是过去二级市场估值却似乎更多是由美国流动性的溢出推高。

不足的是这本书是作者在报刊上连载专栏的合集,因此对读者的可读性有很大的影响。

《货币的教训》读后感(五):评《货币的教训》

作者在报纸(杂志)上专栏的汇编,主要讲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币值稳定之间的关系的。看了其他评论,知道作者是所谓的“货币主义者”,看了他的文章,明白了他的观点,也就理解为什么他会得到这个称号了。

提炼一下作者的核心观点:央行的首要职责,是维护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而不是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汇率稳定”是不是应该成为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首先就需要被讨论,而不是被默认的,人民币不升值,不应该被“政治化”,人民币的汇率应该市场化;退一步说,及时要追求汇率稳定,也不应该再使用央行的基础货币了,应该是财政出资。

作者写的比较通俗易懂,颇为科普,没有什么金融知识的人应该也能看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