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绿房子》读后感1000字

《绿房子》读后感1000字

《绿房子》是一本由[秘] 巴尔加斯·略萨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4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房子》读后感(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看清的人生

若对《绿房子》来个最简短的评乱,“混乱”是比较贴切的一个词。

结构、时间、人物间的关系,人的命运,文明与野蛮的世界,无疑是各种交错行进于全文。

要想理清,就得足够的专注与耐心。

而到最后,你才能看出各人物的人生路径。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真正生活的样子呢?又有谁能一眼看清我们所处的人世呢?

整个世界,我们混乱于其中,也许,最终,你才能辨出什么是什么吧......

《绿房子》读后感(二):多条主线糅合的酝酿

10《绿房子》略萨成名作品之一。绿房子是由一个喜欢弹三弦琴的外地人建造在一片沙漠之上的妓院。绿房子及其主人虽然受到了旅行者生意人及镇上男人的热爱,却也遭到女人和教堂的反对。加加西神父甚至在一怒之下放火烧掉了房子。妓院主人一无所有,流浪在各个酒馆弹琴为生。而神父也被小孩称做纵火犯受到羞辱。后来琴师的女儿又开了一间妓院,顾客同样络绎不绝,房屋外面同样刷上绿漆。略萨的小说有个特色就是把开头不相关的人物,在故事结局终会团圆。人物的发展是一条弯弯细细的曲线,七八个主要人物前后颠倒阴差阳错的糅合在一起。有人说这是后乔伊斯派的意识流,一种碎片化的写作。相较于《城市与狗》《酒吧长谈》本书略显生稚,但也能代表了略萨的写作风格。此书与金芭芭拉的《毒木圣经》配合起来,相当有味道。

《绿房子》读后感(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在小长假里,花了三个晚上和一个下午读完了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具有相当强度的阅读体验。

小说一开始即信息量巨大,我不得不一边读一遍在纸上记下人名。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一本书从第一页起就阻碍我的阅读。

然而,从第一页到第十四页只有一个自然段。

简直让人想撕书。

叙事节奏

我们可以看到略萨对故事节奏的控制。

想到这样一个比喻,就像伐木。一开始是慢吞吞的往复机械运动——似乎没有什么成效,直至最后一刻——树木轰然倒塌。

以第三部利杜马的部分为例。

第三部前面几小节的叙述,节奏非常慢,几乎全部是人物对话,到最后一节,略萨突然加速,矛盾集中爆发,情节如水银泻地,叙述被压缩至底,读者原本置身于平原大地,而后忽然发现自己身处山巅。

不是不敢呼吸,是不能呼吸。

就像是炎炎夏日里一口气喝掉的一杯冰啤酒。

嗯。

结构

拉丁美洲的西语作家们都喜欢玩结构,相比科塔萨尔《跳房子》和著名的《佩德罗·巴拉莫》,略萨的《绿房子》不遑多让。

作者打乱了叙述顺序,全书分成四部及结尾。

结尾是唯一正常的部分。

前四部中,每一部分成若干小节,每一小节又被分成了若干段故事,这些故事互相串联交叉,形成了一种网络状的叙述。读一个小节,事实上是读了若干个小故事的一小段。

好像很乱的样子。

然而,正真的阅读困难并不在于此——略萨把叙述过程本身也打乱了。

请看下面一段摘录:

“他们会对他这么低声下气?”赛尔瓦蒂卡说到,“他们会这样,我从来没想到。”A

“你们怕我了,”塞米纳里奥笑着说,气也消了,“拍我马屁了。”B

“男人们到了关键的时刻就不逞强了。”琼加说道。A

A和B显然是我加上去的。A是作者叙述的故事,B是故事A中人物正在叙述的故事。作者未加任何提示,当故事A和故事B中出现同一个人物时——如上文中的小琼加,在故事B的后续发展中也有戏份——读者们早已在风中凌乱。不幸的是,这种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这种写法,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很奇妙的效果。

这样的叙述通常会是相同的人物,甚至相同的场景在不同时间线上的再现,或者是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

简单讲,就是一种叙事的交错,一种对比,在这种不间断的、穿插的对比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线性叙事中所看不到的视野。在线性叙事中,不管是第几人称,不可避免地,我们终将受到主视角——即主人公的影响,而《绿房子》并没有一个主人公。略萨想让我们看到一种全貌,尽管它看上去混乱不堪。

解决了这个问题,对这部小说的阅读一下子简单了。

至于连续写十四页不分段,理解不能。

秘鲁与屁鲁

有人说,略萨写了五个故事,实际上只有一个。

在这如蛛网般平滑、黏腻的叙事中,试图发觉作者的意图,绝非易事。书的最后有一篇不知道是谁(反正我不知道)写的研究文章,除非是文学专业的读者,建议直接省略。在这篇味同嚼蜡的文章里,有一个形容词倒是不错,碎片化。

书中绿房子指妓院。可《绿房子》有一半多的篇幅并没有写妓院。甚至写到妓院的章节,也并没有对妓院中的故事多加笔墨。在书中,我们反复看到如下场景:暴涨的河水,阴沉连绵的雨天,独木舟,茅屋,圣玛利亚德聂瓦镇泥泞不堪的道路,绿房子的绿色,皮乌拉黄昏漫天的沙尘……反正,略萨写了不少东西。

皮乌拉城和圣玛利亚德聂瓦镇,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这两个场景。

皮乌拉从一个和谐的沿海小城镇慢慢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这是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远在森林地区的圣玛利亚德聂瓦镇仍旧是大贵族、冒险家和土匪们的乐园,土著人备受剥削,贵族们享受着掠夺来的资源和当地“文明人”的尊重,而一个歹毒的日本人靠着一批杀人越货的土著可以占山为王……

然而,这些并没有直接反映出略萨要表达的东西。

在全书的结尾,绿房子的缔造者安塞尔莫先生死了,其他人仍旧活着,尽管,是不那么快乐、不那么体面然而平静地活着。

鲍妮法西娅,全书中最无辜的角色,即便最后失掉了整个人生,还是那么热心肠,还是那么无所谓。为什么?因为她本来就没有自己的生活。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心里一惊——事实不就是如此吗?从她被带到教管所开始,她的生活就已经写满了不幸。

利马杜,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

伏屋,让人恻隐。

聂威斯,让人心疼。

还有安塞尔莫、拉丽达、阿基里诺、“讨厌鬼”……

然而,这也不是重点。

这些人甚至都不算中心人物。

他并没有说,这个人怎样怎样,那个人又怎样怎样,我要写的是谁谁谁……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变化。

绿房子代表着变化。

皮乌拉在变,整个秘鲁在变,原本没有绿房子,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也没有富人居住区——也没有白人。

现在一切都有了。

从无到有就是变化。

加西亚神甫是变化的坚决抵抗者,他抵抗了一生,结局又怎样呢?在人生暮年被整个街区的小孩骂做放火犯。同塞瓦约斯医生一样,他深知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只是无力改变。

改变不一定是坏的。至少,有一部分是好的。

略萨要讲的整个故事,好像书中不断出现的什锦拼盘,他把故乡的原材料摘洗干净(并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洗净”),做好,组合成盘,端到苍蝇飞舞的可疑餐桌上,这味道,他自己是知道的,至于我们知不知道,喜不喜欢,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是这样吗?

就是这样。

最后

手头还有一本更厚的《酒吧长谈》,只能留到国庆假期再读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