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锦集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锦集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是一本由大卫·F·史文森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一):此书对个人投资者的启发

1. 投资收益的绝大部分归因于资产配置,其中股票和房产投资的长期收益较高,其收益大部分来自股息何租金,少部分来自于通胀和估值提升。(这出乎绝大部分人认识。)

2. 分散投资可以在不影响收益率的情况下降低风险,是个免费的晚餐。(这与大部分人提倡的小资金就应该集中投资,其实资金量多寡与投资分散度无关。)

3. 投资过程中要担心失败,而非担心流动性,当流动较差的股票带来强劲收益后投资流动性自然增加,而当流动性很好的股票因为失败,自然就失去了流动性,(比如乐视网。送给坚守B股的投资者。)

4. 公募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利益并不一致,加上管理费用,在高度有效市场中往往跑输指数,尤其不要购买FOF,尽量购买指数基金。(但这点在A股这个有效性较低的市场中是否准确还值得商榷。)

5. 避免择时,择时策略通常由于贪婪和恐惧,往往导致高买低卖,再平衡确保组合特征符合目标水平。

6. 杠杠是把双刃剑,投资者要充分理解组合中杠杠敞口的来源和大小。(普通投资者尽量避免杠杠。)

7. 建立在深入研究基本面的前提下,逆向投资可以提高收益率。(为了逆向而逆向,往往会死的很惨,因为市场通常是有效的)

8. 不要去买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高收益债券,这些资产往往存在信用风险、流动性不佳、负偏态收益(上行空间有限,下行空间巨大)、利益不一致等特点,风险调整收益不足,购买债券首选国债。

此书由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翻译,阅读体验很好。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二):投资--以机构的视角

这本书是以史文森在耶鲁大学大学捐赠基金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撰写的,因此很多例子都是以美国过去数十年间的真实案例来论证阐述他的观点,对于了解美国金融史有很好的助益。对于整个美国金融史上不同时期热门的金融产品也多有涉及。

书名很明确地点明了这本书是给机构投资者看的,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其意义便小了很多。投资流程上来说,从确定机构投资目标和投资理念-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对于不同资产类别的分析-有效管理投资过程,整个流水线下来显得很有条理,很典型的西方式思维。

对于个人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的一个是的是将美国国债与企业债等其他债券进行对比的分析,作者极其强烈地倾向于在资产中配置美国国债而非企业债,原因是历史数据显示经风险调整后的美国国债收益比企业债强,而且面临着流动性、可赎回、利息风险,达不到债券在资产配置中的效果。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以前自己对债券的理解有误。

另一个则是对另类投资的分析,指出了风投、杠杆收购等几类另类投资在风险调整后收益并不高。这一类投资高度依赖于投资经理的个人能力和投资公司的实力,只有非常靠前的人才有可能取得风险调整后的高于一般比较标准的收益。这一块的水看来是相当深的。

当然,书里面还有很多关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利益冲突,金融从业人员和资产受托方的利益冲突的讨论,其意味与《客户的游艇在哪儿》颇有些相似之处,这一个行业的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面临这么一个问题。

最后,说个题外话,耶鲁有这样的捐赠基金真好,什么时候国内大学也能做到这样。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三):对自己的感悟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四):耶鲁基金也面临可能做错的风险,也会面临市场给予的巨大压力,还好,耶鲁基金的管理人比较专业能够扛住这些压力,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

1.第13页,港桥大学的案例说明,即便是学校机构,如果财务不独立,那就没有独立性可言。推演到人,更是这样子的,财务独立才有精神独立,人格独立。

2.第54页,查尔斯·爱丽丝认为,择时是一种失败的投资策略: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机构有能力持续在市场低迷时进入,在市场高涨时退出。在预期市场即将发生异动时,在股票和债券、股票和现金之间转换的策略成少败多。

3.第66页,凯恩斯在国王大学投资委员会的备忘录中写道,由于种种原因,择时的想法是不可求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些企图择时的人经常卖的太晚,买入太晚,或者同时买入和卖出太晚,因此要承担巨大的代价,而且择时会助长投资者不安定的投机心理。

4.第143页,哈佛大学的案例。哈佛大学使用了杠杆,现金配置比例为负5%,即便是这个小小的杠杆,也使得哈佛大学放大了负面投资业绩。

5.第148页,考办基金的案例。主要说明了证券融出方所面临的风险。其实,即便是作为证券融出方,也不是稳赚不赔的,赚取利息的加上杠杆更有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失误。

6.第243页,凯恩斯曾经把积极投资比作一场孩童游戏: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击鼓传花或者抢椅子,当鼓声或者音乐停止的时候,花没有在自己手中,或者坐到椅子上的人胜出,反之则被淘汰。虽然所有玩游戏的人都知道花的存在,或者都知道最终一定会有人没有椅子坐,但是大家还是可以玩的尽兴,乐此不疲。

7.第245页,小镇妇女投资俱乐部的案例,通过篡改业绩数字取得了好的业绩,吸引了一众投资人。

8.第266页,高盛和全球股票基于基金的案例。即便是全球大投行,所做出来的产品,业绩很差。而且,做出这个产品的时机非常差,所以,这就是投行文化,别人需要什么,他们就创造什么,但不是投资文化。

9.第294页,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描述过团体投资决策的困难:不论基金是由谁来管理,是投资委员会董事会还是银行,最终一定是那些长期投资者才能为大众造福,而他们也是最易遭受批评的一群人。他们的本质决定了,在一般人眼中他们一定是行为古怪,不守规矩,还有一些冒险的。如果他们获得成功,无非是因为撞对了,如果在短期内他们失败了,也不会获得任何同情。这就是世俗的哲理,宁可循规蹈矩的失败,也不要独树一帜的成功。

10.第303页,斯坦福资产管理公司的案例,说明在学校下面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薪酬制度、管理制度无法市场化,最终还是做不起来。

11.第306页,基金中的基金也面临一个问题,授权中间机构挑选投资经理是有风险的,因为有时候他们会挑选杀人犯,而你不知情。

12.第311页,耶鲁基金也面临可能做错的风险,也会面临市场给予的巨大压力,还好,耶鲁基金的管理人比较专业能够扛住这些压力,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五):类别资产

对于耶鲁基金会,最早2004年就看评论说其投资对冲基金,纳闷保守古董的大学居然和神秘野蛮的对冲基金有瓜葛(当时对冲基金认识还停留在炸毁大桥怂恿罢工来拉高铜价之流)。2006年系统研究耶鲁基金会的历史,惊然发现国内大学年复一年竞相争取“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名目的政府拨款之时,美国私立大学已经走上“校友捐款—投资挣钱”的独立办学循环,其中翘楚耶鲁基金会2006年资产规模已经高达180亿美元,最近5年平均每年10亿美元用作学校运营,占学校总体收入的40%。(参见 http://www.p5w.net/newfortune/texie/200701/t718749.htm)

耶鲁基金会的操盘手是1985年从华尔街转会而来David F Swensen,2011年Swensen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被广为传阅,当时囫囵吞枣浏览一通,所获甚微,近日回炉重读,恰逢病榻之上辗转思考,对其所谓资产配置略有感悟。

耶鲁基金会的成功在Swensen本人看来,除了择时、证券选择之外,主要是资产配置的不断创新。1985年Swensen接手耶鲁基金会之时,组合主要为65%美国股票+15%美国债券,与大学基金会同僚相比已经够激进的,当时更普遍的组合是65%甚至更多债券,而1987年股灾使大学基金会更加紧紧捏住债券。但Swensen从此至今持续的资产配置的创新,区别股票、债券传统资产,结合重组并购、VC创投、石油林木地产等新兴机会,挖掘出包括绝对收益、PE、实物资产等另类投资领域。耶鲁基金会的资产组合之另类,甚至让金融从业者也叹为观止,其2012年权益+固定收益仅为17.5%,而绝对收益、实物资产、PE的资产占比分别14.5%、30%、35%。

当然,并非成功投资都需要如此另类分散,极端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1995年1/4总资产集中在可口可乐一只股票,但是耶鲁能够驾驭各种另类资产,在资产配置的理解上自有独特之处。第一,类似我们所作的行业分析,明确各类资产的特点,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中,Swensen在各种资产的类别属性上浓墨重笔,而且不同类别资产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如股票除了详细评估股权风险溢价、通胀关系,还重点讨论高管与股东利益一致的公司治理,林木重点讨论被动环境的木材定价、通胀关系对价值影响,而房地产重点讨论主动管理能力对物业收益的提高。第二,类似我们所作的周期观察,对各类资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其认为资产类别的特点来源于内生性质,进而与组合需求相匹配。比如同样都是债券,如果投资目标是保证流动性的要求,应该选择美国长期国债而非高收益债券,在危机中高收益债券的致命缺陷是缺乏流动性,因此虽为债券投资,但投资实质名不副实。同样,流动性替代类别资产的研究重点也就在流动性的压力测试,收益排在远远的第二位置。再举一例,历史上为了分散地区风险,常常在国内股票+国外股票的组合,但是近年全球股票的联动性不断加强,通过买入海外股票分散国内股票的风险效果减弱,买入海外股票更应着眼收益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