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1000字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1000字

《金融的逻辑 2》是一本由陈志武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一):不是书评,是疑问

对于经济学,我连门都没入。之前看多张五常的书,现在看到陈志武的这本,他们俩又一个观点意见相左。陈志武认为应该为工人提供起码的体面的保障,张五常认为应该废除作为对工人的最基本保障的《劳动合同法》,让市场来配置,让最底层的人也有工作机会。陈志武同样也提到了中国经济方面监管太多,不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同样是开放的市场经济的拥趸,对待保障方面的态度截然相反,我想知道他们的思维逻辑。这是我作为经济学初学者的一点疑问。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二):这是对第一本的发展

作者在第一本里强调了财富、资本、货币的概念、误区和关系,也做了金融的作用是什么的定义,同时用以上工具简单谈了中国如何进一步变得更富有的方法。那么作者在这第二本书里就是重点谈了中国不富有的原因和尝试去寻找方法。在我看来,穷政府是西方的典型形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和财富,而穷政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在关键时期调动国家资源,这是因为法治的完善,所以他们不需要集中力量。但问题在于现在中国在处于完善制度之中,国家的力量是关键力量,而且中国面对这么多外患、和战略问题,市场是无法应付这些问题的,因此强政府是必须的。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放权给市场,只能根据法治进步的速度和国家战略的布局情况一步一步的来,这就是社会主义,以社稷为重,而不是理想和理念,社稷的稳定和可持续是一切的根本。陈志武教授谈国企应该让利民间,确实国企是个问题,它务必做出转型回归市场逻辑,从“公司”的定义上,国企不是公司,因为不符合分离原则,国企转型首先要分离权责利,做好这点接下来的让利才好做,不做这点再怎么讨论改革都是做个样子。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三):金融货币化只是时代的产物

《金融的逻辑2》陈志武

作者在文中提倡金融的自由化,放松监管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文中提到金融工具可以避免或缓解古代朝代的更迭;基于货币化的社会分配体系可以让民众更自由、更有尊严;金融自由化也可以助推人民币走向世界,加快国际化。书中固然有很多智慧,但感觉还是有些历史的局限性。在此提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当前世界的货币化是社会大生产,科技大发展、社会大分工的一个结果。生产富裕的社会,金融工具才更有用,在一个基本温饱都无法满足的时代,金融工具只能发挥极其有限的作用。

暴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失序时,最后的秩序核心。在历史朝代的灾年,民众的生存都是问题,通过金融手段并不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生存供给,灾年的朝代更迭,本质的问题是财富分配的问题,因为生存资料分配的问题,引起社会的不满,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存量资源的重新分配。

金融的核心作用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根基是源于信任。

金融市场化的安排使陌生人交易与合作变得更为可能,之前的交易多是家族内部或同乡之间进行的,因为安全更有保障。社会的保障体系有:1、家庭;2、宗教、社团组织的互助体系;3、金融市场;4、国家保障体系。

腐败的动机在于权力寻租后的利润,预防和治理腐败可以采取分散权力、对权力增加监督机制、制衡机制,并增加腐败的风险成本。

幸福是主观的感受,在市场经济的分配模式下,要建立新的文化体系来承载人们的精神需求。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四):美国的带路党,各种夹带私货,各种统计学的文字或数字游戏,国人警惕

看得我一阵阵犯恶心。对中国政治制度、国企体系的丑化已经超越经济讨论的范畴,明里暗里宣扬美国各种体制的正确与优越,宣传在国内建立工会组织,贬低辛勤劳动的价值,说着一些看似有理仔细一想多是扯淡的所谓理论。

玩文字游戏或统计学文字游戏的地方很多。比如“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这里,全然不顾国民工资近些年增速快于英国、美国工资增长的事实,只是笼统说“亚洲平均制造业劳动者收入增速”低于美国劳动者增速,这里你干嘛不单纯比比中国劳动者收入增速和美国劳动者收入增速谁快,而笼统给出“亚洲平均”?;举中国的例子就用“工资占GDP比重”这个比值,然后得出美国、英国工资占GDP比重更大,所以美国、英国更优越?你干嘛不想想中国和美国、英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看似好像截取了同一个时间区间,实际上各国间所处发展阶段完全不同,怎么可以笼统比较?中国现在还处于大建设时期,各项基础工程、科教文卫等花销需求比美、英已成发达国家更迫切,所以这一时期GDP增速大于中国工资平均增速有什么不妥?况且中国还处于人口红利期,用工成本相对低些也是符合基本规律的,作为经济学家不可能不知道吧。——类似玩统计学文字或数字游戏的地方还很多,不胜枚举,完全无法用无意之举来解释了,而是有意误导之。

这是个地道美国人,近些年陈志武的书突然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大书店等,值得国人警惕。美国渗透到各领域寻找KOL夹带私货地塞入他的观点和思想,比如科普领域的科学松鼠会、回形针、大象公会等等,陈志武我看也是美国在图书领域安插进的一个代言人。想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地改变一些国人的认知,国人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勿被轻易洗脑。不是说里面没有干货,而是他的主线在混淆视听,用三四句“对”的话中间再夹带着一两句“错”的话,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而上当,简直可恶,可耻!

《金融的逻辑 2》读后感(五):感觉权力的可怕

中国为何可以只通过30年实现西方近200年的发展?

之所以如此,在于一个模仿已有的技术,利用其他国家通过多年打拼建立的国际秩序,而另一些国家是要自己从无到有创新,从丛林世界艰难转型到规则世办。

行政干预了资源分配

社会矛盾的恶化也源于体制改革落后,以及政府权力太大。

从这方面讲,我是认同的。如果没有关系,你的工作机会可能都得不到。

巴西政府一旦有钱,是想着怎么将钱分给人民,而中国正好相反……

资源偏重国企

偏重国企、偏重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对就业机会最大化非常不利。如奥运场馆的总投资约为4000亿元,奥运会之后,这4000亿投资也许只创建了2000个就业机会。平均一个就业机会差不多花掉2亿元人民币。

权力与经济独立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而“穷政府”使国家权力有求于老百姓,权力才可能让位于权利。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的民有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民主法治建设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有道理。

为何造假如此盛行

一句话:造假成本收益划算,超额利润太大,而即使造假被揭露,也不见得有处罚,造假的预期成本太低。

引用阿里巴巴2016年的打假数据

根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阿里已经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但最终换来的只是33例刑事判决。

面对此数据,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坐不住了”,她用一张图片向媒体们详细展示了2016年的打假数据:在4495条制假售假案件线索中,执法机关接收1184件,破案469件,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制假售假受到刑事处罚的比率仅为0.7%。而在法院判决的47人中,只有10人入监,另外37人皆被判缓刑。

上面数据大概是送一个人进去平均花掉一亿元人民币,看着都心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