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100字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100字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是一本由【日】城山智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一):宋子文和美国白银法案

本书发表的时间比较早,2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后,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金融问题,先进国家利用金融割发展中国家的韭菜这个问题开始被重视,本书是个日本学者,上世纪30年代欧美经济萧条期,因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银本位国家,世界游资涌入带来了短暂繁荣,上海滩的房地产泡沫,当美国罗斯福上台后,为了解决危机,大幅提高白银收购价格,随着美国的白银法案通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流出,如同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中国长三角初创的民族工业被洗劫(资金流出,银根紧缩),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需要强政府的大棒加持,当年羸弱的国民政府,法币改革都要看外国金主的眼色,国内银行能指挥的也就限于长三角地区,自然会被割韭菜。本书提到当年中日纺织业的竞争也显现弱政府很难建立像样的民族工业。资本无国界,大资本需要和强政府结合制定游戏规则。当年宋子文去美国谈白银租借法案也挺憋屈的,当然最受打击的是国内民营金融和初创工业,本书没有深入探讨,相关话题可看《枪炮与货币》。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二):听《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偶尔听一本经济史的书,也挺有意思的。本书从明清时期的中国货币政策说起,那个时候,中国没有所谓的货币体系,各个省份自由从国际市场上换回白银,这些各个国家的银币在国内自由流通。在中国的市场上,各国银币、银票,在混乱地流通着。

在大萧条之前,西方采取的是金本位制度,国际银价缓慢下跌,因而中国的货币贬值,促进出口,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随着而来的大萧条期间,一个方面,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尤其是农村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农村的金融时长崩溃;另一个方面,大量白银流向上海,导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进而最终崩溃。

随后就是孔祥熙出手救市了,进行了币制改革,发行法币,但是面对巨大的套利空间,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不愿意配合,再加上没有和日元挂钩导致日本不满,日本开始狙击法币,多次抛售,幸亏国民政府抗住了。一直到美国银价大跌之后,才算是稳定了局面。

最终,这段历史总结成一个句话就是中国实现了从银本位制向主权货币的平稳过度。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三):它将中国近代经济史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史脉络中

之前在一个文史群看到过一些人大放厥词:没有必要看国外人研究中国的著作,充其量算是个裁缝边角料的研究,哪有中国自己了解自己的历史。

“中国曾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这句话似乎有点讽刺,(作者的本意并不是我要说的这个意思),相对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在那个封闭的阶段,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却得到了很多的成果,到了中国门户开放的时候,发展把国内学界逼到了 一个窘迫的境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放眼海外来认识中国,系统的海外中学,也更有利通过外物介质看清本源的需求。

我在《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开篇序言中,看到了一些本国历史研究者提出问题的答案,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外对中国的历史研究著作。

大萧条时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概念,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盘,这个事件被成为“大萧条”的空前经济的开始。这一全球性的灾难,本书的核心也是中国如何渡过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中国作为唯一一个银本位国家,其应对机制不同于其他国家。大萧条时期国际银价的波动已经动摇了中国的银本位的货币关系,通过政府干预,最终经济复苏和币制改革的过程导致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这个时期,中国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新视角,大萧条成了现代中国的分水岭。

本书的侧重点更在于大萧条时期中国的经济研究,背景也缩小到了一定的范围之内,从通货膨胀放任自由的中国银本位的研究,过渡到工业化到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再到资本企业的原始问题,涉及到新的债务与管理的问题,也回归到作为白银交易商的银行,与企业的债务关系。

在萧条年代,1931——1937,经济与政治上的转变,比较详述的写出了整个背景下农村、工业、城市的萧条惨状,直到币制改革,复苏才有望看到,成就也逐渐在缫丝业、纺织业、农村金融重建上体现出来。

读这本书的欣喜之处是,最新的史学路径,将中国近代经济史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史脉络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