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花园读后感精选

花园读后感精选

《花园》是一本由汪曾祺 / 胡椒枪著作,天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园》读后感(一):让文字成为风景

文/舒念

早在近几年的“汪曾祺热”之前,我已经将汪老视作自己文学上的偶像,无他,实在是喜欢这种平淡而随遇而安的性格,即使汪老在一些作品中也直言自己有些不够奋进、不够拼搏,但是应对这年头的内卷其实,如果没有汪老的处世之道,总是有种生活逼仄的感觉。不仅如此,在汪老每一篇关于过去的回忆散文中,都很容易触动我们自己的回忆,那些相似的美好生活,也曾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就像《花园》里呈现的故事一样,寥寥数语的描述中,也有我们童年的片刻时光,捉虫、爬树、采花、发呆……汪曾祺的每一段回忆都用文字描述出场景,而这些场景原本只会出现在我们脑海的想象,但如今在这本《花园》图画书中,也终于成为了具体的图像,在淡彩的风景中,融入了每个人的回忆。

《花园》的内容很简单,其实就是幼年时家中有一座小小的花园,无论大人们在做什么,孩子们总会找到时间跑去花园玩耍嬉戏,别看汪老的文章恬淡静远,但幼时也是调皮到招猫逗狗,翻墙钻洞的小孩,但也许是天赋,也可能是岁月填补的精彩,每个调皮嬉戏的小事都兴味盎然,好像他从小就会关注那些生活中的小小细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连这些小东西的小小细节都能描述得清清楚楚。

这种白描的写法既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小小细节,也让插画的创作有了更多的细节去填充画面的每个角落,像是花园里都有些什么,周围又有哪些花草,即使画面中只有一个主角,但是动作之间总是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尤其是关于家中宴请和深夜失眠的段落,画面中的熟悉与距离感,都会产生许多回响——我们都曾经年少无知,天真无邪,但总有一天长大,从此我们只能用回忆去凭吊。

花园还是那个花园,但是人已经随着岁月成长为不一样的样子,汪老很多散文中都有这样淡淡的思怀,有时让人觉得欣慰,有时也让人觉得伤感,毕竟人总是要挥别过去,而这种告别是没有征兆的,等我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常常已经很远很远了。即使我们知道过去的地方还在,就像花园可能还在,但是曾经爬树攀花的我们已经不再了,那时一起生活的人也逐渐都改变了当年的样貌,读这本《花园》,尤其能感觉到这种岁月的流逝。

翻翻这本图画书,也许内容很简单,但是画面中细节之多,足以呈现出的作者的用心,这里似乎还特别实用了黄色与绿色的色调,一面是生命的色彩,一面是逝去的色彩,两相结合之下,这个原本短小的故事也格外隽永,让人一再想回到过去的时光。

《花园》读后感(二):美美的散文绘本,是汪曾祺对童年的礼赞,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昨天,孩子放学回来,兴奋地告诉我他在学校草丛里逮到一只蚂蚱。我一看,用一个薄薄的塑料袋装着,里面还放着几根草。当我提醒孩子塑料袋不透气时,他颇有些得意地回答我:“没事,我在袋子上弄了几个小孔。”

果然,孩子的成长速度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正是在这样充满童趣的生活中,他们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童年。而在日后,这些欢乐的童年时光,又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的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也是如此。在其早年创作的散文《花园》中,汪曾祺老先生就通过讲述自己记忆里的家中花园以及在花园里玩耍的诸多故事,为小读者们呈现出一个鲜活、灵动、有趣的童年世界。

再加上,资深插画师胡椒枪清新脱俗的手绘水彩插图场景,更令书中那位活泼可爱的少年和美轮美奂的花园瞬间跃然纸上。于是,当孩子读这本绘本时,在一旁的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汪曾祺老先生开篇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接着他又说:“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是啊,在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地方是乐园一般的存在。

那么,在花园里,可以干什么呢?故事的内容就这样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汪曾祺老先生的经历: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听根须断掉的声音;小心翼翼地拿着网捉知了;在垂柳树上发现如同绅士一样的天牛;在草丛里捉歌唱的蟋蟀;在泥洞里看土蜂飞进飞出……

这些隐藏在花园里的小生命是那样地有意思,同时也丰富了汪曾祺老先生的童年。另外,花园里什么花开了,也常常是汪曾祺老先生第一个发现。“我”会冒点险爬到树上为姐姐们掐花;“我”爱逗弄含羞草的叶子,虽然大人们说这种行为不好;夏天到了,“我”能看到才露尖尖角的荷花。

啊,花园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妙!然而,在故事的最后,当年幼的汪曾祺老先生因为天热睡不着而在花园里同样没有睡觉的父亲时,两人的相顾无言,又让结局变得意味深长。

我想,汪曾祺老先生当初对父亲想必是畏惧的,不过这样的相遇又让他对父亲有了进一步的亲切感。这样的结尾堪称神来之笔,既表达一个孩子对父亲的心理转变,又表达了汪曾祺老先生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花园》是一部非常打动人心的绘本。通过描写美丽的大自然,表达了汪曾祺老先生对生命的礼赞,进而又延伸到对家人的怀念之情。这样的散文不仅可以带给孩子最真挚的人生体验,也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写作。如此,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会赢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因为他是认认真真生活着的!

《花园》读后感(三):寻常,才是生活的真相

卢梭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生活可能是三餐四季,

生活可能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的星星,

生活可能是漆黑路上的那盏明灯……

对每个人来说,生活都有万般模样。生活从不简单容易,即使你活在愉悦顺意的境遇中,你也会遇到你要克服的困难。

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用眼观察到美感的,应该是汪曾祺。他的散文《花园》,最初创作于25岁,却处处体现出了对生活的欣赏。胡椒枪是一名资深插画师,与汪曾祺的散文进行了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一篇文美、图美的《花园》绘本。

汪曾祺是一位有才情的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和“中国后一位士大夫”,他在小说、戏剧、文论等创作中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散文更是独树一帜。

这本《花园》初读并不惊艳,但读得多了,便也能从一饭一事中体会出生活的乐趣。

这本《花园》里不同时节会有不同的风景,对汪曾祺来说,也会有着不同的乐趣。

春寒料峭,刚经历过寒冬的花园肯定是一片灰色,但报春花来了,黄色的花蕊开始点缀这个花园,让花园也有了一抹亮色。

在这片花园里,有杂草,却是可以玩耍的有趣植物。可以把头枕在上面,看着这片草倒下又起来,也能体会出生命的顽强吧。并且枕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都是美的。

花园里的鸟啊、蟋蟀啊、蝉啊、蜻蜓啊,更是最好的玩伴了。他将抓蟋蟀的过程描绘得如此传神:

当我们阅读时,也能感受到这股活力,感受到当时的乐趣。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嘴角总是上扬的。再配上水彩画,简直能看到作者当时的调皮样子了。

当自己长大后,再回忆这座花园,不仅仅是花园中栽种的花草,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自己家人的亲情。

汪曾祺的祖父建造了这座供子孙玩耍的花园,这座花园也成了自己回忆家的重要地点。

小时候调皮,不仅捉蟋蟀,还会捉螳螂玩,祖母就会吓唬他们:螳螂不能玩,它吃了土谷蛇的脑子,肚里就会生出铁线蛇,有可能会穿到皮肉里。

等到长大再回忆,应该是祖母怕孩子们被螳螂抓破了手吧。

他们在花园里摘花种树,也会晒米粉、晒灶饭,生活惬意。儿童时的汪曾祺也会因为一只心爱的鸟被猫吃掉而伤心,没想到父亲还揶揄他:不害羞,这么大人了。

这座花园里全是关于景、关于情的记忆,所以汪曾祺才会这样说吧: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这本《花园》有着汪曾祺对生命的描摹,对亲情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凝视,也有插画师胡椒枪的水彩画,两者结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平静。

全篇散文都是作者在花园中稀松平常的事物,像花草,像虫鸣,像树和藤,但这些生物都有着自己的灵气。夏天也因为有了这些虫鸣而变得不那么燥热,秋天也会因为这些鸟虫有了更多斗智斗勇的乐趣。

这些漂亮的水彩画,也让整个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开出粉花的大树,可以听到遥远的蝉鸣和蟋蟀声,感受夏去秋来的变化。对这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汪老笔下就是人间烟火,在他的笔下,无不透露出:寻常,才是生活的真相。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